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解释徐州所产煤炭曾大量调往苏南的原因

眯眯眼的日记本
无奈的柜子
2023-02-01 03:38:00

解释徐州所产煤炭曾大量调往苏南的原因

最佳答案
老实的高山
愤怒的山水
2025-04-21 11:54:14

那时是因为徐州市江苏省内唯一的资源型城市,徐矿集团现在还是省属企业,徐州港也是内河港中最大的煤港。苏南发展较早,资源受限,西部等地方的资源开发的也不多,加上交通等因素,外运并不方便。所以徐州的煤源源不断的供应苏南。

最新回答
无情的仙人掌
俭朴的大雁
2025-04-21 11:54:14

1-f,

2-c,

3-b,a

4-d,b,

5-a,

6-e

因为徐州的煤炭到杭州,可以走京杭大运河;

因为液体输送管道是最经济的;

东北的木材到河南用铁路合算;大宗的铁矿石运到上海,只能走海路。

北京到拉萨,无论是航空还是铁路都行,公路是不方便四季出行的;

第五个问题已经回答了;

城市工业品到农村,只有公路最灵活;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让你满意!

粗暴的灯泡
欣喜的台灯
2025-04-21 11:54:14

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封建王朝当权者以它为基础建立了将各地物资输往都城的历时千年的漕运体系,维持着王朝的生命。

京杭大运河建立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领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漕运逐渐突破其早期以政治功能为主体的窠臼,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功能,成为维护王朝稳定和制衡社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古代社会中后期,统治者熟练而频繁地利用漕运进行社会制衡与调控,消弭诸如重赋、灾祸以及物价波动等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唐宋时期,和籴已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制度,主要用以调节各地区由于丰歉等造成的收入、上供及粮食市场价格的不平衡。其中,宋代和籴完全是通过漕粮来实施的。明清两代王朝,着力于漕粮在平粜方面的运用,成效突出。

与唐宋不同的是,明清时期的平粜,主要是为了缓解粮食生产、灾害等因素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完全是从调节市场、平抑物价出发。运用漕粮赈济灾荒,自秦汉始就已不乏成功案例。迄至明清,已成为朝廷的一项惯常举措。

冷静的小土豆
自由的饼干
2025-04-21 11:54:14
估计可能性不大,这是典型的独裁,谁也不能个代表丰沛淳三县300++万人民,三县人民是不会同意的!

看看一群疯狂人的做法,如果江苏不要我们了,我们情愿自治,我们三县人民是不会妥协的,希望全国人民支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独裁!!!

近来徐州地区有些区划传闻,如下

传闻1:丰县沛县划到安徽

将江苏丰县、沛县、高淳三县划给安微,将安徽天长划给江苏。

江苏全省分为24个行政单位,分别是:

副省级市(下辖若干区、县[ 市]为副厅级):

1.南京市-(含:原南京市区、溧水)

2.苏州市(含:原苏州市区、常熟、太仓、昆山、吴江)

3.无锡市(含:原无锡市区、江阴、张家港、靖江)

4.徐州市(含:原徐州市区、铜山)正厅级市(下辖若干区、[ 市]为正县级 )

5.常州市(含:原常州市区、宜兴、金坛、溧阳)

6.镇江市(含:原镇江市区、扬中、句容、丹阳)

7.南通市(含:原南通市区、通州、海门、启东、如皋)

8.扬州市(含:原扬州市区、江都、仪征)

9.泰州市(含:原泰州市区、泰兴、姜堰)

10.盐城市(含:原盐城市区、盐都、建湖、阜宁、射阳)

11.淮安市(含:原淮安市区、涟水)

12. 连云港市(含:原连云港市区、灌云、灌南)

副厅级市(下辖若干副县级大镇和正科级小镇)

13.东台市(含:原东台市、如东、海安、大丰)

14.兴化市(含:原兴化市)

15.高宝市(含:原高邮市、宝应)

16.宿迁市(含:原宿迁市、睢林)

17.天长市(含:原安徽天长市)

18. 盱眙县(含:原盱眙县、金湖、洪泽)

19.新沂市(含:原新沂市、邳州)

20. 沭阳县(含:原沭阳)

21.泗州县(含:原泗洪县、泗阳)

22.滨海县(含:原原滨海县、响水)

24.东海县(含:原东海县、赣渝)

全省分成三大片:

