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能源之都的淮南,其能源储备到底有多丰富?
非常的丰富,淮南被称为我国的“华东工业粮仓”,养活了多少的劳动人民,从古至今,我国就是靠着煤炭资源发展的越来越快速,因为煤炭是火力发电最主要的资源,所以很多城市也是靠着煤炭资源获得了发展,当然也有因为煤炭行业发展不好而落寞的城市。华东地区的淮南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拥有着巨大的煤炭资源,也被人称为“五彩淮南”,是因为这个地区无论是煤炭还是火力发电甚至生态环境都非常的好。
淮南这个城市为什么被那么多人知道就是因为它拥有很多的煤炭资源,还有强大的火力发电站,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华东地区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是靠着淮南发电厂输送资源,淮南地区的煤田可以占到安徽整个省份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可以说是中国东南区煤炭资源质量最好的一块大煤田。因为产量大、质量优质也让淮南成为了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城市,淮南煤矿产业的发展迅速,更是成为了中国煤炭行业里面的佼佼者。
煤炭产业成为了淮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拥有丰富且质量优质的煤炭资源也让淮南成为了全国六个煤电基地之一,有五个实力强大的火力发电厂,也是各地区电力输送的主力军,作为电厂强大的城市淮南也是被称为“煤电之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淮南的煤炭产业达到了高峰可以达到一亿吨的产量,同时带动了地区其他经济的发展。
淮南地区就是靠着煤炭资源一步一步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华东工业城市的进程,随着煤炭产业的大力兴起,淮南这个地区的GDP也是越来越高,因为本身资源丰富,所以会有大量的储备煤田,最高达到了444亿吨,开采的也有一百多吨,是中国的煤炭资源之都。
淮南市辖田家庵区、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寿县、凤台县5区2县,淮南市政府驻田家庵区和风街88号。
淮南市总面积5571平方千米,辖5个区、2个县。截至2016年底,总人口为345.6万人。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 、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国务院13个较大城市之一,
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扩展资料:
淮南交通便捷。公路方面,京福高速、合淮阜高速、淮蚌高速建成通车,济祁高速即将建成,淮滁高速和城市外环快速通道正在规划建设。
铁路方面,东连京沪线,西接京九线,京福高铁穿境而过,淮南东站是京福高铁的一个节点,南北向高速铁路在淮南设站,商杭高铁途经淮南,淮南南站是高速铁路的又一节点,
高速铁路网贯通南北,到合肥18分钟,到上海、北京、福州仅需3小时左右。水路方面,3000吨级淮南港、江淮运河在规划建设中。航空方面,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紧邻市境,机场到市区仅40分钟车程。
淮南资源丰富。淮南因煤设市,煤炭远景储量500亿吨,占华东地区储量的50%、安徽省储量的74%,可采储量153亿吨,拥有18对大型矿井,2015年煤炭产量8198万吨。淮南是华东最大的坑口电站,拥有6座大型电厂26台发电机组,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1419万千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南
淮南煤田是我国东部尚存煤炭量最大的煤田。在负1200米以上煤炭资源量达300亿吨,负1000米以上为200亿吨。已探明储量153亿吨,其中精查储量108亿吨。淮河以南的老矿区,产出1/3焦煤和极少量的气煤;淮河以北的潘集矿区,主产气煤;煤中灰分以中等偏高为多,硫分一般较低,属较好的炼焦用煤。煤系中还共生有耐火黏土矿,于“谢家集—新庄”一带已查明储量61,淮南老矿区煤矿深部瓦斯含量较高,有较好抽放利用前景。
新庄孜煤矿,谢李矿,潘北矿,潘一矿,潘二矿 ,潘三矿,谢一矿,潘二矿,谢三矿,李嘴矿,凤台县顾桥矿,顾北矿,新集矿,八里塘煤矿,丁集矿,花家湖煤矿,张集矿,太多了............
淮南有几个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 下属13个生产型矿井 一个实验型矿井
由于淮南的煤炭资源丰富 小煤窑 太多了 没有具体的统计过
淮南国投新集有几个煤矿?
