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单日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这有什么意义?
我国的煤炭单子开采量已经达到了1205万吨,很多人看到这样的素质都非常的兴奋,但实际上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主要就是因为现在的确出现了能源短缺的现象,所以才要大力的开采煤炭。对于我们来说,大量的使用煤炭,其实并没有什么正面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今年冬天的供电和供暖情况。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煤炭开采量的历史新高。
第一,为什么要大量的开采煤炭?我们都知道在进入到工业时代之后,煤炭的确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石能源在长时间被我们使用,而目前我国的大量发电场也采用的是火力发电厂,虽然现在核电站以及风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都已经建造了很多,但是却并不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70%的能源,还是由煤炭和天然气来供给和补充的。
第二,为什么要开采这么多的煤炭?可能在这里,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的水力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已经建造了很多,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电力缺口?主要就是因为在今年能源短缺的现象非常的严重,石油,天然气都已经面临枯竭,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自然要承担这个重任,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三,为什么这并没有积极的作用?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输了煤炭的开采量登上一个历史新的高度,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积极作用,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正在不断地推行碳中和和碳达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开采煤炭,有违我们之前制定的一些策略,但是为了能够保障冬天的供暖和供电情况,开展煤炭的确可以缓解我们目前的短缺。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节约能源,保护我们的地球。
(1)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 沉陷、裂缝,都将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 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造成中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采煤塌陷还会引起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并危及 地面建筑物、水体及交通线路安全。据调查,中国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 公顷,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ha,全国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ha,破坏土地约157万ha ,且每年仍以4万ha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另据测算,中国每采万吨煤 ,平均塌陷土地0.2ha;在村庄稠密的平原矿区,每采出1000万t煤需迁移约2000人。
(2)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含煤地区分布看,富煤地区往往也是贫水地区。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矿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 被排出,这些矿井水被净化利用的不足20%,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据统计,中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2000年,全国煤矿的废污水排放量 达到27.5亿t,其中,矿井水23亿t,工业废水3.5亿t,洗煤废水5000万t,其它废水450 0万t。
(3)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 面矸石山自燃施放的气体。矿井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 为CO2的21倍。据统计中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90亿m?3,约占世界甲烷总 排放量的30%,除5%左右的集中回收利用外,其余全部排放到大气中。矿区地面矸石山自燃 施放出大量含SO2、CO2 、CO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煤矸石产出量很大,其排放量约占煤矿原煤产量的15%~2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t,占地5000ha。另据1994年的矿山环境调查, 淮河以北半干旱地区的1072座矸石山中,有464座发生过自燃,自燃率达43.3%。
(4)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1999年原煤入洗量3.17亿 t,入洗比例3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入洗比例达到48%。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 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t,洗煤废水 4000万t,煤泥200万m3。
(5)在中国,由于煤炭生产与消费之间巨大的空间差异,导致“北煤南运,西煤东输”的 长距离运煤格局。运输中产生的煤尘飞扬,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周围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1999年全国铁路运煤量为64917万t,平均运距为550km;经公路运输或中转到 铁路的煤炭量达6亿t,平均运距为80km。若以0.5%的扬尘损失计算,因运输向大气中排放的 煤尘达600多万t,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
