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山东明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无语的枫叶
迷人的萝莉
2023-02-01 01:19:56

山东明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最佳答案
老实的唇膏
大意的店员
2025-04-08 23:17:41

山东明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4-24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烟台莱州市建新西街西首。

山东明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683MA3N1BKE0T,企业法人李光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明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光电一体化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工业软件开发及经营,水利工程研究服务,环保工程服务,能源科学技术研究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咨询、服务,建筑装饰,房屋建筑,电力工程施工与发电机组设备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施工;城市照明设施管理服务;货物道路运输,管道和设备安装;智能化安装工程服务;通用设备修理;节能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租赁;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除外);销售:电线、电缆、光缆,制冷设备,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净水设备,建筑工程用机械,钢材,玻璃制品,五金产品,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东明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最新回答
含蓄的飞鸟
平淡的热狗
2025-04-08 23:17:41

青岛慧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0-05-28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北仲二路2号4单元602室。

青岛慧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203553986367D,企业法人李光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青岛慧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制品、电子产品、光电一体化设备、环境监测保护设备、新能源及节能产品、新材料产品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经济信息咨询(不含金融、证券、期货),建筑工程信息咨询,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批发:环境监测保护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及配件、电子产品、五金交电、机电设备(不含九座及九座以下乘用车辆)、[高分子材料、化工产品及原料(不含危险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90526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87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青岛慧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高贵的小白菜
伶俐的墨镜
2025-04-08 23:17:41
“低碳”:办“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宗旨之一。本次世博会期间,上汽集团的200辆燃料电池汽车和300辆电动汽车在园区内运行,500辆混合动力汽车在园区内运行。行走世博园,闻不到一丝汽车尾气味。

“循环”:在上海世博园浦东园区西侧,是呈带状的后滩公园,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地、叠瀑墙、梯田等不同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变为三类净水,日经水量达2400立方米。净化后的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用作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园内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等需要。

“节能”:上海世博会上的太阳能发电是使用节能技术的亮点。据介绍,世博中心太阳能光伏系统总装机功率约1兆瓦,主题馆的系统总装机容量约2.6兆瓦,后者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上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世博园内,雨能集水,晴能发电,节能“足迹”时时可寻,无处不在。

中国新闻网:上海抓住世博投入绿色革命 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

今年3月27日晚上8点半,全球6000多个城市相继进入 “地球一小时”熄灯环保行动,超过10亿人加入这项世界最大规模环保行动。有意思的是,这项活动也有质疑声——按照目前模式,供电已经输出,关掉反而是浪费。

在即将开幕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有一项科技,叫“智能电网”,据介绍可以按需发电。

一个小例子,见微知著,诠释着百年世博在今天的科技新命题:过去百年,藉由世博会的舞台,一项项科学技术成果将人类带入能源高消耗的现代生活模式;从今天开始,通过本届世博展出的,不应是继续“高速模式”的技术成果,而应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科技、新生活、新未来。

对科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新定位、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将是本届世博关于科技的最大看点。

看未来的无限可能

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开幕式,叶凯士天文台用北半球最明亮大角星牧夫座α光线转化的电信号,开启了展区万盏华灯、千尺喷泉。而这是芝加哥上一次主办世博的1893年,从牧夫座α大角星“发出”的星光。另一个“恰好40年”的故事是:第一部IMAX电影从1970年大阪世博会首映,到今天IMAX版《阿凡达》一票难求。“世博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前进历程。它激发了人类的活力、进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聪明才智的发展。”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莱这样说。

从这个角度看,2010年的世博会其实是给了我们一张畅想未来的巨幅画布,科技是画笔,想象力是颜料,世博会展现的新奇图面很可能就是20年后我们真实的生活形态。

上汽—通用汽车馆中,2030年的交通让人向往。到那时上海拥有5层立体交通网络,车联网、自动驾驶,小孩、盲人也能开车出门。新能源汽车 “叶子”身上的三大环保技术,能将高浓度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转化为电能,实现不可思议的“负排放”。而20年后的停车场,竟然是“挂壁式”的——汽车可以通过建筑外墙上的轨道,直接爬上自家阳台。

“亦小亦美”的卢森堡馆,带来不用刷保护漆也能抗腐蚀的 “耐侯钢”。芬兰馆“冰壶”外墙用木塑复合环保材料制成,可回收再利用。瑞士馆外部一个个“红点”内,分别嵌入了敏化太阳能电池制成的发光元件,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通过与发光二极管相连,最终又还原成一闪一闪的光芒;放弃了空调机,藤条遮蔽下的西班牙馆照得进阳光,却感觉不到炎热……

配套设施都有看头:园区内洗手间的卫生纸和擦手纸,是从废旧牛奶包装盒中提取的高质量纤维,经回收消毒加工后制成,它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自由森林”;园区不少区域的地面,采用渗水设计,不仅不会造成积水,还能将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

这种例子在世博园不胜枚举,可以说,5.28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有着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

8年前,申博成功后不久,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光明教授收到了一封来自欧洲某组织的邀请函。在那张小卡片上,他第一次接触到“低碳”概念,“当时对方说,想来上海世博会推广低碳理念。”

8年后的今天,身为上海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的李光明欣喜地看到,低碳理念已渗透到本届世博每个细节。数据显示,世博园250个场馆都用了非电技术空调,半年的会期内将总计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这相当于400万棵树半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为8个上海世博园区覆盖了森林。

园区外,每一个普通游客也能实践低碳理念。打开“世博绿色出行碳计算器”,只需输入出行起点、终点、方式、人数等基本信息,就可以直接为用户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排量;最近推出的世博低碳交通卡,通过预付的方式,让乘客为出行造成的碳排放 “埋单”并公开所有资金流向。

科技发明与创新是世博会最厚重的内涵之一,这是贯穿于世博会近160年历程的主线。然而,不同的时代背景,也在不断赋予它全新内涵。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召开时,32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惊叹:“多么大,多么荣耀,多么让人感动。每一个人都会热爱这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工业文明辉煌时期,世博会大多展示人类借科技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无限欲望和信心,而最近几届世博,人类的姿态渐渐变得谦恭、平实起来,过去“一面倒”式的高歌猛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真实的两难处境——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艰难探索、城市化浪潮与低碳化努力相互依存的复杂博弈。

这种微妙变化,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初露端倪,到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进一步强调;而到2010年的今天,科技重新回归最初的工具属性,人类将用其开创低碳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并不是简单地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而是世博会作为人类科学理念提升和文明发展重要驿站的明证。

抓住盛会效应 投入绿色革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已经证明,“盛会效应”对于推动最新技术成果走入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世博会恰逢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转型的关节点,中国产业界不容错过这一历史机遇。

自2004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多个国家部委,启动了“世博科技”专项,联合各大院校、企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世博会上展示中国科技人员的智慧——第一次,诠释世博科技主题的主角,不再仅限于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也有了自己的“亮剑”。世博轴的“阳光谷”,集主动采光、自然通风和雨水收集功能于一体;中国馆层层出挑的斗冠造型,巧妙的“自遮阳”体形,大幅减少了建筑整体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检票进园时那轻轻“嘟”的一声,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顺利进园提供了 “通行证”;园区内的公交大巴,是剪去了大辫子的电车、喝氢气不喝油的燃料电池客车;“一轴四馆”迷人的夜景,是半导体照明技术在中国城市街区首次大规模集中应用……

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此感慨地说,我们的企业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技术距离国际一流还有多远,并如何缩短这一差距。