新集一矿、新集二矿(花家湖矿)、新集三矿、刘庄煤矿、口孜东矿、刘庄矿二期、杨村煤矿、罗园煤矿、口孜西矿、连塘李矿、展沟煤矿、板集煤矿等
淮南煤矿哪个矿最好
一般来说,煤矿效益是越新的矿越好。
其实很好理解,新近建设的矿井,机械化程度高,需要的工人就少;管理比较科学,行政人员配置不是很臃肿,负担轻。而且新矿都是在煤质煤层条件较好的淮北平原。
生产好了,人员少了,自然,职工的收入就高了。
至于安全,淮南虽是高瓦斯矿区,但是淮南煤矿基本上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在瓦斯以及防突治理上都很下工夫,淮南煤矿的安全工作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这点LZ放心。
刚才说了,新近建设的煤矿都是在淮河以北的凤台、潘集以及阜阳境内的颍上等地区,距离位于淮河以南的主城区(田家庵区)比较远,一般都在50公里以上。
如果LZ担心的是生活问题,那就不用过虑了,现在新矿井的配套建设都很好,日常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待遇,要看你是从事什么岗位,井下综采一线工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其他技术工种在3000元左右。
目前淮南矿业集团效益最好的煤矿是--顾北煤矿,国投新集集团效益最好的是--板集煤矿。
谁有安徽淮南煤矿的联系方式 5分
安徽淮南煤矿太多了,有国资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所辖各个大煤矿:谢一矿(望峰岗矿)、新庄孜矿、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潘北矿、朱集矿、丁集矿、张集矿、顾桥矿、顾北矿、谢桥矿(有的一个矿为含两三个大矿井的整合);有国投新集(集团)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辖各个大煤矿:新集一矿、新集二矿(花家湖矿)、新集三矿、刘庄矿、口孜东矿、刘庄矿二期、杨村煤矿、罗园煤矿、口孜西矿、连塘李矿、展沟煤矿、板集煤矿(其中一部分仍在建中);还有皖北煤电集团在淮南建的朱集西矿(已建成);以及一些地方小煤矿(已关停)。你的联系太大太广了,要联系哪个具体煤矿上网一查可知
淮南的煤有名吗
淮南市位于安徽中北部,地处淮河中游,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19%,占华东地区的32%。早在明清时
期淮南就有煤炭开采历史,1949年2月,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1956年成立淮南市矿务局。随着煤炭大规模开采,淮南逐渐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安
徽省主要工业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建设的13个亿吨煤基地之一。
2016年淮南市煤矿不行了经济是不是也不好了
目前属于产能过剩,所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就是希望改变现状的经济状况,但是并不能说经济不行了,目前还没有那么严重。
今年2月,国务院发文对钢铁、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做出具体部署。与钢铁行业相比,煤炭行业要求压缩产能至原有合规产能的84%,更为明确和“犀利”。进入四月份,各产煤大省纷纷对煤炭产业的去产能做出落实,煤炭企业纷纷进行压产减产,减产幅度显著。五月份榆林煤炭价格的四连涨,正是在落实去产能之后实现的,目前有逐步回暖的迹象。
淮南煤矿有下属的化工企业吗?请问是哪一家或哪几家? 10分
没看懂你问的是什么意思,我估计你是问煤矿能不能不通过矿务局自己买料,现在管的比较严,一般来讲矿里要是要东西,先要申请,等矿务局批下来,再从总仓库调,也就是讲没有采购权。
淮南谢桥煤矿的介绍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2015年计划年产量1130万吨。井田东西走向长ll.4Km,南北宽4.5Km,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 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20m。
期淮南就有煤炭开采历史,1949年2月,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1956年成立淮南市矿务局。随着煤炭大规模开采,淮南逐渐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安
徽省主要工业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建设的13个亿吨煤基地之一。
淮北远景储量350亿吨
差了快100亿吨
淮南的多,不过淮南煤挖的速度快
淮南年产原煤4000万吨
淮北年产原煤2000万吨
