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炭紧缺的原因

冷艳的小鸽子
老实的鸡翅
2023-02-15 06:37:51

煤炭紧缺的原因

最佳答案
快乐的羊
活泼的铅笔
2025-04-22 10:11:39

煤炭紧缺的原因有:1.下游电力需求扩张。2.煤炭供给面临双重压力,国内产量不足并且国外进口资源较少。3.二季度电厂和港口煤炭库存并未大幅累积,等等。

煤炭紧缺的原因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煤炭的供应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最新回答
潇洒的猎豹
敏感的绿草
2025-04-22 10:11:39

(一)煤炭资源总量及分布特点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优势矿种,是能源安全的基础。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煤炭约占我国矿物能源资源的95%、储量的90%、产量的75%,2007年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9.5%。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达60×104km2,埋深1000m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约2.92×1012t。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品种齐全,除上海市外,在其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探明储量。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山东、安徽、河南、河北5省,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对贫乏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山西、陕西和内蒙古3省(自治区)储量丰富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也较丰富。煤炭储量超过1000×108t的为山西(占27%)、内蒙古(占21%)、陕西(占16%)3省(自治区),约占总保有储量的64%。储量在100×108~1000×108t的省(自治区)依次为新疆、贵州、宁夏、安徽、云南、河南、黑龙江、山东、河北。上述12省(自治区)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95%。地理分布上具有“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特点,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西部及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少,供应不足,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储量多,生产区域集中,决定了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特点,造成煤炭长途运输紧张、水资源匮乏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制约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

煤炭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1978年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70%左右。2008年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7.93×108t和27.40×108t(图5-19)。

图5-19 1990~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对比图

图5-20 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

我国的煤炭生产能保证国内需求,并保持适当出口。1949年煤炭生产3243×104t,1960年3.97×108t,1970年3.54×108t,1980年6.20×108t,1990年达10.80×108t,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量为27.93×108t,比1949年煤炭产量增长了86倍,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煤炭超过400×108t。电力、钢铁、化学和建材工业等是主要耗煤部门,发电用煤仍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占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超过50%。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也在煤炭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图5-20)[89]。据中国工程院根据我国2003年实际消费的煤炭总量预测,预计2010年、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分别为22.2×108t和25.8×108t[90]。但实际情况是,2007年煤炭消费就达到26.2×108t,2008年达到27.4×108t,比2007年增长4.5%。由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按照目前大多数预测方案,未来20~30年煤炭生产和消费依然在一次能源中保持60%左右的比例,2030年,煤炭需求量将达到50×108t左右,比中国工程院2006年的预测方案高出一倍。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加快,我国油气资源不足,煤炭成为支撑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能源。但是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产能布局也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12省(自治区)。随着开采年限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幅度减少,产能下降,煤炭产量将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3省(自治区),煤炭运输的压力增大。煤炭开发利用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破坏较大。经济建设对煤炭的巨大需求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及运输等问题日益严重。

愉快的汽车
粗犷的白羊
2025-04-22 10:11:39
好文共赏尽管如此,中国仍然存在能源短缺。电力持续短缺,今年最大电力缺口将达2500万千瓦;煤炭供不应求,出现全面紧张,煤炭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达到历史高峰;煤炭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成为煤炭供应的重要制约条件;由于缺电,燃料油和柴油发电增加;天然气供不应求,出现季节性短缺。周大地认为,中国经济加速增长是能源出现紧缺的根本原因。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远远大于7.2%,地方出现GDP增长攀比现象,达到12%-13%的增速是相当普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加速,国家确定了2020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不少地方要提前达到。对城市化的认识有突破,加快城市化成为社会经济目标。经济结构趋重,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其他产业,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高能耗产品生产出现过热。2004年黑色冶金工业产量同比增长26.8%;粗钢产量2.73亿吨,同比增长22.7%;钢材产量2.97亿吨,同比增长23.3%。2005年一季度,粗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8%和22.4%;有色冶金产量增长22.4%;铝材产量增长17.5%;水泥产量9.7亿吨,增长12.5%。周大地认为,近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出乎意料,增加了能源需求预测的难度。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可能超过36亿吨标煤,其中,煤炭31.8亿吨,石油6.5亿吨,天然气1700亿立方米,一次电力1.58万亿千瓦时。2020年我国发电量可能达到5万亿千瓦时以上,发电装机能力将超过1100GW;煤炭可能的合理生产上限仅为22亿-24亿吨。能源缺口只能由进口来补充,能源进口将增加,其中,石油进口近4.5亿吨,天然气也要大量进口。如果按目前的趋势,能源需求将高于50亿吨,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有可能长期接近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的能源缺口会逐年增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在第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提出,必须走可持续能源发展道路,采取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解决能源长期短缺问题。