(6)中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 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 ,全国废气中SO2排放总量1995万t,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t,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 83万t;烟尘排放总量1165万t,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t,生活烟尘排放量212万t; 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煤炭价格确实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上涨,从2020年3月份到现在,煤炭价格涨幅已经达到190%以上。进入2021年8月下旬之后,煤炭价格涨幅更夸张,从8月17日到现在,动力煤价格涨幅已经达到78%以上。
而煤炭作为最基础的能源材料,一旦价格上涨,对很多行业的影响都非常大,这个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电价供应紧张煤炭上涨影响最大的就是电力供应,因为目前我国煤炭消费量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发电。
在我国电力结构当中,有超过60%的电力是由煤电供应。
最近一段时间煤炭价格迅速上涨,导致火电发电成本快速上升,很多电力企业都出现了入网价格跟发电成本倒挂的现象。
而且在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煤炭库存量都迅速下降,企业发电的积极性也降低,有很多企业都以发电机组维修或者升级为由减少发电量,以此来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一旦煤电发电积极性不高,甚至减少发电量,就会导致社会供电紧张,而最近一段时间刚好是全社会用电量要高的时候,企业发电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大的缺口,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一段时间全国有20多个省份拉闸限电的重要原因。
第二、北方供暖可能面临一定的影响。现在北方已经开始进入寒冷天气,过一段时间估计就会开始全面供暖,但在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供暖的成本肯定会上升。
当然即便煤炭价格上涨了,各地肯定会优先保障居民供暖所需的煤炭,所以供暖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在供暖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居民的供暖费用是否有可能会跟着上涨,这个就不知道了。
第三、煤炭下游企业成本上涨。煤炭除了用于发电和取暖之外,还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水泥,钢铁,化工,建材有很多都是以煤炭作为原材料,在煤炭价格上涨之后,这些下游产业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这点可以从最近一段时间水泥价格的走势来看。
从8月份以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水泥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很多地方水泥价格涨幅已经达到30%以上,目前有个别地方水泥批发价格甚至已经达到1000元以上每吨,这个价格相对于年度来说涨幅甚至达到100%以上。
而在这一轮水泥价格上涨当中,除了产能限制是最大的原因之外,煤炭价格的上涨也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这些原材料价格都不能上涨,对应的建筑或者其他下游产业价格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第四、停电停工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电力缺口比较大,所以很多地方都拉闸限电,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地方企业都处于停工停电的状态,有些地方的企业甚至处于开2停5的状态,这大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比如目前有些企业原本计划一个月之内交付的订单,因为停电只能延期,有些企业延期三个月,甚至有些企业延期6个月才能交货。
延期交货不仅影响企业跟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更关键的是延期交付导致资金没法正常回笼,这就有可能让企业偿债能力被削弱,甚至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
由此可见,煤炭价格的上涨影响面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环扣一环,下游各个产业都因为煤炭的价格上涨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短期内煤炭价格不能控制下来,未来可能还会产生更大面积的影响。
当然除了工业企业受到影响之外,最近一段时间,东北还出现了局部地区居民用电停电的情况,这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煤炭价格的上涨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家已经明确采取各种措施去控制煤炭价格,同时提高煤炭的供应量,疏通煤炭的运输体系。
相信在国家监管和调控之下,煤炭供应应该逐渐增加,对应的煤炭价格会稳定甚至下降,到时生产生活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前段时间,国内不少地方也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在浙江人的印象中,缺电,似乎是十多年之前的事情,今年为何重现电力供应紧张?作为经济大省、能源小省的浙江,今年会出现电荒吗?冬季缺电的情况会不会加剧?今天,记者采访了我省能源供应的主力军——浙能集团。
浙能集团浙能集团
煤价7个月时间涨了两倍
浙江电厂亏本运营为保供
浙能集团旗下的富兴燃料公司是集团所属煤炭板块负责电煤采购的主要力量,今年40岁出头的周坤担任富兴燃料公司资源事业部经理,主要负责煤炭采购。前几天她刚刚从北京、山西出差回来。“主要是跟几大煤炭集团洽谈发电供热的中长期合同。”周坤告诉记者。
作为采购部门负责人,周坤一般每年至少出差100来天。今年因为疫情,有的采购改在线上进行,但一些重大的采购活动,她和同事还是要去订货会现场。比如7月份她就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夏天煤炭订货会。
