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能缓解能源危机的办法
(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益枯竭,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2)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3)要防止温室效应,可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开发新能源.
答案:(1)太阳能、风能;
(2)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3)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开发新能源.
至少有三种可以长期和大量利用的能源可以保证人类至少是部分人类的生存和需要。这就是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三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如果合理利用的话,数量也比较庞大。现在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利用,那是因为我们还可以找到更为廉价的石油,天然气,煤等不可再生能源。但当能源将近枯竭时,昂贵的开采成本和高昂的价格必然促使人们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方向去转变。
故填: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碳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
故填:C+O2
| ||
(3)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故填:电解水.
(1)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核能、生物能、波浪能等) (2)①C+O 2 CO 2 ②CaO+H 2 O=Ca(OH) 2 (3)①干电池、蓄电池的使用等 ②给电池充电、电解水等 (4)燃烧后生成水,无污染 |
有待开发利用的能源很多,有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凡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释放能量的都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池放电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水、给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
(2)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等能源.故填:太阳能;氢能;风能.
(3)氢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热能属于内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
(4)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故填: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1)石油的分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得到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炭和煤焦油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化学. (2)同体积的两种燃气,液化石油气耗氧量多,天然气耗氧量少,把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用天然气为燃料时,需要减少空气的量,增加天然气的进入量. 故答案为:C. (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其中甲烷是形成温室气体的成分之一,所以如果开采不当而使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是引起“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 (4)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C 2 H 5 OH+3O 2
故答案为:可再生; C 2 H 5 OH+3O 2
|
(1)目前有待开发利用的无污染的新能源很多,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2)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反应很多,如放热反应等,如:C+0 2
(3)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般是电池或充电器;干电池的使用、蓄电池的使用等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充电、电解水等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氢气作为能源有三大优点:①可以用水制取,来源广;②放热量多;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太阳能、风能、水能;(2)①C+O 2
|
(1)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2)2H 2 +O 2 =2H 2 O;C+O 2 =CO 2; CaO+H 2 O= Ca(OH) 2 ;NaOH +HCl=NaCl+H 2 O;2Mg+O 2 =2MgO;以上均可 (3)F电池的使用或蓄电池的使用给电池充电,电解水等 (4)燃烧后生成水,无污染 |
故答案为: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2)根据常识可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 ||
故答案为:天然气、CH4+2O2
| ||
(3)根据常识可知: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可燃冰”;
故答案为:“可燃冰”.
(4)通过分析题干中所给能源可知:煤、石油、天然气、氢气、“可燃冰”是通过燃烧获得能量的,属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而太阳能直接利用了光能,风能和潮汐能利用了风和潮汐中的动能,为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
故答案为: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气、沼气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而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故首先燃料为氢气;氢能源的优点包括:资源丰富、来源广,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产物是水无污染;
故答案为:氢气、资源丰富、来源广,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产物是水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