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煤田的煤炭资源
沁水煤田煤炭资源量约3000亿吨,1989年底已探明煤炭储量860亿吨,占全国9.58%,在尚未探明的预测煤炭资源中,绝大部分属可靠级,且埋深大部分小于1000米。煤种以无烟煤为主,东、西、北边缘部分的浅部,有少量焦煤、瘦煤和贫煤,煤田的深部全为无烟煤。煤大部分属中等灰分,低一高硫分,发热量普遍较高。阳泉煤是优等高炉喷粉、烧结用煤;晋城煤是合成氨,氮肥的优质原料;潞安的主焦煤和瘦煤则是优质炼焦配煤。在煤系底部和下部,含多层黄铁矿,部分区段达工业品位可以提炼硫磺、制造硫酸;煤系下部还含数层铝土岩、粘土岩,可资利用。阳泉生产矿井抽放的煤层烷,有良好的利用前景,已部分开发。
(1)概况
详查工作共施工钻孔7个,进尺5959米;所有钻孔均进行了物探测井,完成实测5896米;采集各种样品169个;工程测量7点(孔)。
(2)成果描述
基本查明可采煤层为山西组2、3号煤层和太原组5、6下、9、10(9+10)、11号煤层,其中3、9、10(9+10)、11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5、6下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共探获(332+333)煤炭资源量(含高硫)11.44亿吨。其中,(332)资源量4.21亿吨,占总资源量的36.8%;(333)资源量7.23亿吨,占总资源量的63.2%。
(1)概况
勘查区位于沁源县沁河镇、交口乡、法中乡、中峪乡和沁县固县、南泉等乡镇一带。公路交通比较发达,省道222南北向纵穿本区,交通总体较便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矿,工作程度为普查,勘查资金1213万元。
(2)成果描述
初步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有1、2、9+10、11号煤层,其中1、2号为一类二型,9+10、11号为一类一型。1号煤层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之贫瘦煤、贫煤、无烟煤,2号煤层为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之贫煤、无烟煤,9+10号煤层为低灰、中高硫、高发热量之贫煤、无烟煤,11号煤层为中灰、中高硫、中高发热量之贫煤、无烟煤。
经估算,勘查区内1、2、9+10、11号煤层总资源量为24.97亿吨,其中,(333)资源量为14.17亿吨,(334)资源量为10.80亿吨。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1∶25000地质填图380平方千米、控制测量48点、钻孔累计进尺15940.06米(12个钻孔),测井工作量15845米(12个钻孔)。
煤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阔的化石能资源,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苏联加盟共和国(23%)和中国(12%)。
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上述7国或地区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石油储量的63倍以上,世界上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国。
根据国家科委推荐的《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扩展资料:
国标把煤分为三大类,即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共29个小类。无烟煤分为3个小类,数码为01、02、03,数码中的“0”表示无烟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
烟煤分为12个煤炭类别,24个小类,数码中的十位数(1~4)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个位数(1~6)表示粘结性,数字大表示粘结性强;褐煤分为2个小类,数码为51、52,数码中的“5”表示褐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低。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的十位数字介于1~4之间,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粘结性或结焦性好坏,如个位数字越大,表征其粘结性越强。
如个位数字为6的烟煤类,都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的肥煤或气肥煤类,个位数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粘结性的煤,如贫煤、不粘煤和长烟煤。个位数字为2~5的烟煤,他们的粘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煤炭
山西煤田简介
沁水煤田
含煤面积30500.1KM2,资源量3316.5亿吨,区内产量10530万吨,属于统配矿的有阳泉、潞安、晋城矿务局,其产量分别为:1634.31、1283.6、 967万吨。以无烟煤和半无烟煤为主,瘦煤和焦煤次之。知名品牌有晋城无烟煤和阳泉无烟煤,是山西省仅次于大同煤、平朔煤的第三大出口产品。但是近年来国外受到越南鸿基煤、国内受到宁夏无烟煤的冲击。就其质量及成本来看,晋城与阳泉煤处于劣势。加上世界无烟煤市场的萎缩,这二个品种也将逐年萎缩。
该煤田东南部的长治市内的瘦煤,作为高炉喷吹用煤曾有过一段出口的经历。该煤种低硫、低灰、高灰熔点、可磨性较好。近年来的萎缩,除一些国家喜欢采用高挥发分喷吹煤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可能是体制及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该煤田内最有出口潜力的是该煤田西南部的沁源、古县一带的低挥发分强粘结性焦煤。该焦煤资源面积约200KM2,煤层厚度0.8-3米,现有矿井约50个(全部是地方小矿)。年产量为450万吨左右。作为低灰、低硫、低挥发分、强粘结性焦煤,该煤种必将成为山西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名牌产品。
主要矿区及详情如下:
霍东矿区 阳泉矿区晋城矿区寿阳矿区 和顺矿区 襄垣矿区 潞安矿区 高平矿区 长治矿区
大同煤田
含煤面积1781.3KM2,资源量341.8亿吨.区内产量9000万吨左右,以动力煤为主,是山西生产出口煤最多的煤田。主要品种为大同动力煤
但是,随着与之相似的国内陕西神府煤田、内蒙古东胜煤田的开发及神华铁路的建设、国外印度尼西亚及南非出口动力煤的迅速发展,大同煤田事实上已失去竞争力,未来将处于逐年退缩的境地。
大同煤田目前以生产侏罗纪煤为主,现有大同矿务局煤矿15个,年产量3500万吨左右地市营煤矿7个年产量450余万吨乡镇等煤矿产量近3700余万吨.侏罗纪煤现仅有保有储量58.8亿吨.按现有产量仅可开采20余年.因此,开发下部石炭-二迭纪煤田以迫在眉睫.
