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1.18“挖矿”秘籍!挖废了一个肝,也找不到一颗钻石?
随着《我的世界》1.18世界生成高度的变革,对于mc玩家而言最大的一个影响是:一个长达十多年的挖矿逻辑,就此彻底改变了!
1、铁矿石15层最多?
旧版本《我的世界》铁矿石是分布在整个地下的,在0 Y 64层之间。而随着1.18向地底额外延展了-64层,向天空又额外增了64层。所以铁矿石目前就有了两种分布。在地下Y=-64~72之间的区域中,15层的铁矿石是最多的。在Y=80~320的地上分布层中,232层亦是最多的。
所以挖铁这件事,比以往的mc要来得更加容易。而曾经的挖钻石最佳的层数,如今变为了铁矿石的最佳层数。
2、铜矿石在哪里?
铜作为“洞穴与山崖”版本新增的矿石,自然是要比铁更加稀有一些。在《我的世界》1.18版本当中,铜在Y=-16~112层之间广泛分布着,生成范围比铁要小得多。Y=48层是铜矿石最佳的生成位置。
并且铜和铁这种金属矿石一样,最低也要石制工具才可以进行挖掘。木质工具不会掉落任何物品。
3、金矿石分布在哪里?
金矿石同样有两种分布,第一种分布于地下,从地下30层直至地底都有分布,Y=-17层(负数层)是挖金矿最佳的层数。第二种分布则位于“恶地”群系,然而去恶地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金矿,寻找露天矿井的乐趣显然比挖矿有趣多了。
以上三种金属矿石,在1.18将与之前的逻辑有所不同。金属矿石被挖掘之后,会掉落粗金属,粗金属经过熔炉冶炼之后才会变成对应金属锭。最惊喜的是,粗金属的掉落率是会被时运附魔镐影响的。
4、钻石矿石 or 红石矿石!
钻石在1.18的分布,可能是所有《我的世界》玩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但为什么我们会把钻石和红石放在一起呢?因为他们俩的生成逻辑是完全一致的!在1.18中,钻石和红石的生成区间都将在-64 Y 16之间,而-59层是生成层数最多的区域,而这已经几乎是靠近基岩层的地方了。
简单来说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在Minecraft世界地底越深的地方,钻石就越多!
5、青金石矿石定位钻石?
青金石最常见的层数为-1层,是目前最好记的一个层数。其生成范围在整个海平面之下,-64~64之间。作为附魔台必备的一种矿石,如今随着村民交易的日渐便捷,青金石的作用也不再像曾经那么大了。
至于青金石定位钻石矿石的“神技”还能不能用,还需要大量测试。包括黏土中心定位钻石是否失效的问题。
6、只有0层之上才有煤炭!
或许在所有矿石当中,玩家最不需要记忆的矿石生成层数就是“煤炭”。几乎是只要挖矿,就一定会挖到煤。然而随着层数的增加,煤炭矿在《我的世界》你一定要记得一个原则就是:只有在0层之上才会存在煤炭。
所以此次《我的世界》1.18大幅更改了主世界矿石的生成机制或许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玩家的记忆点不在于坐标,而是发现规律。所以才会有岩浆湖边多钻石这种至理名言,其一是岩浆湖附近裸露概率较高,其二是生成层数刚好是钻石至多的地方。
那1.18更新之后,Minecraft玩家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记忆点会变成怎样的呢?挖得越深钻石越多?
按理说打隧道之前必定会经过勘测,要意外发现大的矿场的概率很低,但是凡事总会有意外,如果在打隧道时,发现了大的矿藏,你若在附近会去分一杯羹吗?