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指出:“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在沉睡,在信息革命时期,中国刚刚醒来,而在如今,中国将要全心投入一场‘绿色革命’。”2010年,世博因科技而精彩,科技从世博再出发。(章迪思 陆绮雯)

昏睡的帆布鞋
重要的裙子
2025-04-08 23:17:41

一、区域地层与沉积建造

冈底斯及南北邻区地层出露较齐全,各地层区各时代地层总体发育稳定型、活动型和过渡型3种不同类型的沉积,形成了有序和无序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层组构。元古界普遍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构成区内的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古生界主要表现为被动边缘沉积特征,总体具有以陆表海为主的沉积面貌,发育相对稳定的一套碳酸盐岩建造、陆源碎屑岩建造和二者的混积建造,除个别地层区外,火山岩建造不发育。此期尚具两大特点,其一是在下奥陶统沉积时期,在永珠-嘉黎蛇绿岩带与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之间,出现了我国北方海域独具特色的珠角石动物群,反映了此时海域与我国北方海域连通。其二是石炭-二叠纪时期,冈底斯构造带及其以南地区受到冈瓦纳寒冷气候的影响,发育了具典型冈瓦纳沉积特色的冰碛杂砾岩和具浮冰落石的含砾砂、板岩建造,并伴以冷水动物群和舌羊齿植物群的出现到中生代冈底斯及相邻区域进入特提斯活动大陆边缘沉积时期,地壳活动性逐渐增强,古地理面貌出现了差异性变化,沉积环境相应变得复杂,沉积建造多样,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的发育成为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亮丽“景观”,并成为许多矿产的矿源层。始新世末,海水全面退出,本区全面隆升,发育了山前磨拉石建造和河、湖沉积的砾、砂、泥质岩建造或松散堆积,在适当的环境内为盐类矿产和贵金属砂矿提供了富集场所。

根据区域地层的地层发育的总体面貌及分布特征、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及厚度变化、古生物、古生态等特征,将本区地层划分为喜马拉雅-冈底斯和羌塘-三江两个地层大区,5个地层区,其中包括3个有序地层区和2个无序地层区,并进一步划分为15个地层分区(表1-2)。

表1-2 冈底斯成矿带地层分区

在雅鲁藏布江、班公湖-怒江等碰撞结合带中,除蛇绿混杂岩外,还发育系列无序的地层。其中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晚三叠世朗杰学群和修康群总体为一套以次深海-深海环境沉积的砂泥质浊积岩系为基质的砂泥质混杂岩,外来岩块有二叠系灰岩、硅质岩、玄武岩、砂岩等。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木嘎岗日群为一套含大量外来岩块和以复理石为基质的沉积和构造混杂岩,外来岩块的成分复杂,有变砂岩、结晶灰岩、变火山岩、硅质岩等,基质的时代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二、主要沉积盆地类型

冈底斯成矿带及南北邻区(带)从元古宇到新生界发育齐全,包括了深海盆地、斜坡、陆棚、台地、滨海、湖、三角洲、河湖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和多种沉积相类型。海相沉积之广泛,延续时间之长久,在我国实属罕见。

冈底斯构造带内的冈底斯陆块作为“西藏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质构造演化与冈瓦纳大陆的地质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现有资料已表明,石炭-二叠纪时期,冈底斯构造带已逐步转化为印度大陆北缘的活动大陆边缘,并在念青唐古拉一带出现一系列由拉张作用形成的裂陷盆地。表现为石炭系来姑组浅海一次深海过渡型碎屑复理石建造和少量中基性火山岩建造,以及二叠系洛巴堆组、蒙拉组的裂陷台地和陆棚环境沉积的碳酸盐岩建造,局部夹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沉积组合;羌塘地区受古特提斯洋壳俯冲的影响,在开心岭一带形成了一条长达数百千米的陆缘火山弧带,晚二叠世发育的热觉茶卡组和乌丽群以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特征,代表了浅海—滨岸沼泽环境。

冈底斯构造带在中生代时期表现为特提斯多岛-弧盆系统。三叠纪—侏罗纪北界的班公湖-怒江洋盆主体向南俯冲消减,白垩纪时期作为南界的雅鲁藏布江洋盆向北侧冈底斯陆块俯冲消减,形成相向俯冲的构造格局,对该带的古构造和沉积盆地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导致在各次级岛弧带、弧间盆地中发育了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建造组合并在带内自北而南形成两隆起、三坳陷的古地理格局,即申扎隆起区北侧的北坳陷,申扎隆起与仁雄隆起之间的中坳陷和仁堆隆起以南的南坳陷,发育了以白垩纪滨浅海沉积为特征的火山-沉积建造组合和古近系以陆相河湖碎屑岩沉积、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为特征的火山-沉积建造组合。与此同时,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北侧,最终形成了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和日喀则弧前盆地,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南侧的喜马拉雅浅海陆棚带,从早白垩世开始转化为定日-江孜前陆盆地,上叠在冈瓦纳北侧被动边缘盆地(北喜马拉雅碳酸盐台地)之上,发育了沉积厚度巨大的深海-半深海硅泥复理石、砂泥复理石和滑塌角砾岩。白垩纪末,随着印度—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带的碰撞,新特提斯洋消亡,雅鲁藏布江弧后洋盆转化为残余海盆地,到始新世末残余海水从雅鲁藏布江西侧全部退出,研究区结束海相沉积,全区隆升进入陆相沉积阶段。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系统是地壳表层的两个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单元,造山带向沉积盆地提供大量的沉积物质,并控制了沉积盆地的演化,而沉积盆地则通过沉积物的充填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深入研究沉积盆地,有助于解决相邻造山带的结构与造山作用过程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重大难题。把沉积盆地和造山带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分析盆山转换和造山带对沉积盆地的控制过程,是认识地球内部动力学系统和地球形成演化的重要途径和窗口,并已成为当今地学领域的热点(许效松等,1996,1997)。

刘宝珺等(1985)把沉积盆地定义为地球表面上相对于海平面的一种坳陷或洼地。冈底斯成矿带沉积盆地的发育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特提斯多岛弧-盆系统的演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经后期的多岛弧碰撞造山作用,古代的沉积盆地已成为研究区青藏高原巨型碰撞造山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考虑盆地相对于板块构造所处的构造部位、盆地充填物的特征、盆地基底的性质等基本因素的同时,还将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盆地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盆地形成与地球动力学背景联系起来。冈底斯构造带可大致划分出11种主要沉积盆地类型(表1-3)。

表1-3 冈底斯构造带沉积盆地类型划分

1.大洋盆地、弧后洋盆与洋岛

在特提斯演化过程中只发育一个特提斯主大洋盆地的思想,目前已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黄汲清等,1987;潘桂棠等,1997;许靖华等,1994)。班公湖-怒江蛇绿岩混杂带就可能代表了位于冈瓦纳大陆和古华夏陆块群之间这一主特提斯大洋盆地的洋壳向南俯冲闭合后形成的分隔冈瓦纳大陆和古华夏大陆的主缝合带(AnZ—K)。由于该特提斯大洋洋壳在后期的洋-陆转换过程中因洋壳的俯冲作用而绝大部分插入地壳深部,因而目前保存于造山带的蛇绿混杂岩中难见真正的大洋残片。

