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中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1.1.1煤炭
2000年,煤炭生产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66.6%,预计2005年的产量为20亿t左右。根据有关部门预测,1000m以浅远景资源总量28600亿t。截至2003年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为10660亿t。我国煤炭储量丰富,按目前的开采规模,可供开采上百年。但煤炭开采最大的问题一是浪费严重,二是环境成本大。据载,国有煤矿每采出1t煤平均要动用2.5t的煤炭储量,损耗2.48t的水资源。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山西省每年挖5亿t煤,就使12亿m3水资源受到破坏,相当于山西省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平均每生产1亿t煤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面积约245km2。2002年以来,山西省煤炭开采每年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地表塌陷等损失达300多亿元,即每生产1t煤的代价为70多元。1980—2004年山西省煤矿安全事故“吞噬”了17286人。20年中累计排放烟尘达1743万t,地下采空区已达2万多km2,占山西省面积的1/7,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土地面积达6000km2。如果再加上煤炭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煤炭利用成本更高。这样的状况,本身对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环境也是希缺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具有不可逆性,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所以,中国今后要限制煤炭过度开采,实现煤炭产量逐步稳定增长,同时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积极推进清洁煤技术,缓解煤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1.2石油
2000年石油生产为全国能源产量的21.8%(折合为标准煤)。据有关部门评价,全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200亿t左右。在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中国占2.1%。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05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t。中国在石油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探明程度低,只有33%;二是相当一部分大型油田增产稳产压力增大,2005年中国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9%,而消费量同比增长16.8%,产量增长远落后于消费增长;三是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进口又以货物贸易为主,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和国际政治局势影响较大。
“十五”前4年,中国加大油气勘探力度,累计投资1000亿元,探明了8个地质储量大于1亿t的油田和3个地质储量大于1000亿m3的气田。有关院士、专家预测,随着勘探技术进步和生油理论的突破,中国将迎来石油勘探“二次创业”,前景光明。
所以,加大勘探力度和生产能力应成为中国石油产业的首选。
1.1.3天然气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不包括南海南部海域),中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22万亿m3。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万亿m3,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30.6万亿m3,探明程度12.5%。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平均年增长10%。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20年里,中国天然气年探明储量在5000亿m3以上。
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总量中,天然气占3.7%,而世界平均水平是三者基本平分天下,天然气占28%。但中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2004年为408亿m3,同比增长16.4%。
天然气替代煤炭,还有巨大的环保作用。按照西气东输工程每年120亿m3的天然气,即意味着可替代900万t标准煤,减少排放烟尘27万t。
所以,在今后的5年中,中国应提高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水平,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1.1.4煤层气
煤层气是一种与煤炭相伴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也称为瓦斯。由于煤矿瓦斯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较深,而对其开发利用重视不够。其实瓦斯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其燃烧值与天然气相当,有效利用煤矿瓦斯既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又有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降低煤矿安全事故。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34万亿m3,与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可采资源约在14万亿~18万亿m3。2004年全国开采煤矿年抽放瓦斯总量(折合甲烷纯量)达到12.6亿m3,但利用率不到30%。
中国煤层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山西、重庆和贵州地区。2005年11月1日,中联煤层气公司在山西沁南实施的潘河项目一期工程竣工,进入商业运营。2005年计划完井100口,其中15口井已经产气,平均日产气达1500m3。该项目以获得的754亿m3探明储量为基础,共安排909口井,分三期建设大型煤层气田基地。“十一五”期间,仅山西省煤层气产能将达到50亿m3,其中中联煤层气公司产能预计近20亿m3。
煤层气的利用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是薄弱环节,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煤层气的推广应用。
1.1.5水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力发电取得了辉煌成就,从1978年中国水电占能源生产总量的3.1%提高到2001年的8.7%,年发电量增加了4倍多。但相对于中国水利能源总量,这个比例仍然很低。全国水利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历时4年的复查结果表明,中国内地水利资源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0万kW,年发电量17534亿kW,相当于212亿t标准煤的发电量。截止2004年底,装机容量约1108亿kW,占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5%;年发电量3310亿kW,占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的19%。
在水能利用方面,中国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处于世界前列,而且还有很大潜力。根据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kW,开发程度达到70%左右。
1.1.6核电
在世界局势缓和和科学技术提高的背景下,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安全、洁净的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中国已建成11座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0万kW,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而国际平均水平是16%。2004年法国核发电量的比例占其国内总发电量的78%,日本装机容量为4574万kW,占国内总发电量的30%。
(1)煤一年中国消耗了15亿吨煤。
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另外,包括3317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亿多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
(2)2006年石油中国一年消耗达到三亿二千万吨.
