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郎咸平写过什么书

震动的八宝粥
务实的萝莉
2023-01-31 21:25:28

郎咸平写过什么书?

最佳答案
要减肥的乐曲
缥缈的滑板
2025-04-20 03:34:33

外资案例著作: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1》 本书取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为了激起所谓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而是要警示国人,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民族企业,彻底丢掉幻想,在认清帝国主义新本质的前提下,与之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在当下的全球性时代,力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才是我们的理性应对之道。郎咸平在本书大胆提出“新帝国主义”的概念。他说,不管是轮胎特保案这样的国际贸易纠纷,还是外国资本在中国的一系列并购动作,都是西方国家战略在起作用,是“新帝国主义”盘旋在我们的上空。他指出,国内的水价、油价、粮价变动的背后,是外国资本和国家机器之间娴熟而默契地配合。驱之不散…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主要内容: 1、金融危机的“绑架者”国际金融炒家钻了谁的空子? 郎咸平说_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2、黄金与美元飙涨的背后 应对第二次金融海啸,美国行吗? 3、经济开始回暖了吗?你了解金融危机下的“口红理论”吗? 4、“小沈阳”火爆背后的经济学因素 2009年股市投资“秘笈” 5、韩国汽车,从笑话到神话,请刘翔来做广告,就一定会成功吗? 6、破解“大牌”的成功模式 产业升级能否应对金融海啸 7、汇源收购案背后的博弈 美国为何不就制造业 8、假如奥巴马是罗斯福,能救美国经济吗? 索马里海盗为什么会铤而走险?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附身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文化魔咒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的产业链阴谋》主要内容: 1、洋超市的“潜伏战” 关于房价 2、“四大粮商”:粮价变动的幕后推手 从种子到餐桌的危机 3、美国布局全球经济新战略—“碳计划” 新能源 4、力拓“谍影”后的跨国较量 谁引爆了日本的“金融核弹” 5、奥巴马访华带来三大礼物 “挖金矿故事”里的经济学 6、“国际惯例”下的阴谋与较量 纺织品出口遭遇棉花之痛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在解释了中华文化的劣根性后,郎咸平教授开始讲述古代四大商帮的历史,并透彻地分析这些劣根性的表现及对商帮历史的影响。通过剖析古代各个中国商帮的崛起时机,以及最辉煌时刻商帮的不同资本用途选择,在大历史背景下,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的坚韧、拼搏,以及他们的理想追求,并对商帮没落的原因进行思考,最后对中国的封建王朝的衰落进行评论。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主要内容: 本书一共五个部分。 本书的第一部分谈的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生活总是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本书的第二部分谈的是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 本书的第三部分谈的是为什么我们企业的日子过得也这么难。 本书的第四部分谈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环境这么糟。 本书的第五部分谈的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的问题。

金融危机探索:

《金融超限战》 金融超限战——郎咸平

国际金融炒家就是金融界的恐怖分子,他们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怖事件,他们制造的金融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超过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给全世界人制造了空前的心理恐慌。 本书从金融恐怖分子制造的金融危机源头讲起,从次级债的形成、扩散,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泡沫破裂,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欧美的救市政策等整个过程做了介绍,是一本完整解读国际金融炒家的通俗读物。 同时,郎咸平教授又分析了世界经济衰退可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以促成中国经济的良好循环。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你是不是也曾经像这代人一样心怀一个简单而淳朴的梦想:只要努力打拼,就能“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学术文选:

《郎咸平学术文选》 出版日期:2007年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本专业的学术著作。郎咸平将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27篇学术著作分7个部分加以归纳整理,以期为公司管理者及国家宏观政策制定者提供客观、理性的现实依据。此前,郎咸平教授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金融学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且其引用率在华人经济学家中堪称第一;在公司治理方面,尤其公司财务学方面,其论文引用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堪称公司治理方面的世界级顶级学者。

本土产业、案例以及企业战略

《产业链阴谋1: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产业链阴谋2: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著,洞察跨国巨头”不能说的秘密”)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正上演着一出产业链悲剧。在这出悲剧里,凭借产业链优势盘剥中国企业的外商们笑逐颜开,得意洋洋;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百姓却在哭泣!这样的悲剧必须终结!在中国经济的危急存亡之秋,东方出版社于奥运会之后出版了我的《产业链阴谋》系列图书。 《产业链阴谋3:新帝国主义并购中国企业的真相》 郎咸平又一案例作品:我们的民族产业正身陷一场可怕的产业链阴谋!! 该书详细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中国的大豆、玉米、棉花、蔬菜、大米、小麦等,以控制中国农业产品的定价权。该书也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控制中国矿产品的定价权。金融资本透过掌控农和矿两大资源的定价权,从而掌控了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 《本质一——破解时尚产业战略突围之道》 《本质二——破解娱乐传媒产业以小搏大之谜》 《蓝海大溃败——本质Ⅲ:本质论VS蓝海战略》 《你想到的都是错的:本质Ⅳ:你的想法要符合行业本质》 《误区:中国企业战略思维误区分析》 郎咸平《误区》

