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发布2025新能源车型规划将打造全新平台
日前,大众集团公布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计划,预计销量目标为100万辆。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大众将开发应用范围更广的全新纯电动汽车平台,并在2020年前推出20款新能源汽车。目前大众已经搭建了生产纯电动汽车的MEB平台,可以生产从A0POLO到B帕萨特的所有车型的电动版本。相关信息显示,该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将是大众。巴德D-E概念车的量产版计划于2020年投产。但为了帮助集团实现2025年的销售目标,大众将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市场领域发挥实力,因此大众将推出可适应更大尺寸车型的纯电动生产平田,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阵容。当然,大众推出新电动车平台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未来欧洲、中国等地区实施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因此大众提前启动了产能布局,而为了在中国、美国、欧洲等新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以保证其未来的市场地位,大众也需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下大功夫。
日前,一汽-大众正式发布2025年企业战略。面向2025年,一汽-大众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包括一汽-大众将推出第三品牌,与原大众品牌、奥迪品牌合作,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新能源战略将成为一汽-大众未来发展的重点,将大幅拓展产品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此外,一汽-大众还将移动出行领域作为重点,实现车联网预装率100%,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易车讯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大众ID.1最新假想图,新车将会拥有与Polo相当的尺寸,主打纯电小型车市场,包括斯柯达、大众、Cupra三个品牌旗下的新车,将会在2025年在位于西班牙的工厂正式量产。
大众ID.1量产版预计将会拥有动感流畅的车身线条,前脸采用贯穿式LED光源,将会基于MEB Entry平台打造,车身长度可能会比大众ID.3缩短约100毫米,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Polo的纯电替代者。
大众ID.3
动力系统方面,大众ID.1量产版的电动机功率可能在231马力左右,可能会采用前置前驱单电机布局,预计会搭载57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能在400公里左右,百公里加速时间约7秒。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显示的数据,大众·新能源排名第73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大众汽车正式发布的战略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包括加强电动汽车发展、发展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拓展移动出行服务、提高利润率等。
1.到2025年,将推出30款全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年销量达到200-300万辆,占总销量的20%-25%;
2.发展电池、数字化、自动驾驶技术,成为新的群体竞争力;
3.快速拓展移动出行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4.调整备件业务;
5.到2025年,汽车业务的销售回报率将达到7%至8%,资本回报率将超过15%;
6.未来技术总投入将高达数百亿欧元,这将得到集团整体效率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支撑;
关于大众集团最新的“Together–Strategy 2025”战略,大众集团CEO马伦表示:“ 奥迪 ag将更加专注、高效、创新,以客户为导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系统拓展业务,实现盈利增长。”
首先,关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大众集团预计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因此大众决定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尽快获得市场。然后,根据此前曝光的大众汽车短期战略规划, 保时捷 在奥迪新一代R8 e-tron 和大众e-Golf之外,还将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大众集团已经拥有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奥迪、保时捷、大众将分别推出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车型。
那么,为了增加未来电动汽车的销量,大众汽车也将发展电池技术作为新的竞争力。据公开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在德国萨尔茨吉特新建一家电池工厂,投资100亿欧元,为2025年每年销售数百万辆电动汽车奠定基础。但是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公众的正式确认。