苏南5市: 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

苏中6市(县): 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东台市、兴化市、高宝县

苏北共12市(县) :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县、天长县、盱眙县、泗州县、沭阳县、滨海县、新沂县、东海县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苏南、苏中、苏北分成六组,实行接对帮扶,每组考核指标绑在一起,其中苏南的市领导为各组第一责任人,授予其更大的跨区协调权力:

A组:南京(南)-扬州(中)-天长(北)-盱眙(北)

B组:苏州(南)--高宝(中)-宿迁(北)-沭阳(北)

C组:无锡(南)-泰州(中)-滨海(北)泗州(北)

D组:常州(南)-如皋(中)-徐州(北)-新沂(北)

E组:镇江(南)--东台(中)-淮安(北)-东海(北)

F组:南通(南)--兴化(中)-盐城(北)-连云港(北)

传闻2:徐州建成直辖市或成立淮海省

“徐淮”的惑与梦

“尴尬的徐州”

和更多见于媒体的长三角地区“桌面上谈合作,桌底下飞黑腿”的状况一样,苏北、鲁南、豫东、皖西北交界地带的“暗战”也是持续不断。徐州则是这个战场的地理中心。

看看徐州在地图上的位置就能感觉到某种尴尬:它位于江苏省最西北翘出的一个“角”上,以徐州市区为中心,北上不过30多公里,即是山东;西南去同样距离,则是安徽;在它的西边50公里,就是河南。

许多徐州人或许不知道,在徐州还有个“淮海经济区联络处”。这个联络处主任蔡芳基说,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其成员都是位于苏北、鲁南、豫东、皖东北的“苦孩子”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省里的话语权很少),现在,它已经发展成跨四省、20市、147县(市、区)的经济合作组织。区内人口1.2亿,面积17.9万平方公里。

但蔡承认,“合作是相对的,而竞争是绝对的”。

最让徐州人头疼的是北面的山东(鲁南),一来在众多对手中,山东的经济实力最强;二来,据说,江苏的政策远不如山东的灵活。

这样的争夺体现在市场经济要素的各层面:原材料、资金、市场,人才、政策(如税收)等等。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副院长沈正平最近做了一个调查,这个调查没有得出非常确切的数据-因为“很多东西都体现在行动中,却找不到落到纸上的文字”。但是调查得到了很多事实,这些事实基本上可以涵盖一个经济链条中的各个环节:

鲁南的电价要比苏北便宜近0.1元。这是因为山东是独立的山东电网(而江苏则属于统一的华东电网),山东省有支配权,它可以齐心协力,支持鲁南的发展,降低电价不在话下;

本来成本就低的山东水泥,在销售到江苏境内以后,还可以享受当地政府类似“出口退税”一类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补贴、退税等方式,幅度从几十元/吨到上百元/吨不等)。苏北的小水泥在实行关停破产,而鲁南的小水泥,则迅速南向靠拢,以低成本抢占江苏市场。

在山东飞速发展的小水泥、小造纸、小化工--很多时候造成的污染,往往会由苏北来承担后果。由于地理上北高南低,在山东省沿沂河、沭河排放的污水,最终经由邳(州)苍(山)分洪道到达江苏。据说,在2003年,这种“外来的”污染造成了徐州市一个多月城市供水的困局。

还有,鲁南的很多企业(尤其是消费类企业如啤酒),在做市场开发时,更喜欢到苏北聘请“顾问”,因为苏北的人更了解苏北的市场,也更熟悉苏北的“套路”……

所以,当山东的日照市以“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自居之时,早在十几年前就自称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的连云港除了争执和苦笑,别无他法。当然,外国友人们甚至大多数的中国人,也弄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桥头堡”。

日照和连云港是“冤家”,这只是其中的小题目。据说,同位于淮海经济区的“兄弟城市”,鲁南对江苏实施的“一对一”的“盯防战术”,“捉对”的“冤家”分别是,济宁、枣庄对徐州,临沂对新沂(徐州市下属的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县级市),临沂、日照对连云港,策略当然是:产品打过去,投资(项目)抢过来。当然,具体的策略,都在实践中操作,却没有任何文字落到纸面上。

战线拉得很长,就是沿着那个并不规则,相对扁平的“V”形的两省省界。

徐州(包括整个苏北)当然也有类似的策略,例如,江苏的煤炭运往山东、河南、安徽,就要比在省内增收附加费用,但是他们更多时候感到的是力不从心。因为,当山东人齐心协力发展鲁南的时候,苏北在江苏,依然还是个“女儿地区”。政策上“远没有山东灵活”,江苏省政府给予的支持,也似乎小得多。