弧后洋盆是经历过洋壳的形成和发育阶段的弧后盆地,相对于大洋盆地而言,弧后洋盆除洋盆的规模较小、洋壳发育不完全等特征外,盆地中还充填有大量具陆壳特征的斜坡相浊积岩系和深海硅泥质沉积。冈底斯构造带内发育的弧后小洋盆主要有纳木错-九子拉弧后洋盆和雅鲁藏布江弧后洋盆。

洋岛是指发育于大洋盆地或弧后小洋盆中的火山岛链。洋岛上以发育典型的洋岛型碱性玄武岩(如夏威夷群岛)或岛弧型火山岩(如印度尼西亚群岛)为特征。前人在班戈县罗布中地区发现的大洋岛玄武岩,其岩性组合与洋脊拉斑玄武岩或岛弧钙碱性玄武岩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玄武岩具碱性玄武岩的高K、高Ti,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中呈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向右陡倾型等特征(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93)。

2.弧后盆地

弧后盆地是指位于火山岛弧的后缘,经弧后扩张作用而形成的大型沉积盆地。冈底斯成矿带最主要的弧后盆地为那曲弧后盆地。该盆地呈东西向展布于冈底斯构造带的北部,为一大型深水弧后盆地,东部较宽,在那曲以西逐渐变窄。整个弧后盆地在空间上为一复合盆地系,并可进一步划分成若干次级盆地,其中在局部地段可以有洋壳出露。藏北湖区蓬错—依拉山一带具面型分布的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可能就与这一大型深水弧后盆地经进一步扩张所形成的若干弧后盆地在汇聚碰撞机制下发生消亡的地质过程有关。那曲弧后盆地中充填的地层主要为中上三叠统、中上侏罗统,并有少量的白垩系和古近-新近系,厚度达10000m以上。到晚侏罗世后期,那曲弧后盆地发生明显的萎缩,早白垩世多尼组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代表了该弧后盆地萎缩后期的残留海盆地阶段的沉积。

3.裂谷盆地

裂谷是伸展背景下在陆壳下形成的一种呈线性展布、延伸较长、切割较深的较典型的伸展盆地。李光明(2002)在念青唐古拉带的纳龙一带识别出的晚古生代具裂谷特征的沉积和火山岩组合是其代表。

纳龙裂谷盆地中发育一套较为典型的晚古生代裂谷沉积组合,下部为一套粗碎屑岩组合,由紫红色杂砾岩及灰色砂泥岩组成,砾岩呈厚-巨厚层状,砾石呈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砾径多在1~10cm 之间,砂泥质胶结,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有少量的砂岩、脉石英、变质岩等。沉积环境主体属冲积扇—河流相。中部为一套巨厚层的膏盐沉积,石膏以微晶纤维状石膏为主,发育不清晰的层纹状构造,总体呈断块状产于裂谷带中,在石膏层中有大量呈近南北向延伸的辉长-辉绿岩墙群贯入,上部为一套厚度巨大的深水细屑浊流沉积,发育较为典型的浊流沉积鲍马序列Tcde、Tde、Tade等,属水体迅速加深过程中的深水远源细屑浊积岩。此外,在纳龙裂谷沉积组合中还存在一套与杂砾岩相伴生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分布于九子拉一带,火山岩具浅—中等变质,流纹岩变为钠长石英片岩,基性火山岩变质成为绿泥石片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型火山岩的特征相类似,表明该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4.孤立碳酸盐台地

孤立碳酸盐台地是指在大洋盆地或弧后盆地中大量发育的大小不一、以陆壳变质岩为基底或洋壳为基底的碳酸盐台地,其显著特征是台地上发育浅水台地相(部分地区还出现滩礁相)碳酸盐岩(Pigram C J,1989),台地四周均发育深水盆地或斜坡相浊流沉积。在后期洋盆或弧后盆地闭合的过程中,孤立碳酸盐台地常形成大小不一的碳酸盐岩块体,夹于结合带的混杂岩基质中,构成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戈县桂牙—东恰错—那曲县依拉山一带发育有大量由孤立碳酸盐台地形成的岩块。这些块体大小不一,呈岩片状产于混杂岩中,个别地方还有珊瑚礁的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亦见有大量的浅水灰岩岩块,呈剪切岩片夹于结合带的蛇绿混杂岩中。

5.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

岛弧是洋-陆转换的重要标志。冈底斯构造带的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主要为发育于冈底斯成矿带北部的班戈-嘉黎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和构造带南部的南冈底斯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班戈-嘉黎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中岛弧型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呈厚度不大的夹层产于具复理石特征的砂岩和泥岩中,喷发环境有浅海相、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多种环境;南冈底斯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中的沉积以叶巴组和桑日群为代表。其中的岛弧型火山岩组合要比前者强烈得多,常形成厚度巨大的火山岩系,喷发环境以浅海相为主,次有陆相、次深海相等多种环境。

(1)弧间盆地

弧间盆地是岛弧型火山-沉积盆地中经局部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次级盆地。冈底斯成矿带最主要的弧间盆地是冈底斯构造带南部的拉萨-日多盆地。该盆地以中侏罗统却桑温泉组碎屑岩和叶巴组岛弧型中基性火山岩组合为基底。其上发育较为连续齐全,少见火山岩夹层的中上侏罗统—白垩系。中侏罗统却桑温泉组以不整合发育于中侏罗世叶巴岛弧基底之上,代表弧间盆地形成阶段最早期的沉积,为一套粗碎屑陆相—滨海相沉积物;上侏罗统多底沟组是盆地内最大成盆阶段的沉积,由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组成,局部见海绵礁灰岩、珊瑚礁灰岩和硅质岩组合。其上的白垩系林布宗组—设兴组发育多次的海进-海退沉积序列,主体由一套潮坪、潟湖相—海陆交互相的复陆屑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成,局部夹煤线和岛弧型火山岩夹层。到白垩纪末,该弧间盆地消亡,上白垩—古近系林子宗群下部可能具陆缘弧特征的火山岩系和陆相粗碎屑岩不整合在设兴组含膏盐的红层之上,代表该弧间盆地闭合后的碰撞期火山磨拉石堆积。

(2)弧前盆地

弧前盆地是指位于海沟斜坡折带与火山岩浆弧之间的坳陷地带,通常具有地形起伏大、岩相变化大的特点。冈底斯构造带最主要的弧前盆地为南缘的桑日弧前盆地和日喀则弧前盆地。桑日群中广泛发育的斜坡相滑塌角砾岩、深水浊流沉积与岛弧型火山岩(1:20万拉萨幅、(1992)1:20万南木林幅(1998)区测报告);日喀则弧前盆地的日喀则群下部还可能包括晚侏罗世的沉积。

三、沉积盆地演化

冈底斯构造带及邻区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发育齐全,包括深海盆地、斜坡、陆棚、台地、滨海、潟湖、三角洲、河湖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和多种沉积相类型。海相沉积之广泛,延续时间之长久,在我国实属罕见。

冈底斯与南邻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古生界,特别是下古生界,总体代表了相对稳定的以陆表海为主的沉积环境特征,发育碳酸盐岩建造和陆源碎屑岩建造的沉积组合,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不发育。石炭-二叠纪时期,沉积环境开始分化,在喜马拉雅地层区,因受冈瓦纳冷气候的影响,发育冰碛砾岩和具浮冰落石特征的含砾砂、板岩建造,并伴以冷水动物群和冈瓦纳大陆舌羊齿植物群的出现。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已逐步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表现为浅海一次深海过渡型碎屑复理石建造,并有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的出现;北邻的羌塘地层区受古特提斯洋壳俯冲的影响,在开心岭一带形成了一条长达数百千米的陆源火山弧带,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和乌丽群以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特征,代表了浅海—滨岸沼泽环境。

