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发一度电需要多少煤
大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90克~340克,中小机组则达到380克~500克。5万千瓦机组其供电煤耗约440克/千瓦时,发同样的电量,比大机组多耗煤30%~50%。火电机组容量的不同,反映在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上差别很大。
现代化火电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生产电能与热能的工厂。它由下列5个系统组成:燃料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在这些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它们安装在发电厂的主厂房内。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一般装放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户外,其他辅助设备如给水系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等,有的安装在主厂房内,有的则安装在辅助建筑中或在露天场地。火电厂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其热量释放出来,传给锅炉中的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又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以驱动发电机输出电能。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
当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时,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的政策导向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至2010年底,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60%以上。火电行业的“上大压小”也推动了电站锅炉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此外,循环流化床、IGCC等清洁煤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推动了CFB锅炉与IGCC气化炉的发展。
相关概括
随着中国电力供应的逐步宽松以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重视,中国开始加大力度调整火力发电行业的结构。“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关小”步伐,到“十一五”末期,要关掉4000万千瓦小火电,使电力工业结构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十一五”期间的火电电源建设,将体现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合理布局,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火电行业整体效益将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效益还将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火力发电
发一度电耗煤量是400克煤左右。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20世纪末发电多用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来发电。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的发电形式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美、俄、英、意、中国等国以火力发电为主,其发电量所占比重为70%以上。
日、德的火电所占比重在60%以上。挪威、瑞士、巴西的水力发电量均占总发电量的90%左右,加拿大超过60%,瑞典也超过60%。芬兰和南斯拉夫则水电与火电各占1/2。法国以核电为主,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
全世界在1980~1986年间,火电所占比重由70.2%逐年下降至63.73%,水电所占比重由21.29%降至20.34%,核电所占比重由8.2%升至15.6%。
发电动力装置按能源的种类分为火电动力装置、水电动力装置、核电动力装置及其他能源发电动力装置。火电动力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惯称三大主机)及其辅助装置组成。
水电动力装置由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油压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核电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气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
煤的种类不同,所以其的含碳量也就不同,所排除的二氧化碳量也就不一样。碳在煤中含量约为20%到70%。一般电厂使用贫煤,烟煤,褐煤较多,含碳量约为55%。300克煤中就大约有165克的碳,也就会生成约为500克的二氧化碳,当然这是在煤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只是个定性的值。
CCIT,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机组
平均
煤耗
大概在400克/千瓦时,注意这里是折算成
标准煤
的消耗。
年利用小时数现在比以前低,全国平均也就是5000小时,好的能达到5500小时,按5500小时算,其
年发电量
就是30万千瓦×5500小时=16.5亿千瓦时,折合
标准煤耗
16.5亿千瓦时×400克/千瓦时/1000000=660万吨煤。
按照IPCC标准,
我国
发电用煤与标准煤的折合关系为:1:0.772,既一顿
原煤
折合0.772吨标准煤,因此上述标准煤耗反算,折合原煤为:660万吨/0.772=855吨。
由于我国现在发电用原煤
热值
普遍偏低,实际煤耗往往还要高于这个值。
至于
燃油
,
重油
现在很少用了,现在很多电厂只用轻油(柴油)。燃油只在点火的时候用,所以启停次数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一年不开一次,则没有消耗。普通机组启动一次消耗燃油30~40吨,采用“少油法”点火,或者其它
先进技术
,燃油消耗会更少,可以降到一次点火消耗10吨左右。
发电标煤耗率的计算:
热电厂发电标煤耗率(g/kWh)=发电标准煤耗量(T)×1000000/发电量(kWh)
发电标准煤耗量 = 发电耗原煤量 ×原煤低位发热量÷标煤低位发热量(29271);
发电标准煤耗率 = 发电标准煤耗量 ÷ 发电量;
供电标准煤耗率 = 发电标准煤耗量 ÷ 供电量。
原煤与标准煤的折算: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81)关于《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中明确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1千焦(或7000大卡)的固体燃料,称之为1千克标准煤。所以,标准煤是指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kg(7000大卡/千克)的煤,不同发热量情况下的耗煤量(即原煤耗量)均可以折为标准耗煤量。
计算公式为:标准煤耗量(T)=原煤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原煤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29271。
拓展资料:
标准煤是指每千克收到基低位热值为29.27兆焦(MJ)(相当于7000大卡)的煤。火电厂每生产1度(kWh)的电能所消耗标准煤的数量就是标准煤耗,单位是克/(千瓦·时)g/(kWh)。
按照能量守恒原理,3.6兆焦的热量相当于1度(Wh)的电量,也就是说,每发1度电,理论上需要标准煤3.6÷29.27=0.123(千克),即理论发电标准煤耗应该是123g/kWh。
抽凝机组的标煤耗:
供热原煤耗=(耗煤量×1000/锅炉产汽量)×1.0807274;
发电原煤耗=(耗煤量×1000-供热原煤耗×抽汽量)/发电量/10000;
发电标煤耗(kg/kwh)=发电原煤耗×发热量/7000;
供热标煤耗(kg/T)=供热原煤耗×发热量/7000;
供电标煤耗(kg/kwh)=发电标煤耗×发电量/供电量。
耗煤量:实际入炉的原煤消耗量,单位:吨(T)。锅炉产汽量,单位:吨(T).发热量即指入炉的原煤热值,单位:kCal/kg。抽汽量仅计热电厂供出的工业热负荷用汽,单位:吨(T)。发供电量在这里以<万KWh>为单位计。
参考资料:标准煤耗 百度百科
当然,这个利用小时5500小时是按照火电厂设计的数值,实际上北方的利用小时现在也就是5000小时左右,那么烧的标准煤就是220x5000/5500=200万吨,烧发热量5000大卡/千克,折算成实际烧煤量是200x7000/5000=280万吨.
如果在广东,年平均利用小时能达到6500小时,自己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