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煤炭企业采购量是多少
359.67万吨。在2021年,全市的企业采购煤炭的采购量是359.67万吨。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是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
中国煤炭资源网12月22日消息,日前澳大利亚煤炭企业兖煤(Yancoal Australia)发布公告称, 该公司旗下的三家企业均已正式同意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签订明年的煤炭销售合同。
根据合同内容,在2021年至2022年前三个月的时间里,POSCO及其联营企业将从三家澳企处购买煤炭。 具体来看,POSCO将在2021年采购160万吨;2022年前三个月则采购40万吨,共计200万吨,总金额达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
这对近段时间陷入销售困境的澳洲煤炭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好消息。 要知道,煤炭行业是澳洲的出口支柱之一,对该国的出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国则是澳洲煤炭的重要买家。数据显示,2019年澳洲共计出口了价值640亿澳元的煤炭;其中,中国购买了近137亿澳元,占比达21%。
但受疫情以及我国减少煤炭进口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澳洲煤炭供应商的收入已经暴跌。据澳大利亚12月21日发布的能源资源展望报告预计, 在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里,该国炼焦煤出口额将暴跌35%;动力煤出口额则将暴跌29%。
经计算,若上述预测数据准确,那么澳大利亚将可能因此损失179.6 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0 亿元)的收入。
让澳大利亚更为担忧的是,由于煤炭产品的质量未达标等因素,该国已有多艘运煤船滞留在我国港口。据此前报道,滞留在华沿海的澳洲运煤船已经达到了82艘,其运载煤炭超过了880万吨。
为了减少损失,近段时间来澳洲煤炭行业已经多次喊话当地政府,呼吁后者尽快修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以确保该国煤炭可以正常对华出口。
不过有分析认为, 如果想要恢复与华的正常经贸合作,澳洲还需在自家煤炭产品的质量以及其他方面做出反思,而不是急与寻找韩国等替代市场。
文 | 林妙琼 题 | 徐晓冰 图|饶建宁 审 |陆烁宜
回顾2021年煤炭行业改革发展,《报告》表示,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煤炭集约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科技 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加快;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报告》提到,2021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1.3亿吨,创 历史 新高。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6%。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利润总额7023.1亿元。
具体来看,煤炭供应方面,一国内产量创 历史 新高,2021年全国原煤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规模以上煤炭产量企业原煤产量40.7亿吨,同比增长4.7%;二煤炭进口量增加,2021年全国煤炭进口量3.23亿吨,同比增长6.6%,创2013年以来新高,出口煤炭260万吨,同比下降18.4%,煤炭净进口3.2亿吨,同比增长6.8%;三煤炭运转能力提高,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5.8亿吨以上,同比增长8.8%。环渤海七港口发运煤炭8亿吨以上,同比增长8.7%。
煤炭消费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煤炭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4.6%。煤炭库存方面,截止2021年12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5800万吨,较年初增长5.6%。
煤炭价格方面,一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彰显稳价作用,2021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全年均价648元/吨,同比上涨105元/吨,保持相对稳定,发挥了保供稳价“压舱石”作用;二煤炭市场现货价格出现升幅波动,年内价格峰谷差达到1900元/吨左右;三炼焦煤价格大涨,山西吕梁部分主焦煤长协合同全年均价1609元/吨,同比上涨273元/吨,CCTD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全年平均2326元/吨,同比上涨1017元/吨;四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受能源整体供应紧张,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煤炭年均离岸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33%、116%、138%。
行业效益方面,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32896.6亿元,同比增长58.3%;利润总额7023.1亿元,同比增长212.7%。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1.1%。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2%。
《报告》总结了未来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一全力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二积极 探索 煤炭双碳战略发展路径;三深入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着力提升 科技 创新支撑能力;五纵深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六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校对:刘威
2021年煤炭能降价吗?
2021年煤炭可能会有降价的趋势,因为目前我国多地已出台了限电、限能措施,这样煤炭的需求量就会得到一定缓解,从而煤炭的价格就会有所回调。其次,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采取了多项措施,表示在持续淘汰落后低效煤炭产能的同时,会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这样一来煤炭市场供需紧张局势将趋于缓解,届时价格会跟着有所回落。
为什么今年我国煤炭价格大涨?
近两年我国主要出口国的煤炭受天气、出口政策等影响,使得进口煤不足,其中在2020年10月时我国就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使得我国的进口煤量减少,从而引发煤价上涨。加上我国的产煤量逐年下降,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等省份是我国的产煤大省,但内蒙古受煤管票、安全检查等影响,在1-11月份时只产煤了9亿吨,跟往年相比下降了几千吨,使得我国煤炭供应体系受到冲击,使得煤炭价格上涨。
煤炭价格双轨制推高市场煤价格。
为了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牢牢守住民生用能底线,发改委积极推动发电供热用煤直保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积极推动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以及发电供热企业等产运需各方,在年度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集中补签采暖季煤炭中长期合同,推进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政府鼓励3年及以上量价齐全的长期合同,合同签订量不低于中长期合同的30%,规定大型煤企签订的中长期合同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2019年以来新核增产能煤矿核增部分签约应达到90%以上电力企业75%不变,而使用进口煤的电力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国内煤炭采购量的80%。
连日来,多地出现拉闸限电、有序用电等情况,煤炭保供形势牵动人心。另据国家统计局12月24日公布数据,12月中旬全国煤炭价格以涨为主,不同煤种涨幅在0.2%-5.2%不等。面对“保供稳价”压力,2021年电煤够用吗?
