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2021年国内新能源积分交易达109亿元 特斯拉、比亚迪成为积分“大户”

执着的滑板
整齐的电源
2023-02-01 01:06:11

2021年国内新能源积分交易达109亿元 特斯拉、比亚迪成为积分“大户”

最佳答案
英勇的书包
壮观的黑裤
2025-04-06 23:11:34

7月5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2021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 汽车 积分(“双积分”)情况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度积分交易规模大幅提升,新能源 汽车 积分累计交易金额141亿元,其中2021年交易总额109.4亿元,同比增加322%。

具体而言,特斯拉、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积分排名靠前,属于积分“大户”;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本田等合资 汽车 制造商则表现“不合格”,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能达标。

2021年双积分车企达标率过半

特斯拉、比亚迪积分超百万

总体来看,自主品牌车企表现优于合资车企。其中,上汽通用五菱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分别位列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榜和新能源 汽车 积分榜第一;上汽通用 汽车 有限公司、东风 汽车 有限公司分别位列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榜和新能源 汽车 积分榜倒数第一。

2021年“双积分”榜单中,比亚迪、特斯拉等拥有强势新能源 汽车 产品的公司成为积分“大户”。公告显示,从单个公司来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新能源 汽车 积分最高,达到140.17万分;比亚迪旗下两家公司比亚迪 汽车 工业有限公司和比亚迪 汽车 有限公司的新能源 汽车 积分相加,合计达到了165.56万分。

值得一提的是,主攻新能源 汽车 的造车新势力普遍表现优异。除了蔚来 汽车 由江淮 汽车 代工,无具体数据外,小鹏 汽车 、哪吒 汽车 、威马 汽车 、理想 汽车 、零跑 汽车 的新能源 汽车 积分分别为36.09万分、20.84万分、15.93万分、14.35万分、8.26万分。

另一方面,一汽-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长安福特、上汽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表现均不合格。其中,上汽通用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达到-95.25万分,在合资品牌中负积分数排名第一。

自主品牌中,奇瑞、吉利未能达标,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分别为-76.76万分和-44.99万分,平均燃油消耗量负积分数量仅次于上汽通用。

此外,主营高端豪华车的进口车企也位列负积分大户行列。其中宝马(中国) 汽车 贸易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中国)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 汽车 (中国)销售有限公司、福特 汽车 (中国)有限公司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分别为-29.99万分、-15.64万分、-12.2万分、-3.49万分、-2.13万分。

“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排名垫底,主要在于合资企业新能源车数量少,所以双积分表现相对较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总体来看,新能源 汽车 销量高,积分表现就相对较好。

积分交易超109亿元

“双积分”政策仍将持续调整

所谓“双积分”政策,即《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 汽车 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2017年9月28日发布,实质是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形成促进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协调发展的市场化机制。

“双积分”达标对于 汽车 制造商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公司高油耗产品的申报和高油耗产品的生产。根据《管理办法》, 汽车 企业考核达标的产生正积分,不达标的产生负积分。不过,油耗积分未达标的 汽车 公司可以通过抵消自产新能源 汽车 的正点数、在关联企业之间转移、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正点数等方式抵偿归零。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新能源积分交易109.4亿元,同比增长322%。2021年平均燃料消耗量超额完成5.97升/100公里的考核目标,较2020年下降15%以上;新能源 汽车 积分在考核比例提升背景下,仍然实现新能源正积分同比增长55%,负积分同比下降25%的成绩。

按照工信部此前公布的均价2088元/份的价格,特斯拉和比亚迪若将所有新能源 汽车 积分卖出,将分别获益34.57亿元和29.28亿元。而上汽通用如果选择购买新能源积分,则需要花费14.92亿元。

工信部预测,考虑到前期积分结转,预计2022年正积分供给较为充裕。但随着后续油耗法规、积分考核要求更严,叠加车辆大型化趋势,后续积分供需可能会走向“紧平衡”。

(编辑 上官梦露)

最新回答
优秀的刺猬
火星上的母鸡
2025-04-06 23:11:34

日前,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原质检总局)令 第44号)要求,工信部网站正式将2019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予以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根据《公告》披露,2019年度中国境内144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093.00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80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56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643.43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10.73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417.33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85.53万分。

其中,119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乘用车2001.75万辆,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61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53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604.65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455.57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387.47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80.50万分。25家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进口乘用车91.25万辆,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905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6.28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38.7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5.16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29.86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5.04万分。

从达标的58家企业(详见文末)来看,比亚迪汽车的两家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分列第一和第三名)均排名前列,而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则紧随其后。

引人瞩目的是,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实现了“双积分”达标,这在普遍不达标的国外豪华品牌中显得“鹤立鸡群”。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保时捷去年在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进口量)多达5460辆,虽然还不到其年度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工信部进口量数据为77,716辆,保时捷公布销售数据为86,752辆,同比增长8%,占其全球销量的 31%),但按照保时捷电动化战略的提速进度来看(今年Taycan已上市,Macan也将实现电动化),这个豪华品牌将会在逐年收紧的双积分核算中更加游刃有余。

而在86家2019年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企业中,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和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分列燃料消耗量负积分“Top.10”。

不难看出,在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排名后10名企业中,主流合资汽车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位置,在我国双积分政策不断加严的背景下,合资企业急需加大电动化产品生产和布局。

按照2020年6月22日,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简称“新《管理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将2020-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调整为14%、16%、18%。而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简单来说,新《管理办法》对《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相同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R,标准车型新能源汽车积分下降超过一半,计算方法同时增加了能量密度、电耗等技术标准要求,弱化了单车续航里程的影响。

工信部表示,该积分比例是在统筹考虑行业正负积分基本平衡、满足第五阶段油耗标准和实现既定产业发展目标的基础,综合测算得出的。按照该比例要求,基本能够保障实现“到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4.0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达到汽车总量20%”的规划目标。

