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EU220将下线交付出租车市场
近日,获悉北汽新能源EU220车型将于12月31日正式上市。北汽新能源EU220首批车型将主要交付北京出租车市场。它的外观设计来自SicBoD50,续航里程为220公里。外观方面,北汽新能源EU220延续了SicBoD50的设计,除了续航里程略有不同外,与此前上市的EU260保持一致。EU220的长宽高分别为582mm/1794mm/1515mm,轴距为2650mm。动力方面,北汽新能源EU220搭载的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36马力,最高时速140公里,续航里程220公里。
[汽车之家 行业]? 6月10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蓝谷)官方发布子公司2020年5月份产销快报,北汽新能源当月销售新车2106辆,较去年同期的9009辆减少76.63%。今年1-5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11692辆,同比减少70.09%。近几月新能源车型销量频频下跌,在此趋势下,未来电动车企或将不得已降价保销量。
『北汽新能源EU5』
产量方面,2020年5月北汽新能源生产新车879辆,相比去年1806辆减少51.33%。今年1-5月,北汽新能源累计生产新车7044辆,同比增长34.53%。
在终端整车业务方面,北汽新能源已推出EU、EX、EC等多个系列十余款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实现了经济型(EC系列)、智能型(中高端,BEIJING品牌系列)、高端智能型(ARCFOX品牌系列)的全覆盖。其中,ARCFOX首款产品ARCFOX α-T已于4月29日接受预定,将于今年8月量产,并于年内正式交付。
『北汽新能源EC3』
今年年初,北汽新能源官方发布了2029计划,对公司未来10年发展策略做出明确规划。据悉,北汽新能源计划在全球6国研发布局基础上构建万人规模以上的研发队伍。产品层面,北汽新能源将丰富新能源车型序列,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包含40余款全新产品。此外,北汽集团还曾对外发布“大北京”品牌战略,旗下自主业务板块要在2025年实现50万辆的产销目标,而在2030年,这一目标将提升至100万辆。(文/汽车之家 朱峰)
日前,北汽蓝谷披露了其子公司北京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的7月产销快报,7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3491辆,同比增长73.77%,环比增长约120.3%。回顾北汽新能源年内销量情况,除2月份销量实现同比微增外,其余各个月份销量均同比大幅度下滑,且月销量仅有1000余辆,相比之前,7月北汽新能源交出了一份年内最好的销量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北汽新能源销量包含极狐品牌,日前极狐品牌首次公开月交付数据,7月极狐 汽车 交付量为525辆,环比上月提升90%,直观来看,极狐品牌所贡献的销量对当月北汽新能源的销量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此时谈论极狐的功劳却还为 时尚 早。
B端市场失守 极狐应运而生
由于发力较早,北汽新能源在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 历史 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拥有连续七年中国纯电动 汽车 销量冠军的桂冠。当然,北汽新能源亮眼的成就背后少不了来自车型之外的“助攻”,尤其北汽新能源在过去对B端市场的依赖性极大,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15.06万辆销量中,约70%是对公运营,30%为私人用户。2020年,B端市场萎缩让北汽新能源销量骤降,北汽新能源自尝多年来依赖B端市场的苦果,年销量跌落至不足3万辆。
不过,北汽新能源虽多年来依赖B端市场,但却也有未雨绸缪之举,在2016年创立了ARCFOX极狐品牌准备攻入高端市场。于是,在2020年北汽新能源跌落谷底的时候,极狐被推向外界,并于当年10月上市了首款纯电动SUV极狐阿尔法T,自此极狐开始承担拯救北汽新能源的重任。
事实上,就硬实力而言,极狐是被认可的。北汽蓝谷携手麦格纳,引进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制造体系,搭建了一个高端制造平台,极狐旗下车型正是诞生于此。与此同时,极狐目前的车型采用来自韩国SK的811体系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产品,而SK虽然装机量不如LG、宁德时代,但截至目前,SK电芯零自燃率。并且自极狐阿尔法S开始,极狐还争取到了华为在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支持。此外,对于极狐,北汽蓝谷的投入是巨大的,今年5月份北汽蓝谷官方表示,已成功募资55亿元,而且超过42亿元将直接投入到极狐品牌的建设上,极狐的被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月交付量仅几百辆 极狐还不足以做救世主
诚然,北汽新能源对极狐品牌极为重视,但就销量而言,极狐还不足以让北汽新能源重回巅峰,甚至不足以让北汽新能源在国内众多新能源 汽车 企业中取得不错的排名。
数据显示,今年6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1585辆,而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约为1100辆,在北汽新能源销量占比近70%,谁才是北汽新能源的顶梁柱,一眼可见。更何况,即使是连续4个月交付量环比上升的极狐也不过是月交付量仅能达到几百辆,甚至还不如蔚来、小鹏等旗下一款车型的交付量。
至于倍受关注的阿尔法S华为HI版,凭借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虽获得了不错的关注度,甚至据称两天内累计订单已经超过1000台。不过,对亟待提升市场表现的北汽极狐来讲,阿尔法S华为HI版似乎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该车型明年才开始批量交付,北汽新能源想以极狐为救世主显然还需要时间。
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曾定下了2021年极狐将要卖出12000辆的目标,而按照当前极狐的销量走势,完成这样的销量目标,显然并不容易,如今2021年已经过去了7个月,留给极狐的时间显然不多了。此外,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正在高速增长,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7月产销同比均增长2倍,渗透率提升到10%。但与此同时,新能源 汽车 产品也在如雨后春笋版涌现。2021上海车展上,新上市或首发的250多款新车型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新能源 汽车 ,在之后的杀伐中,本就品牌力不强的极狐又当何以自处?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以及在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下滑的前提下,很多自主品牌已经被迫走向边缘化甚至是破产倒闭,这两种趋势,让那些之前在新能源汽车相对火热的时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码的自主品牌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加上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市场停摆式的下滑,让很多类似的车企在销量上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车企在第二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回暖的情况下,销量依然难以起势,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就是典型的例子。
6月份,比亚迪销量为3.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1万辆,同比下滑46.7%,但是比亚迪的燃油乘用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6月份销量为1.96万辆,同比大增61%,我们看到,比亚迪比较尴尬的地方在于,相对看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大跌,而出现销量大涨的燃油车绝对销量实在太低,其中比亚迪宋Pro一款车就占据了其中绝大多数的销量!
