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2030年,中国碳排放量峰值多少

香蕉棒棒糖
高挑的墨镜
2023-02-15 10:38:29

2030年,中国碳排放量峰值多少

最佳答案
无聊的红酒
笨笨的小松鼠
2025-04-20 15:34:44

我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当,各领域复苏较快,二零二零年,我国碳排放量达到九十八点九四亿吨,同比增长百分之零点六,再创历史新高,占全球碳排放量的比重也提升至百分之三十点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四条 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不确定性:

有研究机构此前估计中国将在2020至2050年间出现排放峰值。《卫报》的文章表示,万钢提出的2030至2040年这个预估将时间范围大大缩小。但他也指出,未来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说峰值将会在这一时间区间的前期、中期或是后期达到。

万钢说,“作为科技部长,我认为越快越好”,但精确的时间取决于如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科技发展等等不确定因素。他补充说,如果中国继续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将碳捕获技术商业化并改变消费行为。

最新回答
粗心的豌豆
顺利的戒指
2025-04-20 15:34:44

可再生能源有: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上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楼上有提到氢能的,它应属于可再生能源,因为生产氢能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它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二次能源。如果这样举例的话,沼气、焦炭、蒸汽(蒸汽机的动力)也是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矿石等一次能源,以及汽油、柴油、煤油等二次能源。

追寻的荷花
快乐的戒指
2025-04-20 15:34:44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2004》基准状态预测,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从2001年的102.4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025年162亿吨油当量,世界能源消费在2001-2025年将增加54%。日本、欧盟等能源机构预计,全球能源消费峰值将出现在2020-203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国际能源署2005年分析认为,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60%,届时仍将有“足够”的资源可满足需求。预测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大多数将来自运输部门,运输部门占全球石油需求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7%增加到2030年的54%。同时指出,C02排放也将增多,减排温室气体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东将增加投资以扩增常规石油资源产能,非常规石油资源如油砂等将得到加快开发利用,氢能将有少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将有更大发展潜力。到2030年,替代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不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而且将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3.6%,世界能源消费将越来越向中国和亚太地区聚集。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近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未来5-10年,中国煤炭国内生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则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原油的缺口最大。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来说既重要又迫切。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各国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都对发展能源的战略决策给予极大的重视,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引人注目。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温室效应,污染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升温。

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常规能源。

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总的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三、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2004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4.3%和6.8%;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5%、20.5%、10%和22%;到2020年将都提高到20%以上;到2050年,德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50%。韩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2.1%提高到2010年的5%。日本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3%和7.5%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分别达到20%和15%。

四、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展

美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利用力度,2005年美国能源部能源研发总投资7.66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研发投资占了42%。美国制定了庞大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克林顿政府出台的“百万屋顶计划”将在1997年到2010年里,安装总容量达4.6亿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

德国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投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德国制定了《未来投资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迄今投入研发经费17.4亿欧元。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风力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54%,太阳能供热器总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法国。法国推出了生物能源发展计划,2007年之前将生物燃料的产量提高3倍,使起成为欧洲生物燃料生产第一大国。具体内容是建设4个生物能源工厂,年均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生物燃料的总产量将从目前的45万吨上升到125万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面积也将达到100万公顷。由于生物燃料目前成本比汽油和柴油贵2倍,法国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

英国把研究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作为开发新能源的突破口,设立了5000万英镑的专项资金,重点开发海洋能源。不久前,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世界首座海洋能量试验场正式启动。英国第一座大型风电场一直在不断发展,目前风电装机总量已达650兆瓦,可满足44万多个家庭的电力需求,近期还将建设10座类似规模的风电场。

日本官方报告,将从2010年正式启动生物能源计划,并与美国和欧盟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建设500个示范区。预计将投资2600亿日元,而与之有关的产品和技术将成为日本新工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重要性。中国制定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确定了明确目标。印度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部,政府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印度在风电和太阳能利用规模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东盟国家也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10个成员国各自都有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包括地热、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来自棕榈或椰子油的植物燃料等。按东盟计划,到2010年各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达到2.75万兆瓦,其中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将成为领先者。

