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和泰国哪个更适合发展电动汽车市场
印尼。
目前东南亚各国也相继刮起了新能源风潮,尤其是积累了多年造车经验的泰国,以及具备天然镍矿优势的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成为了东南亚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领头羊”。正是看到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也在把成熟的产业链经验与新能源产品带到当地,助力其绿色发展。印尼人口是泰国的四倍,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广阔。
世界汽车出口国排名:1日本、2中国、3德国、4墨西哥、5韩国。
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排名仅次于日本。今年1-9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211.7万辆,同比增长55.5%,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
出口的车辆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1-8月实现了出口34万辆的突破,同比增长97.4%,成为出海增长新动能。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近7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占比15.38%;而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20.2万辆,占比达16.6%。
其中,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占比份额较大,2021年出口量约16万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量贡献了一半。不过,即便刨除特斯拉出口量,2021年出口量仍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了翻倍,增速依旧明显。
我国对智利的汽车出口量占全部出口量的8.73%,排名第一,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的数据也十分可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三大市场分别为比利时、泰国和英国。
说起东南亚,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椰子、沙爹还有满街的“Tuktuk”。
但处于东南亚境内的国家几乎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热”,以泰国为例,这个国家全年平均温度达到30℃,夏季突破38℃也是经常有的事,说他们“有空调就是爹”一点也不过分。
也正因为如此,日系车凭借空调够冷这个(独门)绝技,长期垄断了泰国传统汽车市场,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是真空区域。只不过按照泰国新能源局的目标(《节能计划EEP2015》),在2036年要有120万台电动汽车上路,究竟他们是如何推进新能源车发展的呢?
正所谓万事起头难,新能源车要从零起步,首先需要政策的扶持。
《泰国4.0》
■“下一个20年的经济政策”
两年前,泰国政府推出了名为“泰国4.0”的经济刺激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推动泰国的支柱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价值和创新转型,因此未来泰国将专注于10大产业,它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1.产业增值类:包括新一代汽车产业、智能电子、高端旅游、食品创新等等。
2.新兴产业类:包括智慧机械与自动化、航空物流、生物化学以及数字经济产业等等。
在这当中,“新一代汽车产业”就是10大产业的重点,原因也很简单,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全球第12位),也是亚洲最大的汽车零件生产国,就价值链而言,汽车对泰国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超其他产业。
因此对于泰国来说,优先鼓励传统汽车产业往新能源车转型,自然成为了最佳选择。
当然为了吸引新能源车企、上游企业在泰国设厂,政府也给予了不少政策优惠,例如提供企业税收优惠、降低进口制造设备的征税、减免原材料进口税等等,而为了吸引消费者,政府也对新能源汽车减免了消费税。
*从2020年1月1日起,购买BOI(泰国投资委员会,可以理解为我国新能源车目录)推进的电动车将免收2%的消费税,而在BOI之外的车型则免收8%的消费税,在免除消费税的基础上还享有购车补贴。
*泰国政府对汽车厂商(有能力生产电池、电机或电控其中一样)实施免证公司税。
分四个阶段普及电动车
■“2036年替代传统燃油车”
按照泰国新能源部长阿南达蓬的说法,上文提及到的2036目标需要分为四个阶段去实现:
第一阶段(2016年~2017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电动车电池研发,而且还会侧重推动公共车辆的电气化,例如公交车、大型公司职工班车率先使用电车。
第二阶段(2018年~2020年):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充电站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阶段(2021年~2035年):将与电动车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化以及商业化。
第四阶段(2036年之后):电动汽车较为全面地替代传统燃油车。
可能是因为2036年还比较遥远,所以从现有资料看,这个分阶段实现的目标进展比较缓慢,就拿电动巴士来说吧,泰国曼谷自2018年至2019年3月之间仅有6条线路进行试运营,连首都都只是试运营,其他城市自然就不用说了。
不过和电动巴士相比,电动出租车以及私家车似乎还有比较可观的进展。目前大约有1100台比亚迪e6出租车在曼谷运营,虽然和10多万的出租车保有量相比还是微不足道,但好歹也算是有点儿规模。
至于私家车方面,据泰国国土交通部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泰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2.4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车型(包含HEV以及PHEV)占了12.2万辆,纯电车1454辆,由此可见,充电设施依然是制约泰国纯电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泰国目前的充电站主要集中在首都曼谷,根资料显示,现在曼谷充电站数量约为500个,未来还在其周边地区规划多500个充电站,而其他城市(包括芭提雅、清迈、宋卡等)则同样新建500个充电站。
既然政府在行动,车企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蠢蠢欲动的车企
■“开启疯狂投资建厂模式”
本田:混动生产线从日本转移到泰国
既然日系车长期垄断了东南亚市场,那新能源自然也不能落后,上年8月份就有消息表示本田计划将雅阁混动的生产线从日本转移到泰国,以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出口到其他国家,另外本田还投资58.2亿泰铢(1.89亿美元)建厂以扩大其电动车的产量。
在先前,本田还对外宣布计划在2021年初在泰国生产插电混动车型,另外纯电车也安排上了。
丰田:电池工厂今年投入生产
早在2010年,丰田就在泰国生产普锐斯,但无奈普锐斯在泰国卖得不好,再加上当年缺少政策扶持,所以2015年就停产了。
不过好在10年之后,大家开始重视新能源车,所以丰田也在曼谷东部的北柳府建造了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在今年投入生产,进口的电池组件在该工厂组装后可直接装车(丰田在北柳府也有整车厂)。另外这个工厂也是丰田在海外建成的首个电池回收工厂,以实现每年2万个电池的回收。
三菱汽车:已做好插混车投产准备