三叠纪开始,本区进入了新特提斯沉积演化阶段。三叠纪—侏罗纪班公湖-怒江洋盆主体向南俯冲消减,白垩纪时期雅鲁藏布江洋盆向北侧冈底斯陆块俯冲消减,形成相向俯冲的构造格局,对古构造和沉积盆地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各岛弧带、弧间盆地中发育了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建造组合。冈底斯构造带在三叠-白垩纪时期表现为多岛—弧盆系统,自北而南形成两隆起、三坳陷的古地理格局,即申扎隆起区北侧的北坳陷,申扎隆起与仁雄隆起之间的中坳陷和仁堆隆起以南的南坳陷,发育了以白垩纪滨浅海沉积为特征的火山-沉积建造组合和古近系以陆相河湖碎屑岩沉积和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为特征的火山-沉积建造组合。与此同时,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北侧,形成了南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和日喀则弧前盆地。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南侧的喜马拉雅浅海陆棚带(康马-隆子分区),在晚白垩世开始转化为定日-江孜前陆盆地,上叠在冈瓦纳北侧被动边缘盆地之上,发育了以白垩系下统甲不拉组和上统宗卓组为代表,沉积厚度达4700m的深海-半深海硅泥复理石、砂泥复理石和滑塌角砾岩。而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南侧的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白垩系—始新统仍保持了冈瓦纳北部被动边缘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的特征,发育了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始新世末残余海水从雅鲁藏布江西侧全部退出,全区隆升进入陆相沉积阶段。

四、有关矿源层的讨论

冈底斯成矿带古生代以来地层发育齐全,岩石组合与物质来源复杂多变,沉积环境、沉积建造多样,既为沉积矿产提供了环境物质基础,又为内生矿产的成矿、容矿、储矿提供了物源与空间,不同成因的矿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层层位中均有较好的显示(表1-4)。

表1-4 冈底斯成矿带与沉积建造有关的矿产及分布

续表

从表1-4可以看到,冈底斯带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时期、多阶段、多类型、多成因和多物源的特点。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作用包括沉积、火山热液、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岩浆熔离、变质作用、构造作用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矿产组合。

冈底斯成矿带沉积作用形成的矿产以化工原料和能源矿产占优势,煤、泥炭、硫铁矿、自然硫、瓷土、粘土、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硼、天然碱、食盐、油页岩、油气等15种,与沉积作用或火山-岩浆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金属矿产有砂金、砂岩铜矿、菱铁矿、铅锌矿等。

砂岩铜矿:以唐古拉带雁石坪群中下部雀莫错组的含矿性较好,局部具中小型矿床规模。因矿化范围较大,具一定规模,值得引起重视。

菱铁矿:主要产于唐古拉带雁石坪群中下部雀莫错组顶部的碎屑岩中,规模较大,有“唐古拉铁墙”之誉,其中当曲、碾廷等大型矿床为代表。铁矿石中普遍含锰,工业价值较大。

铅锌矿:与侏罗纪弧间盆地(如林周-甲马-日多盆地)或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时期裂陷盆地(如念青唐古拉带的亚贵拉盆地)内的喷流沉积作用有关,铅锌矿化主要产在层状矽卡岩内,形成一系列层状、似层状的铅锌矿体,矿化规模较大,代表性矿床有亚贵拉铅锌矿、勒青拉铅锌矿等,后期受岩浆热液的改造明显。

砂金:主要见于第四系在冲、洪积和河流阶地形成的砾、砂、泥中,河流流域岩基中是否存在含金矿源体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如申扎县塔尔玛乡下吴巴砂金矿上源朗洞沟脑一带的则弄群下部蚀变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就存在岩金矿化显示。

煤矿:冈底斯成矿带的含煤碎屑岩建造所在层位包括乌丽群、土门格拉群、热觉茶卡组、麦龙岗组、楚木龙组和秋乌组,但多数含煤碎屑岩建造中煤层薄,煤质多属中-高灰硫肥煤类,且稳定性较差,相比之下,乌丽群和土门格拉群的成煤条件较好,具一定的利用价值和资源潜力。

硼矿、菱镁矿:研究区内湖泊众多,就硼矿和菱镁矿而言,以班戈错和达木错的成盐条件最好。班戈错的硼矿具大型规模,菱镁矿具中型规模,已于20世纪50年代投入开发。

石油及油页岩:班戈县伦坡拉盆地是区内最早进行勘探的含油气盆地,生油层为牛堡组(E1-2)。油页岩产于伦坡拉盆地、班戈盆地的丁青湖组和羌塘盆地的中上侏罗统地层中。在羌塘盆地中,各种油气显示十分普遍,如油页岩、沥青、稠油、盐丘等均有所见。盆地侏罗系、中上二叠统和上三叠统岩层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但成熟度较高。

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之间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在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白垩纪时期因受北部班公湖-怒江洋壳和南部雅鲁藏布江洋壳相向俯冲作用的影响,而成为冈底斯成矿带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从表1-4中可看出,除与沉积作用直接有关的非金属矿产外,与金属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集中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等层位中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中,形成一系列沉积型、矽卡岩型或热液型金、银、铜、铅、锌和富铁矿产。根据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在地层中的产出特征,结合地层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部分重要地层的矿源层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来姑组(C2-P1):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建造夹碳酸盐岩和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根据西藏地矿局(1995)在松多—加兴一带对来姑组所做微量元素特征的分析,下部岩层中所采21个样品的分析结果,Cu、Pb、Zn、Cr、Ti几种元素的平均值均超过地壳丰度值。其中Cu超3倍,Cr超出2倍。Ti的极大值大于1%,在火山岩中超过边界品位,已成工业矿床。中部18个样品的平均值Cu接近地壳丰度值,Pb超出地壳丰度值100倍以上,Zn、Cr均超出地壳丰度值。亚贵拉铅锌矿、龙马拉铅锌矿等大型矿床的含矿主岩即为来姑组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建造。

叶巴组(J2):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组合。其中部的火山岩中48件样品Cu、Pb、Zn等元素均超过地壳丰度值,Pb超出地壳丰度值1倍,Cu的均值为37.52×10-6,变化系数0.91,超过地壳丰度值约4倍。在后期的构造岩浆活动,该套地层有可能成为区内铜、铅、锌等矿产的矿源层。

比马组(K1):该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的沉积建造组合,多处见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热液型铅、锌矿化显示。微量元素特征也反映Cu、Pb、Zn超地壳丰度值的特征。其中Cu的平均值达80×10-6,是地壳丰度值的1.45倍,可能成为金、铜、铅、锌等矿的矿源层。

林子宗群(E1-2):属一套以中酸性钙碱性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为特征的火山—沉积岩系。从微量元素特征来看:Cu的平均值在10×10-6~45.56×10-6,变化系数0.69~1.72。Pb在所有样品中均超过地壳丰度值,其中下部层位平均值超出地壳丰度值的4倍,中部超过12.5倍,上部超过3倍。Zn在中下部和上部层位中的含量也超过地壳丰度值。Au在典中组中的平均含量达6.8×10-9,经后期的硅化和褐铁矿化,Au的丰度值提高到27.8×10-9,Ag达33×10-6。另外,林子宗群又是化探异常出现较集中的一个层位,还见较多的金、银、铜、铅、锌的矿化显示。因此,林子宗群矿源层特征值得高度重视。

