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EV将出口挪威,欧洲新能源市场为什么会如此火热?
近日,挪威一名 汽车 博主Kris Rifa,在当地拍摄到了一辆比亚迪的纯电动车。新车虽然全身上下的所有车标、标识均被贴纸遮盖,但对电动车有所了解的朋友来说,能够看出这是一台比亚迪的唐EV600。换句话说,比亚迪唐EV甚至更多的比亚迪车型将出口到挪威。
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3月份全球多数市场的 汽车 销量纷纷下滑,然而欧洲新能源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欧洲电动 汽车 市场已经延续了三个月的快速增长态势。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会选择出口挪威?整个欧洲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为什么会如此火热?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今年3月对挪威来说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当月,挪威共卖出9358辆新能源 汽车 ,占新车销量的75.2%,这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换句话说,每售出4辆新车就有3辆是新能源 汽车 。
在这其中,卖的最好的是奥迪e-tron,其销量为1,681 辆;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共售出997辆;第三名是大众e-Golf共卖出629辆。
不仅如此,事实上挪威目前是世界上电动 汽车 拥有率最高的国家,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报告显示:挪威的电动 汽车 数量占所有 汽车 数量的百分比高达50%,这就意味着在挪威的所有 汽车 中,两辆车中就有一个是电动 汽车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挪威超过德国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电动 汽车 市场。
之所以能够成为电动车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与挪威自身的条件和政策是分不开的。首先,挪威人口少、面积小、全国地理环境差异不大,非常有利于推广普及电动 汽车 。
其次,挪威政府对电动 汽车 的支持和扶持,要远早于其他国家,从1991年就开始对电动 汽车 进行免税或补贴了,而且为了让更多市民接受电动 汽车 ,停车费、过路费统统有优惠,而且加强充电网络建设与改造升级,可谓是用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推广普及电动 汽车 。
由此可见,作为电动车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且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挪威已经成为了电动车的天堂,各大新能源车企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这里有一席之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比亚迪要把唐EV出口到挪威。
实际上,不仅是挪威,整个欧洲地区都在经历一股电动化的浪潮。在整体车市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欧洲电动 汽车 市场仍能保持向上势头,有多方面原因。但是这其中,碳排放标准急速加严和“禁售燃油车”政策,是欧洲电动 汽车 发展的最大外驱动力。
去年底,欧盟启动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计划,该地区希望在本世界中叶之前实现碳中立。此前车辆制造商在欧洲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如果他们不能大力推广零排放车辆,他们就要向欧盟支付高额罚款。
与此同时,欧洲多国如法国、英国、挪威、西班牙、荷兰等,都提出了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部分城市开始划定燃油车的禁行区域。政府的“禁油”力度也极大推动了欧洲各国电动 汽车 的发展。
当然,与中国情况相同,欧洲电动 汽车 初期发展迅速,也离不开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
作为欧洲最大的 汽车 市场,德国新能源 汽车 的情况值得关注。去年底德国政府宣布延长电动车补贴政策至2025年底,并且售价低于40,000欧元的纯电和插混电动车的补贴都能相应提高50%,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补贴;而价格处于40,000欧元至65,000欧元的纯电和插混则的补贴分别提高至最高5,000欧元和3,750欧元。
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3月,德国整体车市销量同比降幅达到38%。但是电动 汽车 销量为19755辆,市占率达到 历史 最高值9.2%。根据相关人士分析,即便是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德国的电动 汽车 市占率也能达到10%。
相比之下,疫情对法国整体车市的冲击极大(新车销量跌72%)。或许是因为法国政府为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6,000欧元的奖励(最高可达14,500欧元补贴),以及免除进口税、增值税和道路税等优惠政策的原因,3月份法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受到的影响较小,3月销量同比上涨12%至7,740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318辆,约占当月乘用车总销量的11.7%,创下 历史 新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2020年,法国电动 汽车 的市占率有可能达到10%。也就是说,法国全年电动 汽车 的销量大约为15万辆-20万辆,有望成为欧洲仅次于德国的电动 汽车 大国。