任性的冷风
重要的世界
2025-04-22 10:11:39

今年的煤炭价格持续走高,煤炭价格上涨的,现在煤炭还能不能满足正常的居民使用,因为现在居民基本上都使用电取暖,这种煤炭价格上涨上涨到现在这种程度,用煤去续暖起到的效果其实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了,而且成本太高了,现在更多的是一些工业企业用煤需求量很大。

工业企业用煤就是刚刚入冬嘛,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逐渐供暖,因为可能你在南方,你还觉得现在还是夏天,秋天这样的季节,但是很多东北地区现在已经逐渐开始供暖了。最早的东北地区在9月18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供暖了,那是中国最冷的地方,现在基本上就在逐渐运行这些设施。普遍来说东北地区供暖的时间要比其他地区提前一个月甚至是更早,也就是说在10月1过后就差不多了。

普通居民用煤的情况很少啊,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也在逐渐推行清洁取暖,我们就不评论清洁取暖本身推行好不好了,就是说现在正常取暖用到煤炭已经少很多了。然后城市里面集中供暖那是供暖企业要考虑的事情不需要普通居民去考虑,可能煤炭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供暖成本上升了,今天取暖的费用会略有上升,但你不需要担心供不上暖气的情况,这种问题是不可能出现的。

煤炭未来就会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因为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煤炭的储量,但这个东西是用一点少一点。它价格上涨一点就让大家去使用其他的能源,比如说使用电能取暖,现在取暖的设备这么方便,装个空调取暖效果它就一定比暖气差吗?这不一定吧,而且电能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来源是多样化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煤炭价格高涨,在倒逼人们做出能源结构的调整。

苗条的香水
甜美的曲奇
2025-04-22 10:11:39

都缺。

1、焦煤进口

钢厂高炉大型化是发展趋势,高炉大型化对焦炭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要生产高品质的焦炭,对炼焦煤的配比要求也更加严格,强粘结性的优质焦煤占比有望达到60%-65%,而中国优质炼焦煤储量和产量极为有限,因此未来优质焦煤需求缺口将更多的依靠进口来弥补。

2、动力煤

我国的动力煤进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的沿海地区,进口煤因其质优价廉的优势一直是沿海省份电厂的重要选择,部分沿海电厂六七成的电煤都依赖进口煤的补充。

趋势

常说中国是一个“富煤”的国家,这只是数量上的概念,我国优质炼焦煤储量和产量有限,进口优质炼焦煤可以有效补充国内市场缺口。国外动力煤热值高,价格便宜,即使加上海运费用也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进口动力煤可以有效调节国内动力煤价格。

可以这样说,进口煤炭作为国内煤炭市场的补充,在保障区域平衡、缓解供需紧张,抑制价格大幅波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已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

务实的胡萝卜
现代的导师
2025-04-22 10:11:39
二十一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在确保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中,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煤炭资源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不断提高。

从2007年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14年也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预计未来14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7.5%,到2020年GDP总量将由2005年的18万亿元增加到54万亿元,按现行市场汇率计算,折合6.7万亿美元;人均GDP将由2005年的1700美元提高到4800美元。改革开放以来27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54,今后15年按0.5计算,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按3.75%计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增长明显加快,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煤炭行业在能源供应中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地位;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保障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等。

(1)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我国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煤炭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增长强劲,一些工业如钢铁、电力、化工、汽车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和居民生活等用煤相对较大,引发了煤炭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煤炭需求旺盛的势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国际国内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能源消耗的多少,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居民的消费结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以发电、钢铁、建材、房地产、家用电器迅速发展为代表的重工业化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速,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1985-2005年煤炭消费量对国民经济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53。“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消费增长量约为4-4.5%。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电力、钢铁工业用煤继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基本维持不变,煤化工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能源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能源发展格局是“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将煤炭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重要位置。煤炭是确保中国未来20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将在未来稳步提高。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6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至于煤炭。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的同时,坚决关闭非法和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清理在建项目,控制超能力生产,较好地抑制了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总量的过快增长。《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而且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4)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开采主流。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直接液化技术,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商业化可行性研究;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目前全球面临能源短缺、资源类产品日益紧缺等问题,因此,未来煤炭在人类社会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价值也会得到人类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