怕黑的奇异果
老实的面包
2025-04-08 23:17:41

2009年我院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荣获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大陆科学钻探地球物理调查与信息技术应用”等6项成果荣获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奖技术二等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

2009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奖人员为侯增谦、王二七、莫宣学、潘桂棠、丁林、王安建、张中杰、李光明、罗照华、唐菊兴、秦克章、徐义刚、曲晓明、王宗起、杨竹森。该项成果是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中科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最终集成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正在西藏厅宫矿区开展矿区地质填图

侯增谦研究员(右一)在青海沱沱河铅锌矿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

项目研究的重点矿床——驱龙铜矿(中国最大的斑岩铜矿床)

课题组成员在西藏驱龙铜矿区做岩芯编录

主要创新点为:①发现青藏高原的陆—陆碰撞过程具有主碰撞聚合(65~41Ma)、晚碰撞转换(40~26Ma)和后碰撞伸展 <25Ma)三段性演化规律。首次证实三段式碰撞过程应力场均发生张/压交替的旋回式演变,研究建立了大陆碰撞造山的动力学模型,对认识超大陆形成与演化有重大科学意义;提出大规模岩浆底侵作用是高原地壳垂向增生和地壳加厚的主导机制之一。②发现高原东缘主要发生旋转构造而非大规模地块逃逸,并提出高原东缘旋转构造形变机制;发现印度板块发生断离以及岩石圈挤出与软流圈上涌的岩石学证据;提出主碰撞带存在新生地壳与再循环地壳两类地壳;提出主碰撞带活动裂谷系和藏南拆离系的发育时限及形成机制,对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作出贡献。③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以陆陆汇聚、构造转换、地壳伸展成矿系统为核心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系统阐明了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及大型矿床形成的动力背景、深部过程、发育机制和成矿机理,对区域成矿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④首次厘定出大陆碰撞带5个大陆成矿系统和10余种标志性的矿床类型,建立了以大陆型斑岩铜矿新理论为代表的5种典型矿床成矿新模型,揭示了大陆碰撞过程中成矿物质运移、积聚与沉淀机制,丰富和发展了矿床学理论。⑤初步查明了西藏高原区域成矿规律,系统建立了主要矿床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集成了一套完整的GIS资源评价系统,首次定量评估了主碰撞带Cu、Pb、Zn、Ag等资源潜力,提交了一批战略新区和找矿靶区,并取得找矿突破,为区域勘查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部署依据。

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成果

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荣获2009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单位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主要完成人员包括张兆吉、费宇红、赵宗壮、谢振华、王亚斌、苗晋祥、杨丽芝、张凤娥、杨齐青、崔亚莉、靳孟贵、许广明、雒国忠、刘立军、王强等。

该成果依靠原始水文地质方法,应用同位素水文学、计算机模拟和GIS技术,厘定了华北平原第四系地层系统,建立了水循环模式,进行了地下水资源及功能评价,预测了未来水资源形势。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图集》、《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建立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系统。

专家评价认为,该成果属地下水调查评价领域的重大成果,是华北平原50年来水文地质工作经验的总结,为国家全面掌握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承前启后的优秀成果。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漏斗分布图

采集地下水同位素样品

与国外专家进行地下水循环研究交流

野外钻探

大陆科学钻探地球物理调查与信息技术应用

2009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长安大学,获奖人员为杨文采、苏德辰、程振炎、于常青、孙爱萍、朱光明、何丽娟、刘因、钱辉、李惠民。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子工程”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管理信息和网络系统子工程”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两个重要子工程。

主要创新成果包括:①自1997年以来,首次开展了大陆科学钻探选址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孔区三维地震调查和数据精细处理、先导孔及主孔VSP调查、数字三分量地震剖面调查,优选出了最能实现大陆科学钻探科学目标的孔址。②选址地球物理调查取得了大量壳幔动力学作用的地球物理证据,如陆壳深俯冲、岩浆底侵、地幔减薄等。尤其是用24s的深反射地震记录发现了大别苏鲁地区地幔内存在5组罕见的水平反射体。③地球物理子工程成功地进行了多项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的创新取得了结晶岩区开展三维和三分量反射地震和垂直地震剖面调查的丰硕成果。④利用大陆科学钻探取得的岩心岩性、构造编录和测井资料,建立了准确的波速模型,使合成的地震道与三维地震剖面之间达到完美拟合,准确地标定了主孔两侧三维地震发现的三大类反射体,建立了解释我国地壳地震反射的第一组标尺。⑤采用以深反射地质为先导,配合各种地球物理调查,在查清地壳上地幔组构的基础上,提出优选孔址,并为后续钻探证实。⑥建立了北京—东海之间地学部、工程部和东海钻探现场3个局域网,并采用VOIP技术在两地三点间建立了专线电话。数据始终能保持正常传输。⑦建立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中英文网站以及相关的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网站。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岩心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站并通过网络发布到互联网上。将所有岩心扫描图像实时发布到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网站并实现了分级共享,为国内外用户和公众提供了很好的共享服务,使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科钻一井每天的进尺、编录信息及井场新闻等信息。

三维地震、测井和岩心岩性构造比较

(a)地震波速分层及层速度,单位km/s(b)反射体编号;(c)岩心岩性柱:绿色榴辉岩,紫色橄榄岩,粉色副片麻岩,红色正片麻岩;(d)中子密度测井曲线;(e)深度大致标尺,单位十米;(f)声速测井曲线;(g)岩心构造图;(h)三维地震连络线剖面段和声阻抗曲线

大陆科学钻探主孔预测剖面(a)及钻探完工后推测剖面(b)

西藏当雄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包括吴珍汉、孟宪刚、胡道功、江万、叶培盛、朱大岗、刘琦胜、杨欣德、邵兆刚、吴中海、赵希涛、王建平、冯向阳、纪占胜、柯东昂。

重要成果包括:①实测当雄幅1:25万地质图,测编当雄幅1:25万构造纲要图、第四纪地质图、矿产分布图、活动断层分布图,提交了优秀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大幅度提高了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程度。②将旁多群解体为诺错组(C1-2n)、来姑组(C2P1l)和乌鲁龙组(P1w),在来姑组发现晚石炭世撒克马尔期腕足类化石群,新发现半球旁多贝一个新种;在麦隆岗组新发现一批牙形石,划分5个牙形石带,定义高舟牙形石属一个新种,显著提高了我国晚三叠世诺利阶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程度。③发现早侏罗世宁中二云母花岗岩带、早白垩世欧郎序列侵入岩、古近纪旁多序列侵入岩、渐新世白榴石斑岩及始新世石泡流纹岩;在念青唐古拉山发现面积达1500km2中新世巨型花岗岩,对岩浆锆石进行离子探针(SHRIMP)U-Pb同位素测年,精确测定岩浆侵位结晶时代为18.3~11.1Ma。④将念青唐古拉岩群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和冷青拉片麻岩,在纳木错西岸发现早前寒武纪土那片麻岩和晚前寒武纪玛尔穷片麻岩,发现晚古生代鲁玛拉岩组角闪岩相变质岩,对认识拉萨地块结晶基底具有重要意义。⑤厘定纳木错与旁多2个逆冲推覆构造,测出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经历191~144Ma、109Ma、60~30Ma三期构造变形,查明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古近纪中晚期,在当雄—羊八井地堑鉴别28条活动断层与多期古地震事件。⑥新建晚第四纪湖相沉积地层单位——纳木错群及干玛弄组(Qp3g)、扎弄淌组(QhΖ),发现高出纳木错湖面130~140m高位湖相沉积,证明藏北高原晚更新世发育面积超过10万km2古大湖,重新划分了第四纪冰期,揭示了晚第四纪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⑦综合划分内生金属成矿区带,新发现10处矿点,系统调查编录了地质遗迹与地质旅游资源。⑧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3篇、SC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2部,培养5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项目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学术影响。

