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寻找高效清洁的新能源的意义

现实的便当
乐观的月光
2023-02-01 02:37:1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寻找高效清洁的新能源的意义?

最佳答案
无情的星星
甜美的发带
2025-04-20 15:37:45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可再生能源。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能够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

从能源格局演变看,新型的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能源发展轨迹和规律是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低效走向高效,从不清洁走向清洁,从不可持续走向可持续。

开发利用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符合能源发展的轨迹,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着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以逐步改变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减小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提高能源安全性,减少温室气体。

最新回答
帅气的山水
淡然的鱼
2025-04-20 15:37:45

风能实际上是空气的动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风能的历史和意义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贪玩的早晨
寂寞的歌曲
2025-04-20 15:37:45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19年9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将继续壮大清洁能源发展。

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准确,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解清洁能源的本意。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

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2019年9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正在研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将继续壮大清洁能源发展。

应对能源危机7步走

要对能源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布局,以确保我国的能源保障能力。对此,张有生提出了7点意见:

一、积极把握发展节奏,形成高效的能源生产体系。这是我国能源战略的优先选择。 [5]  不能一边拼命进口,一边大肆浪费,这是不可持续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需求扩张还没有对油价上升做出足够的反映,其中有多种原因,比如说国内依靠不断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的经济高速增长,也拉高了石油需求。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二、合理利用能源,积极引导消费,控制消费总量;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偏低;能源效率较低而能耗较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些现状都影响能源安全,并制约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是由国际能源竞争格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也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密切相关。需要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方能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石油的合理消费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能源战略和政策目标,需采取多种措施节约能源。从经济学上讲,无论是可循环资源还是不可循环资源,都是稀缺的,发展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要充分重视价格对需求的调节作用,石油输出国采取补贴,美国放任自由发展,低税收,而欧洲和日本则采取高税收的态度来抑制过度消费。而我国既要补贴,压低油价,又想搞节约,又想搞安全,这是两难选择。要积极倡导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价值的、有社会文化内容的,又是方便舒适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三、坚定地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能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善能源发展环境,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首先是加快能源法制建设。中国高度重视并继续积极推进能源法律制度建设,正在研究论证制定能源法以及石油储备、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核电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修改完善《煤炭法》、《电力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推进石油天然气、原子能等领域的立法工作。

其次是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中国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电力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煤炭加工转化和炼油产业,继续支持民间资本全面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再次,加强能源行业管理。重视能源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规划、政策、标准等手段实施行业管理。

四、布局合理,积极做好原油等资源储备。一些措施可能要提前有所布局,我们要从石油运输通道,包括现在伊朗、霍尔木兹海峡提到的封锁问题。这些因素都应该通盘考虑。我们还应该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方向。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五、健全及时灵活的应急响应机制。以避免因遭受意外灾害而带来的能源供应中断现象,提高我国能源应急反应能力。

六、协同保障,形成国际能源外援的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多样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化石能源增加有限,要实现煤、水、石油、页岩气等多种能源并举的应用体系。

在能源合作上,我们应当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准确把握合作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同时,大力发展新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要有长期的发展战略去使它逐步地从现在比较弱小,逐渐地能够起到实质性的替代作用。掌握最先进的核、水、电技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增加我国在世界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参加并影响世界能源主体,引导世界能源市场。2012年年初,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各国应考虑在G20的框架下,建立全球能源市场的新机制。”

这被外界看作是在全球能源大变局之下中国高层的应对思路,在坚持立足国内的同时,为了满足国内能源的供应缺口,中国仍将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完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深入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合作,共同应对国际货币体系,过度投机、垄断经营等因素对能源市场的影响,维护国际能源市场及价格稳定。

细腻的水蜜桃
沉默的水杯
2025-04-20 15:37:45
你的问题好绕口令

氢能源你要说它完全乾净我是不太认同

氢气现在获得方式是用瓦斯 来分解氢气

氢气在经过化学物理性质跟氧气合成水

合成水过程就会产生电能推动马达

我们就看整个过程,从瓦斯到层层关卡变成水 ,但问题水变不回 瓦斯

这就是问题所在!