下部石炭-二迭纪煤田保有储量282.1亿吨,年产量1200万吨左右,大部分资源尚未利用.
主要矿区及详情如下:大同矿区
宁武煤田
煤田面积3087 KM2,资源量974.34亿吨.区内产量3700余万吨,其中平朔露天矿1160.4万吨,轩岗矿务局230万吨,其余为地方煤矿,区内以动力煤为主,出口煤量仅次于大同煤田,主要出口品种为平朔洗动力煤.
平朔露天煤矿建矿之初即立足于国际市场,其煤质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灰熔点,较稳定的质量及供货能力。其缺点是灰分、硫分较高,洗选后仍不如大同煤。目前该矿主产品基本全部出口,虽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因其煤质有一定特点,预计其出口量将勉强维持目前水平。
大宁煤田最有希望的煤种是在90年代才开始勘测,近年来刚刚开发的大宁煤田南部侏罗纪煤。该煤田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煤层厚度1-3米,现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余万吨(全部为地方小矿)。其特点是低灰、低硫、低磷,自由膨胀序数3左右,特别是其灰分洗选后可达到5.5%。该煤种一直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仅以动力煤与大同煤竞争,并开始少量进入国际市场。事实上该煤种作为软焦煤将更具竞争力。其各种指标均高于兖州煤,而生产成本将大为降低。
主要矿区及详情如下:平朔矿区轩岗矿区 化北屯矿区
西山煤田
面积1898.4 平方公里,资源量233.67亿吨,产量3158万吨,以炼焦煤为主。区内主要煤矿为西山矿务局,生产量占整个西山煤田的一半以上。
该区的古交是一种少有的强粘结焦煤,其2#煤自膨序数一般为7-9,活性组分含量大于60%,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短缺煤种。但由于该煤属难选煤,西山矿务局控制的灰分标准是<10%,限制了该煤种的使用。
该地区的煤炭出口将从以下二个方面得到发展。第一方面是西山矿务局改变经营思想及管理体制。并在配煤控制、降低灰分上有一个根本突破;第二个方面就是由一些有实力、精通业务的企业或组织者,将现有地方煤矿及选煤厂统一组织管理,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实力,以适应出口煤的经营方式。因为降低灰分对几十年不变的统配矿比较困难,而对地方洗煤厂则水到渠成。事实上在古交及清徐地区的地方焦化厂将2#煤灰分控制在9%及8.5%以下十分普遍。
主要矿区及详情如下:古交矿区清交矿区 西山矿区
霍西煤田
面积6255.6KM2,资源量578.2亿吨,区内产量为4033万吨/年,属于统配矿的有汾西矿务局和霍州矿务局,其年产量仅为569.5和480.9万吨,其余近3000万吨为地方小矿开采.区内全部为炼焦煤。
煤田北部的汾西矿务局现有矿井以高硫煤为主。向南占该煤田约70%面积的矿区,则生产高挥发分的炼焦煤,其中约占产量65%的山西组低硫、低灰、高流动度煤,将是未来山西煤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的主力产品之一。
在该煤田埋深1500米内的现有炼焦煤保有储量中,约有一半是属于西部的灵石、汾西、洪洞、蒲县地区,由于过去交通不便,这里除南弯等及少数矿进行过勘探外,几乎没有进行专门的地址勘探工作,也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与开发,但是,由于该区煤质优良,埋藏浅,在再这几年交通状况迅速改善的情况下,地方煤矿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地方煤矿的开发,该区的资源状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可以认为,这部分资源,将成为该煤田煤矿建设及出口煤源的主要支撑。
以上四县的资源中,流动度在50,000左右的低灰、低硫、强粘结煤,产量约为600万吨。流动1500ddpm以上的低硫低灰煤约为1000万吨。
该煤田的蒲县煤曾经与乡宁煤一道作为动力煤出口过一段时间,最终因煤种的价格差及未经洗选的动力煤杂质等问题而中断,但近年来又开始洗选后按炼焦煤出口。
主要矿区及详情如下:汾西矿区霍州矿区 灵石矿区 太林克城 南湾矿区
河东煤田