念青唐古拉山脉晚更新世冰川U形谷

林周盆北三叠系灰岩自北向南逆冲于上白垩统红层之上

当雄盆北历史地震遗迹

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脉

中国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图集编制与研究

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包括史长义、迟清华、鄢明才、胡树起、张勤、刘崇民、顾铁新、卜维、鄢卫东。

突出成果包括:①根据全国约750个有代表性花岗岩类岩体的768件组合样品的实测分析数据,计算出了中国花岗岩类及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等花岗岩类岩石近七十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天山—兴安造山系、中朝准地台、昆仑—祁连—秦岭造山系、滇藏造山系、扬子准地台、华南—右江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等中国七大构造单元花岗岩类及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的近70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太古代、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花岗岩类及不同时代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的近70种化学元素的丰度。首次编制了56种元素与氧化物的1:2500万中国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图和61种元素氧化物的1:2000万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花岗岩类及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近七十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和地球化学特征、中国各构造单元花岗岩带的元素丰度与区域分布特征、各地质时代花岗岩类的丰度与演化特征。研究了中国东部岩石化学元素平均含量及其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分布特征。③公开发表论文8篇,出版专著2部,并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青海野外采样

项目成果之一

中国花岗岩类样品分布图

该项成果全部使用实测资料,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不仅可以为中国的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而且对中国区域上地壳的化学组成及演化研究有重要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新疆北天山西段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

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3队、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要完成人有张作衡、王志良、左国朝、王龙生、刘敏、甘甫平、王见蓶、张长青。

新疆西天山最大的阿希金矿矿区照片

项目采用现代成矿学最新理论和采用最新的找矿技术方法,通过对新疆天山西段大地构造演化、岩浆活动与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提出区域成矿模型及找矿勘查模型,并开展了找矿预测。主要成果包括:依据构造单元时空叠覆理念,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精确定年,提出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理顺了本区不同时期的地层系统,恢复了古构造沉积环境,划分了在构造演化进程中的成矿阶段及期次;通过大量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测年以及区域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前人大量资料,重新厘定了西天山造山带各阶段演化史;分别建立了铜金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尺度典型矿床模型和区域成矿模型,在精确定年的基础上厘定了喇嘛苏、达巴特和菁布拉克等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形成环境;通过西天山与东天山和巴尔喀什成矿带综合对比,提出了西天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综合研究区铜金矿区地物化和蚀变异常遥感等找矿标志,建立了铜金找矿模型并提出了一系列靶区。

新疆北天山西段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

矿产资源与中国的工业化——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包括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韩淑琴、周凤英、韩梅、曹殿华、李瑞萍、耿诺、张建华。

本成果在揭示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诸多相关规律的基础上,从矿产资源安全、资源产业、资源环境和资源经济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及我国资源供需趋势和面临的资源安全问题,提出了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对策。①通过揭示的工业化过程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的近线性关系、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的“S”形关系等若干重要规律,创建了综合预测模型,系统预测了我国及全球未来20~30年资源供需形势,深入分析了全球资源供需格局以及我国面临的资源安全问题。②系统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理论,首次建立了我国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和供应安全预警体系,定量评估了资源安全状况。从国家发展模式的高度提出6项资源战略安全和7项市场安全政策要点。③深刻分析了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和中国工业化进程,前瞻性地指出2008年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将发生转折,有效地影响了钢铁产业政策和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揭示的需求峰值(拐点)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原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明确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紧迫性。④把资源与环境密切结合,科学地分析了资源—经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测了环境污染趋势,指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艰巨性。

项目组在老挝野外采集样品

不同价格下我国铁矿石供应格局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研究与制修订

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成果,获奖单位包括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获奖人员包括王苏明、叶家瑜、王祖荫、周金生、张 勤、罗惠芬、田来生、熊及滉、王亚平、夏宁。

本项成果是针对DZ0130-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实施中逐步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参考相关ISO国际标准和测试实际需求,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完成修订替代版本,新增加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250000)样品”、“同位素地质样品”和“土工试验”3个分标准,已在地矿行业700余个实验室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项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特点。在国内首次以测试过程为基础架构,控制对测试结果质量有影响的所有因素,规范和提升实验室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研究建立了4个数学模型应用于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其中岩石矿物重复测试相对偏差允许限数学模型解决了岩矿分析中高含量段误差允许限偏松和低含量段误差允许限偏严的问题;贵金属和水分析重复测试相对偏差允许限数学模型解决了套用岩矿分析允许限合理性差的问题;岩石矿物分析准确度相对误差允许限数学模型解决了套用岩石矿物精密度允许限的概念混淆问题。在地矿行业中首次将国际通用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于岩矿分析中不同人、不同方法、不同仪器设备分析数据的质量评估,用于样品加工的质量评估,并将标准物质的2倍不确定度作为水样分析准确度允许限。项目成果体现了分析技术的进步,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和科学性。

岩石矿物重复测试相对偏差允许限数学模型验证点位图

图中横坐标是浓度对数坐标,纵坐标是允许限

岩石矿物重复测试相对偏差允许限数学模型比较图

图中横坐标是浓度对数坐标,纵坐标是允许限,蓝色线是3点拟合数学模型,绿色线是2点拟合数学模型,红色线是新拟合数学模型

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封面

宣传贯彻与培训

淡淡的黄蜂
温婉的绿草
2025-04-08 23:17:41
单位名称 代表人河南省电力公司 王中兴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总厂魏文波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万隆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文山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建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孔凡群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俊杰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张殿国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刘大功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刘如军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王锡慧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王纪年

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戴松灵

河南省新郑烟草集团公司赵志正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汤玉祥

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马永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李联伍

洛阳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王清凯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李玉田许昌卷烟厂宋有申

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何殿洲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刘祥民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杜工会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付永水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金保庆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长杰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鹿令义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李根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郭胜利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曹朝阳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永新

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东海

济源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安国

郑州卷烟总厂邵富根

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伟民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国安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袁政文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程国贤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方建民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王炯

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高波

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孔凡群

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马廷义安阳永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常永芳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乔秋生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陈雪枫

洛阳市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马银栓

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健

河南鞋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崔明杰商电铝业集团公司郭海军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玉林

河南省新郑卷烟厂苏来兴

河南省华英禽业集团曹家富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张新科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黄学让

河南TCL—美乐电子有限公司赵博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李永正

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李广元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魏学柱

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王洪彬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费安衍

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李东升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殷保合

中国神马集团尼龙化工盐有限责任公司刘木森

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谷大可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雪枫

驻马店市驿城区华骏车辆有限公司麦伯良

华懋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万隆

河南凤宝实业有限公司李进敏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李梦臻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段玉贤

信阳新港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何殿洲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宝瑛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王建图

南阳鸭河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王松龄

河南省郸城财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仵树仁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韩海林

焦作电厂李宿安

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王有利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王树山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张杰漯河市汇通集团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郭号召

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李兴敏 河南正龙煤业有限公司陈雪枫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留栓