周坤告诉记者,今年的煤炭价格一直在涨,基本上没有回调过。“3月初的时候,高卡的优质煤价格还在600多元一吨,之后由于经济恢复较快,包括水泥、钢铁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增加,煤炭价格节节攀升,到8月底、9月初的时候涨到了1000元一吨。到了9月份,煤炭价格突然飙涨,一个月时间涨了700来元一吨。”
进入10月份,煤价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以前煤炭涨价是10元、15元一吨涨的,现在是以50元、100元一吨的价格跳涨。目前价格已经逼近1900元一吨。”周坤说。也就是说,7个月左右的时间,煤炭价格已经涨了两倍。
高昂的煤价让燃煤电厂早早陷入亏本运营的状态,也就是说,电发得越多,电厂亏损越厉害。
周坤(右)和同事正在商量煤炭采购事宜周坤(右)和同事正在商量煤炭采购事宜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之所以会出现全国乃至全球性的电力供应紧张,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恢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受到煤炭、天然气、原油价格快速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使电力供应面临很大压力。
浙能集团的电力供应占了浙江全省的半壁江山。对浙能集团来说,这时候要不要多发电?要不要采购高价煤?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保证浙江的电力供应,这是我们浙能集团的社会责任。”周坤说,“说实话,看到家家户户能够亮灯,而不用受拉闸限电之苦,我们的心里就会涌起一种幸福感: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一份付出,一份责任。”
富兴燃料公司采购的煤炭在台州二电煤码头卸装。于梦婷摄富兴燃料公司采购的煤炭在台州二电煤码头卸装。于梦婷摄
今年首次采购了新疆煤
还远渡重洋采购美煤和哈煤
对浙能集团来说,要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营,就要确保浙江的煤炭供应。浙江是能源小省,本身不产煤,那么,如何在全国乃至全球煤炭紧缺的背景下“抢”到煤呢?浙能人也是动足了脑筋。
7月份以来,浙能集团主动出击,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仲明亲自带队,先后拜访了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晋能控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煤炭、天然气供应商,争取更多的上游资源分配,以支撑浙江用煤用气的需求。
8月21日,全省首趟新疆煤炭专列直达兰溪电厂。“新疆的煤炭高卡低硫,品质很好。以前,疆煤因为运输距离长(路途就要10多天)、运输费用高,相对其它地方产的煤炭来说并不划算。现在煤炭价格高,价格已能覆盖运输成本,所以我们进行了首次采购,并加大了采购力度。接下来,疆煤会先运到秦皇岛港口,我们再从秦皇岛运到浙江。在秦皇岛,我们浙能有自己的专用场地,交付比较方便。”周坤介绍说。
富兴燃料公司驻镇海港员工集中各场地煤炭准备组织发运到发电厂。刘洋提供富兴燃料公司驻镇海港员工集中各场地煤炭准备组织发运到发电厂。刘洋提供
浙能还将目光投射到国际市场,积极采购印尼煤、俄煤、哥伦比亚煤等多元煤种。7月至10月,又采购了两船总计13万吨的高热值美国煤(6000大卡)、两船总计27.2万吨的高热低硫低灰(6000大卡)哈萨克斯坦煤。这也是浙江首次远渡重洋采购美煤和哈煤。
在“多点开花”之下,整个三季度,浙能集团供应省内电煤达1623万吨,同比增长34.8%。数据显示,7月份,浙能集团所属省内电厂日耗煤连日破20万吨,创下集团成立以来省内煤机单日耗煤量最高;8月份耗煤量达到556万吨,创下集团月度耗煤量历史新高。9月份电煤耗量仍保持高位,平均日耗超18万吨,同比增长62.4%。
浙能集团这些成绩,是在全球性煤荒、国内煤炭供需缺口严重的情况下取得的。以国内为例,今年1至8月,国内原煤产量为26亿吨,同比仅增长4.4%;而同期原煤进口量同比下降10.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了11.3%。
一、行业状况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中国能演消费的主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长期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实施将使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因此长期看煤炭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但增速将放缓。短期看煤炭行业将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煤炭资源整合、运输通道建设、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影响。2014年初以来我国煤炭需求直线下滑,煤炭企业库存快速上涨,价格连续发生下滑。2014年四季度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略有回调,单“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并未改变。2015年以来,受需求下降、供大于求的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较大。
二、行业前景
总体来看,目前受国民经济景气度下行以及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但在国家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煤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在包括取得国际能源定价权方面,我国也更加需要做强做大资源类企业。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煤炭市场将会呈现供需平衡的基本格局。随着国家各项行业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煤炭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也将得以强化,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
1、煤炭供给