徐州是江苏“女儿地区”、“殖民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这两个词多次出现在徐州本地的官员、学者口中。老百姓没有这样的结论,但是他们有最直观的感受:徐州的发展太慢。

徐州的道路很窄,这些路中最好的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现任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任徐州市长时候留下的,它成了徐州的“人心工程”。

1953年以前的徐州属山东省所辖(“铁道游击队”的原形即是历史上活动在这一带的“鲁南铁道队”),当年划归江苏,是因为江苏省内没有产煤区,徐州是最近的煤炭产地。

这就决定了徐州在江苏的历史地位。徐州当地的一位官员至今依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一位江苏省长官在徐州视察时说的话,“他说,你们徐州只要提供足够的煤炭、粮食,其他的就不必管了。”

这样的地位现在“在改变,但是没有根本得到改变”。结果是,徐州出产的粮食、棉花、煤炭等原材料源源不断运往苏南:“苏北做了贡献,苏南产生了效益”。

能够看见的数据是,1984年,苏南、苏北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23:1,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74:1。同期,中国东、西部这一比例为2.58:1。“苏北就是江苏的西部,比西部还西部。”

促进苏北发展的思路是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2001年,江苏省政府召开了“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但是“该战略尚未全面付诸实施,就提出了沿江开发战略。”

实际上,促进苏北发展战略的嘎然而止,还是由于在整体上苏南优于苏北的“传统”:在长三角承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制造业转移,并日益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巨大车间时,苏北,由于其区位的、历史的、发展阶段的不足,很难在同等投入下,看到同等的产出。

“徐州都市圈”

一位江苏省的高官在徐州视察时讲过一个笑话。他说,对于加速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苏南是在“发狂”,苏中是在“发急”,而苏北是在“发呆”。

这也有“历史传统”:早在明末,苏南地区就已经萌发出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棵幼苗;而苏北,那是中国传统文化(农业文明)积淀最厚重的地方,徐州就因为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而出名。

但苏北人还是觉得很委屈:可能很少人会相信,徐州是至今江苏省三个没有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淮安、宿迁)。所以,当原本盛传一时的“徐州都市圈”战略规划嘎然夭折,被“沿江开发战略”取代时,徐州人就感觉到了巨大的落寞。

“三大都市圈”的战略规划,是在2001年江苏决定促进苏北发展之后紧接着提出的。这一战略的蓝图是,在江苏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别建设以苏州、南京和徐州(最初包括连云港)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形成以都市圈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但是,当上海市在2003年4月正式实施其“173计划”,把苏南的苏州、昆山作为明确的竞争对象之后,6月,江苏随即提出了“沿江开发战略”,促进苏北发展以及建设三大都市圈的计划,也随之烟消云散。

与“沿江开发”战略配套的、是在苏北实施“东陇海产业带” 的开发战略,即以徐州、连云港为中心,在陇海铁路东段江苏省内形成资源产业、海洋产业等地区性的产业群落。

在徐州人看来,这显然又是一个在给予苏南“机遇”之后,给苏北地区的一个安慰性的安排。当规划中的这个产业带形成之后,它对江苏省的辐射范围(北面)也只能局限在这短短的20-50公里之内。江苏省会愿意把这里作为它的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心吗?

在朱传耿的报告中,有一个“沿江战略”对苏北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长远来看,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短期内,则是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

他所看到的正面效应多是“虚效应”,包括激发苏北发展活力、增强其竞争意识、激活其创新能力以及吸收沿江的经济外溢和产业转移;负面效应则似乎就实实在在地摆在苏北人面前:可能造成苏北发展机遇的丧失、导致生产力要素不合理的流动和聚集、苏北的失业、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波及效应、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化以及非理性的招商引资等等。

一组数字或许可以说明苏北的困局:自今而后,即使在苏南停止发展的情况下,苏北以10%的发展速度进行追赶,那么,两地经济水平持平需要14年;假使苏南的发展速度为8%,苏北仍为10%,苏北追赶苏南,需要72年,即使苏北以15%的高速度发展,仍旧需要21年。

“徐淮省”与“徐-连直辖”

