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200辆销皖奇瑞万达新能源公交车交付
12月20日上午10点,标有“芜湖客车”的16辆全新白色客车从贵阳孟晓工业园缓缓驶出,这是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向安徽芜湖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的最后一批新能源客车,截至目前,奇瑞万达与芜湖签署的200辆新能源客车订单已全部交付。据悉,该订单是我省客车生产企业有史以来在省外销售的最大订单。奇瑞万达是2011年贵阳引进的重点项目。自2013年投产以来,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产品涵盖大、中、轻型道路客车、新能源客车、商务客车。据报道,安徽此次采购的2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为奇瑞万达新开发的气电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它们有电动机和内燃机两大系统,在行驶速度小于30码时可自动启动电驱动,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该车传动系统并联,操作方便。每辆车全年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9.8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吨,平均每年每辆车的减排量相当于300棵绿树吸收的污染量,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10月30日,合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年底合肥市新增公交车40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00辆。根据计划,今年该市将新增1000辆公交车,目前已有600辆公交车投入运营。SASAC相关负责人表示,到年底,该市将新增400辆新车,其中新能源汽车300辆。“有些lsquo老爷车。将陆续淘汰,以免影响安全出行,造成环境污染。”为建设生态美丽新合肥,倡导节能减排,合肥将引进一批“绿色公交”,减少空气污染。今年,合肥将安排7亿多元购买1000辆天然气公交车和150辆新能源公交车。同时,加强空调车、双层客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使车辆的技术性能和内部配置向智能化、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预计到2017年,合肥将保留2700个“绿色”公交车申办站,使“绿色”公交车辆比例达到40%。
0551-96166。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和平路272号。
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2月,是合肥市城市客运骨干企业。
集团内设办公室、营运管理部、安全保卫部、技术管理部、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宣传部、监察室(纪委)、法规审计部、招标办、基建办、工会等13个职能部门,下设第一至第六巴士公司、专线车队、保修公司、场站公司等9个营运生产单位。
以及物资中心、客服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收银中心、后勤管理中心、培训中心(公交技校)、稽查总队、城建医院、站牌公司、广告公司等10个配套服务机构,拥有合肥城市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施凯公交天然气有限公司2个参股子公司。
扩展资料
2018年合肥公交集团荣誉榜
1、集团公司荣获“安徽省道路运输行业文明单位“。
2、集团公司荣获“第十四届合肥市文明单位”。
3、集团公司荣获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状”。
4、集团公司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被评为全省“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5、6路“清风线”、第一保修厂荣膺全国公交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
6、保修公司第三保修车间小修三组荣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7、119路荣获“2017年度安徽省青年文明号集体”。
8、集团公司荣获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活动颁发的“新能源公交创新突破企业”。
9、BRT小东门站荣获合肥市“青年文明号”标兵、B1线乘务班荣获合肥市“青年文明号”殊荣
10、集团公司荣获“2017年度12345政府服务热线优秀成员单位”。
11、集团公司评为“2017年度合肥市无线电设台先进单位”。
12、集团公司荣获合肥市2017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13、集团公司拍摄的微电影《力哥的故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14、集团公司当选为合肥市中共党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15、集团公司荣获“2017年度全市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基层单位”。
16、集团公司荣获合肥市瑶海区政府颁发“2017年度瑶海区突出贡献企业”,同时荣获合肥市包河区政府颁发“2017年春运工作先进集体”。
17、集团公司荣获瑶海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颁发“瑶海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简介
从此之后,“大众-江淮-国轩高科”联盟正式形成。有人说,比起大众在明处构建新能源帝国,安徽省则在暗处下一盘汽车大棋。
>90万辆
关于安徽省在汽车产业方面的野心究竟有多大,看一组数字便可得知。今年4月份,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外发布《2020年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要点》,《要点》指出安徽将围绕汽车“五化”(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方向,推进传统汽车改造升级,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布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然以上都是官话套话,《要点》中重点指出2019年安徽省生产汽车达到90万辆以上,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从这一发展目标来看,在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安徽汽车产业,被再次提上了日程。
为了达到目标,合肥市与蔚来签署了框架协议。根据投资协议,合肥建投、国投招商等战略投资者以及安徽高投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将向蔚来中国投资42.6亿元人民币,投资完成后,蔚来将持有蔚来中国75.9%的控股股份,战略投资者将合计持有24.1%的股份,而蔚来汽车海外业务及零部件业务并不包括在内。
当然,这70亿元投资只是落户合肥的“第一步”。在这背后,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战略转身,家电产业是合肥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当下发展遇到瓶颈期,而新能源汽车正是绝佳的替代产业。
放眼来看,拥有奇瑞和江淮的安徽省,虽在商用车行业有着深厚基础,但论及乘用车领域,无论是拥有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的吉林、湖北、重庆,还是拥有北汽、上汽、广汽等地方国企的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的两家车企在规模和影响力上都略显不足。
不过,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龙头,奇瑞目前正在“混改”助推下迎来厚积薄发时刻。2019年,奇瑞累计销量74.5万辆,同比微降0.9%,大幅领先市场整体;其自主品牌销量更是达到63.91万辆,同比逆势增长6.9%,瑞虎8、艾瑞泽、捷途X70等车型销量纷纷暴涨,让人看到了奇瑞重拾自主“带头大哥”地位的决心。