随着新能源积分要求的日渐严苛,达标企业未来可通过出售新能源正积分获得收益;而不达标企业中多数都没有新能源正积分,并且负积分也有较大缺口,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抵消负积分。不过,如今新能源正积分供过于求,业界也开始担心将导致积分价值的降低。

有鉴于此,工信部坦言2017年9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出现了积分供大于求、积分价格偏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导力度不够的情况,随着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强制考核纳入、油耗要求进一步加严,积分市场供大于求情况将显著改善,交易价格也将充分体现市场价值。

面对“双积分”政策,车企必须生产低油耗的车型和新能源汽车,否则就必须购买新能源汽车积分或者削减传统能源车辆产量。总的来看,双积分推动了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6万辆,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行业平均油耗实际值达到5.5L/百公里,较2016年下降10%以上,“双积分”政策有力促进了行业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方式不同,“双积分”政策的思路是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形成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市场化机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修改后的政策加严了“双积分”考核要求,增加了结转方式,减少了正积分供给,有利于平衡积分市场供需关系,将有效激发行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活力。

附:2019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怕黑的曲奇
唠叨的指甲油
2025-04-06 23:11:34

电车汇 消息:今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 汽车 积分情况公告》,2019年度中国境内144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093.00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80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56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643.43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10.73万分,新能源 汽车 正积分417.33万分,新能源 汽车 负积分85.53万分。

2019年对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 汽车 积分有了10%的比例要求,所以从2019年开始出现新能源负积分,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新能源 汽车 正积分可以完全覆盖负积分,并且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也可以充分覆盖负积分。从这个角度来看,2019年新能源正积分供过于求,并且正积分富余很多。

据电车汇统计,2019年燃料消耗量达标的企业共有58家,这些企业里可交易新能源积分数量前十的企业是比亚迪、北汽股份、比亚迪工业、特斯拉、江淮、上汽、北汽新能源、广汽、东风、吉利,随着新能源积分要求的严苛,这些企业未来可通过出售新能源正积分获得收益。达标企业里仅有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产生了新能源负积分。

2019年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企业共有86家,这些企业里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数量前十的企业是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东风 汽车 、东风小康、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三菱。不达标企业中多数都没有新能源正积分,并且负积分也有较大缺口,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抵消负积分。

双积分中最有价值的是新能源正积分,但是如今新能源正积分供过于求,必然导致积分价值的降低。为此工信部近期修改了双积分管理办法,调整了积分计算方法,明确了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 汽车 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14%、16%、18%。随着双积分政策的不断完善,新能源积分的价值也将逐渐提升。

2019年度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企业积分核算情况:

2019年度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企业积分核算情况 :

隐形的红酒
不安的发带
2025-04-06 23:11:34

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2019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公示了119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和27家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

其中,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乘用车2000.85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73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607.43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457.08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为302.41万分。

从具体车企来看,119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有70家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占58.82%,19家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为0,其余30家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为负。

2019年度乘用车生产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排行前三的分别是比亚迪汽车895075分、比亚迪汽车工业750522分、北京汽车582716分,位列前十的还有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广汽乘用车、东风汽车、天津一汽丰田、华晨宝马、北京新能源。

乘用车企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排行前三分别是比亚迪汽车478587分、北京汽车448415分、比亚迪工业406974分,位列前十的还有江淮汽车、北京新能源、广汽乘用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浙江豪情和重庆长安。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排行前十分别为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东风有限、东风小康、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四川一汽丰田、广汽三菱。

乘用车企新能源汽车负积分排行前十分别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本田、北京奔驰、北京现代、东风本田、东风有限、上汽通用、天津一汽丰田、广汽丰田。

27家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进口乘用车92.26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6.96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38.80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60.05万分,新能源汽积分为24.78万分。

其中,进口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积分中,6家获得正积分,16家0积分,5家负积分。榜首为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积分达271,282分,6家获得正积分的企业还有还有一汽集团进出口、保时捷(中国)、大众汽车(中国)、克莱斯勒(中国)、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

乘用车企业油耗负积分排行前七分别为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福特汽车(中国)、宝马(中国)、捷豹路虎(中国)、丰田汽车(中国)、大众汽车(中国)、斯巴鲁汽车(中国)。

整体来看,2019年,中国乘用车企达成油耗正积分607.43万分,负积分457万分,差值为150.35万分,正积分有剩余。按照双积分管理办法,车企的油耗负积分,要在主管部门正式公布积分报告(正式报告一般在6月30日前公布)90日内抵偿归零。

中国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正积分383万分,负积分80.69万分。这是第一次出现新能源负积分,按照此前发布的标准,自2019年起,所有乘用车企业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比例为10%;2020年积分所占比例为12%。按照双积分管理办法,除了2019年可以延缓到2020年抵偿归零外,也必须当年归零。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差值为302.41万分,正积分有大量剩余。

对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数量较大的车企来说,抵偿办法可以使用本企业结转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使用本企业受让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使用本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和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这几种办法,但是从此次公示的双积分情况来看,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数量较大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数量一般也为负,仅有两家为正,用来抵消燃料消耗量负积分肯定不够,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寻求关联企业进行转让,像奔驰可以寻求北京汽车和北汽新能源的正积分进行抵消。

双积分政策在2019年进行了多次修订并征求意见,但新的双积分政策迟迟未出台。面对富余的正积分,双积分政策的作用显然有些失效,不知接下来相关部门是否会对双积分政策进一步收紧。

另一方面,对负积分大户来说,寻求关联企业只能暂时缓解新能源发展滞后的痛点,面对销量越高负积分越多的情况,还是得尽快转型电动化补足短板才行。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