2004年6月开始的国企改革大讨论可以说是国内几十年来少有的公开与激烈。不论每位专家、学者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此大规模地交换观点却是极为难得的。我将这次产权改革大讨论的过程,专家学者对我的批评,我的回应和我提出“新法治主义”的精要详细地披露于本书中。另外,本书也将通过对海尔、TCL、德隆等企业存在问题的讨论来阐述我对我国国企改革中流行的几种错误思维的分析及我的产权改革思路。 本书名为《误区——中国企业战略思维误区分析》,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改革中,在企业界流行着几种错误的思维。我认为其中的第一个错误思维即是产权改革的错误思维。 我在本部分首先分析了产权改革的三个重大思维误区。第五章则希望正本清源地批判主导这次产权改革思维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提出我的“新法治主义”思维。在本部分我共选择了三个案例,第六章的海尔、第七章的TCL、第八章的格林柯尔用来说明产权流失的问题,读者可以从这三个案例中体会到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性。 《公司治理》 该书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顶尖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很有见地的研究,其内容针对性强,对正在完善中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公司治理一直是现代国内外企业中最为困难的问题,是以此为切入点,用现代金融学的方法与范式,以实证的数据剖析了具体的案例,揭发了问题的实质。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作:企业竞争、扩张、危机战略案例》 《整合:中国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整合战略案例》 《操纵:机构投资人与大股东操纵策略案例》 《标本:地产领导者领先之道》 《思维:国际级企业和企业家战略思维》 《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 《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该书的内容介绍: 萧条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但是这些机会并非俯拾皆是,而是汇集成了一些特殊的亮点,等待有心人去发掘。 股市和楼市等市场的机会还是有,而且在美国政府的强势介入下,黄金和欧元的走势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如何把握危机时候仅存的机会? 美国政府在2009年的年中之后到底想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当然,我的水平有限,只有30%的把握,我认为有可能针对中国。 能够想到放弃创造力,那需要多大的创造力?一个既不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又不靠产品创新的公司,它不但能扛住金融海啸,而且业绩还不错,它们的产品既便宜又时尚,到底是什么原因? 只有掌控“6+1”的整条产业链,你才能做到晋江企业的水平。只有把产业链极度压缩之后,你才能够做到ZARA的水平。 ……

《郎咸平说:中国商帮》

郎咸平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公司治理和企业战略专家,呼吁保护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批判MBO式的“保姆理论”,痛斥国有资产流失的“冰棍理论”,郎咸平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铁榔头”,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2007年以来,主持《郎咸平说》系列电视节目,其相关书籍和光盘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品味儒商文化底蕴,构建现代商业文明 学习传统商业精粹,规避现代经济危机 简要目录: 盘一、晋商(上):天下第一商帮, 晋商(下):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盘二、徽商:无徽不成镇 盘三、浙商(上):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浙商(下):无宁不成市 盘四、粤商(上):广州十三行的风雨征程 粤商(下):太阳无时无刻不照在粤人身上