2018年开始,英国逐步取消了针对混合动力 汽车 的补贴,仅为纯电动 汽车 提供了最高可达3500英镑的补贴和返款。作为欧洲第二大 汽车 市场,英国车市受到了“退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3月份,虽然英国整体 汽车 销量受疫情影响同比下跌44%,但电动 汽车 销量和市场份额却仍然保持了惊人的增长。当月英国共售出18,512 辆电动车,创 历史 新高,较2019年同期同比增109%,电动 汽车 销量的增长,也给车市的总体衰退带来了一些缓解。
荷兰虽然是个欧洲小国,但在电动 汽车 销量上的表现,远远超出了预期。当前,荷兰提供了多种优惠措施,其中包括对于每辆电动 汽车 ,其售价处于5万欧元以下的部分,将享受比燃油 汽车 低得多的销售税率,以及免征公路税等。
今年3月份,荷兰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25%,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仍然实现8%的正增长,达5,102辆。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到17%,仅纯电动 汽车 市场份额就达14%。
虽然北欧作为欧洲最大纯电动 汽车 市场的位置在去年被德国夺走,但作为电动 汽车 普及率最高的地区,北欧国家很早就开始为消费者提供购买补贴。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挪威之外,在瑞典,电动 汽车 买家可以享受最高6万克朗(约6300美元)的奖励。
在丹麦国内,该国政府取消了此前计划的对电动 汽车 征收税费的决定。并且为驾驶电动 汽车 上下班的车主提供税收减免。
通过销量数据可以看到,今年3月,瑞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再次创下新的记录,共售出7,794辆,同比增幅高达79%;市场份额也接近创纪录的28%。与此同时,丹麦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不仅上升,而且还占据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上个月,丹麦一共销售了1,758辆新能源 汽车 ,占 汽车 总销量的12%,大约每售出8.3辆车就有一辆为新能源 汽车 。
总的来说,比亚迪选择把唐EV出口到挪威,看中的是挪威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希望凭借自身的实力在遍地都是电动车的挪威占据一席之地。而欧洲新能源市场逆市上扬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欧洲已经进入电动 汽车 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然,考虑到当前欧洲的疫情较为严重,今年欧洲市场的新能源车整体销量都会受到不小影响,可能会无法达到此前预期的水平,但这改变不了欧洲电动化进程加快的大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洲和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截然不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欧洲的新能源 汽车 的整体销量的确可能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1、经济: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给予很多补贴;粗略计算一辆燃油车每公里的行驶成本大概0.5元,纯电动汽车300公里的车型实际上大概可以行驶230公里,电桩充一度电的费用约为1.8元,充满后需要63元的费用,每公里行驶大概需要0.23元的电费。相比能省不少钱。
2、环保:纯电动汽车几乎是“零污染”。电动汽车采用电力系统驱动,不排放尾气,不污染环境和空气。低噪音:纯电动汽车要比燃油车产生的噪音小很多。
3、保养成本低:燃油车的常规保养无外乎机油、机滤、汽滤、空滤这些项目,而电动车则需要检查插口接头和线路绝缘情况,最主要的就是要对电池组检测和保养,相比燃油车保养简单,费用低。
纯电动汽车的缺点:
1、续航里程短:国内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般为150公里,在季节、路况、电池等综合因素下实际续航里程也就100公里多,所以平凡充电是个问题。
2、充电时间长:慢充时间大概在8小时,快充也要2小时。
3、充电难:国内充电设施还没有完备,公共场所充电桩很匮乏。
售后服务不足: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维修比较麻烦。由于纯电动汽车主要是电力传动,现在绝大数技师都是传统汽车技师,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在一个是纯电动汽车产量和保有量比较少,零部件缺乏,所以价格比价高。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在续航,充电桩,售后维修还要大力完善。
除了比亚迪唐EV,比亚迪与RSA的合作车型还涉及多款纯电动卡车产品,包括2.6吨厢式货车、7.5吨轻卡、19吨重卡以及港口牵引车。
比亚迪欧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一鹏表示,“就电动 汽车 的普及度以及充电网络的完善度而言,挪威拥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欧洲电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作为扩充欧洲新能源乘用车版图的第一站,我们将密切关注挪威市场表现,从长远看,我们希望比亚迪的乘用车能销往除挪威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
