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如何申报可再生能源补助目录

优雅的黑猫
细心的小海豚
2023-01-31 21:59:47

如何申报可再生能源补助目录

最佳答案
勤恳的发带
优雅的香菇
2025-04-19 13:53:06

1、企业信息填报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公司和电网企业,应通过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首页(www.nea.gov.cn)的“在线办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并按“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提示,按顺序完成“前期工作”、“核准备案”、“项目建设”和“补助目录申报”等页面的信息填报和附件上传工作;已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注册和填报项目信息的项目公司和电网企业,需补充完善相关信息。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项目业主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和填报项目相关信息;自然人分布式发电光伏项目由电网企业代为申报电价补贴,无需个人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填报。

需要说明的是,补贴目录申报,一定要取得项目并网验收意见单。

第一步:登录国家能源局网站(http://www.nea.gov.cn/)。

注意:务必使用IE8及以上浏览器,切记切记!

第二步:点击进入“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步:账号注册。

记住网页下方的技术服务电话,后面会有用处。

注册信息提交以后,一定要拨打上面的技术服务电话,请求审核,审核通过后,对方会电话通知,就可以登录了。

第四步:信息填报。

需要先将项目前期信息填报,提交后,才可以继续填报项目信息

第五步:目录申请。

项目并网验收后,拿到电网公司的并网意见单,才可以填报补贴目录申请

2、信息中心形式校验

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省(区、市)申报项目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形式上的校验,并对企业填报项目信息提供指导和服务。

3、省级主管部门初审

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对通过形式校验的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申报项目信息进行在线初审,对初审通过的项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打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申报表(申报表格式参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102 号)附 1)。

对完成在线初审的项目,项目业主按照省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要求,将申报工作所需的项目纸质申报材料分别报送至本省(区、市)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最终由省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联合上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并提交项目纸质申报材料。

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的分布式项目,由其下属省(区、市)电力公司汇总,并经省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4、补助目录申报审核要点

对于已实行年度开发计划管理的风电项目和光伏电站项目,需经能源主管部门确认进入风电核准计划、年度开发方案或光伏发电年度实施方案的具体项目名单后,由信息中心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企业方可进行在线信息填报。

各级主管部门和信息中心重点对审批、核准或备案项目是否符合规划和年度开发计划、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并网时间是否符合本次目录申报条件进行审查核实。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业主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358 号)要求,完整填报建成后的月度运营信息,并上传电费结算单、结算发票等,便于确认并网建成时间,加快补助目录审核工作。

最新回答
背后的画笔
无私的鸡翅
2025-04-19 13:53:06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一、 产业政策的概念、构成与作用

(一)概念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干预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义。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二)基本构成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

各类产业政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三)作用

☆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

☆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素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近年来国家重大产业政策

(一) 目录类

☆ 《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

☆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计委令第6号,1997年12月31日) (已废止)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令第7号,1997年12月31日) (已废止)

☆《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外经贸部令第18号,2000年6月16日)(已废止)

☆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2000年8月31日) (已废止)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第24号,2004年11月30日)

(二)限制淘汰类

☆ 《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国家经贸委令第14号,1999年8月9日) (已废止)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国家经贸委令第6号,1999年1月22日) (已废止)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 (国家经贸委令第16号,1999年12月30日) (已废止)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国家经贸委令第32号,2002年6月2日) (已废止)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三)行业类

☆ 《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2002年11月30日,原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

☆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令第8号)

☆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7月8日,国家发改委令第35号)

☆ 出台了水泥、电解铝、焦炭、电石、铁合金、煤炭、铜冶炼、钨锡锑等行业产业政策

☆ 出台了电石、铁合金、焦化、电解金属锰、铜冶炼等行业的准入条件。

(四)当前国家政策关注的热点

1、西部大开发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2004年3月11日)

☆ 《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渝委发[2001]26号,2001年9月)

第一条:就是对设立在我市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种经济成份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2001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非公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2005年2月19日)

☆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3、循环经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5年7月2日)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 要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2005年11月29日)

提出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六个领域的88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系统设备/装备制造项目

对于《目录》中具备规模化推广利用的项目,国务院相关部门将制定和完善技术研发、项目示范、财政税收、产品价格、市场销售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产业结构调整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文,2005年12月2日)

国家发改委配套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发改委令第40号)

成为我国“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一个纲领性文件。

。 《暂行规定》和《指导目录》的出台实施,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原国家经贸委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同时废止。

对依据《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执行的有关优惠政策,调整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目录执行。

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税收政策等执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即仍然依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

《规定》和《目录》的主要特点

☆政策的基本定位

《暂行规定》和《指导目录》是第一个专门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的系统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文件,是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南。

☆政策的形式

《暂行规定》: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原则,提出农业、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节能降耗、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八个方面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法规性文件

《指导目录》:列举26个行业鼓励、限制和淘汰的领域。——部门规章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政策的调整完善

《暂行规定》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发挥着规范性的指导作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导向;

《指导目录》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情况等,每年进行调整和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要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各地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1)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主要任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方向和重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2) 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发展方向和重点:有序发展电力、调整发展煤炭、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加快发展铁路运输、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积极发展水运、优化民用机场布局。