江淮汽车在乘用车领域虽未曾创下奇瑞当年的辉煌,但能否依托合肥乃至安徽全省之力、借鉴奇瑞成功之道、并通过引入蔚、大众实现逆袭,最终与奇瑞汽车“双剑合璧”,将安徽打造成更具实力的汽车工业大省,值得憧憬。
“大安汽”雏形显现
此次促成大众增资江淮,安徽省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大众集团的电气化战略布局和技术优势。引进像大众这种体量的强势外资车企,可以在时间上迅速促进安徽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
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起步较早,并且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量目前占全国整体市场的近13%。但是,安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成绩并不太理想,2019年全省的汽车产量仅为77.6万辆,占全国的3.6%。要知道,在周边的兄弟省市中,上海市和湖北省去年汽车产量均超过了200万辆,浙江省也已经站在了100万辆的门口,传统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基本确定,安徽省只有通过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来实现“换道超车”。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除了大众、江淮、蔚来、奇瑞之外,同属安徽系的汽车企业中,华菱星马也在5月22日盘后发布了控股股东拟转让所持公司15.24%股份的公告,目前的“接盘者”很有可能是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排头兵——吉利集团。吉利集团更是中国目前最具活力、国际影响力也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之一。
不仅企业实力雄厚,而且安徽省在科研实力上也一点不差。目前,安徽拥有江淮汽车、奇瑞汽车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华菱汽车、中鼎股份、全柴动力、国轩高科6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还有奇瑞汽车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淮汽车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客车整车系统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行业内拥有一大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此外,中国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院、中电38 所等一大批高校院所,有力支撑着安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在支持研发创新方面,2019年,安徽实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对经审核认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承担单位投入最高50%的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3000万元。
直播车市
在这场关乎未来能否做大做强安徽汽车产业的赌注中,大众、江淮、蔚来可以说站在了同一战线上。未来,包括吉利在内的这四家车企将在安徽省国资牵引下,担起安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向高质量方向推进的重任。由此来看,“大安汽”雏形已然显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高、中档,大、中型豪华客车及客车底盘的大型企业。公司于1997年7月22日成立,7月25日安凯客车股票(代码000868)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2003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重组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安凯客车的第一大股东,目前持有20.92%的股权;安凯客车第二大股东为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持有19.34%的股权。
公司占地面积30.8万平方米,员工1046人,资产总额12.81亿元,年综合生产客车及底盘能力达8000辆(整车5000辆,底盘3000辆)。公司于一九九九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在客车行业率先通过国家“3C”产品强制认证,并通过国家安全级企业认证。 2003年,公司荣获“全国重合同守信用” 企业称号,2005年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称号,并通过了国家安全级企业认证。
公司主要产品有“安凯.SETRA”、“安凯”牌系列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公交客车和系列客车专用底盘,产品囊括8米~18米全系列。几年来,安凯豪华客车及底盘先后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省免检产品等殊荣,底盘荣获国家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引进德国奔驰集团EVOBUS公司先进技术,开发生产的“安凯.SETRA”豪华大客车是代表当今世界客车发展最新水平的顶级产品,率先被交通部评定为大型高三级客车。“安凯.SETRA”豪华客车连续三届荣获中国城市旅游汽车豪华高档五星级推荐产品,并创造了320万公里无大修的优秀品质。2004年、2005年两度蝉联客车大赛“公路客车节油金奖”。2005年7月在第二届全国客车大赛中,“安凯.SETRA”HFF6121K35豪华客车荣获“中国公路客车金奖”。2006年,“安凯.SETRA”尊荣400客车荣获世界客车联盟最佳大型豪华客车奖和车坛奥斯卡金像奖。
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开发的HFF6120GK15(低地板)、HFF6110GK50(LPG、混合动力)、HFF6100GK39(双燃料)、HFF6850GK60、HFF6112GK50(纯电动)、HFF6900GK51(CNG)等多款新型公交客车,在国内第一个把“全承载”车身技术运用到公交客车领域,贯彻了“低地板、方基调、大玻璃、电子化”的设计理念,被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评定为“大型城市高级客车”。公司为北京首都公交研制开发的纯电动新型公交车,通过电瓶为车辆提供动力,具有无污染和高环保的优点。这一开发计划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北京奥运项目。公司开发的HFF6120GK88公交客车,2005年度荣获国家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是该年度全国唯一的客车获奖项目。
安凯公司自2003年开始研发新能源客车,是国内首家采用全承载技术生产新能源客车和首家上电动客车国家公告的企业。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客车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示范运营和批量使用;精心设计的豪华纯电动客车,分别为北京两会、奥运会、达沃斯论坛服务并取得较好评价。
公司恪守“保持技术领先,制造一流客车,满足用户要求,不断追求完美”的质量方针,竭诚为用户提供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豪华客车、公交客车、客车底盘和最优质的服务。
投资背景: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高、中档,大、中型豪华客车及客车底盘的大型企业。公司于1997年7月22日成立,7月25日安凯客车股票(代码000868)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2003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重组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安凯客车的第一大股东,持股6214万股,占现有总股本的20.92%的股权,第二大股东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746万股,占现有总股本的19.34%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