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又一电动车曝光,前脸不错,屁股匪夷所思
虽然我们总说新能源车是未来趋势,但貌似很多传统合资车企都不着急。它们不是没有纯电动车型,就是通过油改电弄个2~300km续航来糊弄人,相比特斯拉、蔚来等电动车主力军甚至是自主品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但别克却是一股清流了。
在2019年,别克推出了VELITE 6,虽然最高续航为410km,不是啥太大的亮点,但至少跟上了主流水准,16.58-19.98万元的补贴后售价也没有高的离谱。在2020年,别克还将加快新能源布局,近日我们就从工信部发现了它的又一款纯电动车——VELITE 7。
在外观方面,新车的前脸采用了与VELITE 6相似的设计语言,封闭式的进气格栅配合着“镰刀”样式的大灯,并由黑色饰条将两侧头灯相连,整体看起来很有高级感。在头灯下方,新车还配备了两条细长的进气口,虽然目前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有了它的存在,前脸就不会显得太光秃秃了。
虽然前脸的设计还不错,但是到了尾部我就不太明白设计师的想法了。首先,新车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这一点无可厚非。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亮点了。大面积的空白让人感觉车尾很秃,且车尾中部凹陷,感觉像是被追了尾一样。大面积的黑色护板也让人觉得太过简单粗暴,不够精致。所以,个人认为新车的设计有些虎头蛇尾。
据悉,新车车身尺寸为4264/1767/1616(1618)mm,轴距为2657mm,定位小型电动SUV。其搭载自LG的驱动电机,其最大功率130kW,动力表现中规中矩。关于新车的电池和续航信息目前还未曝光,我们将持续关注。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
“关注我的车家号有机会赢精美小礼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出于上班刚需买了这台奔奔e-star。现在全球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作为党员的我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政策出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在选车的时候也是选择了现在比较提倡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我觉得它的性价比也是很高的,日常使用很方便,而且价格也很美丽。
相比前脸的霸气,它的尾部造型就显得可爱多了。因为是小型车所以几乎是没有后备箱的,非常小,所以屁股就呈现出类似一刀切的造型。
首先从外观上看,虽然我的车小了一点,但是设计感还是很足的。起码比起我小时候对奔奔这类车的印象,它要显得美观的多。前脸的设计感非常好,虽然没有进气,但是在原本中网的位置也是加入了很多的动感的设计元素。
蚂蚁虽小五脏俱全呐,车灯光源全部采用led,比其有些合资品牌的紧凑车型也是不遑多让。
车子内部说实话还是很有感觉的,10.25英寸的中控屏幕和液晶仪表。还有这种荧光黄色的装饰色,看起来还是很有科技感的。包括中央扶手和档把区域很有未来感。
双屏联动的感觉还是让我很享受的,而且我的车子还支持多驾驶模式切换。不过这个功能我觉得主要就是让踏板反馈增强和动力输出提前而已。
整体内饰基本上采用织物的材质。配在这台车上我觉得刚刚好。
整车基本上从外观到内饰我都比较满意,现在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电机质量和电池的损耗速度了。
汽车品种类型众多,国内买车最喜欢的莫过于加长轿车和SUV,但却往往忽略了两厢车型,很多版本轿车是会分有两厢和三厢两个版本,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车主不仅仅是多了后备箱。