含煤面积15285.5KM2,资源量2335.2亿吨,区内产量为2600万吨,除国家投资的华晋焦煤公司生产50余万吨外,全部为地方煤矿生产,产品以主焦煤为主。该煤田基本没有进行规模化的开发,具备建设大型矿井的资源条件,是山西炼焦煤保有储量最为充足的煤田。其周边地区的地方矿生产的低硫煤也属于高灰分的难选煤。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的4#煤即“柳林煤”,属于世界范围稀有的优质炼焦煤。目前产量约500万吨,是山西小焦炉生产优质铸造焦的主要原料。从1998年开始已有少量出口,包括灰分在<9.%的沙曲煤和灰分<8.5%的柳林煤.
以柳林煤为代表的河东煤田中部4#主焦煤,以及与之相似的乡宁煤,后备资源充分,其综合质量指标将超过所有澳大利亚煤,与美国、加拿大的优质主焦煤比美,而最终将以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势大举进入国际市场。离柳矿区目前是发展速度最快,且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矿区之一。
(1)概况
勘查区位于沁水煤田的北端,地处晋中市的榆次区、寿阳县,行政隶属榆次区的什贴镇、东赵乡,寿阳县的西洛镇、上湖乡管辖。勘查区内交通为较为便利。勘查区处汾河流域一级支流潇河的支流。勘查区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5倍左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炭,工作程度为普查,勘查资金456万元。
(2)成果描述
勘查区主要可采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3号煤层、8号煤层和15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确定了3号煤层为低灰、低硫、高软化温度灰、高发热量的贫煤(PM)、无烟煤(WY)。8号煤层为中灰、中硫、高软化温度灰、中高发热量贫煤(PM)。15号煤层为中灰、高硫、较高软化温度灰、高发热量贫煤(PM)、无烟煤(WY)。
本次勘查共获得资源量5.11亿吨。其中,(333)资源量3.26亿吨,(334)资源量1.85亿吨。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共计施工钻孔4个,钻探进尺5686米,1∶25000地质填图152平方千米。2010年10月6日进行野外工作验收。2011年12月13日进行了室内最终验收。
(1)概况
勘查区划隶属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王村镇、夏店镇,武乡县上司乡、监漳镇。勘查区位于沁水高原(晋东南高原)中段东部,太行山西麓,往南接长治盆地北部边缘。区内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地貌特征属侵蚀剥蚀中山—丘陵类型,由一系列黄土梁、冲沟组成的典型的黄土侵蚀型地貌。主要河流有浊漳河北源与浊漳河西源。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炭,工作程度为普查,勘查资金620万元。
(2)成果描述
勘查区主要可采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3上、3、15-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确定了3上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硫、高软化温度灰、中高发热量—高发热量的贫煤(PM)、无烟煤(WY)。3号煤层为特低—中高灰、特低硫—低硫、高软化温度灰、中—特高发热量贫煤(PM)、无烟煤(WY)。15-3号煤层为低灰—高灰、特低硫—高硫、高软化温度灰、特低发热量—高发热量贫煤(PM)、无烟煤(WY)。
本次勘查共获得资源量18.43亿吨。其中,推断的资源量(333)5.53亿吨,预测的资源量(334)12.89亿吨。本勘查区主要为动力用煤或炼焦配煤。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共计施工钻孔6个,完成钻探进尺7775.41米,1∶25000地质填图235平方千米。2010年12月13日进行野外工作验收。2011年12月13日进行了室内最终验收。
拓展资料:
(1)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3)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
(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89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89.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