也许打破现有区划钳制是惟一理性的选择。

朱传耿用四个“一致性”来描述淮海经济区的特征:资源的一致性(都是煤炭、粮食的主要产区)、产业结构的一致性、发展阶段的一致性,以及在淮海区内区域条件的一致性(都在东部沿海,拥有连云港、日照两个海港)。沈正平则又补充了一个:人文积淀的一致性(文化、风俗)。

在专家的眼中,这个区内的五个“一致性”实际上把淮海区黏结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板块。但是现实的条件,尤其是那几条省界的存在却把这些一致性割裂开来,最终形成的即是:生产要素难以正常流动,恶性竞争层出不穷。正如徐州人所说的,在徐州,从来都是“只有都市没有圈”。

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一个本来各种条件都相对优越的地区,造就了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一个低谷。同时,苏北、鲁南、豫东、皖东北也恰恰是所在省GDP波浪线上的低点,这正是专家们所说的“边缘效应”。

所以,当网络上配合“50个省”的合理设置出现了许多版本的方案以后,在每一个方案中,“徐淮省(淮海省)”都位列其中。关于设立徐淮省的传言在徐州已经有了至少三四年的历史。细心一点的人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徐淮省”,都和已经存在了18年的淮海经济区大体吻合。

其中一个方案出现是这样设计的:“淮海省,由现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滨海、响水、灌南、宿迁市、现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现河南省商丘市、现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荷泽市组成,省会徐州。”

另一份方案则强调,“新淮海省的成立将大大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并将激活连云港作为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龙头作用,极大带动黄淮海地区的发展。”

不过,多数专家和民政部的官员都强调,省级行政区划不可能贸然推进,所以近期的改革可能需要从局部展开,而合理的安排,是增设直辖市。在之前媒体所提及的增设直辖市名单中,江苏南部的苏州是一个“热门”。但在中国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的构想中,位于苏北的“徐州-连云港”也应列入这个名单。

在他的构想中,未来的徐州和连云港可类比为现在的北京和天津,一个是地区中心,一个是对外门户,正可以相得益障。不同之处在于,北京和天津是两个直辖市,而徐州和连云港则会划为一个直辖市。两个直辖市的设置以及更多情况下侧重北京、冷落天津的倾向,是造成现在天津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在一个直辖市框架下的徐州和连云港则不存此忧。

“未必一定要一个中心,关键是跨区域的,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杜钢建说,“还要顾及到区域的平衡,并非一定要在东部的发达地区。”

杜钢建和徐州地方接受采访的官员、学者都认为,这一地区存在整合的可能性。其最显著的功效,无疑是打破了这一地区严重存在的行政壁垒,重新整合其行政资源、市场资源,为激活在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版图中最难看的这个“东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提供条件。“把自然经济的一致性和区域规划的一致性,也就是行政资源的一致性统一起来,形成合力。”

和比较热门的苏州、青岛比较起来,这样的选择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所涉及的地区无疑都是所在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动起来影响和震动不会那么大,不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利益矛盾。”朱传耿这样强调,“风险也就小了很多。”而首先设直辖市,相对而言,其风险就更加小了一些。

在他看来,未来的中国经济版图应该是个“π”的形状,上面的一“横”是沿海地区,下面右边一“勾”是沿长江流域,而左边的一“撇”则恰恰应该在以鲁南、苏北为东端的陇海沿线,唯如此,以东部带动西部,东西部共同发展的战略方可完整。而现在,这个关键的一“撇”恰恰成了这个“π”最短、辐射能力最低的一线。

传闻3:萧县、砀山重新划归徐州

丰沛萧砀自古是一家,是原徐州的北四县,萧县、砀山距离徐州比淮北近的多,联系也更密切。而淮北作为矿业城市,与两县少有经济上的往来,特别是砀山,距离淮北较远,交通也不方便。

事实上淮北市的煤炭资源已进入衰竭,加上产业单一,位置偏僻,发展前途不大,宿州在区位、交通上远优于淮北,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现在,萧县、砀山更希望重新划归徐州,如果将来成立淮海省,这个问题会比较好解决.

