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煤炭需要进口吗
中国的煤炭需要进口。国内有着大量的重工业,尤其像是火电、钢材等,这些对于煤炭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中国自身的煤炭储备量是无法满足这些产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去向其他的国家进口煤炭。且进口的煤炭价格可能较国内低,拥有价格优势,故从价格来讲也需要进口煤炭。
中国进口煤。中国有大量的重工业产业,煤炭使用量大,但中国的煤炭储量无法满足这些产业的需要,因此需要进口煤炭。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
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以煤为标题写过一首诗,赋予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煤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作为煤炭储存量丰富的大国,我们不断从外国进口煤炭也是有很多现实因素的。下面,就来简单的聊聊为什么我国虽然煤炭储存量丰富但还要进口外国的煤炭吧。
首先来说,与石油一样煤炭也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将其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来对待限制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所以需要从外国进口来弥补不足。煤炭资源不仅被用于民间家庭,很多的工厂也需要使用煤炭,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工部门同样也是需要使用煤炭的,它就和石油一样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也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我们将其列为了一种战略物资,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储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的,开采量就十分有限了。
其次就是,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国家也对煤炭的开采做出了很多的限制。绝大多数的煤炭资源都是埋藏在地表之下的,有些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很深,开采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比如煤矿周边可能因为过度的开采而出现塌方的情况,对地下水的水位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开采后的后续处理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多的恶劣影响,所以为了保护环境我们也不能过度的去开采煤炭资源。
最后就是,外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来说会更便宜一些,我们从外国进口煤炭资源也能节省一些开支。除了少数地区以外,我们的大部分煤炭资源的储存深度都比较大,开采起来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也非常的高,所以售价也就很高。而某些国家的煤炭开采难度比较低,工人、机器以及运输成本都更低,与我们自己开采相比更具有成本优势,所以我们每年也要从外国进口一些煤炭资源。
而据消息人士称,中方目前正在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国内的煤,而对于焦煤的需求将会转向印尼,再加上中国一直在大气环境治理上下功夫,所以估计要不了多久,从澳洲进口的煤炭将会清零。由此可见,澳洲希望中国恢复煤炭进口的愿望怕是要破灭。如果是这样的话,势必对澳洲的煤炭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澳大利亚所不希望看见的,但却是一个无法更改的 历史 趋势。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每年需要的煤炭数量达到了23亿吨,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而国内由于煤炭运送能力等问题,不能够满足所有地区的煤炭需求,所以才会去海外寻求煤炭资源,而这些进口来的煤炭一般会被用于满足沿海地区的煤炭需求,而每年中方进口海外煤炭的量为2.67亿吨。自从上次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渐渐地意识到煤炭不能过多的依靠进口,所以中方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也在加大力度开发本国的煤炭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煤炭产量逐渐增加,因此对澳洲的煤炭需求也逐步减小。后来为了保护环境,虽然关闭了许多小型的煤矿,导致国内煤炭产量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慢慢得到了解决,再加上中国铁路系统运载能力的提升,所以对海外煤炭资源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之前许多需要用煤炭作为能源的企业,为了环保的需要已经开始转型,逐步转向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再加上特高压电网技术,能源的输送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
据分析,到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煤炭需求量将减少18.4%,所以完全可以砍掉从澳洲进口的那部分煤炭量。而之所以沿海地区会需要大量的焦煤,是因为建有许多钢铁产业。可是现在中国已经从印尼找到了解决方案,依靠西煤东运铁路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澳洲的煤炭已经彻底地在中国失去了市场。
另外为了打通北方的运煤通道,中国还在建设一条从蒙古国延伸到沿海地区的铁路,该条铁路将在明年完工。一旦这条铁路开通的话,蒙古的焦炭将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沿海地区,这样就能够完全的取代澳大利亚的煤炭。而相比之下,澳洲的煤炭并没有任何优势。
面对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澳洲正在寻求新的市场。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澳洲所寄希望的印度或亚洲其他国家并不能够将澳大利亚的煤炭全部吃下。澳洲煤炭要想找到“下家”怕是很困难。
全世界缺煤的原因还是供不应求。
煤炭属于自然基础资源,并不是直接从地底挖出来就能使用,使用前也需要进行工业加工,比如清洗、焦化等,我国煤炭行业虽然比较发达,但自身产量还不足以供应整个工业需求链,有很大一部分煤炭需要依赖进口。
而目前世界上除了我国能够正常开展全种类工业运作以外,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业影响,这势必就会影响到煤炭正常出口供应,直接导致国际煤炭价格上涨。
煤炭紧缺的三点原因:
1、下游电力需求扩张。根源在于去年以来出口驱动制造业生产扩张。
2、煤炭供给面临双重压力,国内产量不足并且国外进口资源较少。
3、二季度电厂和港口煤炭库存并未大幅累积。煤炭库存较低,加剧煤炭供给在应对炎热天气时的不确定性。
我国煤炭的基本情况: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
截至2021查询,中国进口煤炭2274万吨,同比减少410万吨,下降15.28%;环比增加69万吨,增长3.13%。2017年1-12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7111万吨,同比增长6.1%。(该数据为2017年12月统计)。
中国进口的煤炭主要是高品质的动力煤、焦煤,高品质的煤炭在中国的供应有限,尤其是考虑到运输环节,从内蒙或者山西运输过去的价格和进口来的澳洲或者印尼煤的价格大概是持平的。所以从成本上看,国家也能接受进口煤。中国进口煤全年能达到3亿吨左右,占总体消费的5%-10%。
2021年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国有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菲律宾等。
澳大利亚曾是我国煤炭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后,澳大利亚在华市场份额迅速流失,先后被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菲律宾等国抢占。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4月对华炼焦煤出口量创2021年新高,达到了97.4万吨;加拿大3月份对中国份煤炭出口量达到今年的最高值——120万吨。
全球煤炭趋势
疫情下的全球经济疲软无力,多个国家均采取停工、停产的方式抑制疫情扩散,煤企暂停运营。其他行业短时间内无法复工,耗电耗能量远低于往年水平,导致整体煤炭需求量下降。
目前虽然疫情虽有所缓解,但其影响还在。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主要集中于技术等行业。煤炭高需行业如电力、制造、建筑业等复工更加缓慢,煤炭需求虽有增长但速度缓慢,需求薄弱。
以上内容参考 中研网-2021中国煤炭市场进口需求预测 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国份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