最新回答
想人陪的发箍
高大的小蜜蜂
2025-04-20 03:34:33

本书一共五个部分。 本书的第一部分谈的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生活总是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第一,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 第二,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 第三,为什么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 第四,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现在连吃个饭都不安心,本书找了地沟油的例子来做解读,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什么问题了? 第五,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这么不靠谱。霸王洗发水事件和云南白药事件酿成轩然大波,还有三聚氰胺也死灰复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销售,这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惊心动魄。 第六,为什么我们年轻人没有出头的机会。电视相亲搅起了惊涛骇浪。一群伪君子挥起道德的巨剑指向我们的年轻人,说他们拜金。可是我们的社会给年轻人往上爬的机会了吗? 本书的第二部分谈的是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 第七,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全世界的医改都难,这不是中国的专利。但是2010年美国的医改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是必须斩断医生和药厂的挂钩。 第八,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大陆的教改是属于重度偏离的那一种,但是香港几乎无为而治的教育体系,竟然成了成功的典范。 第九,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中国虽然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但却是全世界几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设经适房和廉租屋的国家。 第十,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2010年6月七大部委联合推出的重庆模式给了我们一丝希望。重庆模式或许是中国地产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书的第三部分谈的是为什么我们企业的日子过得也这么难。 第十一,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富士康十三名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震动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真正的元凶苹果电脑。 第十二,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实在不知道李书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还是弃妇。我们的企业是一批批地走出去,又一批批地倒下。 本书的第四部分谈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环境这么糟。 我们国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说被误导到了节能减排的领域。气候变暖就是个惊天大谎言。今天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节能减排,而是: 第十三,为什么我们的垃圾问题这么严重? 第十四,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问题这么严重? 本书的第五部分谈的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的问题。 第十五,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5月份,“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结果是让美国透过汇率大战拿走了我们8 000亿元的新能源市场! 第十六,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7月份,德国代表团来了,透过和美国类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让中国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合同。 字字句句,说出百姓心中所痛。 近在眼前,你身边的利益代言。 《郎咸平: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5个大主题,16个小主题,说到中国人的心坎上。 一说民生,二说三改,三说企业,四说环境,五说政府,说得中国人热血沸腾! 编辑推荐: 这是过往出版过的所有《郎咸平说》中最精彩的一本。 这是最紧扣热点、最贴近民生的一本《郎咸平说》。 说它紧扣热点,是因为百姓在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热点事件,富士康、霸王洗发水、大蒜和绿豆价格、地沟油、电视相亲、房价新政、医改和教改,郎咸平都做了最精辟的解读。 说它贴近民生,正如郎咸平在书中说,在中国做事难,做人难,过日子更是难。中国经济的问题错综复杂,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些问题看来都是些很简单,却又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干部不聪明、不能干,而是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奉行的原则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本质的问题。其实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是非常具体的,说白了就是收入低、物价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和其他泛泛而谈的书不同,郎咸平特别挑了十六个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对每一个话题都深入研究了最根本的本质问题,因为只有了解本质,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

自信的秀发
拼搏的蜡烛
2025-04-20 03:34:33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郎咸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uVIbmU3w9uIwtx6jZoWnA

提取码:UWHR

书名: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

作者:郎咸平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5

页数:188

内容简介: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②》目的在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解剖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和技巧,浓缩成了本书的十余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战争。

美国将会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呢?我们的“危”有三,第一、资产泡沫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而美国无疑将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首先说的是美国新近发动的汇率大战。到底美国对中国的汇率大战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那就是挑起资产泡沫!不妨看看泰国、越南、香港和日本历史上遭遇的泡沫大战模式。

汇率大战除了打击我们的出口,实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真实目的是要我们重蹈日本模式之覆辙,逼迫我们开放金融市场。美国在泡沫大战中对日轰炸的三部曲,如今在中国只差半步就完成了部署。

至于美国拿丰田开刀的贸易大战,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要解决美国的失业人口问题,完全无异于一场美国版《潜伏》。

我们天天叫嚷着“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可是,所谓的气候变暖,其实就是欧美的一个惊天大阴谋、一场气候大战。而我们却荒谬的落进了新能源的“大跃进”陷阱,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的环境污染将遗祸我们的子孙万代,而欧美则得到了绿色环保。

用炮舰换通商?太愚蠢了!现代东印度公司有着两只秃鹰,那就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高盛、必和必拓和孟山都,它们对中国的侵略绝不亚于大清末期的炮火硝烟,只是它们的手法翻新罢了。

最后谈的是美国的文化侵略,拿《孔子》和《阿凡达》做个比较,就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可以成功输出文化价值观。以《阿凡达》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侵略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作者简介:

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他的著作有: ①“郎咸平说”系列(《公司的秘密》《热点的背后》《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金融超限战》《谁在谋杀中国经济》《谁在拯救中国经济》《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等); ②“财经郎眼”系列(《我们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经济热词解读》《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 ③“郎咸平案例”系列(《操纵》《运作》《整合》《突围》《误区》《科幻》《产业链阴谋I》《产业链阴谋II》《产业链阴谋III》); ④“郎咸平学术文选”; ⑤“郎咸平音像”系列。

饱满的哑铃
忧伤的冷风
2025-04-20 03:34:33
1.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靠合资得到的提高与引起的损失孰轻孰重。

2.电动车是中国借以追赶并超越国外汽车同行的良好契机么,或者说,我们押宝电动车是聪明还是赌博。

3.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或者车型有中国文化底蕴么,或者说,我们现在的自主品牌是否可以说已经具有了独特的文化,还是说我们国人仍在消费急功近利的工业品。

4.新能源车有前途么,那种能源是真的新能源?