比亚迪方面表示,截止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遍及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在欧洲,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累计销量已突破1300辆,占据当地20%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已累计交付纯电动客车超过5.5万辆。
我认为比亚迪能够征服欧洲消费市场。
在看到比亚迪的产品走向海外的消息后,很多消费者也期待着比亚迪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好消息,因为比亚迪如果能够征服欧洲市场的话,那么必然会扩大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一、比亚迪能够征服欧洲消费市场。虽然欧洲地区拥有很多优秀的汽车企业,但是由于这些汽车企业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这导致欧洲地区的汽车企业并没有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由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十分出色,所以我认为比亚迪绝对能够征服欧洲消费市场。
二、比亚迪能够征服欧洲消费市场,是因为比亚迪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尽管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由于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不高,这使得比亚迪在向海外推广的时候,并不能够抬高产品价格。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比亚迪的产品才能够具备很高的性价比优势,如果比亚迪能够将性价比优势保持下去,比亚迪就能够彻底征服欧洲市场。
三、比亚迪能够征服欧洲消费市场,是因为欧洲消费者非常喜欢新能源汽车。随着欧洲地区的环保意识崛起之后,很多欧洲消费者也放弃了对于燃油车的购买和使用,因为欧洲消费者觉得燃油车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会带来极大的伤害。为了保护环境,欧洲消费者才会纷纷购买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着这么高的热情之后,比亚迪汽车在欧洲市场必定会创造很高的销量。
如果比亚迪汽车在向海外市场发展的时候,能够保持自身的原则,比亚迪绝对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尊重,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扩大比亚迪汽车的市场份额。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继7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后,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出击的速度日渐加快。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18 月 1 日晚,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 Hedin Mobility 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瑞典市场,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Hedin Mobility 集团将在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门店。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将与 Hedin Mobility 集团联袂合作,将甄选本地多个优质经销商,覆盖德国多个区域。
在今年 10 月,瑞典和德国的多家先锋店将正式开业,更多门店也将陆续在多个城市上线。届时,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批车辆预计在第四季度交付。
比亚迪表示,在瑞典和德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将对比亚迪欧洲新能源业务版图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 64 万辆,同比增长 165.4%,新能源车累计服务客户超 210 万。在国内市场销量不断冲高的同时,比亚迪加速布局海外乘用车市场,自去年以来,比亚迪在拓展海外乘用车市场方面动作频频。
2021 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正式布局欧洲市场,首站挪威,完成了 1000 辆交付,迈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据悉,自去年 8 月挪威上市以来,比亚迪唐 EV 不断收获当地消费者好评。
今年年初,比亚迪元 PLUS 车型在国内正式上市,同步在澳大利亚上市并开启预售,命名为 ATTO3,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
另在不久前的 7 月 21 日,比亚迪日本分公司(BYD JAPAN 株式会社)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比亚迪日本品牌发布会;图片来源:比亚迪
此次发布会上,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公布并亮相了元 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将在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售的纯电车型。其中,元 PLUS 预计 2023 年 1 月发售,海豚和海豹预计分别于 2023 年中、下旬发售。