我们先要去先了解一下两厢车和三厢车之间差距,在国外受众最欢迎的轿车,恐怕就是两厢车了,因为其在操控性以及稳定性方面表现优秀,所以很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这些两厢车在进入国内之后,都会进行加长,也就是多了一个后备箱,国人喜欢三厢车的目的其实更为的简单,就是汽车多了一个后备箱,保障在日后的能够起到绝对性的作用,那两厢车和三厢车的差距是在哪呢?他们在三大件上的设计其实是完全一致的,更多的是在驾驶的操纵感受和日常的使用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国外之所以喜欢两厢车,是因为国外大多数的高速路段都是不限速的,轿车与SUV在时速120以内,其实两者跑起来没有任何的区别,区别在于时速120之后,SUV因为体型问题,整体在高速上会显得有一些不稳重,而轿车离地间隙低,并且风阻少,会让他更为的稳定,相信我们这样说之后,也就知道了轿车具备稳定性了,并且两厢车要比传统的三厢车更为优秀。
因为在车厢上少了一截,并且整体的车身重量会变得更轻,更短,比例也会达到很完美的50:50,这就像很多小钢炮一样,比如高尔夫R和福克斯ST,他们就更加倾向于两厢车的设计,所以车身小,灵活性也就强了,转弯半径小变相性的就体现在操控性优秀。
不过这就是不是说明两厢车有绝对优势呢?答案肯定不是的,两厢车的因为少了一个后备箱,后车尾距离后排的距离其实缩小了很多,如果在生活中发生一些追尾等事件,车尾是少了一个缓冲作用,冲击力会直接传到后排乘客位置,严重的话是很容易造成危险的,并且说两厢车在后备箱方面,其实表现的并不是太过于优秀,他没有SUV那样的高度,也没有三厢车那样的空间,所以在日常的储存物品方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实用。
并且有的时候多了一个后备箱,在噪音的抑制上有着明显的改善,在看完了两厢和三厢车之间的区别,相信你在选车的时候有更加明确的思路了,如果是驾驶技术不好,尤其是女性多驾驶的情况下,那么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选择两厢车的,在城市停车也好,在日常的一些驾车都是较为简单灵活的,而如果你是作为日常的家庭使用,其实去选择三厢车也是挺好的。
之前买车的时候一直有在看各家的新能源车,个人比较偏爱北汽的EX360,不过后来EC5就上市了,听到EC5的消息也有一只关注着。不过因为工作忙,一直也没有决定下来。后来终于空出时间了,就想把买车这个事情快点解决好,这样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所以我主要就是把这两辆车进行对比。原本觉得EX360的外观蛮好看的,但是看到EC5的外观,感觉更好看,因为整体看着更加年轻有活力,个人觉得车子外观不错,尤其是很喜欢这个C型大灯。大灯看起来还是比较霸气的,面积大有气势!而且因为是新能源车,少了大面积的进气格栅,整体看着也比较简洁。后来综合看下来还是更喜欢EC5。
正脸还是很大气的
侧面看着,车顶行李架,还有底盘离地还行,有运动感的!
北汽的标志,外面一圈蓝
大灯特写,还有这日行灯,材质还不错!
这张特写,看到灯芯了吧?大C包裹的这个区域那些点点的,是进风口么?
轮毂
这里居然有缆车
汽车之家~
尾灯,是这种红色罩子和白色罩子组合的,有点意思!
看到有这种蓝色就一个是新能源车了
屁股看着挺舒适的,够圆润
现在觉得EC5这情况还是不错的,首先是价格上我觉得蛮实惠的,性价比很高,外观还算是时尚有动感的,动力也不错,再就是安全方面还是到位的,车身硬件上,还有起步防冲车、上坡防溜车等等这些软件上都还不错,有无钥匙进入的,方便多了,空间上应该也能感受的,suv么,空间是够用的,总结下来还是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啊。
一、很多人印象里,购买的新能源汽车乘坐舒适性非常的差,座椅很硬,长途驾驶更是让人苦不堪言。 汽车车最核心最底层的需求是拿来移动出行的,消费者的屁股和腰可是有相当高的发言权。舒适 性差也成为很多人后悔的原因。不同需求头部空间→续航保证→乘坐舒适性排序之后,专挑软柿子捏好多新能源汽车属 于油改电车型,车内空间固定的情况下,分配空间时座椅厚度往往是被牺牲的那个 燃油车时代,内部空间高度=底板侵占高度+座椅高度+乘员头部空间高度 改成电车后。
纯电加速 百公里5.7秒的车随便开百
公里8块钱,e2百公里能耗10度电,随便开百公里三块六,开e2上下班60公里两块钱比公交
车还便宜,你要说保值率,那不好意思家境贫寒,买辆车怎么都是要用十年以上的,三五年换车目
前以及将来感觉也不太可能有那个条件。周围三五年换车的基本没有,有钱的邻居和亲戚们宝马奔
驰奥迪基本都开了七八年了没见他们换车,按理说他们换个车毛毛雨,也没换啊,那种考虑三五年
换车的应该是知乎平均水平吧,我这种月薪几千拖后腿的社会底层斗胆发言。
