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在问下 捣固焦其实就是煤 ,对吧 就是直接放到炉子里高温燃烧 然后产出煤气联产甲醇
捣固焦已经不是煤了,是焦炭,焦炭的热值要比煤高很多的。
把煤炭放到密闭的空间,经过高温烘烤,在高温烘烤的这个阶段,煤炭会产生煤气,煤气出来后,经过一些工艺加过,可以得到甲醇。
等到煤炭烘烤到一定的时间,就把这些煤炭用水迅速降温,这样煤就成了焦炭了。
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CO2+C → 2CO 焦炭的主要成分为碳(C)。原理:通俗地说,CO2中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氧原子,而焦炭(C)中没有氧原子。高温下焦炭显一定还原性,夺取CO2中的一个氧原子。也可用电子转移来理解。CO2中C显+4价,焦炭中C显0价,产物CO的C显+2价。配平很容易,不另外解释。
经常有听说一氧化碳中毒,有些是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知识,在密闭空间中通过外源形成一氧化碳;有些则是纯粹的煤气中毒。特别是在南方,冬天来了,不适当的取暖方式往往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那么,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原因又是什么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一氧化碳的故事。
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一个老六,碳元素。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占了相当大的成分,比如说煤炭,碳水化合物,甚至金刚石等。它的存在方式有多种,如果是纯粹的碳,称为单质;但是如果与其它的元素组合成新的化合物,那就是别的存在方式了。
相信大家还记得‘卖炭翁’的故事,其实烧炭也是化学反应,通过木材高温脱水碳化 ,得到了的是单质的炭,化学式上写作C。C在冬天拿来烤火,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C与氧气O2,生成了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大量存在于空气中,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大来源。
但是,如果氧气不足,反应就是另外的途径了。二分子的碳,与氧气反应,2C+O2--->2CO。与二氧化碳相比,少了一个氧,但是结果对人是致命的!
在人体的血液中,有血红蛋白,里面有铁元素,在呼吸过程中,这种铁的血红蛋白会与氧气络合,然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说是运氧的第一功臣。可是,一氧化碳,CO,也会与铁络合,所以氧气就无法运输,人会最终缺氧而死!
细思是不是极恐?所以在密闭的空间里烤火,就相当于自杀。冬天有人为了暖和,在家密闭烤火死亡的例子有好多好多,这个就是缺少基本化学知识造成,化学哥深感痛心!所以发誓为中华化学之崛起而开了这个头条号,希望大家支持,嘿嘿。
以前的煤气也是以CO为主,所以也很危险。好在现在都是天然气,这种中毒的风险也少了些。在以前,为了减少中毒,煤气中加入硫化氢,极少量,如果有臭味就表示泄露了,也是个警告。
如果煤油没有装满,密封不好,煤油挥发形成煤油蒸汽,遇到火星可能会爆炸。
总之,装油品的容器,要避免暴晒!
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 . CO+H2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属于吸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