我们知道隧道的施工不是随便挖一个坑,也不是想干就干,在开挖隧道之前需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需要制定方案,观察地形,了解当地的水文,还要实地进行勘测。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在勘测阶段,发现大矿藏的概率还是有的,但是等到隧道开挖之后再意外发现什么矿藏的几率就极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隧道的施工前必须经过严密的勘测隧道测量工作是分级成立的,由专门测量的工程师组成一个精测组,另外施工队也组成一个测量组。两个组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都要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精确度。
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先进行评估,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情况进行调查,还需要进行压覆矿产资源的调查,这些调查主要包括评估当地的地质特征,了解地质的背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对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等,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
一般要了解的是工程沿线两侧两公里范围内的重要矿产资源有哪些?已经取得探矿权的矿藏又有多少?还要了解已置采矿权的分布情况。
这些了解过程都必须交给地堪单位收集有关数据及资料,这些单位会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勘测。在施工之前就已经把本地区的矿产分布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因此,等到施工时再发现矿产的概率就很低了。一般如果在勘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大矿藏,隧道的设计路线,必定会随着矿藏而改变。
2、在隧道开挖时,发现大矿藏的概率较低,但是不排除发现一些小矿藏矿藏的分布有些时候较为零散,不会特别集中,比较大的矿藏施工单位会有意避开,但是并不能排除一些零碎的小型的矿藏,在施工时被发现或者被开挖。
比如在2009年,云南昭通一高速公路的隧道内就挖出了煤炭,当时云南昭通威信县的扎西隧道正在修建,隧道在开挖的过程中发现了煤矿,附近有不少群众前去哄抢煤炭。
当地的群众说,当时山里不少煤矿,但是瓦斯的含量很高,工程的进度非常慢,一般要测量了安全指数之后才去工作,而隧道里要保持24小时通风。
这些煤矿在施工方看来不是大型的矿藏,所以没有有意避开,而是继续施工,等隧道打通后,让煤矿继续维持原状。但后来由于隧道内的瓦斯量太多,发生了爆炸,引起了一时的轰动。
也有一些矿藏埋在山底下,勘测的时候较难发现,要等到隧道施工开挖到那个山体的中间时,才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朋友分享了,在他们村修高速公路打隧道时就挖出了硫铁矿,看起来是金光闪闪的石,就是不知道里面是否含有金。
这些矿藏往往不会很大型,即使发现了,也属于国有的资产,任何公民不得非法占有。曾经就有附近的居民,听说山里有矿藏,都去哄抢,结果被公安机关拘留。
3、传言国外4000公里的隧道曾经发现了无数的稀世珍宝我们知道现在见到的隧道大部分是人工挖出来的,但是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天然隧道,比如在敦煌就有一个通往地下的入口,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南美洲地区也发现了一个地下4000公里的隧道,听说里面有无数的稀世珍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未解之谜。
当时考古学家对该区域进行 探索 时,发现了这个隧道,传言说这个隧道有一个大厅,在大厅内,墙壁是十分光滑的,隧道里还摆放着很多的桌椅,有的是金属制成的,桌椅上还有一些小动物的模型,这在非洲地区是没有见过的,桌子上有一本金色的书,内容十分奇怪,每页都有一个不同的印章。
隧道中的许多东西都是人类世界不曾见过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专家们还看到了许多通往地下的入口,只不过至今还没有得到考证。
当然,这种情况在我国出现的概率较少,如果有,也已经被保护起来。
写在最 后 : 如今科学技术发达,勘测手段越来越先进,作为基建强国的中国打通了无数的隧道,在隧道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一套成熟的方案与步骤,相信在隧道开挖时,要有意外惊喜,实在太难。那些想要借意外矿藏发财的人,还是少做这种异想天开的大梦吧!
首先,咱这是现实世界,不是网络 游戏 ,又不是挖宝。隧道设计前都会搞地勘的,地勘后就知道地质情况,所以不会等施工时才发现有矿。
不过,我小时候听我外爷说过他们在秦岭挖洞修路时,发生的奇事:
隧道用炸药炸开后,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粪便,一卡车一卡车往外拉,足足拉了十几卡车,那时候大家还很质朴,种地还用的有机肥,粪便还很值钱。
再接着往前炸,又发现一条水桶粗的大蛇,后面猜想,粪便就是大蛇的。
我们打了上千公里隧道,还真没有发现过大的矿藏,小的矿藏还是有过,屡见不鲜。
瑞士在阿尔卑斯山脉修建铁路时,打隧道时发现了储量较大的水晶石矿藏,其中大多数属于非常稀有的矿石。其中发现了一块直径12.7厘米的水晶石,还有两块非常罕见的方解石晶体,长度分别为30厘米和1厘米,其纯净度之高在瑞士都 是罕见的。
我国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修建高速公路时,打隧道挖出来了很多煤炭,遭到了当地居民哄抢,没有办法,施工方只能报警,求助警方前来维持现场秩序。
由此看来,施工打隧道找到小的矿藏并不稀奇, 为什么不能发现大的矿床呢?