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储量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为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继续负增长,同比下降3.28%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仅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10.22%。从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三大煤炭主产区来看,煤炭产量总体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几年煤炭供给将处于收缩的状态。
2、煤炭需求
从煤炭需求方面来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四大行业,合计约占煤炭需求量的九成。受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政府坚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社会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耗煤企业的需求增速也随之放缓。此外,政府对高耗能产业节能的政策力度日趋增大,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呈下降趋势,对煤炭需求的增长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因为我们本身需要进口一部分煤炭,进口煤炭的价格在进一步提高。
对于电力短缺和多地限电的问题,很多地方的电力供应本身属于火力发电,所以高度依赖煤炭发电。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广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电力供应出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的煤炭价格居高不下,这也导致很多地方的发电成本再进一步提高,煤炭价格本身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所以才会一直处在高位。
一、很多地方出现了电力短缺的问题。
这个问题来得非常突然,以至于很多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限电措施以后,大家才突然意识到煤炭的价格居高不下,煤炭的价格问题也直接导致电价进一步提高,目前很多地区的工业用电的价格已经上调了20%左右,广东地区甚至已经上调了民用用电的价格。
二、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因为全球供应的问题。
我们所指的煤炭主要是动力煤,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火力发电。虽然我们的动力煤储备非常多,但依然不能达到自己自足的地步。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从海外进口一部分的煤炭,这一部分的煤炭价格非常贵,已经超出了去年同期两倍以上。
三、煤炭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两倍左右,每个地方都很贵。
如果我们从煤炭的价格周期来看的话,现在的煤炭价格已经处在历史高位,甚至已经刷新了历史最高价格。现在的大宗商品里,除了石油的价格依然维持在40美元左右,其他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基本上都已经翻了两倍以上。也正因如此,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当前电力短缺的问题看成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能源价格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地形的影响主要是由采掘活动引起的。采掘是很多资源利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如矿石开采、煤炭开采等。根据矿产资源的存储位置,采矿活动可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
地下开采会引起地层的变形、裂缝甚至塌陷。将矿物从地下开采出来之后形成了地下空间,导致矿区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采空区上方的岩层发生变形、运动甚至被破坏。随着地下采空区的面积越来越大,应力变化超过了阈值,岩层就会产生塌陷,例如河北省开滦矿区在2003年底的塌陷影响区域已经达到197.3km2。地表塌陷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是使塌陷区上的建筑物变形甚至破坏,尤其是在塌陷区下沉不均匀时对建筑物危害更大。如果塌陷深度超过了地下水位,塌陷区被地下水浸满,陆地变为沼泽、湖泊,原来的陆地生态系统转变为水环境生态系统或陆-水生态系统。
露天开采是将矿体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开采矿物。露天开采一般都要大规模挖损土地,在地表形成深坑,改变原有的地形,例如抚顺露天煤矿已经形成一个长11km,宽2.5km,深288m的采场深坑,破坏土地2700km2。地表挖损形成深坑之后,可能会产生季节性或常年积水。
2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是覆盖于陆地表面的疏松物质层,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土壤侵蚀、土壤酸化和土壤污染等方面。
土壤侵蚀一般是指在风和水的作用下,土壤或岩石物质被磨损、剥蚀或溶解,并从地表脱离等一系列过程。在自然的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表现不显着,和自然土壤形成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在矿物开采过程中,会大面积的剥离、清理地面,搬运土、石、矿渣堆积物,破坏地表植被,这些活动都会加剧土壤侵蚀过程。剧烈的土壤侵蚀,将会导致土壤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甚至出现荒漠化现象,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尤为显着。
土壤酸化是指酸性物质使土壤变酸的过程。矿物开采过程中,硫化矿床的开采会导致土壤环境酸化在矿物后期加工利用过程中如煤炭燃烧所产生的SO2等大量酸性气体可以导致酸雨,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环境酸化。土壤酸化的不良效果有很多方面,主要是随着pH值的降低,土壤对离子状态的元素的吸附能力发生变化,如对钾、镁等养分离子的吸收减少,导致这些养分流失,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