虽然对环境没伤害,但你是消耗旧能源去换新能源

你的题目要的答案是:(化学物理性变化,硬要说是算 『物理变化』)

水是也可以电解成氢气的,只是这种方式效率极差

目前公认的 是瓦斯转氢气

认真的睫毛
壮观的香烟
2025-04-20 15:37:45

130多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一开始,各种元素在宇宙中漫无目的地漂浮着,和其他元素碰撞融合,慢慢形成物质,最后演化为地球这类行星和各种天体。

此后,地球上的各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我们如今所需的石油、矿、天然气等各种资源 。

形成这些资源所需要的时间十分漫长, 短时间内无法再生 ,而人类文明又在飞速发展,各种资源的形成速度远远跟不上人类的开采消耗速度,照这样下去, 地球上的资源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

这类传统能源在使用的时候非常容易 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气的处理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科学家们开始 研究和寻找更加高效清洁的新能源 ,比如可燃冰就是其中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可燃冰其实指的是甲烷气水包合物,水以固体形态用晶格把大量甲烷包含在内。

可燃冰经常分布在 海洋浅水区域的底部 ,或者是海洋深层的沉积之中。科学家推测,这种物质是天然气和水在高温低压下形成的。可燃冰具有 分布广、总量大、能量密度高 等特点,被认为是 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替代能源 。

现在要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可燃冰的开采方式。因为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极不稳定,无法像矿藏那样进行直接开采,现在为止提出的开采方法有三种设想,一 热解法 , 二是降压法,三是二氧化碳置换法 。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种方法会使大量甲烷泄露,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严重得多,会给地球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 如果将地球上处在冰冻状态的甲烷全部解冻,甚至可能造成物种灭绝。

当大多数国家还在攻克可燃冰的开采和输送难题时, 我国已经在2017年5月完成了可燃冰的试采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不断进行其他新型能源的研发。

同年,我国在青海共和盆地首次钻取了236摄氏度的高温干热岩,并且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可利用的 干热岩资源 。在发掘使用新型能源的道路上,我国又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

那么,干热岩到底是何方神圣?

干热岩其实属于 地热资源 的一种。而地热能 来自于地核散发的热量 ,这股热量穿过地幔时 把岩浆加热至滚烫 ,再传达到最表层的地壳。同时,它也是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元凶”。

目前我们只能对地壳浅层的地热资源进行开发,这需要适宜的地质条件,比如地壳破裂的地方,或是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

如果有一天能够发明出开发深层地热资源的技术,那么我们的能源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因为地热能源与地球共生,只要地球还拥有生命力,地热就会源源不绝。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这种能量了,在早期只是直接使用被地热升温过后的水源,比如温泉和用于取暖的地下热水。

到了 科技 发达一些的近代,多将地热能用于农业方面,比如搭建温室 培育农作物 、控制环境水温 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 等等。

直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了地热资源的可利用性,开始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使用。到了今天,这种能源多被用来 发电 ,人们常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造地热发电站。

现在,各个国家都对地热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有的地方借助地理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比如被大西洋中脊穿过的冰岛。光听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寒冷的国家,事实上,冰岛并不冷。

冰岛位于两大地质板块之间, 地面之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能 ,冰岛整个国家的电力几乎都是由这些地热能提供的。借助这样的天时地利,冰岛成为了世界上清洁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地热资源,冰岛虽然看起来冰天雪地,但到处都是温泉。

地热资源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其中,干热岩型比水热型的资源量要多得多。对于干热岩的定义,各个国家现在还没有达成共识。

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 干热岩是一种埋在地下3到10公里处,温度大于180摄氏度,内部致密不透水的热岩体 。我们在开采干热岩时,能够人工对这种岩体造成裂隙,再将冷水从裂隙中注入,等到冷水被加热成热水和水蒸气之后再将热量提取出来。

有研究人员称,地热资源是因为地核产生的,那么, 只要深度足够,任何地方都能够开发出干热岩 。

干热岩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 ,而且是 可再生 的。在干热岩的开发过程中,能够保证安全、环保,并且能够在具备 高效率 的同时 节能 。

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干热岩资源的项目是美国在1974年启动的,在这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美国使用了先前开采 页岩气的水力压裂技术,产出的干热岩 最高温度为192摄氏度 。

200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一篇名为《地热源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在里面提出了增强地热系统技术的设想,认为可以用这种技术来开采干热岩。并且, 美国很有希望在未来10到15年内实现干热岩开采技术的商业化使用。

在我们最开始使用地热能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直接利用的 水热型地热资源 ,而干热岩附近并不常有丰富的水资源。