至于自动驾驶技术,该负责人表示,将为该技术的研发提供自主资源,旨在十年内完成极具竞争力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自主研发并取得牌照。
此外,关于大众集团提到的移动服务业务,将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从涉车服务入手,以涉车服务为核心,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拼车、按需交通等服务。2021年5月底,奥迪ag与按需出行服务商Gett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合作协议,未来涉足拼车、分时、叫车服务。在快速扩张的旅行服务市场,奥迪股份公司为新成立的移动旅行解决方案业务设定了目标,该业务将在2025年创造数十亿欧元的收入。
对于大众集团涉足的新业务,马伦表示:“大众集团未来的核心产品将不仅仅是汽车,移动出行也将成为核心产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将推动战略转型,部署与汽车共享公司的合作,进入按需移动出行服务,在这一领域寻求市场份额和收入。”
此外,奥迪股份公司将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具有吸引力的汽车市场。集团正在北美进行扩张和投资计划,并继续加快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在此背景下,奥迪ag将与区域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进行经济布局,例如推出价格极具吸引力的入门级产品,尤其是在亚洲市场。相关谈判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阅读更多内容:
新辉腾生产?大众将推新电动车平台。
画派还是很牛逼?未来的旅行是什么?@2019
根据大众汽车的最新计划,预计到2023年底,电动车销量将达到其最初的战略目标:100万辆。这比之前的预期提前了两年。现在,大众汽车计划到2025年生产150万辆电动汽车。
自e-up 问世以来,大众汽车品牌逐步推出电动汽车。 12月中旬交付了第 250,000 辆电动汽车。该品牌的电动车型范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扩大:2014年推出e-Golf和Golf GTE,2015年推出Passat GTE和Passat Variant GTE。
在中国,自2018年以来,帕萨特和途观分别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今年宝来和朗逸的电池电动版车型上市。而前不久新迈腾家族中新增了GTE版车型。
销量最高的电动车是e-Golf,交付了104,000辆,随后是Golf GTE(51,000),Passat Variant GTE(42,000辆)和e-up!(21,000辆)。其中约一半的客户选择了电动汽车,而另一半则选择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截至目前,大众汽车品牌在2019年已经交付了超过70,000辆电动汽车,2018年的交付量为50,000辆。其中新能源车型的主要市场是中国,挪威,德国,美国和英国。
2020年将是大众汽车转型的关键一年。随着ID.3和ID家族其他车型的投放,我们的电击行动也将在道路上可见。我们在2025年制定的150万辆电动汽车的计划表明,人们想要气候友好型的个人出行方式,而我们正在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提供负担得起的交通工具。
—Thomas Ulbrich,大众汽车品牌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电动出行
ID.3是基于大众汽车的模块化电动车平台(MEB)生产的电动汽车,可以提供330至550公里(WLTP工况)的续驶里程。其起售价不到30,000欧元。大众汽车还首次提供ID.3的预订服务。迄今为止,已有37,000多名客户预订了ID.3并支付了订金。
大众汽车于11月在Zwickau工厂开始生产ID.3,对此该工厂已经为生产该车完成了转换。从2021年起,每年将有多达330,000辆电动汽车下线,这使Zwickau成为欧洲最大、效率最高的EV工厂。
在中国和美国,ID.家族将预先在海外市场投产,目前已经在中国安亭工厂开始装配调试工作。
在电击行动方面,大众汽车还开拓了许多新业务。新成立的子公司Elli使大众汽车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Elli已经拥有10,000多个客户。此外,大众汽车还将与其经销商一起建设自己的充电站。到2025年,整个欧洲的经销商和工厂将建立36,000个充电站。
大众汽车还将开放MEB平台,福特将成为最早使用MEB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2023年起,该公司将在欧洲提供MEB平台打造的车辆,并计划在六年内实现销售超过600,000辆汽车的目标。
大众汽车还将大力投入电池的开发,测试和生产环节。2020年起,大众汽车将与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在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建立一个容量为16吉瓦时的电池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3年底/ 2024年初开始生产。
明年,大众汽车将继续并加强其点击行动。ID.3将于2020年夏季上市。ID.家族的其他车型也将陆续加入进来。第一款纯电动SUV车型——ID. CROZZ将在年内完成全球首发,兹维考电动车工厂将在2020年开始生产该车。大众汽车的全球第二大工厂——安亭工厂也将开始生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财经网汽车讯 大众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助力其2025年在华交付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对外透露大众在中国充电桩领域的布局情况。他表示,“目前,开迈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座超级充电站。”