土壤污染是指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而引起的土壤恶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包括:矿物开采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汞、镉、铅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工业造成的有机物污染采矿过程中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核工业带来的核污染。土壤污染的危害很大,对生长于其上的植物产生污染和危害,使植物发生病变或死亡,重金属、放射性污染物等会在植物体表或体内残留,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类产生危害,引发疾病。
3 对水环境的影响
由于矿物开采过程中会引起地表塌陷,形成季节性积水区或常年积水区,从而改变原有的地表径流分布。同时,为了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要将矿井中的水及时排出注入河流,增加河流的水量,增强了河流的侵蚀能力,将河道加深拓宽,也会改变地表径流的形态。采矿活动还会切断地下蓄水层,蓄水层被切断后,破坏了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及其在矿井工作面周围的分布,形成水位下降的漏斗区,并对矿区周围的河流、湖泊、沼泽造成影响,甚至干涸。
除了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意外,矿物开发利用还会影响水质。从矿井中排出的水所含的悬浮物、矿物成分、重金属元素、有毒物质等对矿区周围的水体水质产生影响。在矿物后期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如果这些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不彻底,就会对造成河流、湖泊、沼泽造成污染,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河流的水量。当水体中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生生物群落将受到影响。在水循环和水体自净的作用下,污染物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但是浓度越来越低,所以在距离矿区或者排污口越远的地方,水质受到的影响就越小。
4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矿物资源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空气污染。在自然状态下,大气环境是由干洁空气、水蒸气、液体、杂质(固体微粒)构成的,其中干洁空气的比例在大气层的99.97%。矿物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矿渣,造成大气污染采矿过程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地表形成矸石山,有的矸石山含有较多的碳、硫物质,在氧化的作用下,释放出大量的CO2,CO,H2S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引发疾病。
煤炭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使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加强,加剧温室效应,改变生态环境SO2等酸性气体排入大气层,也会引发酸雨,进而对酸雨区的土壤和水体产生影响。
现在煤炭价格高涨可不是仅仅局限中国,而是全世界的煤价都在快速上涨,因此这个能源短缺问题也就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了!
为何煤炭会疯狂涨价
煤炭作为全球最为基础的能源,它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燃料”。全球电力供应几乎有80%使用的是火力发电,这些火力发电厂使用的基本燃料就是煤炭。除了电力供应需要煤炭,全球的钢铁生产、化工冶炼等等都是以煤炭为基本能力供给为基础保障。
煤炭如此重要,为何现在出现全球供应短缺,价格离奇上涨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两点:
1、多年来的环保意识,让煤炭矿业发展受阻,煤炭相关行业受限,直接后果是煤炭行业减少了开采量。供小于求,市场反应的结果就是涨价。
2、最近两年全球疫情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全球煤矿开采的数量,随著全球经济的复苏,能力消耗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完全控制好疫情,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成为全球制造业引擎后,巨大的工业消耗需要能源供给,瞬间爆发的能源需求已经超出了正常所需,这也是导致我国煤炭价格疯狂上涨的重要原因。
煤炭价格很大幅度的上涨,会导致什么后
冬天的取暖费要涨价了
对于很多北方的城市而言,当前都是集中供暖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如果采取集中供暖的地方,受到国际煤炭价格的上涨今年冬天的取暖费势必会上涨一波,并且幅度不小。
电力价格后期可能会上涨
当前因为受到国际动力煤价格的上涨,很多的火电厂它的发电成本开始大幅度的上涨,但是电力价格却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是造成目前部分地区限电的核心原因。那么预计后半年部分地区部分城市的电力价格应该会有所浮动上涨,上涨的幅度应该和阶梯用电有关。
国家未来会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
煤炭作为化石能源,在我国的经济占比重高达70%以上,其他的风电水电和核电占比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未来伴随著碳中和战略的开展国家势必会大力补贴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这是一个未来的战略风口,也是未来的商业风口。
煤炭下游企业成本上涨
煤炭除了用于发电和取暖之外,还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水泥,钢铁,化工,建材有很多都是以煤炭作为原材料,在煤炭价格上涨之后,这些下游产业的价格也会跟著上涨。随著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水泥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很多地方水泥价格涨幅已经达到30%以上,目前有个别地方水泥批发价格甚至已经达到1000元以上每吨,这个价格相对于年度来说涨幅甚至达到100%以上。
而在这一轮水泥价格上涨当中,除了产能限制是最大的原因之外,煤炭价格的上涨也有一定的影响。随著这些原材料价格都不能上涨,对应的建筑或者其他下游产业价格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1、地面水下跌
由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水下跌.