结实的春天
义气的手套
2025-04-20 15:34:44
1、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学能、核燃料等。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以下介绍几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世界上支持利用太阳能最多的国家是日本。2004年日本大阳电池的产量已达610兆瓦(原为2000年数,编者改为2004年统计数)。在美国,预测到2020年电力需求总量的15%可能将由现代太阳能光电转换生产的电力来保证。

3、风能:2002年,欧盟国家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33%,已达到23056兆瓦,占全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70%。德国风力发电满足全国4.7%的电力需求。2002年,丹麦依靠风力发电得到了13%的电力。他们还计划2030年前将使这一指标达到50%。按美国能源学会计算,风能将保证国家20%的电力需求。2010年前,美国1000万套房屋将由风力发电提供电能。

4、地热能:1999年,美国使用地热电站节省了近6000万桶石油。同一年,地热发电已达2200兆瓦。

5、生物能:2007年1月10日,生物能保证着美国大约3%的能源需求。2010年前,美国将用生物质生产4%的发动机燃料,2020年前将达到10%,2030年前将达到20%。再过25年,来自生物质的能源,将会保证美国总能源需求的15%以上。现在美国生产的生物质酒精已保证着国家2%的汽车燃料需求。欧洲是世界生物柴油最大的生产者。2003年,他们生产的生物柴油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43%。2010年前,欧洲大约7%的燃料将是“绿色的”,即来自生物质能源。

温婉的抽屉
健忘的板栗
2025-04-20 15:34:44
根据英国风险评估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显示,全球碳排放大国排行榜!NO.1 中国

根据英国风险评估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

REUTERS/Jason Lee

NO.2 美国

排名第二的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59亿吨。此外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19.58吨,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居全球第二。

REUTERS/Lucy Nicholson

NO.3 俄罗斯

俄罗斯自1999年至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因此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至17亿吨,排名第三。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日前承诺,到2020年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5%。

REUTERS/Ilya Naymushin

NO.4 印度

作为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9亿吨,其人均排放量仅有1.2吨。鉴于印度的发展水平,任何降低碳排放量的举措都会导致贫困加剧。

REUTERS/Arko Datta

NO.5 日本

因经济危机导致工业能源需求量下降,日本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2.47亿吨,仍排名全球第五。这一数据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3%。

REUTERS/Toru Hanai

NO.6 德国

德国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6亿吨,位居全球第六。德国长期以来注重风力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绿色能源扶持计划。但因为工业化水平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排在世界前列。

REUTERS/File

NO.7 加拿大

排名第七的加拿大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1亿吨。加拿大政府承诺到2020年在2006年基础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20%,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

REUTERS/Dan Riedlhuber

NO.8 英国

英国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5.86亿吨,全球排名第八。英国政府于2008颁布实施《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

REUTERS/Nigel Roddis

NO.9 韩国

韩国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5.14亿吨,全球排名第九。韩国承诺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0%。

REUTERS/Jo Yong-Hak

NO.10 伊朗

伊朗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为4.71亿吨,排在全球第十位。

REUTERS/Morteza Nikoubazl

随着我过的经济发展,大量的工业企业的建立,想发展就要建设。可在建设的基础上却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我们承认这些发展是有利的,向前的。可不顾环境,一味的只求发展的思想是错误的。

中国经济在繁荣着,它的剧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敬佩,但也引起了一些恐惧,因为高速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清晰。几乎没有一天是在没有报纸报导新发生的矿难,煤气爆炸,或者化学品事故的情况下空白着过去的。

中国多年来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为了制服贫穷,保持国家的稳定。一个悲哀的小结:这个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空下着酸雨,50多个湖泊由于环境被破坏而干涸,烟尘让城市的天空不再露出蓝色,70%的中国河流受到了污染。