二、目前还不后悔,上个月又买了辆比亚迪e2 买菜,半个月开了1000公里了,我不后悔买新能源, 就是后悔唐买早了,晚两年新一代唐出来瞎了我的眼,现在一辆插电混动,一辆纯电,一辆油车, 反正以后再买车肯定新能源,没买之前都说不行,开过都香,当然家里得有车库私人充电桩,一度电0.36元,唐百公里能耗22,百公里8块钱。内部空间高底板侵占高度电池厚度座椅高度+乘员头部空间高度
这其中头部空间肯定是要优先保证的,续航要求,电池厚度也不便削减,最后就只好挑软柿子捏,
座椅坐垫就成了那个被优化“牺牲”的对象,导致很多新能源车的坐垫很薄很硬,不管长短途驾驶
都被人诟病。 大厨掌勺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厂家操刀开发及设计能力长短不一有一个很诡异的现象。
三、新能源的大趋势不可逆,合资新能源自有其地位,舒适性座椅开发理念一脉相承,消灭掉座椅 硬这一直为消费者诟病的槽点,让更多的人爱上新能源。 这也让人开始期待日产在新能源时代舒适性上的体验,日产从33年诞生起开始生产的燃油车达特桑,到47年第一款EV Tama,再到如今的Ariya;从将近90年燃油车经历以 及75年的纯电车经历,整个日产汽车始终贯彻以人为核心,传承着舒适基因,依靠一代代的车型叫 人如何更加爱上又静谧又舒适的大沙发!
坐着舒服是一种感觉,舒服的汽车座椅和普通的汽车
座椅从结果对比来看。现在这个品牌靠口碑的时代,一说起本田大家就调侃买发动机送车,一说起日产不管是从燃油时代
还是到纯电时代,一直被调侃买沙发送车,持续以技术为根基,实践创新,始终为消费者提供舒适
自信的驾驶。这些印象及口碑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通过数代车型的技术革新,广泛消费
者的大量体验才能形成的。
四、目前国内外车企公布纯电续航成绩,是相对可信的,但绝对值仅供参考,你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只有少数理想情况才能开出 NEDC 油耗/电
耗。
如今有一些逐利的厂家和媒体,关闭空调、暖气、音响甚至涉及安全的灯光,在远郊找个几乎没车
的地方慢速绕圈,或者在高速路上以 60km/h 龟速行驶,最后把这个续航成绩写成文章公布给大家
看。
君可知,那些尾标打着EV300的车,NEDC 只能跑 230km左右,某些厂家和媒体可以匀速跑
出 350km 来。
那些尾标打着EV500的车,NEDC 只有 400 km 左右,他们甚至能跑出650km 来。
五、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的玩法,多数公布的是 20%-80% 充电时间,这是针对直流快充 的数值,一
般市售电动车能做到 30-50 分钟内完成这段充电。有些电池技术特别牛的厂商,甚至能在 30-40
分钟左右完成 0-80% 充电。 以上说的全部都是理论时间,需要充电桩的健康状态良好,需要一桩二枪的桩位没
有第二台车在用第二根充电枪,需要电池温度在大概 20℃左右的舒适区如果没有电池恒温系统那
就麻烦了,充电时间远远长于标称值。
第一坑,性价比问题和保值率问题合并谈,十几万以上的新能源车第一个坑就是性价比不高,花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开出去跑长途的我想没几个,长途还是燃油车比较可靠一点。另外新能源车的保值率简直是灾难,折价率要比燃油车高出一倍,二手新能源车基本没多大市场,所以造成购车综合成本高,一般不建议一般家庭买高端新能源车,土豪除外。
第二坑,小毛病故障率高,燃油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而新能源车很多方面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进步,尤其是电池性能下降问题,包括低温区域的电池能效问题始终无法解决,高寒地区就别碰了,冬天开着暖风还低温亏电,分分钟叫你抓狂。
第三坑,低价新能源车也就是那些几万块的,安全性能,续航里程,配置简直是灾难,基本属于老年代步车的行列,不过因为性价比高,后续养车成本低,如果是上班代步那绝对不是进坑,而是站到了山顶了。
我作为新能源 汽车 的车主,在此浅谈几点我这几年来的用车体会和感受,给大家参考。
第一,新能源车是一次性车辆。就如同以前的手机是换电池的,虽然大家感觉很实用,却被一次性电池的手机所取代,对于新能源 汽车 来说也是同理,只要电池寿命恰好大于车的寿命就行了。对于续航500km的车,支持1000次反复充电,那么电池寿命就达到了50万公里,远远超出了车的寿命。你如果有一辆车,十年之后就算它健 健康 康,你也会对它感到厌倦。