三菱汽车目前已经获得泰国投资委员会对插电混动车型生产项目的资质许可,并且在泰国的林查班工厂已经做好了欧蓝德插电混动版的投产准备,该车也预计今年正式在泰国上市。
梅赛德斯奔驰:开始在曼谷生产电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坐落在曼谷的电池工厂已经在19年年底投产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电池,成品将会用在当前和未来的所有插电式混动汽车上,包括C级、E级、S级以及GLC等等。
宝马:建造第四大电池工厂
宝马将与其在泰国本土的长期合作伙伴德科斯米尔集团联合,以建造仅次于德国、美国、中国(沈阳)的第四大电池工厂。第一期投资7亿泰铢(1.62亿人民币),建成后主要为宝马插混车生产电池模组。
东南亚为何要积极推动新能源车
■“让经济腾飞成为可能?”
其实除了泰国之外,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车。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国家不发达,还需要推进这些产业呢?
个人认为,全球能源危机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能源车这类高新技术的引入能吸引人才、拉动周边产业(像电池、电机、充电桩)的发展,从而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了可能。
“新能源车技术为新玩家提供了更多机会。”
——泰国第二大电力公司Energy Absolute的首席执行官Somphote Ahunai。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4%至33.5万辆,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2%,为40.33万辆。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了中国。要知道,在此之前,无论是销量还是保有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稳居全球第一。
而7月份,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销量迎来年内的首次增长,虽然增幅相较于欧洲很多国家很小,但销量已经超出第二名一倍还要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疫情尾声的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如何。
中国:老大地位不动摇,7月销量逼近十万
根据中汽协的消息,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在这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2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2.7%。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延期两年的新政出台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第二季度以来销量下滑趋势逐渐收窄。
德国:7月销量3.6万坐稳第二,302%同比增长率全场第一
在欧洲新能源市场,7月份最大的亮点就在德国,302%的增长率成为欧洲市场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单月销量达到了3.6万辆,创造新的销量纪录,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2%,达到近1.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飙升485%,达到约1.9万辆。
根据数据显示,德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同比增长8.6%,达11.4%,创历史新高。在德国,7月销量最好的是雷诺Zoe,销量2851辆;其次是大众e-Golf,销量为2633辆。值得注意的是,雷诺Zoe在法国也非常吃香,共售出3834辆,虽不及6月份创纪录的6011辆,但仍高于近几个月的平均水平。
另外,法国和英国7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率也非常高,分别达到了298%和286.8%。其中,法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5%上升至9.5%,英国则是占据近9%的市场份额。
挪威:每卖10台新车就有6台是新能源,市场份额高达68.4%
挪威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至6686辆,约占挪威当月新车总销量的68.4%。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4,408辆,同比提升25.5%,市场份额为4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278辆,同比提升142%,市场份额为23.3%。
也就是说:在挪威,每卖出10台车,就有6台车是新能源汽车,其中4台纯电动、2台插电混动。
写到最后: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虽然还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欧洲各国的重视程度升级,伴随着鼓励政策和巨额罚款,今年的增长率尤为恐怖。
动力电池大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前段时间就公开表达担忧:"我自己预测,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中国,而中国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将被欧洲抢走。"根据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计,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将达到110万辆。中国能不能守住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军位,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年产量逐年上升,突破200万辆。从销量来看,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324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欧洲市场占比第一,为43.06%;中国市场约占41.27%,排名第二。分产品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汽车为新能源汽车主要产品,占比合计在99%以上。
1、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升级时期,全球产量呈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早在19世纪就已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它曾大获成功,但是好景不长,到19世纪20年代,由于大油田的不断发现降低了汽油的价格,以及内燃机的技术进展,汽油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
而当时的电动车速度低、续航里程短又价格昂贵,遭到了淘汰。此后数十年间,尽管仍有一些电动车问世,但受制于居高不下的成本和续航能力的短板,电动车一直未能达到商用规模。
直到20世纪末期,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加深,人们才再次将目光转向节能环保的电动车。进入21世纪发展电动汽车己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重点,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升级时期。