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社会不满的导火线。绿色和平组织的尼娜.图仁说:“甚至中国环保副部长(好象应该说是副总局长)也发出警告说,中国将因此而出现大迁徙,也就是说环境难民,他们离开他们所在的地区,因为他们在那里已经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中国发生的示威抗议越来越多。农民觉得他们的土地受到了威胁,渔民担心他们的收入来源被切断,城市居民担心他们的健康受到伤害“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必须命令式地来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大多数情况是用钱来解决的。假如发生了灾难,受害者家庭得到一笔补偿金。接下来呢?接下来就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环保规定和安全规定至今在日常事务单子上还排在很后面。与此同时,腐败欣欣向荣。一旦现金流动,两眼经常就闭了起来。在最近的一系列环境灾难发生后,中国国务院推出了一个保护环境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到2010年,受污染的地区要恢复洁净,进一步的污染要阻止住。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这个国家打算加大力度,发展诸如太阳能、地热、风力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但中国能源今天的主要来源仍是化石类燃料,超过80%,比如石煤。

绿色和平组织的图仁女士说:“煤的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整个的经济发展在能源上可以说主要是站在煤的脚上的。虽然人们打算在今后2至3年里每年都建设一些核电厂,但这绝不是好的解决方法。”

到2020年,中国将共新建30个新的核电厂。人们只能希望,到那时,环境保护获得更大的重视,安全规定得到遵守。

亲爱的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地球。

请您一定要爱惜身边资源,合理的生活。

杜绝浪费,低碳生活。 赞同0 2011-10-24 11:05 热心网友

好吧,同上。 赞同0 2011-10-25 04:56 surxefmm | 二级

我国空气污染的现状:全世界有 10 亿多城市人口健康受到空气污染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 2020 年全世界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将达到 800 万。我国 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 5 万人夭折,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到199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50万辆,比1990年增加420万辆3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爱笑的舞蹈
鲤鱼小懒猪
2025-04-20 15:34:44
截至2009年底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8%

201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升反降,由2010年的8.6%下降至8%左右。

预计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以上。

矮小的小蝴蝶
不安的小懒猪
2025-04-20 15:34:44

据碳监测行动(CARMA)网站提供的数据,对全球各国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比较排行,详见下表:

以上数据表明,美国仍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由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很高,火力发电厂较多,因此光美国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到了全球发电厂排放总量的25%。

中国是唯一在排放上最接近于美国的国家,不过,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仅为2吨,而每个美国人每年排放二氧化碳不少于9吨。而总排放量位居全球第7名的澳大利亚实际人均排放二氧化碳为11吨,为世界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电力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十分惊人,此外其牲畜的排放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尽管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污染者”,它们却都不愿意加入任何就减排达成一致的国际协定。他们以前没有签署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看起来以后也不想加入。 俄罗斯由于自1999年-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有明显增加,不过,即使如此,2005年底,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只为1990年的74%。这不仅由于俄罗斯的主力能源是清洁能源(天然气),也因为俄罗斯自2002年起就开始实施节能增效措施,如对,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企业技术设备升级换代,以及利用自己的碳市场配额吸引国际游动资金投入专项生态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环境。

印度的人均年排放只有0.5吨,不过,因为印度的工业化惯性发展,印度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未来几年将会有明显增加。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年来有明显增加态势,其国内产业部门的减排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办公场所和民用减排却无所建树,并且明显滞后。日本有关部门已公开承认,无法完成《京都议定书》制订的相关目标,即到2012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6%。

德国是可再生能源的领军地和大本营,德国宣称,2020年将电能从再生能源中获取的比例从目前的9.4%,提高到25%。也就是说,德国的减排将更有成效,并用近年来德国从碳排放额中尝到的“甜头”使其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可圈可点。

南非近年来成为石油的新兴资源地,而石油带来的排放也不容小觑。而南非经常出现的燃烧森林木材现象也大大加重了环境污染。对英国的布朗政府来说,怎样完成其上周提出的减排60%的目标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而韩国,也需要在削减二氧化碳上下下功夫了

善良的身影
长情的棒球
2025-04-20 15:34:44

要说过去几个月,话题度比较高的应该是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能源转型大趋势,从大国抛售原油库存到全球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火爆,都离不开一个词能源。

那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球各国能源消费量和能源形势如何呢,一起看看吧。

7月4日,英国石油公司发布了《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报告对全球能源生产、消费做了系统的回顾。