2007年淮南一年产煤1亿吨
淮南已探明储量为160亿吨
淮北只有80亿吨
潘集区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北部,南濒淮河,北临茨淮新河,东与怀远县接壤,西与凤台县毗邻。总面积600平方公里,辖五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气候温和,四季宜人,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潘集区致力于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潘集区农业基础雄厚。境内沃野平畴,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盛产稻、麦、杂粮和各种瓜果蔬菜。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城郊型农业快速发展。建立了优质粮、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和水产品四大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扩大。
潘集区煤电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煤炭总储量37亿吨,建有潘一矿、潘东、潘三3座现代化特大型煤矿。年设计总产1000万吨。被李鹏委员长誉为“单机甲中华”的平圩发电有限公司镶嵌在淮河之畔,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2004年正在开工建设的潘北煤矿,年生产能力400万吨;田集电厂4*60万KW和平圩第二电厂2*60万KW超临界燃煤机组也已开工建设;装机容量4*60万KW的潘集电厂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到2010年,区境内煤炭年产量达23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720万KW,将成为华东地区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
潘集区交通非常便利,淮阜、潘谢铁路穿境而过,淮潘公路贯穿境而过,淮潘公路贯穿东西,225省道连接南北,淮河、茨淮新河航运繁忙有序。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广播电视连接千家万户。
潘集区发展形势良好。全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事业进步,投资环境优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潘集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开放兴区意识、互惠互利意识和诚信意识,以情招商、以诚引资、以实稳商。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新老朋友光临,投资兴业,共创潘集美好明天!
淮南煤矿淮南矿(老)区,位于淮河南岸的九龙岗—寿县—凤台之间,含九龙岗、大通、新庄孜、谢家集、孔集、李郢孜等近10个中、小型井田,总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是发现、勘查、开采最早的淮南老矿区。据《怀远县志》记载,明朝孙维礼手抄嘉靖十八年(1540)上册称:“洛河山洛水自定远经山南入淮河,山因以名,有二峰,东曰神山,西曰洪山,两峰联属,山出煤炭”。说明当时发现有煤。另据退休老矿工口述,1930年在开采九龙凹西矿附近的一个小煤窑时,采出一块石碑,碑文记述了民窑开发经过、伙办人姓名,落款时期为明万历壬辰年。说明淮南煤矿最晚在明神宗(1575)万历年以前古人已开始采煤。
1894—1938年的40多年间,从地方乡民到官、商联办,官僚资本家都曾采煤办矿,先后成立了“大通煤矿公司”、“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大通煤矿保纪实业有限公司”、“华商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等断续开采,日产原煤一般200—300吨,最多时可达千吨。1938年,日寇侵华,淮南沦陷,帝国主义疯狂采夺,产量有所上升。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后,成立了淮南矿务局,继续开采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产量仍保持在日产千吨左右。