全球新能源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宣布将在2035年停售燃油车并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车,欧洲出台最严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车企转向电动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高增速发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缓,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217万辆,2020年产量约为255万辆。
注:2020数据为前瞻结合历年发展情况及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2、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上升,欧洲市场占比第一
根据EV Sales数据,2019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221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近10%。据EV Sales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24万辆,其中欧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欧洲以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慢,但仍然保持显著增长趋势。
面对新能源汽车这块市场蛋糕,全球各地区纷纷发力,依据各国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及产业链现状推动发展。从区域分布来看,2019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被欧洲取代。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3.06%;中国大约占41.27%;美国占比10.12%;日本占比0.96%。
注:内圈为2020年区域竞争格局,外圈为2019年区域竞争格局。
3、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为主要产品,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较小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仍然占据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占比约6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约32%;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足1%。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2022年9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7%
崔东树
优质汽车资讯类创作者
11-04
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走势较强,2022年1-9月的广义新能源汽车销量998万台,其中混合动力达到276万台,占比28%。其中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走势较强,2022年1-9月达到696万台,同比增长69%;9月销量105万台,同比增长63%。
世界新能源汽车中的商用车不足4%,新能源乘用车为主体。2022年1-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62%的表现优秀,这主要是中国的新能源需求强,而欧洲的传统车和新能源车产销偏低,因此中国的发展很强。
2022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超强表现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有效拉动,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海外疫情影响下的欧美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较强,2020年欧洲新能源车表现突出。随后2021年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的52%,由于欧洲在疫情和俄乌危机下的新能源车市场低迷,2022年的中国世界地位回归62%的高位水平,其中7-9月中国新能源车在世界的占比是67%。中国带动世界增量主要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转向市场化推动,形成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
此处具体分析特意不包含商用车市场分析,主要是世界新能源的卡车与客车主要销量基本在中国,而且疫情后新能源客车处于萎缩中,虽然增大一点中国份额,但容易误导趋势的分析,意义不大,因此此文第二部分开始的分析只包含乘用车
1、增设新经济特区
泰国政府计划在东部沿海的罗勇、春武里和北柳三府(东部经济走廊区域)新增设6个特别经济开发区,并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实施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高附加值产业落户。
2、入境免隔离措施
3、11月,泰国决定向来自低风险国家和地区且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国际航班旅客免隔离开放。这一举措使国际投资者对泰国经济和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
3、泰国商业部计划开放6类外商经营限制
泰国商业部计划放宽外商在泰国经营业务领域限制,将数据管理和分析等6类服务类商业活动从《外商法》附件3中除名。
4、泰国出台半导体制造业投资优惠政策
泰国出台半导体制造业投资优惠政策,对原有的半导体制造业、印刷电路板组件 (PCBA) 的制造和先进印刷电路板(PCB)制造业投资普惠政策加以修改,增加了减免所得税年限。
5、泰国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实施零关税
泰国将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实施零关税,电动巴士不在该关税优惠范围)。
6、扩大4个大区经济特区面积
7、泰国内阁会议上批准并通过了泰国经济特区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有关扩大覆盖4大区的多个府的经济特区范围的提案。正式被实施后,4大经济特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享受相关政策的覆盖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泰国政府再降个人所得税以吸引国际投资
泰国政府决定将个人所得税中的资本利得税降到0%。
8、泰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计划
泰国政府计划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计划已被通过。财政部将动用约400亿泰铢,折合每辆车约50-80万泰铢的优惠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在泰国的普及。该项优惠包括在泰国销售的所有中系车。
9、泰国出台《投资促进法》和《东部经济走廊法》
泰国出台《投资促进法》和《东部经济走廊法》,鼓励企业向先进技术、创新和研发等领域投资。
10、允许外资企业100%持股权
允许外资企业拥有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企业100%所有权,不设置本地化和出口要求及外汇限制。
11、简化工作签证办理流程
泰国政府出台了简化工作证和签证办理流程等非税收便利举措,方便在泰国就业的工作者。
因此,这些地区虽然同比增长较快,但对全球光伏产业的贡献非常小,短期内仍属于玩票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