淮阳县安彩华林化学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孙树华

沁阳市铝电集团公司拜洪祥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李天庚

南阳卷烟厂许廷选

巩义市第二电厂霍国正

河南省西峡县保护材料集团李书成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赵胜利

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清海

洛阳白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吕书礼

河南仁和线材股份有限公司王志军焦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李宿安

河南渑池中迈铝电实业有限公司张长有

河南鑫旺集团有限公司韩占稳

河南省骏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汤广 斌

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胡绳木

漯河市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杨松贺

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郭海军

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建庄

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方燕燕

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李根

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曲波

河南邦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葆清

河南省安阳市豫北金属冶炼厂唐成河

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唐承奎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袁中告

安阳钢铁集团洛阳安龙钢铁有限公司杜永远

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曹长安

河南四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安国胜

郑州龙祥铝业有限公司王铁

郑州增奇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席增奇

遂平县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张新红

平煤集团十三矿范晋豫

河南神火铝电有限责任公司李崇

漯河市昌达实业有限公司陈松富

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有贞

河南省贝利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闫德兴

河南朝阳钢铁有限公司刘汉章

大唐安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金耀华

郑州永通特钢有限责任公司董书通

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李兴佳

河南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肖继温

河南兴安线材有限公司王兴江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乘尧

商丘市福源食品有限公司林振衡

河南思念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李伟

大唐信阳华豫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陈予辉

河南省北徐集团有限公司徐德全

新乡县刘庄农工商联合社马玉学

河南省安阳市昌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申永荣

安阳信益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李光明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寇文胜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郑有全

南阳天冠集团有限公司张晓阳

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郭自安

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魏华钧

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周文昌

濮阳市林州钢铁有限公司刘中一

河南省林州市中升钢铁有限公司桑中生

河南顺源铝业有限公司徐顺卿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朱献福

淮阳县沪光塑料有限公司孙树华

明亮的咖啡
苗条的往事
2025-04-08 23:17:41
单位名称 代表人 区号 河南省电力公司 王中兴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总厂 魏文波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万隆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文山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建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孔凡群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张俊杰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 张殿国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刘大功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刘如军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王锡慧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王纪年 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 戴松灵 河南省新郑烟草集团公司 赵志正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汤玉祥 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 马永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李联伍 洛阳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王清凯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李玉田 许昌卷烟厂 宋有申 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何殿洲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 刘祥民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杜工会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付永水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保庆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李长杰 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鹿令义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李根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郭胜利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曹朝阳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永新 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东海 济源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杨安国 郑州卷烟总厂 邵富根 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谢伟民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国安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 袁政文 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 程国贤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方建民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 王炯 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高波 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 孔凡群 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 马廷义 安阳永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常永芳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乔秋生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陈雪枫 洛阳市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马银栓 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健 河南鞋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崔明杰 商电铝业集团公司 郭海军 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玉林 河南省新郑卷烟厂 苏来兴 河南省华英禽业集团 曹家富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 张新科 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黄学让 河南TCL—美乐电子有限公司 赵博 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李永正 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 李广元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魏学柱 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王洪彬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费安衍 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 李东升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 殷保合 中国神马集团尼龙化工盐有限责任公司 刘木森 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谷大可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雪枫 驻马店市驿城区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麦伯良 华懋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万隆 河南凤宝实业有限公司 李进敏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李梦臻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段玉贤 信阳新港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何殿洲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宝瑛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王建图 南阳鸭河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松龄 河南省郸城财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仵树仁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韩海林 焦作电厂 李宿安 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 王有利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王树山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张杰 漯河市汇通集团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郭号召 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李兴敏 河南正龙煤业有限公司 陈雪枫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留栓 淮阳县安彩华林化学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孙树华 沁阳市铝电集团公司 拜洪祥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 李天庚 南阳卷烟厂 许廷选 巩义市第二电厂 霍国正 河南省西峡县保护材料集团 李书成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赵胜利 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清海 洛阳白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吕书礼 河南仁和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王志军 焦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李宿安 河南渑池中迈铝电实业有限公司 张长有 河南鑫旺集团有限公司 韩占稳 河南省骏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汤广 斌 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胡绳木 漯河市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杨松贺 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郭海军 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朱建庄 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 方燕燕 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 李根 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曲波 河南邦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葆清 河南省安阳市豫北金属冶炼厂 唐成河 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唐承奎 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袁中告 安阳钢铁集团洛阳安龙钢铁有限公司 杜永远 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 曹长安 河南四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安国胜 郑州龙祥铝业有限公司 王铁 郑州增奇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席增奇 遂平县华强塑胶有限公司 张新红 平煤集团十三矿 范晋豫 河南神火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李崇 漯河市昌达实业有限公司 陈松富 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文有贞 河南省贝利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闫德兴 河南朝阳钢铁有限公司 刘汉章 大唐安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金耀华 郑州永通特钢有限责任公司 董书通 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 李兴佳 河南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肖继温 河南兴安线材有限公司 王兴江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焦乘尧 商丘市福源食品有限公司 林振衡 河南思念速冻食品有限公司 李伟 大唐信阳华豫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陈予辉 河南省北徐集团有限公司 徐德全 新乡县刘庄农工商联合社 马玉学 河南省安阳市昌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申永荣 安阳信益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李光明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 寇文胜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郑有全 南阳天冠集团有限公司 张晓阳 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 郭自安 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 魏华钧 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周文昌 濮阳市林州钢铁有限公司 刘中一 河南省林州市中升钢铁有限公司 桑中生 河南顺源铝业有限公司 徐顺卿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朱献福 淮阳县沪光塑料有限公司 孙树华 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 薛

麻烦采纳,谢谢!

俭朴的刺猬
体贴的金针菇
2025-04-08 23:17:41
找净水机网站的话 我觉得有个网站非常不错 叫直饮机网,好像上面有介绍国内比较知名的净水器生产商,如:泉来,美的,净之泉等

我国家用净水器的工艺特点

1.周玲玲 2.武道吉 3.张永吉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2.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 东 济南, 250101

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1 前言:概述了以活性炭和膜过滤技术为核心的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工艺及净水效果,并介绍了以这两种工艺 为基础的复合型家用净水器净水工艺.针对我国现今净水器发展状况讨论了净水器相关生产标准,管理办 法,并对家用净水器发展方向做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家用净水器活性炭膜过滤紫外线消毒

2 家用净水器的主要净水工艺及其特点 2.1 活性炭净水器

我国自来水厂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 这种净化工艺主要是去除悬浮物, 胶 体和细菌, 而其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率是极低的, 同时消毒时消毒剂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 反应,生成大量的致癌有机卤化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另外随着水源污染的加剧,通过 传统的净化工艺处理的出水已很难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卫生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净水器走进家庭, 已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趋势. 家用净水器作为一种微型化的水质深度处理装置. 它的发展速度很快, 其社会需求量也 很大.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很有发展前景.

