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在澳洲上市 长城炮新能源车型更多消息曝光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长城汽车澳大利亚公司内部营销人士表示,长城炮的新能源车型将会在澳洲上市,该车目前已在中国加紧进行进行匹配,在去年北京车展上,长城炮纯电动皮卡正式亮相并预售,新车将搭载蜂巢易创的行星轮式同轴电驱动桥,辆续航里程405km,除了纯电动版本,炮还将推插电混动版本,此外全尺寸的X炮等也有望未来澳洲上市。
外观部分,长城炮EV将会采用与炮相同的外观设计,前脸部分采用大灯与中网分离的样式,并且由于是纯电动车型,中网内部使用的是封闭式格栅,长城炮的标识处或能打开,内部预计为整车的快慢充插口。
车身侧面与尾部也与商用炮基本上没有区别。长城炮EV还带有原厂货箱盖,加上朴素的白色涂装,蓝色拉花等,使整车看上去非常简约。尾门右下角还将加入长城炮EV的标识,以显示其新能源车的身份。
车身尺寸,长城炮EV分为标箱版和长箱版两种车型。其中标箱版车身尺寸为5362x1883x1882mm,货箱尺寸1520x1520x538mm,轴距3230mm,整车总质量为3365kg;长货箱车身尺寸5602x1883x1882mm,货箱尺寸1760x1520x538mm,轴距3470mm,整车总质量3390kg,两种车型额定载质量一样,均为995kg。
内饰方面,炮EV与商用炮采用类似的设计。只不过在换挡杆的地方,采用了旋钮换挡的样式,并且后方还配备了驾驶模式按键。配置方面,展车配备了多功能方向盘、电子手刹、自动驻车、定速巡航、蓝牙电话、中控大屏等等。
三电方面,长城炮EV只曝光了电机部分,将会采用蜂巢电驱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代号为TZ180XS003的电机驱动系统,该电机峰值功率150kW,最大扭矩300N·m,匹配单级减速器。另外,该电机与桥管集成一体式设计,还可以选装差速锁,更多持续关注。
新能源汽车品牌有:
1、特斯拉: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是美国一家产销电动车的公司,由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工程师于2003年7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
特斯拉汽车公司以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专门生产纯电动车,生产的几大车型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
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其推出的首部电动车为Roadster。
从2008年至2012年,公司在31个国家销售超过2250辆Roadsters。公司在2010年开始为英国和爱尔兰市场生产右侧行驶的Roadster。
并扩大销售至澳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2016年11月22日,公司已完成对太阳能公司SolarCity的收购交易。
2、LEXUS雷克萨斯:雷克萨斯(LEXUS)是日本丰田集团旗下全球著名豪华汽车品牌。创立于1983年,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北美便超过了奔驰、宝马的销量。
1999年起至今,其连续位居北美豪华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雷克萨斯是日本丰田汽车旗下于北美、欧洲、亚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销售的独立高级轿车品牌。
3、BMW宝马: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BMW的蓝白标志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
百年来,宝马汽车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列。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
4、比亚迪BYD: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211.HK),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
5、Cadillac凯迪拉克:凯迪拉克(Cadillac)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一个豪华汽车品牌,在北美甚至成为高品质与豪华的同义词。
特斯拉汽车公司以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专门生产纯电动车,生产的几大车型包含Tesla Roadster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Tesla Model S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Tesla Model X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其推出的首部电动车为Roadster。从2008年至2012年,公司在31个国家销售超过2250辆Roadsters。公司在2010年开始为英国和爱尔兰市场生产右侧行驶的Roadster,并扩大销售至澳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2016年11月22日,公司已完成对太阳能公司SolarCity的收购交易。
特斯拉的T型车标不仅是发明家特斯拉(Tesla)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其背后还另有深意。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其推特上解释,这个风格化的“T”实际上也是对公司产品的暗示,称T型标识代表着电动马达的横截面。字母T的主体部分代表电机转子的一部分,而顶部的第二条线则代表了外围定子的一部分。
(图/文/摄: 李苑丽)@2019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又有了新突破。
2月24日晚,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宣称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在各自保持现有独立公司架构的情况下,在包括电气化和智能化在内的 汽车 新四化方面展开深化合作,强化 科技 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合并之后,会对新能源 汽车 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与沃尔沃并肩作战,能让吉利战胜比亚迪吗?在新能源 汽车 的浪潮中,吉利又该怎样如何把握趋势?