开迈斯计划在年底前,在全国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电站,包括1800个双枪直流充电桩。
公开资料显示,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迈斯”),是大众旗下充电合资公司。
去年7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开迈斯(CAMS),总投资4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开迈斯注册资本为8.12亿元。大众中国、中国一汽和万帮数字均持有开迈斯28.57%的股权,江淮汽车持有14.29%股权。
针对私人充电市场,开迈斯提供智能充电墙盒产品。公共充电领域,开迈斯规划布局了快速充电站网络,可实现充电15分钟,车辆续航达到400公里。开迈斯还在探索布局无线充电、智能机器人充电等技术产品。
今年9月,大众汽车和开迈斯在北京打造了首个品牌超级充电站。
而且,大众刚推出的电动车产品ID.4系列,也主要依托开迈斯充电网络进行充电。冯思翰表示,打开CAMS PLUS app,可预约充电桩、导航、智能地锁、即插即充等功能。
开迈斯是大众汽车全球充电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集团目前正加速在华布局电气化。
大众9月提出,要联合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三家合资企业,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
同时计划到2025年,国产15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占比达35%。冯思翰表示,在此产品组合基础上,大众计划每年在中国市场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车型。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大众加速在华电动化,也是为了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以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原创 今年4月初,大众汽车集团开始为SSP纯电平台(可扩展系统平台)采购硬件,约20家中国本土供应商也获邀参与,这是一个面向该集团旗下奥迪、保时捷、大众等所有品牌的超级平台,届时将取代PPE、MEB、MQB等所有平台,成为一个强大的机电一体化平台。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解读SSP纯电平台的亮点,并提前展望即将到来的新车。
●SSP纯电平台未来将取代PPE、MEB等平台
SSP纯电平台首批车型将于2025年投产,首先会提供给北美和欧洲,随后2026年在大众安徽投产,将会成为一款具有高度扩展性和通用性的超级模块化平台。
在SSP纯电平台正式推出后,大众汽车集团现在的MEB纯电平台,以及被全新奥迪A6 e-tron和全新保时捷Macan纯电版所使用的PPE平台都会被取代,同时包括J1、MQB、MLB、MSB这几个平台未来也将会被它所取代。
●可生产轿车、跑车、SUV,具有高度扩展性
就像燃油时代的MQB、MLB平台一样,SSP纯电平台也可以制造和生产多种级别的车型,包括大众探影同级的纯电小型SUV、奥迪A8同级的纯电豪华车、保时捷Cayenne同级的中大型SUV,以及保时捷911同级的跑车产品。
在先进的电池、电控和电驱动系统的帮助下,SSP纯电平台的新车将会拥有全寿命周期损耗更小的电池,15分钟从0-80%的快速充电能力,以及有望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灵活的纯电平台架构,可以轻松支持单电机前驱、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甚至四电机四驱布局等丰富的驱动方式。
●提供L4级自动驾驶能力,增强智能交互软硬件研发
按照大众的规划,SSP纯电平台可以提供L4级自动驾驶能力,2026年上市的该平台新车,预计将拥有赶超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CARIAD将负责开发新自动驾驶技术。
同时,CARIAD还肩负着开发统一且可扩展软件平台架构的重任,未来将适用于大众汽车集团所有品牌车型。此前,围绕CARIAD E3 2.0的硬件采购招标开启,约20家中国本土供应商也获邀参与,CARIAD未来将聚焦四个关键领域:数字互联、智能驾舱、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
不久前,CARIAD中国子公司的正式成立,中国团队将推动面向中国消费者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包括与总部共同开发统一、可扩展的全新软件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以及下一代智能互联功能。
CARIAD中国子公司将与欧洲总部共同开发一个适用于集团旗下所有品牌的,统一且可扩展的软件平台,以满足不同市场的特定需求。整个技术栈将于2025年左右推出,并预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
●SSP纯电平台向其他制造商开放
大众汽车集团此前与福特汽车集团签署过合作协议,目前MEB纯电平台也将会授权福特使用。到2024年时,福特全新纯电中型SUV(Medium-size Crossover)和纯电运动SUV(Sport Crossover)将会推出,推测可能是与大众ID.4和ID.5相似的产品。
按照大众汽车集团的规划,SSP纯电平台未来也可以授权给需要的制造商使用,在已经到来的电动化时代,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摊薄研发成本,提升集团的整体利润率。
福特MEB平台纯电SUV预告图
●奥迪、保时捷、大众等品牌新车2025年陆续亮相
从2025年开始,由此前奥迪Artemis部门主导的SSP纯电平台新车将会陆续亮相,其中包括大众Trinity、奥迪grandsphere概念车、保时捷SSP平台新车这三款产品的量产版。
奥迪<a href="https://car.yiche.com/gra
当下已正式跨入2020年,新年伊始,各家车企动作频频,大众汽车首先吹响“进攻号角”。
?