对家用净水器的研究与开发始于六十年代, 在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至今. 现在 对家用饮水净水器的研究主要是除有机物与无机污染物和除菌. 按工艺流程, 其净水技术主 要有以下几种:

活性炭是目前所有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深度处理技术, 可经济有效地 去除嗅,味,色度,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及其它人工合成有机物,且生产方便.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 内部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 其中微孔构成的内 表面积占总面积的 95%以上,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微孔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孔径 特点决定了它对不同分子大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 活性炭的孔隙一般可分为大孔, 过渡 孔和微孔.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甚微.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 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通道.微孔则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区域. 炭粒之间形成了具 压缩活性炭棒是将细炭粉经过烧结加以粘合剂压缩而成的活性炭体, 有特定孔隙分布的立体交错的网状结构. 通过粉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将水中的浊度, 有机 物等去除, 通过压缩活性炭棒的立体网状结构所具有的筛分作用又可以截留大分子物质, 细 [1] 菌等.试验表明 :采用压缩活性炭棒联用技术的家用净水器安全性高,这种净水器发展 前景广阔.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净水器对高锰酸盐指数,浊度,色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NH3—N等水质参数去除效果明显.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No. 2008ZX07421-0022008ZX07422-005)

2.2 膜过滤净水器

以超滤膜为主。

2.3 复合型净水器

膜过滤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 膜过滤法的 最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 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 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根 据膜孔径大小可分为微滤(MF,孔径 0.1—10m),超滤(UF,孔径 0.001—0.1m),纳滤(NF, 孔径 0.0005—0.005m)和反渗透(RO,孔径 0.0001—0.001m)等. 在选择膜时,应根据需要和进水水质选择适当的膜,膜孔径大了则影响出水 效果,不 能满足需要,膜孔小了,则所需工作压力高,且通量低,易堵塞,从而大提高了成本. 纳滤膜是在80年代后期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分离膜,由于纳滤膜平均孔径在1~3纳米 之间而且其工作压力一般为0.5~2.0MPa故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纳滤孔径范围介于反渗 透膜和超滤膜之间, 对污水中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具有分离特性, 有效截留分子量界 限约为200~1000.通过纳滤膜能保留大多数人体必须的无机离子,出水效率高[6,7]. 由于纳滤膜特殊的孔径范围和制备时的特殊处理(如复合化,荷电化) ,使得纳滤膜具 有较特殊的分离性能,在脱色和去除有机物(TOC) ,饮用水中加氯前三卤代烷(THA)前 驱物(腐植酸和灰黄霉酸) ,海水中的硫酸盐,水的硬度以及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放射物质 [7] 和硒等方面效果显著 .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 依靠单一的活性炭吸附或膜过滤已无法使水净化到理想的效 果,因此复合型净水器得到发展. 复合型净水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净水材料组成, 但不是简单的不同净水工艺相叠加, 而 是优势互补,相互影响以达到较理想的净水效果. 常见复合型净水器的净水流程有以下几种[8]: I. 进水→载银活性炭→微滤(超滤)→出水 II. 进水→载银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滤(超滤)→出水 III. 进水→2UM 膜微滤→活性炭→0.2UM 膜微滤(超滤)→出水 IV. 进水→PP 熔喷滤蕊→微滤(超滤)→出水 V. 进水→微孔陶瓷→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出水

活性炭纤维是有机炭纤维经活化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发达的微孔结 构,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众多的官能团.其吸附速率较颗粒活性炭快得多,再生时也易脱 附. 由于表面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使活性炭纤维对某些极性吸附质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 这有 [2] 利于去除水中的氯仿 . 活性炭净水器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进水存在氨氮, 则出水亚硝酸盐浓度会有 所增加,这是由于活性炭层中发生了生物氧化——硝化作用.另外,活性炭使用后,被活性 炭吸附的有机物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使出水中细菌增多. 在活性炭上渗银能起到杀菌和 + 使蛋白质凝固,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 Ag 对组成细菌的蛋白质酶有破坏作用, 因而使菌体弯曲变形而死亡[3],但如果渗银活性炭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漏银现象,使出水银 离子浓度超出国家相关用水标准, 而且渗银活性炭的消毒功效不能持久. 对于在活性炭使用 后其上繁殖的细菌会使出水细菌总数往往会超标, 建议后置消毒设备, 以保证出水能够生饮. 有些净水器安装了三碘树脂消毒剂, 这会使运行初期水呈黄色或甚至红色, 而且可能使水中 [4] 的碘含量超标,人体摄入过多的碘则能引起高碘甲状腺肿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紫 外灭线消毒[5].

VI. 进水→磁化→活性炭→微滤→矿化→磁化→出水 可以看出复合型净水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去除余氯,有机致突变物,色度,异味,以膜 过滤去除悬浮颗粒及微生物以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水的硬度,铁,氟等,从而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复合型净水器由于其价格适中,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而成为当前净水器发展的热点. 3 当前净水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净水器是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净水器材料 使用要求,出水水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2)对净水器的科研投入不够,这主要由于净水器量产的规模还不够,大型净水器企业 还不成规模,这就造成了净水器的生产过程规范化程度不高,处理工艺也大同小异.相信净 水器的巨大商机及对其加大科研而带来的远期效益会促使各方加大对净水器的科研的投入3)有些净水器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如有些净水器刚开始运行时效果还很明显,但时 间长了,诸如出水总细菌数超标等问题出现了,所以在设计时应从长期来考虑.

参考文献

2002,29(8):61-64 [3] 王岭. 载银活性炭的研究.净水技术[J]. 1994 (2):9-14 [4] 朱惠刚. 净水器的净水效果.环境与健康杂志[J]. 1994,11(9):186-189 [5] 岳舜琳. 家用净水器的选择. 技术交流[J],2004,7:34-35 [6] 李卉, 李光明.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江苏环境科技[J], 2006,19(2):130-132

家用净水器市场的巨大潜力必将推进其快速发展,对于发展方向,笔者认为: 1) 加速推进净化材料的发展,一方面新型的净化材料必将大大提高出水水质,另一方 面随着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 必将大幅降低净水器的总体成本, 这无疑加速了净水器的推广. 2) 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及不同需求优化处理工艺.水质一般因地而异,如我国北方水质 硬度大,而南方水质有机物污染严重故宜采用不同的工艺. 3) 防止净水器带来二次污染,如净水器上细菌的生长会使出水总细菌数超标,渗银活 性炭若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漏银现象, 三碘树脂消毒剂使用不当能使水中的碘含量超标, 反 渗透处理效果虽好, 但同时也将原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几乎全部去除, 故 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由净水器本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纳滤由于其工作压力要求低,可直接用自来水压力,而且纳滤能去除水中的各种悬 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病毒等,也能去除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卤代有机物和 部分大基团的无机盐, 其应用前景巨大. 5) 在消毒方面,紫外线消毒发展空间巨大.传统的加氯消毒会产生致畸,致癌,致突 变的消毒副产物 (DBPs)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极大, , 而臭氧消毒也由于其制取设备复杂, 运行费用高,消毒后也可能存在 DBPs,因而没有得到推广.紫外线消毒不仅不需投加任何 药剂,而且不产生 DBPs,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管理和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绿色的消 毒方式.

[1] 解磊, 杨秀妍, 白景峰等. IBAC—压缩活性炭棒联用技术家用净水器的可靠性研究应用科技. [2] 孙治荣 范延臻 王宝贞.国内外饮用水净水器的发展现状评述[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4(32):61-64

[7] 卢红梅. 纳滤膜的特性及其在国内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过滤与分离[J], 2002,12(1):38-41 [8] 李长青, 王明法, 吴小辉等. 国产家用净水器现状和发展. 中国公共卫生[J], 1999 15(6):537-538

A brief talk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Zhou Lingling1, Wu Daoji2, Zhang Yongji3

1. School of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2.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3.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These theses mainly describes the main purification process which is mainly depending on activated carb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ir optimization and strengthen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some compound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es which are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Pose problem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The problems

direction from many aspects.

Keywords: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activated carbonmembrane filtration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include the imperfect production standard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Give a brief outlook of its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