增强地热系统的工作方式则是通过 注入冷水 的方式将地层之间的 缝隙扩宽 ,从而使地下水的流通效果更好,再由水充分 吸收地热 ,最后把热水或是水蒸气收集起来提取热能。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开采方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我们暂时还 无法精准控制地层裂隙扩宽的方向和程度 。在这种工程中,误差是非常致命的,除了无法达到提取热能的目的之外,还有可能出现我们无法预料的结果。

而且,地层裂隙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地震风险的提升。如果没能开采到热能,还使这片区域成为了 “人造地震带” ,那就得不偿失了。

1973年,英国也开始了对干热岩资源的开发研究,这项研究被命名为罗斯曼奴斯项目,因为是在罗斯曼奴斯火山地区进行的。

1977年,英国启动了 历史 上规模第二大的干热岩项目,不过,这次英国只探测到了2600米的深度,所测得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在2009年,这个项目还获得了欧盟的赞助。目前,英国还计划对一处位于地下4千米的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电站一旦建成,能够为英国提供十分之一的用电量。

1987年,法国、德国、英国合作进行干热岩相关的实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摸索干热岩的开采技术,如今已经趋于成熟。1997年,国际能源署制定了为期四年的 “干热岩行动计划” ,除了美、德、英之外,澳大利亚、日本和瑞典也加入到了计划之中。

其中,澳大利亚是对干热岩研究起步最晚的国家。2003年,澳大利亚在库珀盆地进行干热岩项目的开发,据当时澳公司的网站称,在这个盆地下方, 地热资源的储量和500亿桶油相当 。澳大利亚这次的钻井深度达到了4500米,测得温度有270摄氏度。

第一个实现用干热岩稳定发电的是法国的 Soultz发电站 ,这是1987年时德法合作的一个地热研究项目。

经过30多年的不断研究和尝试,终于研发出了 将干热岩能量转化为电能 的技术,这是人类在地热能源研究方面的一大突破,因此,即便这个发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依旧在国际科学界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我国对干热岩的研究起步时间比澳大利亚稍早一些,但在研究初期,并没有澳大利亚发展迅速。

1993年,我国与日本在北京房山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合作,专注研究干热岩发电的相关实验项目。此后,我国团队开始了解各种干热岩的开采技术,独立研究相关的开发问题。

2007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公司同样进行了两年时间的合作。在这期间,两国专家来到可能含有丰富干热岩资源的地区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检测。

发现 大庆市的地热资源分布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千米 ,这些地热资源是当时全市油气能量的 一万倍 。

2012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为干热岩研究项目部署了四个课题,分别下发给我国四所高校,其中身为项目领头单位的是吉林大学。

我国第一次钻井获得质量优越的高温干热岩是在2014年。当时,专家通过研究分析各种地质资料,辅以多种勘测技术, 推断青海共和盆地的中北部存在大量干热岩资源 。

共和盆地的勘测井在2013年6月动工,经过10个月的努力,首次在地下2230米的地方钻到了干热岩,这里的干热岩温度只有153摄氏度。直到大约3年之后,勘测团队在地下3705米的地方钻获了 温度高达236摄氏度 的干热岩, 打破了此前勘测到的干热岩的最高温度记录 。

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的分布范围达到了230平方公里,而且在地下2.1千米到6千米之间的干热岩, 能量换算成标准煤之后重量接近45亿吨 。专家指出,这次 在青海共和盆地的发现,是个推动我国干热岩研究事业再进一个台阶的动力 。

2019年,我国在山东日照、威海等地发现了大量干热岩资源, 折合标准煤超过187亿吨 。同年,我国科学家前往法国和意大利进行学术交流,对地热发电站进行考察,吸收学习干热岩发电方面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如今,我国的干热岩研究事业仍旧在不断发展当中,相信在未来,一定能够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干热岩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

忐忑的铃铛
悲凉的奇异果
2025-04-20 15:37:45

上海电气集团不是国企,是合资企业。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mpany Limited),简称上海电气,是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排名第一位的装备制造集团。公司前身为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经有限公司2004年9月8日召开的第五次股东会决议同意,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发改审[2004]第008)《关于同意设立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按《公司法》有关规定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上市)

扩展资料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有电站、输配电、重工、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机床、环保、电梯、印刷机械等多个产业集团,现拥有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和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50多家合资企业,员工总数超过70000人。公司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具有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提供现代装备综合服务的优势。

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是上海电气集团的核心业务,能源装备占销售收入70%左右。主导产品主要有1000MW级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1000MW级核电机组,重型装备、输配电、电梯、印刷机械、机床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