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开建了吗?
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工程2月28日开工建设。该工程连接河北北部与北京,总投资125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河北新能源外送消纳,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电力。
据介绍,该工程额定电压±500千伏,总换流容量900万千瓦,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项目。工程将建设666千米直流输电线路,新建张北、康保、丰宁和北京4座换流站,确保2020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运。
所谓柔性,主要指运行控制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相对于传统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更能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支撑“弱送端”条件下新能源的接入与规模送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灵活性。就像个太极高手,具有“以柔克刚”的本领,是当今电网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
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区,河北张家口风能、太阳能十分丰富,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规划2020年超2000万千瓦,但本地消纳能力明显不足。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的建设,将实现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电源与北京负荷中心相连。届时北京市外受电比例将达到70%,冬奥场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有力服务低碳奥运专区建设。”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说。
舒印彪表示,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将实现12项世界第一。工程将推动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输送容量上创新发展。其形成一整套的中国解决方案,为提高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持和扩大我国在全球电力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
应该是“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全部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更将会是奥运史上的创举。
为保障北京冬奥会绿电供应,我国在多个环节进行了技术创新。凭借多年实践和探索,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绿色供电,这些绿电主要由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不仅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也实现了人类能源史上一次重要突破。
为此,我国创新研发建设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将张北地区原本分散四处的风电场、光伏电站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该工程采用我国原创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具有可控能力强、功率调节速度快、运行方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抑制交流电压波动,减少功率波动对受端电网影响,成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的“金钥匙”。
电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手机、电动车和遥控器等产品都需要使用电池。目前最大的电池是由中国建造的,我找到了相关新闻资料,来看吧!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电池可储存36兆瓦时电能。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中国河北省诞生世界最大的电池,这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电车制造商比亚迪汽车联合建造的一个能够储存36兆瓦时电流的巨型电池阵列。停电期间,它可以为1.2万户人家供电1小时,把它称作世界最大能源储备装置也是当之无愧。
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称,这个耗资5亿美元的设备是用“比足球场还大”的比亚迪电池阵列建造的,它们可以令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效率提高多达10%。位于张北县的这个电池阵列并不是一个独立电池。它还与140兆瓦特的风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一个智能电网传输系统联网。这个综合系统象征着中国的智能电网系统的巨大发展,该系统在条件成熟时能够产生可再生能源,并能把过剩能源储存在这个新电池阵列里,等到一天中的产电低谷时再用。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称,它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未来模式,也就是说以后将会出现更多这样的电池阵列。这对中国和比亚迪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因为比亚迪目前面临着在国内和国外销售电动车的巨大困难。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台。利用各种能源储存设备来平稳风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存在的高峰和低谷时段的全球呼声越来越强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多的依靠它们。现在中国的这个大规模项目可供世界各国参考和借鉴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后,结合企业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极推进能源供给革命,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持续增强。围绕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发展,持续加大投入,统筹推进特高压、超高压骨干网架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实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提高了电网并网消纳能力和供电保障水平。截至2018年底,公司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输电线路长度达到46亿千伏安和103万公里,分别比2014年增长了36%和23%,跨区跨省输送能力达到2.1亿千瓦。公司经营区域并网装机容量14.7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5.7亿千瓦,分别比2014年增长40%和79%。城市和农村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电能替代其它化石能源取得明显成效。适应能源消费清洁化、电气化发展趋势,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大力实施电能替代。积极服务电动汽车发展,建成覆盖4.9万公里高速公路和171个城市的快充网络,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30多万个。在机场廊桥、港口码头实施以电代油。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为重点推进以电代煤,累计完成420万户居民、近3万余家企事业单位“煤改电”任务,推广电取暖面积近9亿平方米。2018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4%,比2014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积极推进能源体制革命,电力市场化改革部署有效落地落实。按照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配合做好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电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作、现货市场建设等改革任务。2018年市场化交易电量比2014年翻了一番多,占比达到38.2%。2016年以来,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和降价降费等措施,每年减少用户用能成本超过2200亿元。同时,主动变革传统办电模式,压减环节、缩短时间、降低造价,推动我国在世界银行“获得电力”的排名从第98位跃升至14位。
积极推进能源技术革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资金372亿元,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并网、大电网运行控制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建成张北风光储输、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等一批示范工程。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9项(其中特等奖2项),拥有专利超过8万项,编制国际标准66项,较2014年分别增长84%、192%、128%。统筹推进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在能源电商、智慧车联网、节能环保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了持续发展动能。
国家电网公司12日首度公布,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同日,国家电网宣布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已不再是“试验”和“示范”阶段,后续工程的核准和建设进程有望加快。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5年,特高压的投资金额有望达到2700亿元,这较“十一五”期间的200亿投资,足足增长了13倍之余。由于特高压设备门槛较高,其投资拉动将使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上市公司受益。
宣布“三纵三横一环网”
国家电网称,“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需加快“三华”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2015年,“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据悉,在特高压交流工程方面,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其中,三纵是:锡盟—南京、张北—南昌、陕北—长沙。三横是:蒙西—潍坊、晋中—徐州、雅安—皖南3个横向输电通道。此外,还建设淮南—南京—泰州—苏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长三角特高压双环网。
在特高压直流工程方面,“十二五”期间,配合西南水电、西北华北煤电和风电基地开发,建设锦屏—江苏等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满足西藏供电,实现西藏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
国家电网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特高压将成重点投资方向
国家电网将其全新战略“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定义为: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国家电网。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具有浓厚的“特高压”色彩。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仍然是传统的电力设备供应商受益,尤其是已经形成优势竞争地位的厂商,传统电力设备供应商的受益和盈利程度最终仍取决于行业的供应格局和企业自身的地位。
仅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静态投资达57亿元,因此,上述大量交直流线路如果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将带来巨量的投资。国家电网预计,到2020年,我国特高压传输容量接近3亿千瓦,其中水电约7800万千瓦。
据国家电网人士介绍,国内100多家电工装备企业,参与了特高压设备研制和供货,其中,变压器由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天威保变自主研制;电抗器由西安变压器公司和衡阳变压器公司自主研制;断路器由平高电气、新东北电气、西安高压电气分别与国外企业联合研制、产权共享;保护控制系统由南瑞继保、许继集团、四方继保等研制。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磊也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将向特高压倾斜,初步预计,特高压交流投资额将达2700亿元(“十一五”仅为200亿),因此,少数能参与到特高压工程的厂商会风景独好。这里面,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国网收入囊中的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平高是交流线路的最大受益者,许继是直流线路的最大受益者。
以平高电气为例,刘磊预计,下半年特高压工程批量上马将有定论,按照GIS(封闭式组合电器)占特高压交流投资12%计算,平高占40%份额,未来预计特高压可为平高带来每年约25亿元订单。
2700 亿元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磊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将向特高压倾斜,初步预计,特高压投资额将达2700亿元(“十一五”仅为200亿),因此,少数能参与到特高压工程的厂商会风景独好。
http://wenku.baidu.com/view/cadd3642a8956bec0975e320.html
天空湛蓝,阳光炫目,距离北京300公里左右的河北张家口,被誉为“风的故乡、光的海洋”,这里是国家规划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
冬奥“绿电”的源头,就在这里。
数据显示,当地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规模高达8500万千瓦。与此同时,张家口地区电力需求小,新能源接纳能力有限,但毗邻的京津冀地区却需要强大的能源支撑。
2018年2月,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开工建设,2020年6月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