拯救新能源 汽车 业务 吉利沃尔沃深度整合
早在去年2月,吉利 汽车 曾发布公告称正与沃尔沃 汽车 探讨重组的可能性,但受吉利 汽车 回归A股影响,该计划一度被搁置。
时隔一年,这次合作才真正落实下来。 具体而言,吉利与沃尔沃将以股权合并形式将动力总成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发动机,同时双方将共同开发、使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以及全球领先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从本质上看,与其说是吉利沃尔沃合并,倒不如说是两者部分业务的深度整合协同。 而此次深度整合最重要的原因是 吉利在新能源 汽车 上的失利。
虽然吉利在燃油车领域一路狂奔,成为国内燃油车巨头。但在新能源领域,吉利却没有那么深厚的积淀。而且,即便此次与沃尔沃再携手,吉利冲出重围的可能性依然很小,毕竟负负无法得正。
2020年,吉利仅卖出6.8万辆新能源 汽车 ,在全年新车销量中仅占比5.2%;沃尔沃方面,直到2020年11月,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XC40 RECHARGE才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姗姗来迟。
如今,双方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合并,也是想合力争夺新能源市场。 而且,从全球化趋势来看,不少车企都通过公司合并加强市场竞争 ,比如雷诺-日产-三菱、PSA和FCA的合并亦或是丰田控股斯巴鲁等,吉利和沃尔沃再携手,能够加强协同效应。
但需要清楚的是,此时双方已经不像十年前的强强联手,更像是抱团取暖
十年之后再携手 吉利沃尔沃能力拼比亚迪吗?
十年前,相比于沃尔沃,吉利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小玩家。当时,吉利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100%的股权,外界将此次收购行为称为“蛇吞象”。
但这次收购,却让吉利开启了高歌猛进的十年,可以说, 沃尔沃的技术让吉利造车入了门。同时,吉利 也帮助沃尔沃打开了市场渠道,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帮扶,在燃油车领域占得了一席之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吉利在“造车上”很乐于“拉帮结派”,善于取别人之长来快速弥补自己的短项。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不止是沃尔沃,吉利在新能源 汽车 业务上正开展着广泛的合纵连横。
进入2021年,吉利先后宣布与百度、富士康两大巨头分别组建合资公司。并且与美国共享智能出行生态系统公司Faraday Future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
吉利 汽车 选择合作的企业不仅数量多,在范围上也涉猎较广: 科技 巨头、代工厂、智能造车企业都成了吉利抵御风险的合作伙伴。
和吉利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新能源 汽车 的另一巨头比亚迪。相比于吉利来说,比亚迪相当“自主”, 在 汽车 供应链上,比亚迪已经拥有完整的“三电”制造能力(电池、电机、电控),完整的供应链布局加强了比亚迪的成本控制和风险应对能力,在去年一跃成为中国市值第一车企。
那么,同为国内同梯队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和的比亚迪相比,吉利实力到底如何呢? 笔者从销量和技术优势以及资本估值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在销量上,吉利落后于比亚迪三倍。 2020年,在吉利的新能源车版图中,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产品2020年总销量仅为6.81万辆,在总销量中仅占5.16%。相比之下,比亚迪去年共卖出19万辆新能源车,相当于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的三倍。
往期数据相比,比亚迪优势更大。 自2015年开始,比亚迪已经连续完成了全球新能源市场销量的四连冠,而在2019年全球销量市场上也仅次于特斯拉。根据乘联会2020年1-8月数据,无论是纯电动市场还是插电混动市场,比亚迪均排名前二,综合市场占有率约12%。
除了现有的销量外,即便是技术上,吉利也难占优势。目前吉利的技术多依赖于百度,腾讯等 科技 巨头,但比亚迪却 相继推出“王炸”技术,从刀片电池到DM-i超级混动超低能耗技术的发布,比亚迪让资本市场对其有了更高期待。
在资本市场上,吉利的火热程度也不敌比亚迪。 按照吉利先前公布的信息,在A股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04.25亿元,其中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200亿元。
而上个月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超299亿港元新增配股发行。比亚迪此次配股获超200家投资机构抢购。这是国内新能源 汽车 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股票发行项目。近日,高瓴资本又斥资2亿美元参与了比亚迪最新一轮定向增发股票的购买。
生产 汽车 可以说是现代制造业的巅峰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如果资金出现问题,很可能半途而废。那么,在新能源 汽车 深受资本追逐的风口,吉利该如何把握新能源趋势?
