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绿芯具体是什么意思?上汽哪些车是采用这项技术的?
上汽绿芯指的是上汽推出的战略计划,其绿芯技术是应用新能源汽车上面的,也包括插电混动汽车,在上汽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 PLUG-IN、纯电动汽车荣威E50和燃料电池汽车荣威950都用了上汽的绿芯技术。
上汽集团的NetGreen绿’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能通过了国际IP67、美国最权威UL2580的新能源技术,同时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8年12万公里电池衰减在30%以内。
扩展资料:
上汽的“芯动战略”包含两大技术品牌“NetBlue蓝芯”和“NetGreen绿芯”,分别专注于传统动力和新能源科技,“蓝芯”和“绿芯”是支撑上汽未来发展的后劲。其中,蓝芯专注于传统动力领域,主打高效动力科技,力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总成产品。
2020年,上汽将投产下一代“蓝芯”发动机和变速箱。到2020年,上汽乘用车的产品整体将在碳排放减少量、动力性提升、经济性提升三大指标上实现三个“超过2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上汽发布“芯动战略”两大技术品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上汽俞经民:名爵要圆中国消费者的“跑车梦”
易车广州报道 11月20日,“芯动2020+”上汽荣威绿芯战略沟通会顺利举行,沟通会上,上汽新能源发布了NETGREEN 绿芯技术战略、上汽绿芯新能源2020+ 设计理念及上汽绿芯新能源2020+ 产品战略,并基于2020年及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了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的发展路线。
上汽荣威近些年来走“技术派”路线,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5年推出“NetGreen绿芯”技术品牌,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体系与完整的技术储备。在此基础之上,荣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相继推出了荣威ERX5、荣威Ei5、荣威ei6、荣威MARVEL X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完善了品牌新能源车型矩阵。
在本次绿芯战略沟通会中,荣威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拟在产品实力、设计形象和服务创新方面齐头并进,在新能源车型从价格为王、续航导向发展到技术、设计、服务并重的时代之下,荣威此次提出的“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升级方向。
在技术研发层面,上汽荣威在自主研发之外,也通过与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实现对“三电”技术的掌控。在电芯、功率半导体、电机三项关键子零件的研发制造上,与宁德时代、英飞凌等国内外顶尖企业联手,即将推出平台化电驱动、电池方案等技术,并掌握了电控开发与验证的流程。
在创新技术上,上汽发布第二代智能插电混动技术,将搭载第二代智能EDU,采用双输入轴DHT构型,在平行轴布局的节奏结构下,实现发动机6挡变速、电机4挡变速,电齿比更加绵密,传动效率达到94%,换挡和响应速度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结合集成了驾驶模式、能量回收模式、电量管理模式等18种组合的 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带给驾乘者更平顺、更节能的操控体验。而此次公布的第二代智能插电混动技术,将配备于即将在广州车展上市的荣威RX5 eMAX之上。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 邵景峰在设计方面,上汽荣威在发布“律动设计”理念之后,又组建了设计战略研究实验室、计算设计实验室及可视化设计实验室三大设计实验室,以“集成、本质、生命力”为三大设计观,推出了全新智能电动设计理念—集智设计,该设计理念将在荣威全新Ei6使用。
在出行服务领域,上汽荣威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沟通会上,荣威提出了NetGreen新模式,用户端将推出码上看车、深度试驾、新消费订阅模式等全新服务,增强用户服务体验和价值感知;而在销售端,新金融服务、新共享运营、新互动社交、新智能客厅将构建上汽荣威新能源“四次方”,提升经销商服务能力与质量。NetGreen新模式的双端革新,将形成覆盖“看试买用养卖”的全出行周期闭环,为行业服务提供一种新思路。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遭遇寒冬,这并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善的,在未来失去补贴扶持之后,新能源汽车由政策扶持转向市场化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上汽新能源以技术升级、设计更新、推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为导向,不仅是对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线路的规划,也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技术为核心、设计为先导、服务为后盾,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走出阵痛期或将尤为可期。
易车讯 在今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上海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目前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地。上海市目标是“十四五”末期到2025年,全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超过120万辆,产值要突破3500亿元,建成满足125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充电网络。”
近年来上海已经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推出一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车2021—2025年的计划,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政策,鼓励购买使用办法等等。
此外,上海还将出台《实施意见》,比如推动充换电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能源汽车现在很多都是智能网联汽车,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是软件定义汽车,确实前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去年到目前,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缺芯的问题比较严重,我们现在也加大力度,布局车规级芯片的生产。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广应用、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能源汽车大赛道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能源汽车电池前十名品牌: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力神、中航、德赛、沃特玛、威能、微宏、南洋科技。
1、宁德时代。
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
2、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3、国轩。
2015年借壳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
5、中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6、德赛。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
7、沃特玛。
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8、威能。
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来自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
9、微宏。
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获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来自于乘用车。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