2、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
由于煤矿井下水大量外抽,矿井上底承载能力下降,加上大部分小窑煤井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预留煤柱等预防措施,有的小窑煤井甚至对国有煤矿预留煤柱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
3、地面水受到污染
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井水,酸性很大.据南坑镇水仔边一带矿区的矿井废水抽样检测,其悬浮物浓度平均值为280毫克/升,化学耗氧量浓度平均值为530毫克/升,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达2500毫克/升,最低PH值仅为2.7.这类矿井废水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4、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煤矿排出的煤矸石一般都就近堆放.随着堆存量的不断增加,堆场的占地面积也逐年扩大.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市煤矸石的累计堆存量已达7500万吨,占用土地3000多亩,而且目前仍以每年新增80余万吨堆存量的速度在递增.煤矸石经风化、雨蚀、自燃后,其表面的风化层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进人大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下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携带其表层的小颗粒物质流入河道,同时还会将煤矸石伴生的硫铁矿中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浸取出来,污染水体环境.
5、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木材,按万吨煤炭产量平均消耗坑木150立方米计算.全市仅煤炭开采业一年就需消耗木材约10万立方米,如此大的木材缺口迫使煤矿多渠道收购木材,客观上助长了乱砍滥伐,使育伐比例失调.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含水层含水量减少,也使植被生长受到影响.
6、二次扬尘污染问题
煤炭有相当一部分靠汽车运输,撒漏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煤炭流失,使街道煤尘飞扬.
为有效防治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煤矿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矿井废水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一)对现有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对已老化、坏损的废水治理设施、设备进行修复、改造,确保矿井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二)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进行治理.部分煤矿虽然停止了采煤,但仍有矿井废水(俗称老窿水)外排.主要是部分煤矿的采煤巷道间接相通,矿井废水全部从标高最低的井口外排,并将原有老巷道岩石断层和风化层中硫铁矿中的铁离子等浸取出来,导致废水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严重污染水体环境.所以,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必须进行治理,修建沉淀池,井投加石灰等药剂,经中和、反应、沉淀处理后,再达标外排.
(三)对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对淤塞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护岸;二是做好水保工程,一般应在矿区地面径流汇入点建设污水沉淀处理池等.
二、搞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市综合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是发电和制砖,年利用量约65万吨,但与目前的堆存量相比,可以说利用量很小,且利用途径单一.必须努力探索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新途径,以实现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消灭”煤矸石山.可采取的措施是:
(一)提高煤矸石发电的综合利用量
煤矸石发电以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主要炉型,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等脱硫剂,可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其常用燃料热值应在12550千焦/千克以下,产生的热量既可以发电,也可以用作采暖供热,燃烧后的灰渣具有较高的活性,是生产建材的良好原料.这部分煤矸石以选煤厂排出的洗矸为主.目前,我市仅有高坑、安源和王坑三个煤矸石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时,年综合利用煤矸石约50万吨.可在巩固、提高现有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量的基础上,对上述三个电厂进行扩容改造,提高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量.
(二)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制砖
利用煤矸石全部代替粘土,既可以降低能耗,又能减少生态破坏,这是大宗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可利用现有国家政策,采取控制、取缔粘土制砖,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砖的方式进行,可将现有煤矸石制砖能力从现在的利用煤矸石16万吨提高到奶万吨.
(三)利用煤矸石回填处置
1、煤矸石回填采矿区
利用煤矸石回填采矿区,既可减少煤矸石占地,又可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一般用于回填的煤矸石以砂岩、石灰岩为主.
2、煤矸石作工程填筑材料
煤矸石作填筑材料主要是指充填沟谷、采煤塌陷区等区的建筑工程用地,或用于填筑铁路、公路路基等.
三、做好矿区植被恢复和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工作
(一)实施封山育林,采取植草、人工造林和疏林补方式,提高地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
(二)对短期内暂无法消化的煤矸石,制定切实可行被保护规划、方案和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努好煤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