电企煤价承受力进一步降低
“近期煤价上涨太快,几乎一天一个样”——这是采访中,多位企业人士的一致感受。在此背后,供需错配是主因。
一方面,部分基建项目在年底加大赶工力度,钢铁、建材行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带动需求短时快速增加。同时,受雨雪降温天气影响,居民取暖用电用煤需求激增。另一方面,随着煤炭生产向晋陕蒙等地集中,三省区煤炭产量所占比重超过70%,对煤炭供给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大。但因安监、环保等要求收紧,煤炭供给的刚性约束也在增加。以内蒙古为例,作为全国首个年产量超10亿吨的省份,地方政策对煤炭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倒查20年”、煤管票等制约,今年各月产量均出现同比下降。即便10月以来,在加大保供力度的情况下,增供效果仍不明显。
“随着煤炭就地转化率提高,产地煤炭消费量提升,产地所形成的新型消费市场与原有消费市场相互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下半年,鄂尔多斯、榆林等地煤化工等产业用煤复苏,坑口直接销售量大幅增长,区内消费对区外市场的资源挤占,进一步使得主产区域煤炭外调量相对减少。”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相关人士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也称,煤炭市场产运需错位较为严重,电煤市场总体呈紧平衡状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往年。“2016年下半年以来,燃煤发电企业大面积持续亏损,目前经营依然困难。今年1-9月,华电、大唐、国电投等企业的火电亏损面超过40%,东北、西北、西南诸多电厂负债率超过100%,东部地区部分电厂亏损加剧。受此影响,电企对煤价的承受能力进一步降低。”
明年供需形势或呈“紧平衡”
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称,能源需求增长拉动了电煤需求增长,但根据监测,电厂的存煤天数和存煤总量均有保障。渡过“眼前”难关,2021年供应还会紧张吗?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人士称,从需求来看,新能源发展速度加快,对煤炭的替代作用增强,一定程度上抑制煤炭需求增速,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从生产来看,受资源、环境等约束,晋陕蒙等主产区新增产能释放空间有限,新增产能或更多集中于新疆等地。“明年上半年,预计煤炭市场仍将维持偏紧状态,下半年有望重新回归平衡。随着中长期合同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煤价波动幅度小于2020年。”
多位来自主产区的负责人证实,按照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开发强度,是“十四五”期间主基调,环保对产能释放的要求趋严。“2021年,陕西煤炭产量将小幅增长,达到6.7亿吨。但同时,生态环境部要求单个煤矿建设规模调整幅度30%及以上的,需修编所在矿区总体规划,或提出局部调整方案,重新补充进行环评。对于已核增产能煤矿,涉及多个矿区,短期内完不成环评修编的系统性工作,或导致已核增煤矿无法完成环评变更,新增产能难以释放。”陕西省发改委运行办主任蔡胜斌称。
部分煤企还反应,煤电峰谷差加剧,给煤炭平稳生产、均衡发运造成困难,进而影响稳定供应。例如,“两湖一江”、西南等市场,电煤消耗峰谷差高达六七倍;在水电大省四川,枯水期煤炭需求旺盛,丰水期部分电厂甚至不接煤。
产运需三方共同发力保供
中电联燃料分会提出倡议:燃煤发电企业要提前谋划、加强预测,科学制定好电煤采购储备计划和应急保障预案。同时,与煤炭生产、运输企业加强沟通,加强诚信建设,共同做好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进一步提高合同履约率,充分发挥电煤中长期合同在电煤供应关键时期的“压舱石”作用。
“目前,全国每年签订纳入重点监管的重点合同量8亿吨左右,其中电煤合同量占80%左右,是保供稳价的重点和关键。煤炭和电力互为最大客户,可以说存齿相依、唇亡齿寒。尤其在碳减排背景下,煤炭和煤电均承受着巨大的保供、发展和转型压力,两个行业更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并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逐步建立更加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该会副秘书长叶春表示。
作为“中间方”,铁路也在全力提升煤炭运输保障能力,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时效,并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国家铁路集团货运部主任庄河介绍,2021年,根据煤炭产销格局变化和铁路通道能力情况,将相应统筹调整铁路运输结构。一方面,实现西煤东运下水煤稳重有增,力保大秦线4亿吨运量不减,唐包线增运100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大量组织直达煤增量,瓦日线增运8000万吨以上、浩吉线增运2500万吨。
中国每年消耗超过40亿吨煤炭,其中大部分于国内开采,进口量不到需求量的十分之一。自然资源部称,2021年,中国的储量在2080亿吨左右,比2020年水平高出28%,开采支出攀升10%,至13亿元人民币(1.84亿美元)。
1、2021煤炭价格上涨原因一:进口煤炭大幅减少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大量电厂为了疫情防控保发电大量采购了进口煤填补缺口,使得今年需煤量数量比往年增加了许多,而在7-11月份时我国受进口煤总量的严格管控,使得进口煤的数量减少,在遇到夏季用电及冬用煤高峰之际,进口煤供应政策仍未做出调整,导致煤炭市场紧张,多地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
2、2021煤炭价格上涨原因二:内蒙古煤炭产量减少
内蒙古是我国产煤量比较多的省份之一,但受煤管票、安全检查等影响,内蒙古产煤量严重减少,据国家统计在1-11月份时,内蒙古产煤9亿吨,跟往年相比下降了几千吨,使得我国煤炭供应体系受到冲击,届时煤炭价格上涨。
3、2021煤炭价格上涨原因三:夏季用电需求及冬季需煤量高
在往年的9-10月份时,我国南方多地气候会逐渐转凉,对用电的需求也不高,但今年不一样,多地还处在热季,每日温度在30多度,就比如湖南在9月底时每日最高温度在37度左右,每日不开空调、风扇等是无法度过的,这样下来每天的用电量就增加了许多。
而我国电力主要是用煤炭发电的,这样下来煤炭的需求量就增高,加上北方部分地区已进入低温要开暖气,这样一来煤炭的供应量就增高导致煤炭市场紧张,从而出现煤炭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