而要知道,这三款车型在国内市场均有强势表现,元 PLUS 自 2 月上市至 6 月,已连续 3 个月进入中国 SUV 细分市场前十,海豚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 58514 辆,持续领跑细分市场,海豹更是取得了 " 预售 11 天累计订单破 10 万辆 " 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比亚迪对这一市场表现抱有不小的期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 月 28 日,比亚迪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将于今年 10 月参加巴黎车展,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亮相欧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发售并交付。
比亚迪将参加巴黎车展;图片来源:比亚迪
据悉,这是比亚迪时隔十余年重返国际乘用车展。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在汽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将吸引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和厂商参展,这有望提升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事实上,比亚迪已在海外市场布局多年,只不过此前其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多以商用车为主。
资料显示,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在欧洲 20 多个国家、100 余座城市运营,遍布全球 70 多个国家及地区、400 多个城市。而就日本市场而言,比亚迪于 1999 年以二次充电电池为起点,开始服务日本客户。随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在日本顺利开展。
综合来看,比亚迪商用车在海外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口碑,这为其乘用车进军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望利好后续表现。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疫情、地缘政治、芯片短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战略的顺利实施存在挑战和风险,同时全球动荡的金融体系导致汇率波动,这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盈利能力。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2继7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后,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出击的速度日渐加快。
7月27日,比亚迪进而宣布今年10月将参加巴黎车展,这是其时隔十余年重返国际乘用车展,也是比亚迪乘用车向欧洲市场进发的集结信号。
就在8月1日,比亚迪继续官宣,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达成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8月2日,比亚迪宣布与以色列Shlomo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NEV)。
据悉,在此之前,比亚迪商用车、大巴、工程车等产品均有在欧洲、美洲、澳洲市场销售,特别是电动大巴更是许多欧洲国家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但乘用车销售几乎为零,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市场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所对应的线下门店将会陆续开业,预计首批车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而从种种举措可以看出,进入下半年以来,比亚迪的主要战略除了尽可能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实现绽放之外,就是全力扩展海外市场。
对此,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瑞典和德国市场推出比亚迪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信通过与享有盛誉的Hedin Mobility集团合作,能进一步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服务。”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3当地时间8月1日,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瑞典市场,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HedinMobility集团将在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门店。
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将与Hedin Mobility集团联袂合作,甄选本地多个优质经销商,覆盖德国多个区域。在瑞典和德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将对比亚迪欧洲新能源业务版图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线上签约仪式现场
(左:舒酉星,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右:Anders Hedin,Hedin Mobility集团首席执行官)