《bp年鉴》中显示, 2021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同比增长31EJ,增长5.8%,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创 历史 最大涨幅 。其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可再生能源中 风能、太阳能增长幅度成为所有能源中最高的,达到15% 。

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逐步加快, 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逐步加大 。

01

非化石能源加速发展

首先来看一下可再生能源,近几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犹如坐上了高速列车一般,发展速度迅猛。

可再生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风能和太阳能,占可再生能源的79.1% 。近年来,得益于全球光伏项目和风力发电项目的持续推进,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持续增长。去年一年 太阳能发电量涨幅为19% ,其中太阳能利用最多的是中国,美国和德国。 风能发电量去年一年增长15.8% ,风能利用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美国。

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国中,中国是最多的,其次是美国。其中可再生能源涨幅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澳大利亚和土耳其。

接下来看一下核能和水利发电。全球核能的利用达到了25.31EJ,增幅为3.8%,依然低于2019年水平。相比于其他新能源不断增加的趋势, 水力发电不增反降1.4% 。

02

化石能源占主体

在《bp年鉴》中显示 石油占全球能源一次消费的30.95% ,依然是能源消费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与2020年相比变化不大。

石油价格一直以来是能源行业关心的话题,此次《bp年鉴》显示2020年布伦特原油全年平均价格41.84$/桶,而2021年全年平均价格为70.91$/桶, 价格增长了69.47% 。

其中,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24.42%,增长幅度为5.3%;煤炭占比26.9%,增长幅度为6%。

水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了13.47%,基本与2020年13.45%持平,其中水利发电不增反降,可再生能源增幅拉齐了这一比率。

数据显示, 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依然是主要能源 ,占比高达82%,这个数据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只有1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 全球石油产量每天增加138万桶,总体产量增长了1.5% 。在主要产油国中增幅最大的是加拿大和伊朗,并且巴西、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产量略有下降。

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主要产油国的产量状况。美国年产石油7.11亿吨,成为原油产量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油价上涨之后,美国重新开启部分因为疫情停产的页岩油的开采。其次是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产量分别为5.36亿吨和5.16亿吨,这三个国家的石油产量总量占了全世界石油产量42.21亿吨的41.75%。

03

能源格局继续变化

去年,全球各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对比显示, 中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 (10 EJ),其次是美国。同时,年鉴中还列出了全球石油天然气贸易量,显示中国成为全球进口原油、天然气最多的国家。疫情和国际能源局势动荡之下, 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经济体 。

这也不难解释,自疫情以来中国实行强有力的管控措施,经济的持续增长拉动了能源需求增长。

总体来看, 全球能源需求正在增长,渐渐从疫情中好转过来 。

2022年以来,能源安全的矛盾日渐突出,人类正面临近50年来最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由于长期以来石油行业投资不足造成的全球石油供应短缺,及疫情和地缘政治因素等造成能源市场动荡,原油价格暴涨,更进一步凸显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由此引起的人类关于能源“安全性”“经济性”和“低碳化”的思考。

与此同时,各国都在寻求稳定能源供应的方法,大国也在寻求共同商讨石油增产的可能,都在为能源稳定供应努力。

目前,全球都在寻求能源净碳化,期望实现零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不断推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

热心的黑猫
无语的月光
2025-04-20 15:34:44
2007年《绿色数据小手册》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高出16%§

发达国家未能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

矿物燃料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主要排放源§

§ 森林砍伐和土地用途改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的推动力

纽约联合国总部,2007年5月8日—作为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据2007年《绿色数据小手册》提供的数据,当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了16%。本手册是今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5次大会召开之际对外发布的。本次大会将着重探讨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

§ 矿物燃料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主要排放源§ 发达国家未能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高出16%§ 森林砍伐和土地用途改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的推动力 —作为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据2007年《绿色数据小手册》提供的数据,当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了16%。本手册是今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5次大会召开之际对外发布的。本次大会将着重探讨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

《绿色数据小手册》为世界银行年度报告。今年发布的版本显示,在矿物燃料和水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近的综合数据为2003年数据)中,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而在1960年,中低收入国家的排放量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