(3)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重点领域主要包括:

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装备、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冶金设备、煤矿综合采掘设备、大型船舶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以及数控机床。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加快原材料工业产业升级

原材料工业主要问题:

产能过剩和资源与环境压力大,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不合理。

原材料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4)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主要任务:要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大幅度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5)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创新、完善体制和机制,培育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和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7)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产业组织结构:要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区域布局:要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8)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指导目录》共1128条,其中鼓励类539条,占47.78%;限制类190条,占16.85%;淘汰类399条,占35.37%。

(1)鼓励类及其配套政策措施

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

政策措施:审批、核准或备案、提供信贷支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国产设备实行抵扣40%企业所得税政策。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2)限制类及其配套政策措施

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政策措施:禁止投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不得办理有关手续、现有生产能力允许改造升级,实行分类指导。

(3)淘汰类及其配套政策措施

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政策措施:禁止投资;停止、收回贷款;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

☆ 国务院《决定》的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企业等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取得实效。因此,各地正在开展具体的贯彻落实工作。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5. 产能过剩

2006年3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

指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4项原则,以及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8条重点措施。

《关于加快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6年3月22日,发改产业[2006]328号)

《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2006年4月5日,发改产业[2006]567号);

《关于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2006年4月10日,发改运行[2006]593号);

《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2006年4月11日,发改运行[2006]589号);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13日,发改运行[2006]609号);

《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006年4月18日,发改能源[2006]661号);

《关于加快电石行业结构调整有关意见的通知》(2006年4月21日,发改产业[2006]699号);

《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2006年4月29日,发改运行[2006]762号)。

秀丽的航空
甜美的裙子
2025-04-19 13:53:06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气候资源,是指可以被人类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太阳辐射、热量、风、云水和大气成分等能量和自然物质。第三条 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趋利避害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政策、措施,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气候资源综合调查、区划工作,组织气候资源监测、分析、评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候变化基础理论、评估模型的研究,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项目的实施提供服务。

市、县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气候资源监测、分析、评价和综合调查等工作,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项目的实施提供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工作。第六条 县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气候资源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支持,促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第七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气候资源综合调查结果,开展气候资源评价工作,提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编制气候资源区划。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本省气候资源区划,编制本行政区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编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时,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征求社会有关方面意见。第九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气候资源的特点及其分析评价;

(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

(五)气候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

(六)其他应当列入的内容。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工作,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保障。第十一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太阳辐射、热量、风、云水、大气成分监测站网,组织开展气候资源的多层次监测和可利用资源的评估,为建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技术服务。第十二条 建设气候资源监测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同意。

气候资源监测和资料的收集、审核、处理以及资料的传输、储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保密规定。

气候资源监测和资料传输,应当使用国家气象主管机构认定的专用技术装备。第十三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气候资源汇交资料的管理办法,实现监测资料共享。

从事气候资源监测的组织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有关气候资源监测资料。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太阳能、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为太阳能电站和风电场的勘查、选址、建设、运营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第十五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要条件。

鼓励、支持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优先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第十六条 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符合条件的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项目,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符合信贷条件的,享受国家规定的财政贴息优惠贷款政策。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机构、作业站(点)设施和装备的建设。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雪)、防雹等作业。

英勇的帽子
天真的猎豹
2025-04-19 13:53:06
内蒙古阿拉善银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国电阿拉善左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阿拉善盟晟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阿拉善盟锋威光电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能源局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东城区安德北街东侧。从阿左旗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内蒙古阿拉善银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国电阿拉善左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阿拉善盟晟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阿拉善盟锋威光电有限公司4家风光发电企业。阿左旗发展和改革局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时组织尚未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的新能源项目单位按照程序进行申报,争取项目尽早列入国家补助目录,获得国家电价补助。

迷路的蛋挞
着急的蛋挞
2025-04-19 13:53:06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状况

1.3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状况

1.4 国外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

1.5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6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发展

第2章 生物质能概述

2.1 生物质能基本概念

2.2 生物质资源

2.3 中国生物质资源的情况及特点

第3章 生物质能源利用

3.1 生物质直接燃烧

3.2 生物质气化技术

3.3 生物质液化技术

3.4 生物质沼气技术

3.5 生物质固化技术

3.6 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4章 生物质发电技术

4.1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

4.2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4.3 沼气发电

4.4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4.5 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技术

4.6 各种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综合比较

4.7 中国的生物质发电

4.8 生物质发电展望

第5章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与产业

5.1 生物质工业分析

5.2 生物质物理性质

5.3 生物质化学性质

5.4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原理及系统构成

5.5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关键设备与关键技术

5.6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

5.7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燃料供应系统

5.8 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发展

第6章 生物质发电工程

6.1 生物质大型直燃发电工程

6.2 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

6.3 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工程

6.4 生物质小型直燃发电工程

6.5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工程

第7章 生物质电厂接入系统并网技术研究

7.1 生物质大型直燃发电厂接入高压输电系统

7.2 生物质中小型发电厂接入配电系统方式探讨

第8章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相关政策

8.1 世界各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扶持政策

8.2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优惠政策

8.3 其他激励政策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附录B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附录C 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附录D 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附录E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附录F 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附录G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附录H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