今年10月,瑞典和德国的`多家先锋店将正式开业,更多门店也将陆续在多个城市上线。届时,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批车辆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车核心技术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4万台,带领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持续发展。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Hedin Mobility集团具备优质的本土化资源和成熟的经销商体系,旗下拥有230多家经销商门店,业务涵盖瑞典、德国等欧洲8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与Hedin Mobility集团的强强联合将助力比亚迪进一步为欧洲市场提供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电动车产品。
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瑞典和德国市场推出比亚迪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信通过与享有盛誉的Hedin Mobility集团合作,能进一步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服务。”
“我们非常荣幸可以成为比亚迪欧洲地区的合作伙伴,携手为本地消费者提供销售、售后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共同为欧洲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产品,”Hedin Mobility集团首席执行官Anders Hedin如是说,“Hedin Mobility集团愿同比亚迪携手,推动欧洲电动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膨胀一下,笔者是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的见证者。比亚迪这次邀请了400多家媒体参加,算上自己家的高管、工作人员,以及供应商和各种合作伙伴,少说也有500多人。没错,笔者就是500多人中的其中一个。虽然没人认识我,但是我坐得够靠前,位置也绝对好,算是把“下线仪式”的各个精彩瞬间尽收眼底。
好了,咱们回归主题,按理说,比亚迪 汽车 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我应该吹捧一波它“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有多牛逼,但在网上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吹捧实在是太多,我都不好意思点了,所以,我决定泼泼冷水,说说比亚迪完成这第100万辆新能源 汽车 下线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2000年那会,比亚迪还在捣鼓手机电池,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反正就跟现在的富士康干的活差不多,也不知道老王哪天突然就醒悟了,咱们不能一直当打工仔,必须要干票大的。于是,2003年,有钱的老王花了2.69亿元收购西安秦川 汽车 有限公司(现比亚迪 汽车 有限公司),开始正式进入 汽车 产业。
时至今日,西安的比亚迪 汽车 工厂都是仅次于深圳的存在,宋系列车型、秦系列车型很多都是在那里产的,再看看长沙比亚迪工厂,不争气,我都没脸说。
再插句嘴,比亚迪从决定进入 汽车 行业再到完成对秦川 汽车 的收购,只花了很短的时间,这就是私企的魄力,说干咱就干,不搞那弯弯绕,要是把这事给那帮国字号车企,还没等程序走完,估计黄花菜都凉了。这也就是现阶段民营车企要比国字号车企更强,更有活力的原因。
不要以为只有恒大、吉利是“钱钱钱,买买买”,当初的比亚迪也是,毕竟 汽车 这玩意是人类 科技 的结晶,一百多年了,不搞点别人技术还真玩不转。
2008年10月,老王又用2亿的小钱钱收购了半导体企业宁波中纬。至此,比亚迪左手握着电池,右手握着半导体,口袋里面还有数不清的小钱钱,开始了造新能源 汽车 的宏图伟业。(注意:巴菲特2008年8月就入股了比亚迪,比亚迪股票大涨;2009年,老王成为中国首富,所以比亚迪那时候是真有钱)
果不其然,2008年12月,比亚迪首款新能源 汽车 F3 DM正式上市,这时候国内那帮车企还在嘲笑比亚迪搞什么新能源 汽车 ,老王则在旁边呵呵: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现在来看,不得不佩服老王当初的高瞻远瞩,不愧是体制内出来的人,消息果然灵通。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 汽车 ,比亚迪一举成为国内新能源 汽车 的“扛把子”,哦,不对,是引领者。这时候嘲笑老王的那帮人估计哭晕在厕所,打电话聊着:老王,你的三电技术给我用用;刀片电池卖点给我;我这边缺芯,IGBT芯片也搞点;“542”是怎么搞出来的,既然敢把车卖到30多万,还有那么多人买,都怪我当初有眼不识泰山,勿怪,勿怪。
把时间线拉回来,F3 DM让比亚迪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崭露头角,但是那会儿大家也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车市依旧是燃油车的天下,再加上比亚迪那会的设计、做工、品牌形象跟现在是真的没法比,所以它的新能源 汽车 主要是流入了出租车市场,就如同现在的吉利新能源 汽车 也是流入出租车市场一样。
那几年,比亚迪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并不得意,销量一直平平无奇,离第100万辆新能源 汽车 估计还差一个“0”。这个时候,太平洋对岸的特斯拉正在猥琐发育。
汽车 真是一个烧钱的行当,要不说有钱好呢。虽然那时候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平平无奇,但是老王路子野,这里不赚钱,别处来补充,总之一句话:新能源 汽车 的研发不能停,能不能赚更多的小钱钱,过上好日子,就看你们研发部门了。
于是乎,比亚迪研发部门“996、007”,终于在2015-2016年这两年看到了效果,“542战略、王朝系新车”横空出世,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仅2015年一年销量就干到了6.2万辆,同比暴增234.7%。(这个时候,特斯拉还在亏钱,继续猥琐发育)