矿床是指在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矿床在地壳中只是占很少一部分,我们看到的一座座山脉,一道道山岗,含有矿床的山脉极少,所以我们打的隧道很难碰到大型矿藏。
其次,矿床的形成往往与地壳活动有关,地质学家知道什么岩层里有什么矿床,我们平时能够找到大型矿床,知道它生于什么岩层,我们有意识的去寻找,是主动行为的结果。例如我们找金矿去山东,地质史上这个区域有大量岩浆侵入,能够把地壳深处的黄金随着岩浆向上迁移富集到近地表层,而山东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很多,岩层中富集金矿的概率偏高,所以我们可以人为地根据地质学家的建议,进行勘探找到了大型金矿床。
我们打隧道就不同了,什么岩层,岩石类型都不是重点考虑对象,而是从工程量大小、线路设计,工程预防、地质灾害等着想,我们再根据岩层的特性,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防止出现坍塌、透水、岩爆等地质灾害发生。所以我们打隧道时碰不到大型矿藏,
第三,无论是我们找矿还是打隧道都要经过地质勘探这个环节,勘探人员对于施工区的地质构造脉络清晰,知道这里没有大的矿藏。假如有这个意外,勘探时能发现重大矿藏,这可是意外之喜,可以修改施工线路,优先开发这里的矿藏。这也是打了这么长的隧道,没有发现大型矿床的原因。
第四,大型矿藏的生成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这需要有合适的成矿环境,地质勘探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有时还会无功而返,例如东北大庆发现石油,苏联专家断定陆相沉积环境不可能有大油田,日本侵占了东三省,在东北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石油,直到建国后,我们才发现了年产5000万吨的大庆油田,反反复复,用了这么长时间,找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我们不是打个隧道就能发现矿床了,这运气恐怕是中了五百万大奖的概率。
人类生产活动打隧道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山体隧道,主要用于改善交通条件,例如世界上最长的阿尔卑斯山隧道有57公里,就是因为修建铁路而打的穿山隧道,类似的我们国家秦岭公路隧道,长达18公里多。我们在打这样隧道时,难免从一些岩脉中发现了一些金属矿,这些矿量不大,它的开采价值也不高,与我们的工程造价相比,并不值得开采。
珠穆朗玛峰峰顶8848~8600米范围为沉积石灰岩,8600~7000米范围却是寒武纪火山岩组成,世界上很多山脉由石灰岩、变质麻粒岩奇构成,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岩层里并没有多少有用的矿物,可能有一些贝壳类化石,但矿床就难了。
另一个区域是海底隧道,世界上修建最早的,运营非常平稳的莫过于连接英国与法国隧道,海底长就达37公里。其次日本也有连接北海道的海底隧道。这些海底隧道下面有可能存在油田,但我们打隧道与采油不在的同一个深度上,采油得要钻透油储的盖层,深度较深,而我们打的海底隧道比较浅。
英吉利海峡隧道位于海底40米深处的白垩系岩层中,开凿两条长50余公里、直径7.3米的铁路隧道,这个深度很难触及到油层。因为世界上埋藏较浅中东油田,最浅的深度还能达到300米,我们打隧道是打不到这个深度。
人类发现大型矿床比较难,打个隧道不是举手之劳,这两件都是小概率事件,两件小概率事件碰到一起,相当于高射炮打中了一个蚊子,当然你若想提高概率多打隧道就可以了,可是打一条隧道要好几年,这是多么难的事,再碰到大型矿床呢,想想可知了……
我们这边有一个8公里的隧道,当年打隧道的时候一个隧道口住户要求把石渣归他所有,后来打出了煤炭,发了财,现在又卖当时堆场堆放的石头,碎成石子卖,又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在煤矿井下打掘进隧道时,爆破后,经常会发现一窝一窝的恐龙蛋化石,当时,没有什么文物意识,它们的命运就是和煤矸石,碎碴子,一块被拉上矸石山。特别是在页岩巷道掘进时,各种各样的植物化石,随处可见,同样也是上矸石山的命运。各种鱼类的化石也有,不多。听老师傅们说,他们还炸出各种动物的化石,有的象腿,有的象牙齿,有的象肋巴条。也都上了渣子山。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煤矿干掘进时,几乎月月发生的事。没人普及文物知识,缺少发现的眼晴,就会落伍于时代。
正常情况下,在开工建设的时候,都会提前进行各方面的勘探,比如说环境,比如说地质勘探等,这些都会在开工之前就要进行,然后在把大致情况搞清楚以后,分析出来是否适合打隧道,以及各种施工难度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提前预判,打隧道并不是盲目的进行的。
当然在科学的勘探流程下,基本上可以搞清楚这个地方的大致情况,一般来说勘探完评估符合建设才会真正的动工,而勘探基本上可以排除大型矿脉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有矿脉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打交通隧道通过,大矿脉会排除和发现后,道路会绕行而不会直接穿过矿脉。
只是凡事都有例外,在2019年的云南就是这样,云南昭通修建高速公路,在扎西隧道里面就发现了煤矿,在当地村民知道挖出煤矿后,还有不少人去抢拿,最终有几人被拘留,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在这之后不久,还是这个隧道里面发生了瓦斯爆炸,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什么会爆炸,因为有煤炭的矿脉里面就会存在危险的瓦斯,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事故。