5.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说明我们已经成为汽车强国还是仅仅是最大消费国?

光亮的书包
淡淡的小土豆
2025-04-20 03:34:33
就是那个ABCD 吧

观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5179966o1p78.html

选摘:为什么我国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这一切都要从几年前的大豆危机说起。几年前我国开放了大豆进口,美国的优良大豆由于其价廉质好迅速地取代了我国传统的东北黄金大豆。

大豆危机:03年美国农业部说由于“天气原因”美国大豆库存量将降低,于此同时美国金融炒家迅速建仓,大豆价格被迅速提升从而波及到中国的大豆压榨工厂,造成其大量破产,有以高价买进大豆的企业之后遭美国炒家的做空,价格下调后,亏损严重。

大豆危机和我国钢材危机性质几乎一模一样的:进口原材料的依赖症,炒家狂炒后,企业高价抢购完后,炒家狂抛,造成价格狂跌。

企业倒闭之时,国际四大粮商开始趁机低价收购(控股)或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它们不仅控制了我国大豆的实际加工能力,而且已经渗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领域。

那么这四家是谁?ADM简称A 邦吉简称B 嘉吉C 路易达孚D

ADM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并且参股了鲁花粮油加工企业。

邦吉2000年加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和油脂的供应商。

而路易达孚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金龙鱼、鲁花实际上都是外资企业。

它们这样做是单纯的攫取加工利润吗?你错了,它们在做全球产业链的整合。

我们看四大粮商的看家本领:

A 的长项就是从事仓储运输,非常注重物流,同时搞产品研发。未来新能源最大提供商。

B注重农场到终端的全部产业链。(生产 原料在国外加工在中国)

C 注重物流环节 D重视农产品的期货买卖。

它们控制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而我们现在只停留在终端零售表面。

明亮的大门
机智的小蝴蝶
2025-04-20 03:34:33
就是目前钢铁水泥等已经产能过剩了。为了消化目前已经产出的钢铁水泥,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继续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把本该今天暴露的产能过剩问题,拖到明天暴露,让明天产生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疾病,不仅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普遍存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屡见不鲜。企业或行业产能过剩与产能短缺相对于产能适宜,是产能利用的两个方向相反的不良反应。现实经济中,无论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与否,即便大部分行业产能适宜,也总会有某些行业产能过剩,另有一些行业产能短缺。正如大作家托尔斯泰在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开篇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暂不论成因还是机理,单就表现而言,美国的产能过剩与中国的产能过剩就有很大不同,中国现今的产能过剩与曾经的产能过剩也有很大的不同。

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的商务活动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两阶段决策过程:

第一阶段为投产阶段,企业将预期市场需求下的预期最大化利润对应的预期产出作为企业的产能产出,以此建立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生产阶段,企业在产能约束下根据现实市场需求进行实际生产,以此追求现实利润最大化。该决策过程涉及三个产出概念:均衡产出、实际产出、产能产出。均衡产出是指在生产阶段市场出清即企业在无产能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实际产出是指在生产阶段有产能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产能产出是指在投产阶段因市场需求不确知,企业将预期市场需求下的预期最大化利润对应的预期产出作为企业的产能产出。

因生产阶段的实际产出、投产阶段的产能产出、市场出清的均衡产出三者之间不太容易完全吻合,故企业在生产阶段的运营状态有三种情形:额定负荷运营、低负荷运营、超负荷运营,进而反馈在投产阶段其产能利用效应也分别有三种类型:产能过剩、产能适宜、产能短缺。

中国资源主要是由政府控制,所以这些建设最终致富的不是人民而是政府。例如土地资源是属于国家的,所以大搞房地产开发得结果是政府大赚,开发商小赚,而人民却更难买房了。这种模式的本质,其实是透支了人民的购买力来为政府赚取眼前的利益。因为人民都攥着钱等着买房,也就没钱投资其他。如果搞贷款,现在是有钱消费了,但是却要被还贷压力压着,以后还是没钱拉动内需。

所以中国的这种经济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现在就已经显现出了问题,以后只会更严重。

体贴的摩托
高挑的柚子
2025-04-20 03:34:33
对于核电这个问题,我个人最近看了一些中国核电的资料写了个论文。有些内容可能不对,还是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错了,也希望各位不要谩骂。

个人认为核电必须发展,但是不应该短期内这么大规模的发展。

中国在核电上政策有漏洞,技术(理论和建筑)几乎靠引进,人才补给成问题。不过中国确实是落实了安全用核电这一点。

为什么中国发展核电?