由此可见,比亚迪 汽车 在这之前,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确实不怎么好,而在这之后也就一发不可收拾。2016年销量破10万辆,同比增长62.3%;2017年销量破11.37万辆,同比增长13.7%;2018年,艾格老爷子让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颜值大增,其销量一下子干到了24.8万辆,同比增长118%。
所以说,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卖到100万辆也就最近几年的事情,它也就过上了几年的好日子,是真的不容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王飘了,扬言“分分钟造出特斯拉”(这句话具体什么时候蹦出来的笔者也搞不清楚了,2013或2018左右),殊不知,特斯拉猥琐发育完成,开始来中国市场搅局。
2019年,比亚迪已经连续4年成为中国 汽车 市场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冠军,没想到特斯拉“横刀夺爱”,以36.8万辆的成绩把22.9万辆的比亚迪摁在地上摩擦。
怎么着?本土作战,我比亚迪还能让你给欺负了?随后,汉EV、刀片电池问世,势必要打得你满地找牙。可事是这么个事,汉EV确实对Model 3有威胁,不过当时的市场早已不是10年前,比亚迪不仅要揍特斯拉难,还要应付蔚来、理想、小鹏这帮造车新势力。
多线作战,销量自然不理想。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16.29万辆,同比下滑12.52%。这时,你再回过头看看,比亚迪完成这100万辆新能源车的下线容易吗?是真不容易啊。因为这个时候,猥琐发育,走全球路子的特斯拉已在2020年3月完成了100万辆新车的下线。比亚迪表示压力山大。
老王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既然离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还差个几万辆,那咱们就搞点新路子给他们瞧瞧,100万辆对咱们都是小意思。于是,你又看到了老王撸起袖子,从自家的“技术鱼池”中把“DM-i这条鱼”给捞了上来,一场颠覆传统燃油车的行动由此打响。
果然不出老王所料,大家还是很在乎油耗和续航,以及价格的嘛,秦、唐、宋系列的DM-i车型一经问世,便走俏市场,订单随随便便破10万都不是事(这不第100万辆新能源车就有了)。奈何生产线上的兄弟不给力,产能跟不上,把用户都急得去写“告状信”了,销售部的兄弟哭晕在展厅,提成没有就算了,客户还跑了几个。
事情到这儿,距离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也就是时间上的事情了,可以说为了这100万辆新能源车,比亚迪是几经波折。
不过事还没完,通过复盘“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背后的故事,笔者发现了更有趣的事。原来发财真的就那么几年,前提是你必须要做足准备。2008-2014年,比亚迪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平平无奇,可到了2015,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开始大幅增长,这自然离不开它研发部门的“996、007”。所以说,造车新势力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也就这几年了,长成了成为车界一霸,没长成套现走人,就这么简单。
其次,比亚迪的新能源 汽车 每一个阶段都靠1-2款车发力,而不是全部发力,又或者均衡,这点很要命。
譬如:2015-2016年,这段时间主要是秦80、秦100在开疆拓土,第一代542系列的唐,以及宋系列仅仅是辅助的份。2017-2018年,这段时间唐DM迎来高光时刻,元EV的表现也还不错,因为秦80和秦100面临升级为秦Pro DM,所以销量一般,至于宋系列的新能源车型继续打酱油。2019-2020年,唐系列车型滞销,汉系列扛起销量大旗,DM-i系列的秦、宋车型也开始热销售。
总之,比亚迪的这种毛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是奇怪得很。
最后就是产能问题,比亚迪每当一款车型销量好的时候,工厂的产能就会受到影响,以前的宋MAX、唐DM,汉EV,现在的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而这也导致了其客户的流失和品牌公信力受到损失。难道比亚迪生产部的兄弟和销售部的兄弟有仇?有钱一起赚不香吗?
复盘完了,再展望展望。
老王还很年轻,大有可为,而比亚迪 汽车 也不会止于第一个100万辆,还有第二个100万辆,第三个100万辆,以及第10个100万辆,甚至更多的100万辆在等着它。
现如今,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会在第四季度与大家见面,助力比亚迪 汽车 品牌向上。其次,上海车展发布的基于e平台3.0打造的新车更是有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和2.9S的加速成绩,这个车分给e网卖,因为那边确实没有啥车卖得好,就靠宋PLUS系列在那里撑场子。另外,比亚迪又要走出国门了,这次不是公交车、大巴车,而是正儿八经的乘用车—唐EV,卖到北欧的挪威,今年计划干到1500台,开始赚外国人的小钱钱。
最后,比亚迪要向当年笑它的人卖刀片电池,又是赚钱。至于比亚迪赚了这么多小钱钱后是不是又准备推新技术、新车就不知道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比亚迪下一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会很快到来。
写在最后,别以为比亚迪卖到100万辆新能源车有多容易,它很辛苦的,好在迎来了一个好时代,时代造就了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比亚迪的新能源 汽车 也在引领时代。(文/优视 汽车 向前)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