第二,故障率低,维修成本低。新能源 汽车 的动力结构非常简单,最值钱的电瓶通常都有8年12万公里的质保,而其他结构和普通 汽车 类似。 汽车 的发展史不仅仅是发动机的发展史,而是方方面面都在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除了动力系统外,如悬架系统等其他系统和配件包括轮胎、传动、玻璃等等,都是在 汽车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能源 汽车 是属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鲜事物,但也有着浓厚的根基,如果你买的是一辆大众朗逸新能源,出现小毛病,那么问题肯定出在大众而不是整个圈子。
第三,购买价格适中。传统印象里,人们总感觉用电的设备比较廉价,如果价格与燃油持平,则会认为得不偿失。殊不知很多大型机械,都是用燃油发电,再带动电机进行工作,电机的性能优势非常明显。如果你抛开价格歧视,相同价钱的新能源车和油车,新能源车绝对能给你更好的日常代步驾乘体验。
第四,家庭第二辆车。如果你的家里目前还没有车,打算选购,不建议把新能源车作为首选,毕竟续航相对较短,充电不方便是现阶段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硬伤。
我现在开的电动车已经是第三台了,充电方便的话是真香。
我买电动车一般都是卖二手的,众所周知二手电动车价保值率不高,我再开个2年后再卖差价也不多,卖了后再买台车龄小的。
平日上下班,买菜接孩子成本很低,家里充电每公里1毛钱,闲着没事还可以跑一下滴滴赚点零花钱。
在1970年,美国用戴盾法创新思维把美元与黄金脱钩,再利用石油挂钩美金统领全世界的工业和经济革命半个世纪,并吸纳全世界的顶尖人才,为美国服务创造了人类 科技 进步的奇迹。但是我们要知道地球走过了45亿年,留下的结晶——石油仅供人类使用大约使用40多年时间。世界的人口75亿到90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每人每户都离不开石油化工,例如人类的衣服,70%来源于石化仅靠棉花人类估计是捂不住屁股的。既然人类离不开石油,也就是说离不开美金,而美金这个符号具有无限的驱动力,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共识货币。说穿了石油就是一种能源,我国每年要花几万亿人民币去购买它加工它,中国的80%以上的石油化工能源靠国外进口,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一定要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了能源败在苏联的基辅战役,日本为了能源发动了珍珠港事件,使它彻底灭亡!今日朝鲜离开了石油农业机械废铁一堆,中东的战争从未停止,为石油能源而战百万生灵涂碳,人类一定会遵守森林法则这一自然规律。中国现有内燃机超过四亿辆,世界现有内燃机超过20亿辆,每天都在抽地球的血液石油能能不哭血吗?因自然界仅存20%的氧气,80%的氮气是不助燃,浪费了八成石化能源,造成了环境污染,地球沙漠七成化,人类在温水中不以为然沾沾自喜。如果我们武汉大学用改性水,太阳能制造出超级氢能源替代汽油,柴油天然气,这完全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他们会极力鼓励我们去搞电动车,透过现象看本质,终极能源绝对不会是电池驱动的电动机,因为有一点化学知识的人都可以明白氢氧直燃的冲燃比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电池永远不可进入太空旅行!上帝留给我们的转型时间不多了,错了就改过来,以人民的利益为大勿忘初心,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口石油吧!不要以小龙思维仅看眼前之微利留下千古遗憾。试下用电动车来废掉四亿辆内燃机,道理是节能还是环保呢?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真香
在电池能量密度比问题,电池充电时间问题,电池静置自然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是当小白鼠!另外仍大量使用烧煤的火电时期,环保效益没想象的那么大!且火电的热转换效率比直接烧油的 汽车 热转换效率低很多,若全面取代烧油车后,可能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硫化物排放量比现在还要多很多!