2019年12月27日,大众汽车宣布,将之前的2025年年产电动车100万辆的目标从2025年提前至2023年,而2025年的新目标为150万辆。为此,从2020年开始,大众汽车品牌会开启大规模的电动化攻势,今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34款新车型,其中包括12款SUV车型和8款新能源车型(2款ID.系列车型和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大众汽车具体会在2020年带来哪些新能源车,一起来看看。
大众ID. 3作为大众ID.家族中的首款量产车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关系着大众在新能源市场的成败。它最早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亮相,是基于大众全新MEB平台打造的纯电动紧凑型车,轴距达到了2765mm。新车在德国茨维考工厂生产,并将于2020年春季在欧洲市场率先交付。大众ID. 3非常的小巧时尚,内饰也很简洁大方。
在动力方面,新车搭载后置单电动机,或推出4种配置车型,将提供两种动力版本的驱动电机和三种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根据之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大众ID.3高配车型的最大功率为150kW(204马力)、峰值扭矩310牛·米,极速可达160km/h。而在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330km-550km。
大众将在今年推出的另外一款ID.系列车型很有可能是ID. 4,也就是ID. 初见,与大众ID. 3来自同一平台,基于大众ID. CROZZ概念车打造,成为大众ID.家族系列的首款纯电动紧凑型SUV。同时,该车是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动SUV,也是大众ID.家族在中国推出的首款车型,由一汽-大众负责生产销售。另外,官方称ID. 初见将在12个月内正式投入量产。
动力方面,该车或将在前、后轴搭载两台电机,最大功率为225kW(302Ps),综合最大续航里程为500公里,车辆拥有150kW的快充能力,可在30分钟内将电量充至80%左右。
2020年,大众会推出多款基于燃油版车型打造的纯电动或插电混动版车型。上汽大众在今年会带来一款基于途岳打造的纯电产品——途岳纯电版。新车已经在工信部申报了车辆信息,途岳纯电动版车型车身尺寸与燃油版车型完全相同,长宽高分别为4453/1841/1632mm,轴距为2680mm,其定位为紧凑型纯电SUV。
新车在外观设计上会沿用燃油版车型的风格,但前格栅会采用新能源车型标志性的封闭式设计,以此来与燃油版车型进行区分。新车车尾设计同样与燃油版车型相同,但会加入“e-THARU”标识来体现纯电动版本的身份。动力部分,新车或将搭载与朗逸纯电相同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00kW。动力电池组采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由于SUV车型可以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组,因此途岳纯电版车型NEDC综合续航里程有望突破300km。
作为大众品牌旗舰级SUV——途锐也会推出PHEV版本的车型,新车将于今年上半年登陆中国市场,成为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旗舰。
途锐PHEV在外观设计上采用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横辐式中网与两侧的矩阵式LED大灯让整个车头呈现出硬朗的气势。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的是2.0T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总功率达到270kW,最大扭矩为700N·m,0-100公里/小时加速为6.6秒。在电池方面,途锐PHEV的电池容量为17.9千瓦时,其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58公里,综合NEDC续航预计会超过1000公里。
2019年12月份,一汽-大众推出了迈腾GTE车型,而在2020年还会带来一款基于探岳燃油版打造的探岳GTE车型。新车在外型设计上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硬朗风格,并会在前格栅镶嵌蓝色PHEV徽标以表明该车的身份。
探岳GTE在动力方面将会与迈腾GTE保持一致,搭载的是1.4T发动机+电动机和三元锂电池组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其中,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50马力,电动机最大功率116马力,综合最大功率211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DQ400e型6速双离合变速箱。其纯电动续航里程方面也会与迈腾GTE相同,为56km。
第八代高尔夫已经于2019年10月正式发布,新车是基于MQB平台打造,由内而外都进行了较大的升级。而基于第八代高尔夫还会衍生出插电混动版车型——高尔夫GTE,预计会在2020年7月份推出。同时,还有一款48V轻混动车型发布。
在动力方面,高尔夫GTE车型搭载1.4T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提供的是204马力和245马力两种动力车型可选。电池方面配备的是13kWh锂电池组,纯电动续航为60km;而48V轻混车型搭载的是1.0T直列三缸汽油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10马力。
除了上述的6款车型,大众汽车在今年还会带来e-Golf纯电版、e-Bora纯电版、途观PHEV等车型,以加速完成大众汽车在未来几年的定下的目标。大众ID. 系列车型正式量产并上市,标志着大众汽车品牌正式开启大规模的电动化攻势,而2020年成为大众汽车最为关键的一年,大众ID. 3、大众ID. 初见能否为大众在新能源市场开个好头,很让人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今日举办的中德汽车产业峰会上,大众中国之行副总裁刘云峰表示,低碳化作为新一轮汽车行业的发展焦点,大众汽车集团践行“goTOzero”战略,为集团设定更加长远的减排目标和相应的规划,持续推动在中国的电动化的投入。
根据规划,到2025年集团旗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较2015年将降低30%,同时,我们计划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场实现碳中和。
刘云峰表示,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一艰巨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推进“Together 2025+”战略。从2020年开始至2024年,我们在电动化、数字化、混动化三个领域共投资600亿欧元,其中330亿欧元投入电动化,270亿欧元投向数字化和混动化。
大众汽车表示,330亿欧元将用于电动化方面的投入,将在2029年之前为市场带来共计75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其中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PPE平台的高端电动车车型将达到600万辆。
刘云峰表示,“回到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仅在2020年就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共同投资超过40亿欧元。伴随着2020年投资计划的实施,以及大众汽车集团两个MEB工厂在国内的正式投产,到2025年我们计划在华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整体产品组合至少35%的比例,并设定了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0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