煤田地质调查与采煤业穿插进行,并紧紧围绕已知老矿区周围,其中较早的有:191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派刘季辰、赵汝钧到淮南做地质调查,编写了《苏北、皖北矿产地质报告》,谈到淮南煤矿;1921年国民党军政部派德国矿师凯伯尔·罗曼斯前往淮南勘查,提出采矿工程要“井筒间隔凿石门可尝试”的建议,施工结果,“井井连贯、巷巷见煤”;1922年10月,李捷曾在安徽北部进行地质调查,在编写的《皖北淮河流域地质报告书》中讲,本区地层属北方系统,在论述区内出露地层、岩性等的同时,认为淮南为一向斜构造,实际是后来逐步形成所谓大淮南盆地概念的萌芽;192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王竹泉来淮南做地质调查,在编写的《安徽怀远县西南部地质》中,介绍了该区地层情况及含煤岩系;1927年3—4月,国民政府实业部派虞和寅、刘季辰、赵汝均、李春昱、计荣森、翁文灏、李毓尧、丁文江等到淮南舜耕山一带做地质调查,同时又派王竹泉、王恒升、孙健初、毕昌庆、边兆祥、黄汲清等到上窑做地质调查,编制的《苏北和江淮大地地层对比图》对该区以后进一步找煤有重要参考价值;1931年3月,刘季辰、计荣森在舜耕山及上窑镇一带进行煤田地质调查时,编写的《安徽怀远舜耕山及上窑镇煤田地质》称:“舜耕山及上窑镇之二煤田,地层皆属中国北部岩系,处于淮阳变动地带,以致作成倒置褶曲构造,倾角甚大,几近直立,舜耕山一带煤田经开采及钻探结果,煤层多至十层,而煤质亦佳,可谓安徽之一大煤田。”
1938年6月4日,日军侵占淮南矿区,在疯狂掠夺煤炭资源的同时,配合地震勘查和钻探等手段,也进行了一些煤田地质调查。首先在德田贞一、山本谦吉罗的《安徽省怀远县舜耕山煤田地质调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大淮南盆地”的名词,论述了盆地成煤前景,提出了进一步找煤的重点地区;其后,在岛仓已三郎写的《淮南煤田洞山地区调查概要》中,也认为“大淮南煤田这向斜构造,益趋明显”。这些报告和提出的认识,对淮南地区找煤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接管了淮南煤矿。次年4月,派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处长谢家荣视察淮南,研究舜耕山至上窑之间的找煤问题;谢在研究了1926年李捷等编制的1∶100万中国地质图(南京—开封幅)后认为,舜耕山西的八公山脉与舜耕山成弧形构造,山前奥陶纪灰岩向北东平原倾斜,颇有赋存煤层希望。后来,谢家荣、燕树檀、柴登榜等,经实地调查,在八公山东北发现上石炭统有含䗴科化石的石灰岩露头,位置恰在奥陶纪灰岩之上,于是进一步做地形测量、地质填图,指导钻探施工,结果在八公山和山金家打出了厚达20多米的可采煤层。这一发现,在当时甚为震动,成为地质界、采矿界一大喜事。谢家荣在事后一篇题为《如何发现煤田》的文章中写道:“合理的科学探矿,必须依据地质,再施钻探,然后才能确切的指示分布厚薄,否则,仅仅追踪老窑,不过是拾人唾余罢了,岂能发天之秘,穷地之利呢。”并讲:“只要我们能根据地质科学原理,做有计划的钻探,这天然宝藏的秘钥,终必为我人所获得,追踪老窑的时代过去了”。并在研究前人工作成果基础上,对区域地质构造、煤田边缘地带、盆地的地质情况等做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大淮南盆地”的概念。1947年7月,以《淮南新煤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为题,写给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一份报告中称:“所谓大淮南盆地,指怀远、凤台、寿县境内,南为舜耕山、八公山,北为明龙山,东为上窑武店山地所包限之淮河平原也,……大致言之,此盆地为西西北、东东南之长方形,南北相距自10公里至20公里,东西长度至少在50公里以上。”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区内地层、构造及盆地中不同部位煤层存在的可能性,特别是对“大淮南盆地”作为一个煤田地质区域构造单元概念的明确树立,无疑是对淮南煤田地质认识过程的重大贡献,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为进一步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这一点,已为解放后淮南煤田找煤工作的巨大成就所充分证实。1947年5月,淮南矿务局在八公山建新井,在朱小庄(即以后的新庄孜)开凿斜井,是年见煤,即淮南“西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地质勘查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阶段。自1952年起,煤炭部华东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队,在“大淮南盆地”南部边缘,先后勘查并发现了新庄孜、谢家集、李郢孜、二道河(孔集)等井田,使淮南煤矿淮南矿(老)区煤炭累计探明储量达15亿吨,比解放初增加了几十倍。嗣后,跨过淮河,向“大淮南盆地”主体八公山—明龙山之间的广大平原区“进军”,在电法和钻探的配合下发现了潘集隐伏背斜及所含煤层,展示了“大淮南盆地”腹地煤炭资源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