传闻4:江苏省管县方案出台

1、撤消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太湖区;撤消昆山市,设立苏州市昆山区;撤消太仓市,设立苏州市太仓区;

2、设立地级常熟市,撤消县级常熟市,设立常熟市尚湖区、虞山区;

3、设立地级江阴市,撤消县级江阴市,设立江阴市澄江区,撤消靖江市,设立江阴市靖江区;撤消张家港市,设立江阴市张家港区;

4、撤消扬中市,设立镇江市扬中区;

5、撤消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金沙区;

6、撤消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

7、撤消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彭城区;

8、撤消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

9、设立地级新沂市,撤消县级新沂市,设立新沂市沂河区、新安区;

10、撤消灌南县、响水县,合并设立灌河县,驻响水镇;

省直管地级市为:南京、镇江、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徐州、宿迁、江阴、常熟、新沂16个;县级市和县为:宜兴市、丹阳市、金坛市、溧阳市、句容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泰兴市、姜堰市、仪征市、高邮市、兴化市、邳州市、东台市和沛县、丰县、睢宁县、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涟水县、沭阳县、泗洪县、泗阳县、盱眙县、金湖县、洪泽县、宝应县、滨海县、阜宁县、建湖县、射阳县、海安县、如东县、灌河县36个;高淳、溧水2县仍由南京市管辖

附:丰县汉文化:

丰县古称丰邑,始建于秦末汉初,历史悠久,名家辈出。

文天祥《丰沛怀古》写道:“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王侯与将相,不出丰沛间”。

西汉名士萧何、周勃、周亚夫,文学家刘安,梁太祖朱温,清代名臣李卫,康熙年间状元李蟠,道教始祖张道陵等均族丰县。丰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皇帝-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地,被誉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两汉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臧克家说:“丰沛萧砀自古多英雄!”

我感觉,只有第四个说法有些靠谱,其他的现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现在经济衰退、失业率下降、行政区划不能很快的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需要很长时间的协调整合,搞不好的话会出乱子的,这种时候还是稳步向前的好,就像股指期货和创业板一样,只是传闻而已,就像证监会主席所说:一切要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沉默的溪流
危机的背包
2025-04-21 11:54:14
江苏省徐州铜山县柳泉镇城子河煤矿 就是现在的所谓华润天能徐州煤电公司属下的柳泉煤矿。

该煤矿位于江苏省铜山县城子河煤矿地处微山湖南岸,徐州市北郊22km的柳泉乡境内。隶属于铜山县煤炭公司,九十年代效益特差的时候几度要卖掉,后来由徐州市地方煤炭公司接收,后来该公司改叫天能煤炭集团,再后来整体卖掉给了华润集团,现在又叫华润天能徐州煤电公司。效益不好,产量不高,勉强维持度日而已。

至于城子河煤矿为什么后来改名叫柳泉煤矿,一个原因是它位于柳泉乡境内,另一个原因是2002年6月20号鸡西城子河煤矿瓦斯爆炸,死了124人,震动全国,为图个吉利,赶快改了名字叫柳泉煤矿。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6.20”特大瓦斯事故教训与反思

2002年6月20日9时45分,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西二采区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损失984.8094万元。

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城子河煤矿属高沼气矿井、CH4绝对涌出量为41.75m3/分,CH4相对涌出量为22.6m3/T,煤尘爆炸指数为33.5%—33.9%。该矿已投用KJ4型瓦斯监控系统,井下已有3个采煤面17个掘进工作面安设瓦斯传感器22处,安设瓦斯断电仪探头19处。井下无瓦斯抽放系统。事故发生在西二采区,主要开采3B层和24号、25号层煤。3B层有145综采工作面和801全煤掘进与原802全煤回风下山停工巷道(240米)。

瓦斯爆炸发生在3B层全煤下山风道(原802停工巷)距拉门点146米处。此巷道沿3B层全煤下山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锚杆支护、巷道断面6.3平方米。年初掘进时,双局扇双风筒同时供风,供风量360m3/分,巷道回风流CH4浓度为0.9%,瓦斯绝对涌出量达3.24m3/分。元月2号因一台局扇停风、工人误送电、电缆放炮曾发生一次瓦斯燃烧。一月末此巷封闭,5月24日排瓦斯后巷道启封,准备回撤设备。6月16日矿决定将此巷道改为新投产的145综采工作面的临时水仓。至6月20日发生事故时,巷道积水斜长80米,水面以上全煤巷长160米。事故前此全煤停工巷采用一台28KW局扇供风160m3/分,一台11KW局扇做备用。距煤巷拉门点往下15米设一处监测探头,监测信号可反映到通风区监测室。事故后国务院技术调查组经灾区现场勘察,对35名知情者调查取证与对井下供电系统和四台供电开头开箱解剖取证证实:现场主用和备用局扇自动转换联线断开,风电闭锁短接,瓦斯电闭锁没接。经充分调查和技术鉴定,认定这起事故主要原因为:

1、局扇停风造成停工煤巷瓦斯积聚。外包队工人误送电导致潜水泵开关(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在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运输巷道和145采煤工作面部分煤尘和被摧毁的盲巷密闭内瓦斯参予了爆炸。增加了爆炸破坏威力。

2、外包队安全管理混乱,严重以包代管。灾区现场外包队人员遇难32人。外包队入井即无正式的用工合同,也没有经过正规安全培训,又无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井下作业各自为政、无统一的安全监督管理。

3、井下事故区域接送电管理混乱。外包队作业停电、送电无报告,无审批,外包队无专职电工,不懂供电知识的临时工经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随意短接或甩掉。

4、重点瓦斯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定为重点瓦斯工作面,回风流CH4浓度0.7%,瓦斯绝对量达到1.12m3/分,应继续按重点瓦斯面管理,落实“三双两闭锁”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

5、隔爆和安全防护器材投入不齐全。灾区现场勘察发现3B层生产系统原有4处临时通风设施,质量不合格,3B层和24号、25号层煤之间石门没安设隔爆设施;灾区内二个采煤,三掘进及外包作业人员均没佩带自救器,班组长没带便携式瓦斯报警器,造成灾害波及范围扩大,人员伤亡增加。

6、电钳监测工素质低,无证上岗。承包队三名机电检修工不懂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怎么联接,没经过岗前培训。瓦斯监测室无专职执机员,不知超限报告。监测系统显示瓦斯超限40分钟无人观察,无人报告。检修工兼微机员一小时内观察一次瓦斯监测记录,问他瓦斯超限为什么不报告,说岗位责任制没规定。

二、事故的教训与反思

城子河煤矿“6•2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井下生产采区安全管理的严重漏洞,特别是在用工管理、供电和瓦斯监测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加“三违”多层面的严重性确实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深入调查,也暴露出导致这起事故的隐患险情难以彻底消除的深层次根源:安全有死角,措施不落实。反思这起事故,应该吸取的主要教训有:

1、160米全煤停工巷何以停风42分钟?事故发生的西二区3B层全煤上山240米停工巷(下部80米积水)于2001年10月开始施工。2002年2月封闭,5月24日启封,通风排瓦斯并回撤设备,事故前在停工状态实供风量160m3/分,回风瓦斯浓度0.7%,绝对瓦斯涌出量1.12m3/分。这仍然是一处不容忽视的重点面和高瓦斯源根据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主机存储资料证实,该停工巷距拉门口往里15米处设有监测探头,探头监测数据显示:从9点3分开始,停工巷局扇停止运转,巷道内瓦斯浓度迅速上升,从9点3分开始到9点11分;9点24分;9点42分,瓦斯浓度分别达到1.4%、2.02%和3.01%,到9点45分,探头位置瓦斯浓度已达到3.51%,此时停工巷内炸源位置瓦斯浓度达到7.2%左右。据专家测算停风42分巷道可积存瓦斯47.04m3,加原始积聚瓦斯量7.06m3。160米长停风煤巷内累新积存瓦斯量可达到54.1m3。如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报警采取有效补救治理措施,这起事故或许还是可以避免的但经事故现场勘查,井下瓦斯监控系统没起作用断电报警仪器没起作用安全、瓦检“岗、网、哨”均没起作用!监测执机员和井下瓦检员没向矿调度和矿领导报告,错过了补救时机。

2、失爆开关何以产生引爆弧光火花?发生事故的停工巷道不存在爆破火源、机械碰撞、岩石冒落摩擦火花和其他吸烟火源。排水巷爆源中心潜水泵插销开关处于虚接失爆状态,供风局扇和潜水泵动力开关联锁断开并且瓦斯电闭锁没接。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启动联锁开关,经水泵开关送电,必然要产生引爆电弧火花假如此水泵供电已实现瓦斯与电闭锁,虽然煤巷内瓦斯积聚超限,但水泵插销开关送不上电,其实这次事故也可以避免假如已经知道风电、瓦斯电“两闭锁”都不起作用,但送电前先检查瓦斯,只要瓦斯浓度不超1%再送电,悲剧也不会发生假如误送电的工人是一名懂电懂风的专业人员,送电前先检查瓦斯,瓦斯浓度3%以上,请救护队排放,3%以下由井区领导指挥排放瓦斯;2%以下瓦检员先送风排瓦斯,待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再送电,这起空前矿难也会烟消云散众所周知,采掘巷道停风都存在瓦斯和随性气体积聚的危险隐患;都存在先检查后“分级、限量、卸流”排放瓦斯措施兑规操作和技术监管问题。如果超前落实了岗位责任或及时彻底消除了这类隐患,这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也许就避免了

