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整合的提出背景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重化工基地,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经济是山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老工业基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快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步伐。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决策,这是实现“三个跨越”的有力抓手和实现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近期,山西调查总队对太原、阳泉、晋中、运城、忻州等5地市的部分企业进行了企业转型发展情况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依靠技术革新力促转型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但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在临汾市就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进行调研。王君强调,要充分认识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统筹做好资源整合、验收复产、安全生产、冬季用煤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副省长陈川平参加调研。 王君指出,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是我省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作进度持续加快,各项任务稳步推进,成效初步显现。但同时也要看到,这项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少数市县和个别环节进度较慢,影响了整体进度,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作进度,务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君强调,要以协议签订、主体进驻、证照换发、复工复产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抓紧完成整合与被整合双方的协议签订工作,兼并主体在协议签订后,要同步进驻接管被兼并煤矿,并配齐配强煤矿“五大员”。要加快煤矿证照换发和手续变更工作,企业和市县要尽快上报换证相关材料,省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办理。要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迅速组织矿井技术改造和复工复产,实现煤炭生产稳定增长。要扎实搞好对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检查验收,年底前彻底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明年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新阶段。 王君要求,要统筹做好资源整合、验收复产、安全生产、冬季用煤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各项工作,实现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两不误,两促进。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高度重视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和行政一把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市县有关部门要组织精干有力的监管小组,对辖区内的矿井实行分片包点监管,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做到以安全促生产,以生产促发展。
煤炭行业面临着地质构造复杂。根据查询煤炭智能精准开采相关资料得知,分析煤炭智能精准开采提出的背景是煤炭行业面临着地质构造复杂。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已从科学构想发展为理论和技术现实,为中国煤炭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提供了强劲动力。
该成套技术在实施地江苏省丹阳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此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
通过长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获得的该项成果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该成套技术符合循环经济三原则,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现场考察。
福建物构所自1982年起经过多年前期研究获得一系列完全自主产权专利技术和催化剂技术秘密。2005年起,该所与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正式启动了“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产业化项目。该项研发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福建省的大力支持。经过3年多的努力,成功完成了“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的设计和建设,成功开车打通全流程并稳定运行1000小时以上。
中国科学院“世界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会议。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等相关部门领导,福建省人民政府领导、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以及技术成果鉴定专家组组长何鸣元院士等共同出席了发布会。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此项成果标志着我国领先于世界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乙二醇产品供需矛盾,对国家的能源和化工产业产生重要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突出的技术创新性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 项目的提出原因
二. 项目环境背景
三. 项目优势分析(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
四. 项目运作的可行性
五. 项目的独特与创新分析
拓展资料:
项目背景介绍怎么写?
写作思路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需情节连贯,语句简单。
1、项目背景:内容以现有行业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或者问题。如:农药植保需要人工完成,工作强度大,人员易中毒,工作效率低,每年全国因农药中毒的人数达数万人,在这里重点描述行业的现状困境问题,用于本项目的提出埋下伏笔。
2、国内外发展现状:以描述技术现状为主,描述现有国内技术现状,建议插入图表,将行业的高、中、低端市场的技术情况描述清楚。国外发展现状主要靠搜索类似的高端技术,这个行业的前沿技术,写法类似于论文。
3、发展趋势:尽量突出本项创新的发展趋势,虽然这点是写产品的发展趋势,但是为了最后落点在本项目上,需要讲关键描述方向,倾向本项目的关键性技术。
4、项目实施必要性:本项目是实现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本项目是提高农业机械行业植保整体技术水平。语言描述以陈述为主。
5、项目社会意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带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些内容。
2007年以来,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以其领先的产业化进度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行业的投资机遇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煤化工技术的工业化不断取得突破、大型煤制油和煤制烯烃装置的建设进展顺利、二甲醚等相关的产品标准相继出台。新型煤化工产品逐渐走向市场,并被市场接受。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明确要求要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针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今后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态势渐趋明朗,国际油价重回80-90美元区间,煤化工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巩固。国内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煤化工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传统煤化工如煤制合成氨、甲醇、焦炭和电石等价格和消费量有所回升,但是由于产能过剩的原因,传统煤化工行业开工率仍然较低。受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升温。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对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煤制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