对北汽新能源来说,作为曾经的新能源头部车企,今年整体的销量表现就很一般,到了6月份份,依然没有任何回暖的迹象,6月份,北汽新能源的产销量分别为1409辆和3008辆,同比降低76.5%和88.5%;上半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8453辆和14700辆,同比下滑24.67%和77.44%,整体下滑幅度还是相当大的。而从绝对销量上来看,去年6月份,光北汽EU系列的销量就高达1.79万辆,成为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头名,如今北汽新能源在6月份的总销量只有3008辆,销量崩塌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从细分产品销量上来看,6月份北汽EU5依然是北汽新能源的当家车型,当月销量为2000辆,位列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十位。当然除了特斯拉依然相当强势之外,其他的电动车整体销量也都很一般,在后新能源补贴时代,国产电动车受到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但是在我们看来,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如今销量暴跌,主要问题可能还是出在了网约车、出租车等出行领域的集中采购大幅度减少。我们知道,在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北汽新能源的出货量是非常少的,我们在马路上看到的北汽电动车,基本上车门位置都有各个出行公司的标识和拉花,很少能看到车门干干净净的家庭用车。而在去年,很多出行公司采购了北汽新能源的电动车,比如去年3月份,北汽新能源一次便向京桔交付EU5一共一万辆,2019年全年向京桔交付20000辆出电动车作为网约车使用,所以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主要还是靠出行行业的集中采购撑起来的。
不过进入2020年,网约车行业的风口似乎也要过去了,上半年,我们关注的很多网约车企业和平台,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去年一些已经公开宣布进军出行市场的主机厂,在今年上半年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基本上也处在偃旗息鼓中,这对于本身已经将目标客户群放在网约车、出行行业的北汽新能源而言,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而在个人消费市场,很明显,不管是北汽新能源,还是其他自主品牌厂商,包括造车新势力,在销量方面都是没有办法和国产Model 3抗衡的,我们看到,6月份国产Model 3的销量高达14954辆,接近1.5万辆的销量,基本上全部都是个人和家庭用户购买,而且很明显,国产Model 3从来没有将竞争对手定位在这些国产电动车上,但是这些国产电动车却在Model 3的持续降价下,天然地受到了影响。对于个人和家庭用户,如果有选择,选择北汽新能源电动车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这可能是在后补贴时代,国产电动车面对特斯拉这种大佬级的厂商和产品,不得不面对的困顿!
作为曾经的国内新能源头部品牌,北汽新能源如今销量惨淡,在相关行业处在低迷状态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显然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在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难以打开局面,是北汽新能源销量暴跌,或者说短期内难以起势的原因所在,北汽新能源能不能扛过今年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寒冬,现在看来,情况很不明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家 行业]??6月16日,北京汽车与云南能投、昆明中北交通旅游集团、昆明发展投资集团、南方电网云南电动、滴滴出行、奥动、北汽财务等企业正式签署了“绿动云南战略联盟”。未来,上述企业将在云南就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领域建立互惠互利的发展平台。此前,北京汽车曾发布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本次签约则是这家企业在全产业链、服务生态上全面新能源化的尝试。
签约仪式过后,北京汽车正式向云南能投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部分私人用户交付共计1010辆北汽新能源EU5,上述车辆全部由北汽昆明基地生产。据了解,北汽昆明项目于2016年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聚焦于新能源车型,在此前的规划中,2020年北汽昆明基地将实现产销1万辆,在2021年实现产销3万辆,在2025年实现产销不低于10万辆目标。BEIJING-EU7和北汽新能源EU5将作为昆明基地的首批量产车型。
但在北京汽车与云南省政府磋商过程中,双方认为未来3年内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机遇期,为不错过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北京汽车决心进一步加快昆明基地发展速度。目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已亲自挂帅北汽昆明项目,该项目目标也有所提升,力争于2021年完成5万辆产销量目标。据悉,该项目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将主要发展公务用车,第二阶段将加大私人市场发展力度,第三阶段将以昆明为基点,辐射贵州、四川、陕西等其他西南省份市场。
『BEIJING-EU7』
在活动现场,北京汽车还与滴滴旗下小桔车服平台签署了合作协议,推进鹏翼计划2.0阶段的实施。据悉,在2020年3月,北京汽车曾联合国网电动、小桔车服、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成立了基于用车场景的汽车使用权交易平台。而本次与小桔车服的签约则进一步打通了使用权交易核心障碍,彻底规避资产持有者风险。
北汽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表示:“此前在与滴滴的合作中,滴滴以租赁的形式将车租给用户,这中间有一个障碍,就是谁持有资产,这部分成本难以把控。在鹏翼计划2.0阶段,如果租出去的车用户不想要了,我们可以把这些车拿来做网约车,在加上这次签约‘朋友圈’中其他企业的帮助,使用权交易可以更轻松的落地。”(文/汽车之家 陈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