3、何以煤尘飞扬参与了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地点的3B层煤属于有煤尘爆炸性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4.82%。事故后救护队和专家组现场勘查发现:在145采煤工作面上巷口,超前单体支柱,工作面上部综采支架、下巷腰巷入口等多处有典型的堆角状高温过火煤尘结焦。实验室对煤尘焦滓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尘样灰分由事故前24.87%上升到47.92%,挥发分由事故前25.9%降低到17.65%,并且测得采煤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为3500ppm,下隅角CO浓度为3000ppm,证明煤尘不但参予了爆炸,而且增加爆炸破坏威力。爆炸时有煤尘飞扬参与爆炸,说明此前综合防尘必然存在死角和积尘隐患。反映出日常井下防尘薄弱,综采支柱上、皮带运输巷道有煤尘沉积,防尘监管不严,对煤尘浓度超标没有检测制度,对防尘措施效果没有评价手段。

4、外包队安全管理何以如此混乱?外包队的入井合同只是矿领导的口头协议!外包工队进入发生事故的采区与本矿采掘队组混杂作业,没有统一有效的安全管理。外包队入井承包工作面,通风、供电、检修、考勤无统一正规的安全监管。井下随意停送电、随意停风、随意甩掉三双两闭锁,造成瓦斯积聚,又不能及早彻底处理。这里监管失察的教训必须认真记取

5、通风安全防护设施何以不齐不全?发生事故的3B层和事故波及的24号层煤之间180米,煤层间石门内没安设隔爆设施;145综采附近存在4道临时通风设施,特别是入井人员全部没有佩带自救器,班组长和电钳工没有配带便携式瓦斯报警器,导致抗灾能力减弱和灾情伤亡扩大。事故暴露出的安全欠账是最近煤矿经济困难造成的结果。但这些监测仪器方面的小欠帐只要矿领导重视,是完全可以能及早的彻底解决。

6、604遇险工人何以安全逃生?瓦斯爆炸发生后,由于西二采区整个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均已破坏,604掘进队5名工人和1名瓦检员听到一声闷响,接着大量飞灰和黑烟滚滚涌来。面对突发的灾难,惊慌失措的工人都想冒险逃生!但瓦检员张某制止了他们,并引导他们向工作面里部撤退,关闭矿灯、采取自救待援措施。等待30分钟后,全风压系统逐渐恢复,604掘进巷道内,爆炸黑烟逐渐稀少,瓦检员带领工人用湿毛巾捂嘴快速撤出灾区。创造了险中逃生的成功范例。假如当时没有瓦检员引导外包工人撤回工作面自救,暂避一氧化碳高峰,而是顶着黑烟往外瞎跑,那么面对CO浓度高达3500-4000PPm的灾区环境,大家都会中途中毒。

三、同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煤矿的职工干部和技术人员必须吸取教训,警钟长鸣;要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自觉认真地查隐患、堵漏洞。坚持通风安全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坚持防治瓦斯“机治、机治、人治”并举;坚持思想麻木隐患和现场事故隐患同步查处的思路,痛下决心,集中力量,打好根治瓦斯“超前预防,综合治理,控制源头”的攻坚仗。

1、突出防治重点,落实“十二字”方针。要把高瓦斯煤层、重点瓦斯工作面的瓦斯防治列为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要抓住“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这三大治本环节、并以此为三大重点,逐项对照落实,实现综合治理瓦斯措施配套。城子河煤矿3B层煤必须“先抽后采”。

2、依靠科技进步,完善防治装备。高突矿井必须上齐瓦斯监控系统,采掘工作面瓦斯和局扇、风门开关的监测探头覆盖面要达到100%;低沼气矿井采掘工作面断电仪投用率要达到100%;井下监测断电仪器和探头完好率要达到100%;井下测风、测尘、瓦检、安监仪器和自救防护器具投入率也要达到100%,各采区各煤层都要摸索出瓦斯涌出规律,制定并落实完善的针对性措施。