中国已发现石油储藏量达到40亿吨。
从我国油气资源供需情况来看,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尽管随着勘探技术进步和资金的投入,我国的油气资源会有新的发现,但对我国矿物能源结构的改变难以产生根本影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开发必须以煤炭为主,煤炭开发成本比油气低,是我国能源供应最可靠、使用最经济的能源。200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7%、消费总量的70%。虽然未来较长时期内,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增加,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会缓慢下降,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煤炭仍将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预计2030年以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要地位。2030年之后,煤炭和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呈小幅下降趋势,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呈小幅上升态势。
从表5-4中可看出,200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比印度高出约17个百分点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核能、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仅为0.8%、18.8%和3.6%,比世界核能、石油和天然气的平均消费水平分别低约5个、16个和21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消费比例在表中所列的主要国家中最低,比印度还低5个百分点。表中所列的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法国仅为4.6%,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例均较高。
从表5-5中可看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5国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石油消费比例经历了低—高—低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增加天然气等洁净能源消费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选择。尤其在环保意识高涨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如欧盟就计划把天然气所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990年的16.7%提高到2020年的28.1%。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天然气将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主导能源[91]。
表5-4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 单位:106t(油当量)
(据BP,2009资料整理)
表5-5 主要发达国家石油与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91] 单位:%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也会大幅度上升,影响我国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对天然气消费的增长。为改善我国城乡居民的燃料结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天然气的居民使用量会大大提高。
(2)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天然气是清洁和高效的能源,使用量会大大增加。
(3)天然气勘探、生产和运输技术的发展会促使天然气需求量的增长。
(4)“七五”以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不断增长,我国将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增加对天然气的需求。
我国天然气资源与石油一样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而我国煤层气、页岩油、油砂资源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层气、页岩油和油砂油的开发利用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数据,我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37×1012m3,居世界第三位。页岩油资源量为476×108t,查明资源储量为27×108t,其中技术可采资源量约160×108t,可回收资源为120×108t,居世界第四位,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广东、新疆、海南等省(自治区)。油砂油目前尚无查明资源储量,预计地质资源量60×104t,可采资源量约23×104t,居世界第五位。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渤海湾盆地。松辽、准噶尔、柴达木盆地可望找到有经济价值矿区。油价的大幅度上升已经使页岩油和油砂油等非常规能源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经济性。非常规油气资源将逐步成为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目前煤层气在我国已进入商业化开发试点阶段。
煤制油中一吨油消耗4-5吨煤。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
扩展资料
截止 2017 年底,我国已建成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5个、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1个,产能达658万吨,并且均实现了长周期的稳定开工。
这些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营,标志着煤制油技术工艺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相关的装备生产和制造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国产化水平大幅提升。
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 ;
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 ;
1立方米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石油占比例太大,绿色能源太少;我国消耗的能源总量偏大;我国单位GDP能耗严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单位能源创造的GDP又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许多城市空气质量不良;空气质量不良导致了其它负面的社会影响,损害了人体健康。(每一点1分,共6分) (2)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快,环境资源问题严峻,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健康,阻碍可持续发展(2分)。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要改变过去那种过于依赖能源、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模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2分)。 第(2)问以下回答应酌情给分: 我国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分)。我国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为保护环境提供法律保障;(2分)注重科技创新,为保护环境提供科技支撑;(2分)加强宣传,增强企业和公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2分)。 |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然后用较为规范的语言回答出来。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石油占比例太大,绿色能源太少;我国消耗的能源总量偏大。 (2)本题要求依据第一问的信息,回答出解决办法。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所以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知识回答。 |
世界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所以每年大约消耗79.9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