报告称,收入较低国家特别是东亚和南亚国家的排放量增速也较快,但高收入国家也同样呈现增长趋势。美国和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很大,两国1990至 2003年间的增幅分别为20%和 15%;欧洲货币联盟国家的增幅为3%。收入水平较高国家基本上都未能兑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作出的承诺,即到2012年之前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排5.2%。其中,只有东欧与中亚地区国家兑现了承诺,其排放量由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而出现下降。

报告称,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和印度为主要排放国。1990年至2003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7亿吨,增幅超过73%;印度增加了7亿吨,增幅超过88%。尽管中国和印度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相当大,但人均排放量都很低。其中,中国人均排放量为美国的16%,而印度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的6%。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及水泥制造。2007年版《绿色数据小手册》显示,工业化国家以及中国和印度等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这种情况。该报告称,作为发电原料,矿物燃料(即石油、天然气或煤)所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66%。在中东地区,矿物燃料占发电原料的比重为93%,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为82%,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这一比重较低,仅为 38%。

“能源政策在左右今后排放量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环境局局长Warren Evans表示:“现在,能源行业已具备减排技术,包括高效节煤电厂建设、天然气和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在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和森林砍伐等土地用途的改变。例如,世界银行和英国政府最近发布了一篇题为《印度尼西亚与气候变化》的报告(英国国际发展部和世界银行。《印度尼西亚与气候变化,现状与现行政策工作文章,2007年3月》)。该报告表明,森林砍伐使得印度尼西亚成为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大排放国。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源于土地用途改变、林业和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Evans补充说: “要使后《京都议定书》时期的气候变化协议发挥作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考虑到减少森林砍伐产生的效益,制定必要的财务机制,使资金向有效保护其森林的国家转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能源部主任Mark Radka在《手册》发布仪式上致辞。他说:“《绿色数据小手册》强调指出了扭转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危及趋势的必要性。幸好我们似乎看到了各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也看到了各界更愿意采取行动。由于提供了大量资料,该手册将有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会(WBCSD)宣传与伙伴合作部高级顾问Jacqueline Cote也在发布仪式上发言。她说:“2007年版《绿色数据小手册》进一步证实了全球能源系统迅速实行重大改革的必要性。《手册》提供的数据不仅可以增进商业界和非商业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可以支持进步企业同政府开展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以竞争力、能源安全和环境”等三大目标为依据的能源措施。

森林砍伐和土地用途改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的推动力

2007年版《手册》显示,森林砍伐实际上已成为较贫困国家的一大特点。1990年至200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森林砍伐面积约为45000平方公里(年均砍伐率为0.5%),中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数字为38000平方公里(年均砍伐率为0.16%)。

世界银行首席环境经济学家及本报告的主要作者Kirk Hamilton表示:“森林砍伐不仅是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一大原因,也是贫困的后果之一。由于人类的食物需要以及对木材、能源、矿物质和其他资源的需求,热带雨林数量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减少。森林至少养育着地球上一半生命形式,但随着森林砍伐的继续,地球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影响。”

Hamilton 总结说:“人们已进一步认识到有效森林管理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地方或国民经济发展直接依靠森林资源的地区或国家。此外,森林生态系统对很大范围的土地、水资源和沿海海洋生产能力具有巨大影响,对地方和全球气候调节起着关键作用的全球碳循环也具有重大影响。”

减少森林砍伐将部门涉及到向当地社区提供电力问题。在南撒哈拉非洲国家,人均耗电量为550 kWh,不到高收入国家人均3,454 kWh的七分之一。更好的电力来源意味着人们对传统矿物燃料的依赖程度将更低。目前,薪材仍是20亿贫困国家人口获得能源的主要来源。

由室内烟气引起的呼吸道问题同故态生物量有关。呼吸道问题的大部分受害者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婴儿、儿童以及妇女,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妇女肺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报告称,在南撒哈拉非洲地区,传统生物能利用量占能源总利用量的56%。如果根据生物能利用情况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名,除了尼泊尔(第四位)、海地(第11位)和缅甸(第十二位)之外,前20位国家均为非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