时运不济,巨头环伺 吉利该如何把握新能源趋势?
今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近2.5倍。中国 汽车 产业在面临深刻变革,智能化、电动化浪潮是 汽车 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赛道。再加上资本市场热捧,这让传统车企吉利加速 科技 转型、强攻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意愿更加强烈。
但是,吉利在新能源 汽车 上却频频失意。距离2015年吉利提出“蓝色吉利行动”战略已经过去6个年头了,2020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却只有个位数,距离计划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 汽车 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蓝色吉利行动已然失败,而现在的吉利,不仅错过了国内新能源补贴的窗口期,还要面对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全面爆发,那么,吉利该怎么把握趋势呢?
目前,新能源 汽车 品牌大多盘旋在低端市场,但是在中高端市场上却表现不佳,比亚迪旗下旗舰车型仅比亚迪“汉”成功入围高端轿车市场,而吉利与沃尔沃在新能源市场上实力都不强,尽管拥有领克、几何、极星、沃尔沃等多个中高端品牌,但没有一款品牌可以称之为成功。
吉利想要突破重围,要做的就是改变消费者对品牌中低端定位的刻板印象,在高端市场上有所建树。
除此之外,新能源 汽车 出海也是不错的选择。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有222855辆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到海外,其中72677辆出口到欧洲地区,同比增长211%。占比为32.6% ,由此可见,欧洲市场已成为我国新能源 汽车 出口的主要市场。
而澳洲和北欧对于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欢迎度也显著增高。 比亚迪将与挪威经销商合作,在今年向挪威用户交付比亚迪唐EV纯电动SUV。此外,还将在澳大利亚推出国内大火的汉EV,计划售价区间在5.9万至9.9万美元之间。
新能源 汽车 在海外市场广阔,IHS Markit预计,2024年全球 汽车 总销量大约为9230万辆,其中电动 汽车 占比将占10.2%。BNEF(彭博新能源 财经 )也预测,到 2040 年,电动 汽车 的销量将超过全球乘用车销量的 50%。
在资本狂欢的同时,新能源 汽车 事故频发,也是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每次自燃事故之后,都是股市的狂跌。在内外形势千变万化的新能源市场中,如何站稳脚跟,如何打造出足够安全、可靠、接受度高的产品,是吉利需要面对的真正问题。
尽管政策利好,但吉利尚未拥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笑到最后,在新能源 汽车 上,吉利与比亚迪仍有不小的差距。未来,吉利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不断寻找新机会的吉利,对新能源 汽车 的野心未变。
本文作者:宁缺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继7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后,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出击的速度日渐加快。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18 月 1 日晚,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 Hedin Mobility 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瑞典市场,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Hedin Mobility 集团将在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门店。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将与 Hedin Mobility 集团联袂合作,将甄选本地多个优质经销商,覆盖德国多个区域。
在今年 10 月,瑞典和德国的多家先锋店将正式开业,更多门店也将陆续在多个城市上线。届时,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批车辆预计在第四季度交付。
比亚迪表示,在瑞典和德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将对比亚迪欧洲新能源业务版图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 64 万辆,同比增长 165.4%,新能源车累计服务客户超 210 万。在国内市场销量不断冲高的同时,比亚迪加速布局海外乘用车市场,自去年以来,比亚迪在拓展海外乘用车市场方面动作频频。
2021 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正式布局欧洲市场,首站挪威,完成了 1000 辆交付,迈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据悉,自去年 8 月挪威上市以来,比亚迪唐 EV 不断收获当地消费者好评。
今年年初,比亚迪元 PLUS 车型在国内正式上市,同步在澳大利亚上市并开启预售,命名为 ATTO3,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
另在不久前的 7 月 21 日,比亚迪日本分公司(BYD JAPAN 株式会社)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比亚迪日本品牌发布会;图片来源:比亚迪
此次发布会上,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公布并亮相了元 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将在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售的纯电车型。其中,元 PLUS 预计 2023 年 1 月发售,海豚和海豹预计分别于 2023 年中、下旬发售。
而要知道,这三款车型在国内市场均有强势表现,元 PLUS 自 2 月上市至 6 月,已连续 3 个月进入中国 SUV 细分市场前十,海豚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 58514 辆,持续领跑细分市场,海豹更是取得了 " 预售 11 天累计订单破 10 万辆 " 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比亚迪对这一市场表现抱有不小的期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 月 28 日,比亚迪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将于今年 10 月参加巴黎车展,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亮相欧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发售并交付。
比亚迪将参加巴黎车展;图片来源:比亚迪
据悉,这是比亚迪时隔十余年重返国际乘用车展。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在汽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将吸引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和厂商参展,这有望提升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事实上,比亚迪已在海外市场布局多年,只不过此前其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多以商用车为主。