蔚来车主,真香,家里油车吃灰呢
在不考虑贬值 充电 续航的问题 真的香
我进了2次,以后还会进。
不管怎么说,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本和环保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当然,有人会说生产电力也有污染啊,只能说相对来说能更好一些罢了。而且从目前来看,纯电动汽车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全部,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再者言,当太阳能/无线充电等都应用到汽车上的时候,或许污染就更小了。而且纯电动汽车哪怕能源方面有污染,相比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等污染还是要清了很多。至于大家关心的电池问题,现在貌似已经开始有回收处理的企业以及应对方式了,而未来势必更加健全。
第二个:全球趋势
其实如果你关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话,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中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说这已经是全球范围内的行为。国内如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为了不被落下,毕竟我们主流的东西还是要尝试的。而全球都主张新能源汽车可见其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毕竟能源问题已经不止困扰的是一个国家了,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再不想办法,那么随着汽车的越来越多,能源枯竭只是早晚的问题,总不能真的到那个时候再想办法吧。所以说,这也是目前全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而国内只是顺势而为,不过感觉我们反而处于第一纵队了。
第三个:弯道超车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本原因之一,毕竟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国产车企还是处于劣势状态。虽然感觉限制大多数国产车的销量都不错,也能抢占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和其他国家的车相比,在高端车型上,我们似乎一直处于弱势。说句不好听的,有多少人觉得宝马1系比哈弗H9还要好,甚至有人说宁可买捷达都不买红旗。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则给了国产车机会,毕竟大家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同一起跑线起步,给了国产车企弯道超车的机会,当然,最终结果如何,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这款车设计的非常饱满、圆润,可爱又带点俏皮。车前身中间是蜂窝网的设计,去看车的时候就感觉这个设计挺特别的。还有那个亮绿色的线条设计,非常亮眼,与白色的车搭配在一起,显得更加亮丽而不俗。
放一张我最喜欢的图,这个角度开起来显得汽车更加可爱、活力十足。
我当时试车的时候,刚开始我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可能不太好,没想到它的动力十分足,起步非常快,油门踩到100开起来也非常可以。
车漆有点薄,但是多加注意也不容易蹭到。
车毂有16寸,看起来还是挺大的。
车轮的设计也非常精致,黑色与银色相互缠绕在一起,整体看不大不小,刚刚好的样子。
车灯是远近一体的透镜,聚光效果非常不错。
荧光绿,非常充满活力。
车的尾灯设计落落大方,有种贯穿式尾灯的效果。
这款车的续航能力非常好,不怎么耗电,也是因为这点我才选择了它,而且续航长的车子在市场上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车的logo像兔子的耳朵,更显活力,车屁股的外观也看起来凹凸有致。
车门也有荧光绿的设计,营造出了充满活力的视觉效果,与其他细节的地方相呼应。
车内座椅采用了真皮和布料的双面料,透气又舒适。
我们家人身材比较瘦小,车的容量妥妥的够用,还有非常多的储物空间,可以放一些小的东西之类的。
方向盘有多媒体的控制按钮,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方向盘双手握起来的手感轻盈也非常舒适。
越说越喜欢我的爱车,为自己选择这辆车点个大大的赞!
内饰有皮质的,也有布料的,好像是耐污性的材料。
车的玻璃从里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窗外的景色。
这款长安新能源汽车从整体来看,我觉得非常赞,它的功能、配置、舒适性都给了我良好的体验,并且外观很耐看,不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是一款值得购买的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