2009年,中国能源83.6%来自火电(环境污染,化石燃料的使用,煤渣处理,效率不高是其弊端),2%来自核能(中国核事业起步不晚,但是从准备到建筑这几十年由于多方面原因拖延了。),1.9%来自新能源(风能,地热,潮汐。技术脱节是新能源发展的瓶颈 。) 12.5%来自水电,中国水电现状还是不错。过去16年间,核电每年几乎都占全球发电的17%,中国2002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占国内发电4%。官方的理由是,满足能源需求,提高经济,环境问题。叫做核电发展战略。

我就在相对客观的写点我对核能的认知吧,对每个问题进行优缺的对比或对其不足进行建议。

1.中国铀储量。

国内铀储量足够中国大几十年的核能发展需求。2002预计的是:2005-2020,累计需要消耗天然铀13万吨,这个能满足。但是2020年以后可能出现铀的相对短缺,问题还是处在技术上,由于技术、设备的落后,人才的缺失。勘探,开采成了大问题。不过好在美国、俄罗斯高浓缩铀出口,铀的再循环,尾料再浓缩,加上自己技术的发展能缓解铀的相对短缺。

不过,铀能源也属于非可再生能源,开采完了就没了,那个时候能源可能来自其他方式,但是核电站报废问题是个头疼的事。

2.核电还是相对十分安全的。

核能应用的这近50年中,大型事故有3起:7级事故是76年切尔诺贝利,今年日本核泄漏。5级(记不清了)是美国三里岛泄漏(无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确比较闹心)。还有一些小的,出现的国家:英国,俄罗斯,日本(98年吧?)等。切和三的事故是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堆芯融化),日本这个是自然灾难。好像他们都是第二代核电站(堆芯融化概率是10-7堆年)。

但是由于它的毁灭性太大,所以反对会出现。不过第四代核电站正在研究,说2030年可能试点建设(题外话,传说郎咸平说,中国大概在0几年的时候将中国研究出来的第四代核电发电技术换了美国人第三代没有研究出来的问题。)。第四代核电的改进主要在:1.安全性。主要研究会不会爆炸?爆炸了怎么办?如何控制核泄漏的问题,核燃料及废料处理问题。说中国人研究出来的是改进发电时的进燃料方式,减少了爆炸可能性,提高了安全。2.经济性。减少发电开支,降低发电成本,人民得利。

3.环保问题。

其实任何能源对环境都有污染。火电就不说了。

水电污染参考三峡大坝对生态,文明,当地居民的影响。最近老外不都在发对在亚马逊流域上建大坝吗,叫zugema?

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电波、噪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小视,还有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核电。核电发电过程中算干净,温室气体不多。但污染在铀的提取和浓缩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以及核废料的处理。如今核废料几乎用的是深沉掩埋,有出事故的概率。不过研究的方向是将核元素分离变成不那么稳定的核素,研究ing。只能说现在是做到确保核废料不出事。

核电与火电对比是:对一个百万千瓦机组,核电一年30吨燃料,一辆重卡拉走;火电300万吨原煤,每天1列40节车厢火车拉走(网上文章:我国核电发展的态势与利弊分析),火电对环境的污染。

4.核电的效益。

发展核能的同时能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及建筑业),因为现在国内核电站还是主要靠进口国外的东西造,造价太高。要是自己能研究出东西,首先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再个能减低制造成本,核电价格可以下降。

纳税,一个核电站投资大概几百亿人民币,核电每年能给当地政府缴纳十几亿的税收。初期大投资,后面几乎可以不用这么大的投资了,就是在检修,废物处理这方面交点钱。还是挺有效益性的。

危害:要是爆炸,当地人民,环境立马遭殃。国家损失钱,世界批判,可能会制裁我们。

所以发展核工业,还是要考虑到1,设计问题,科技问题,材料问题,人员培训问题。2,地质结构问题。3,废料处理问题。4,政府千万别超龄使用核电站!!!!丫日本鬼子就是这个主要原因!!!!!

希望对你有用!

谢谢!要是你是学习核电的,推荐你看下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官网,下载他的用户手册,以及很多安规标准,对于提高个人核电水平很有帮助。中国原子能官网上几乎就没有知识,除了发展时间表就是其他的东西。

我也想学核电的硕士,现在在申请呢。

参考:

《世界核电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核电战略研究》

《why the world need nuclear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