资料显示,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在欧洲 20 多个国家、100 余座城市运营,遍布全球 70 多个国家及地区、400 多个城市。而就日本市场而言,比亚迪于 1999 年以二次充电电池为起点,开始服务日本客户。随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在日本顺利开展。
综合来看,比亚迪商用车在海外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口碑,这为其乘用车进军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望利好后续表现。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疫情、地缘政治、芯片短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战略的顺利实施存在挑战和风险,同时全球动荡的金融体系导致汇率波动,这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盈利能力。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2继7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后,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出击的速度日渐加快。
7月27日,比亚迪进而宣布今年10月将参加巴黎车展,这是其时隔十余年重返国际乘用车展,也是比亚迪乘用车向欧洲市场进发的集结信号。
就在8月1日,比亚迪继续官宣,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达成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8月2日,比亚迪宣布与以色列Shlomo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NEV)。
据悉,在此之前,比亚迪商用车、大巴、工程车等产品均有在欧洲、美洲、澳洲市场销售,特别是电动大巴更是许多欧洲国家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但乘用车销售几乎为零,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市场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所对应的线下门店将会陆续开业,预计首批车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而从种种举措可以看出,进入下半年以来,比亚迪的主要战略除了尽可能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实现绽放之外,就是全力扩展海外市场。
对此,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瑞典和德国市场推出比亚迪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信通过与享有盛誉的Hedin Mobility集团合作,能进一步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服务。”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3当地时间8月1日,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瑞典市场,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HedinMobility集团将在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门店。
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将与Hedin Mobility集团联袂合作,甄选本地多个优质经销商,覆盖德国多个区域。在瑞典和德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将对比亚迪欧洲新能源业务版图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线上签约仪式现场
(左:舒酉星,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右:Anders Hedin,Hedin Mobility集团首席执行官)
今年10月,瑞典和德国的`多家先锋店将正式开业,更多门店也将陆续在多个城市上线。届时,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批车辆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车核心技术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4万台,带领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持续发展。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Hedin Mobility集团具备优质的本土化资源和成熟的经销商体系,旗下拥有230多家经销商门店,业务涵盖瑞典、德国等欧洲8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与Hedin Mobility集团的强强联合将助力比亚迪进一步为欧洲市场提供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电动车产品。
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瑞典和德国市场推出比亚迪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信通过与享有盛誉的Hedin Mobility集团合作,能进一步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服务。”
“我们非常荣幸可以成为比亚迪欧洲地区的合作伙伴,携手为本地消费者提供销售、售后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共同为欧洲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产品,”Hedin Mobility集团首席执行官Anders Hedin如是说,“Hedin Mobility集团愿同比亚迪携手,推动欧洲电动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NEV是New Energy Vehicle的英文缩写,意思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采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采用清洁能源,比如:电力、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新能源汽车不会排放含铅化合物、苯并芘、固体颗粒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健康。
扩展资料
常见的新能源汽车:
1、电动汽车。
以电池为储能单元,以电动机为驱动系统的汽车。
2、混合动力汽车。
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主要组成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和电池)。
3、气体燃料汽车。
利用可燃气体作为能源驱动的汽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