还有在贵州铜仁也有过一个事情,中铁在修建铁路隧道,施工的时候竟然打通了地下溶洞,这个溶洞可不简单,这个长达近700米的溶洞竟然是一个世界罕见的石花洞,只是一种地质奇观,里面拥有各种岩石晶体形成的石花,非常的震撼人心,属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作品,这个石花洞也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拥有科研考察。
当然这种事情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型矿脉都会被提前勘探发现或者排除,隧道的修建都会提前排除危险地带和矿脉存在的区域,所以大型矿脉出现在道路修建上面其实比较罕见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普通的岩石土方这些,矿脉分布其实也都会在不断的勘探中定位和发现,想要修建隧道意外发现其实很少很少。
在甘肃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在砂金沟隧道开挖中,有挖到过自然形成的几公斤重的黄金块。
隧道没挖过,89年栖霞政府鼓励栽果树,在开荒造田挖树坑过程中,地表发现金矿线磷矿线的听说过。磷矿线直接洒地里当肥料。金矿线挖出直接选了。卖个2-5万没问题,当年金矿可以个人采选承包。金矿线是一条线,走向角度不同,开采难度不同。漏于地表发现方位不同。宽度3-5厘米3-5米不等。高度50厘米至几米不等。品位每吨含金量5-100克不等。当年技术落后,低于8克个人提炼就亏本。现在技术发达,原来的尾矿喳石堆都重新提炼。伴生金属都提炼干净。延伸到谁家地盘是谁的谁挖。那时苹果贵地珍贵,谁也不卖。有发现后不舍得毁树的,这几年苹果便宜了才挖。开挖大隧道发现概率更多。网上说栖霞至莱州高速开建,其路线在栖霞招远莱州境内理论上都是金矿成矿带,且高山深谷,90以上概率发现金矿线,大小多少品位不一定,但肯定有。
七十年代,修111国道怀丰公路的时候,我们怀柔喇叭沟门公社帽山大队传说的大侠于六于七兄弟埋藏在拱洞山的宝藏,被开山炮炸出来了,公安局拉了一卡车金银财宝走了,真是传说不虚!
所以国家搞开发建设,发现宝藏随时都有可能!
之前大概是11年左右的事。广西梧州至广州高速在肇庆段开隧道时确实碰到了黄金矿脉,而且是一整条的金矿。当时看报纸说挖出了一条好像是56点几斤的(不规则)金条!
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有时也除去锰和铬)和铁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
煤炭不是有机物,楼上的都不要乱说,煤炭的化学符号简写C(碳),属于混合无机物.属于化石燃料,能源矿物.
中文名称:二硫化亚铁
中文别名:硫铁矿;黄铁矿硫精砂硫化铁黄铁矿,矿铁矿硫精矿粉白铁矿硫精矿
英文名称:Pyrite
英文别名:IRON(II) DISULFIDE IRON (III) SULFIDE IRON PYRITES IRON PYRITE FERRIC DISULFIDE
CAS号:1309-36-0 [1]
EINECS号:215-167-7
分子式:FeS2
分子量:119.967
性状:黄色立方晶体.
熔点:1171℃
密度:5.0g/cm3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有反磁性.
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比重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外形像黄金,所以又称“愚人金”.
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
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四类:能源矿产11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6种。共有168种矿种。
矿石是指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矿石是在各种地质成矿作用中形成的,不同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石有不同的特征。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矿物中加工提取金属或其他产品。原先是指从金属矿床中开采出来的固体物质,现已扩大到形成后堆积在母岩中的硫黄、萤石和重晶石之类非金属矿物。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矿产之一。
有些生物为了自身需要,能够富集某种矿物。最典型、最常见的是海洋里贝壳、珊瑚等沉积为生化灰盐-----碳酸钙。而浅海大陆架上升为陆地后,可以生长绿色植物。在沼泽缺氧情况下。泥碳可转化成煤。
由此可见,石灰岩与煤矿是分层的。
由于碳酸铁是湖泊沉积物。所以碳酸铁可以与煤共存,并且一层叠一层。
碳酸铁是铁矿石中含铁碳酸盐矿物中的铁,包括菱铁矿、铁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中的铁。菱铁矿(FeCO3)中含FeO 62.1%,CO2 37.9%,焙烧以后CO2消失,FeO含量相对提高,因此在评价菱铁矿矿床时,其工业指标可略低于磁铁矿石、赤铁矿石。铁白云石含铁量低,属于铁白云石类型的矿石,不具有工业价值,但可作为熔剂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