3、确保主、局扇经常运转,实现采掘风量充足。井下在用局扇要实现专用电源供电,并备有转换电源,井下采煤必须全风压通风;掘进局扇供风必须实行风电和瓦斯电闭锁,并推广风电自动延时闭锁装置和局扇停风远距离监视技术,凡主扇随意停风造成瓦斯积聚要按事故追查处理。

4、严细独头盲巷管理,消灭瓦斯超限积聚。采掘施工不允许留下不封闭独头盲巷。掘进巷道停工封闭和启封复用都必须严格执行规程规定,独头盲巷启封复用必须先探查瓦斯、后排放瓦斯、恢复通风系统,原为重点瓦斯工作面,必须仍按重点工作面严加监管。

5、严格通风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要对工人进行正规系统的“采掘机运通”专业安全知识培训,侧重进行安全法规,安全实用技术,重大和各类事故灾变时工人自救,互救和安全逃生演示教育;组织瓦斯煤尘摸拟爆炸演示教育,增强井下职工处理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素质,实现人自为战,从根本上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6、没经安全培训的矿外承包队不允许入井施工作业。

合适的路人
眼睛大的百褶裙
2025-04-21 11:54:14

京杭大运河,位于中国东部,为“大运河”的一条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为隋代统一南北以后修建的隋唐大运河。隋朝将以前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自然水道加上运河组成了以隋朝京都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余杭的水路网。

元世祖忽必烈希望将经济中心江南与政治中心元大都相连接,决定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对其进行改建。改建保留了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中间裁弯取直,不经洛阳而在山东开凿了新的运河,使得两点距离缩短。

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

但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以后,中国就逐渐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为保证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历代朝廷就变得极其重要,明清两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机构,负责漕运事宜。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

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现况

近百年来大运河受到了很大破坏,有些城市河道已成为排污沟,近代工业与房地产等各种破坏性开发沿河历史文化遗迹。在黄河以北,大运河许多河段,污染、坍塌甚至干涸的状况相当普遍。

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大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2006年6月获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改为“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大胆的小馒头
强健的寒风
2025-04-21 11:54:14

一、目的

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政治目的是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京都洛阳。但他在三巡游江都(南京)时,乘四层高的龙舟,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从京城洛阳浩浩荡荡的顺流南下。

运河中船舶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蔽野;替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轻摆柳腰,娇喘吁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据说香气数月犹在。

二、作用

在古代坐船既快捷又能载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许多。船大,可运兵,可运马,可运粮食,可运草料,可运煤炭,可运石材,大大地加快加大了当朝物流,便于人民迁徙。

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加强了隋唐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它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带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大运河仿佛也为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游中国、郑和下西洋做好前期准备。

三、地位

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清代中叶后,山东北运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就逐渐湮废。到1949年前山东境内河段和中运河已不能通航。里运河水位不稳,时常决堤成灾。

1949年后对里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船闸和节制闸,并开辟新河道使河湖分开。在里运河的南段开辟瓦铺至六圩港间的入江新航道,缩短了与江南运河间的航程。中运河也经过拓浚和改建。为便利徐州煤炭南运,沿微山湖西侧辟了新航道。

江南运河原由镇江市区入江,由于河道狭窄淤浅,已改由谏壁口入江,在谏壁建有大型船闸控制水位。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扩展资料

修建背景:

在古代,河运有天然河运和人工运河两种。天然河运给人类带来了交通运输的方便,既省力,又经济,一苇之航,只要水力可以胜任,就能随水道所至而达到其沿岸的各地。

陆地上的运输虽不受河道的限制,可以随意所之,但除开平地之外,山陵丘壑,处处都存在着运输的困难;而且从运输量上讲,车辆和船舶的差距很大,用力也很悬殊,两者比较,自然是河道运输的优点大。

当然,天然河道的运输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这就是河道要随着地势的高地而定,而且河道有一定的流向和流程问题,距离河流远的地区,就得不到方便。这样,就出现了人工开凿运河的办法,来补充天然河道的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运河

单纯的大山
满意的自行车
2025-04-21 11:54:14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 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 ①通惠运河.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目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②北运河.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③南运河.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畜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④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⑤鲁南运河.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⑥中运河.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⑦里运河.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⑧江南运河.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