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怎么规定的
煤炭运输损耗的标准是2%,是煤炭部、铁道部1965年12月颁布实施的叫《煤炭送货办法》。在其后的《实施细则》中又规定每换装一次不得超过1%。
另外,国家建材局规定大宗原材料的定额损耗率分别为:煤炭≤4%、水渣≤5%、铁粉(硫酸渣)≤3%、石膏≤3%。
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风力等原因会随风流失、抛洒扬尘。据统计,目前在铁路、公路等运输过程中,一次运输煤损耗约为0.8%—1%,运输(转运)次数越多,损耗越大。
扩展资料:
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委印发《关于提高煤炭质量和消除运输亏吨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一、煤矿和铁路、交通部门必须共同负责,从煤炭生产到装车,铁路运输、港口中转各环节都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煤炭质量和解决运输亏吨问题。
二、加强生产管理,煤矿(尤其是地方煤矿、军矿)在采掘煤炭过程中,要有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煤层情况不断改进采掘方法和操作技术,努力降低煤炭的灰份、水份和含矸率,使之符合质量标准。地方国营及乡镇煤矿应逐步装备和使用煤炭筛选、洗选设备,减少毛煤直销 。
三、严格采样、制样、化验工作,把好煤炭检验关,不符合质量规定的煤炭不准装车外运。发煤矿(集运站)均应逐步配备和完善采、制、化手段,根据用煤单位的要求提交煤炭质量化验单。
四、加强煤场管理,有条件的矿、站要安装必要的除杂设备(除铁器等)或增设专职拣杂人员;在装车过程中,要有专职人员检查,严防杂质混入煤车。
五、采煤工作面上的雷管要有专人管理。采煤中发生哑炮时,要按有关规定找回雷管,严禁雷管混入煤中,雷管均要编号,并严格发放登记和使用管理制度,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追查责任。
六、严格执行铁道部1979年以(79)铁运字第557号文发布的《货车清扫、洗刷、消毒方法》。各卸车单位要认真清扫车底,以车底板、端板、侧板不留货渣为合格。铁路要在抓好路内卸车清扫工作的同时,与路外卸车单位签订货车清报协议,明确责任,确保车底清扫干净。
七、对于送到煤矿装煤的车皮,铁路部门应当保证车体完整,技术状态良好,清扫干净,车门关牢。煤矿经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当通知铁路部门及时处理,或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帮助解决。车辆按协议由煤矿代为清扫,铁路部门应按规定支付清扫费。
八、加强对铁路沿线的器材和废旧零配>(如铁鞋、闸瓦、闸瓦千、钢轨垫板等)的管理,严防其混入煤车。
九、认真做好港口中转煤炭的质量管理工作。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清除杂物,在关键装卸部位安装除杂设备、固定筛等。
十、由矿、路、港、货组成中转下水煤炭质量管理联合监督、检查小组、定期抽查到港煤炭质量,并将结果送有关部门和单位。
十一、出口煤炭质量管理除按上述规定办理外,还需严格执行国家商检局、原煤炭部联合下发的(88)国检监联字第46号《出口煤炭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原煤炭部(86)煤加字第829号文《关于明确煤炭产品质量责任制和严格煤炭管理的若干规定》。
十二、要严格计量管理。使用轨道衡的煤矿,衡器应定期检查检定,确保准确,并配备专人做好计量工作。煤矿应在货物运单内填写实际过衡数量,并加盖“衡”字章。使用检尺测量方法的煤矿,每季度要分煤炭品种测量一次煤炭的容积比重,测量后按新比重计量,并通知收煤单位和 铁路、港口部门。装车后要车车划线,认真平车。
十三、严格按照货车标记载重量或允许装载量装载,允许误差范围不超过2%。装车后要洒上石灰浆或平车,以示标记。
十四、继续整顿铁路沿线治安秩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上车扒煤。地方政府、公安部门要配合铁路严厉打击偷盗、哄抢煤炭的不法分子。运输途中如丢失整车煤炭,铁路部门应负责查找,找不到时,应按规定向用户赔偿。
十五、做好煤炭中转下水进出港及航行中的运输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散货运输管理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港口对进港煤炭实行原来、原转、原交、做到不落水、防止自燃,卸车后扫清车底,并严格水尺管理,单船误差不超过万分之五。
十六、针对进港煤炭品种繁杂,收发货单位多的特点,港口可代收货人对进港煤炭作必要的成批质量和重量抽查。对于煤质低劣、杂质多、亏吨严重的责任单位要实行经济处罚。有关单位对处理煤炭质量或亏吨问题发生异议时,可报请各自上级主管部门调解,按《煤炭送货办法》有关 规定处理。
十七、对中转下水煤炭每季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过磅或检尺抽查,力争对进港所有煤种(洗精煤、水产煤除外)全部发煤矿(站)、全部收货人的煤炭均应成批抽查,抽查面达到10%。抽查结果,由港口每月编制一次记录,分别送收发货人。
十八、到港口的煤炭按照煤炭采、制、化“国家标准”每季按批至少进行一次内在质量的抽查检测。由港口统一组织,尽可能利用当地煤炭公证检测机构设备进行化验,化验结果由港口编制记录,分别寄送收发货人。化验费由港口向收货人收取。
十九、进港煤炭卸车中,由于杂质造成港口机械事故的,责任单位要赔偿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严重时,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二十、关于煤炭亏吨的责任问题,如到站的煤车标记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到站检查确认后编制记录,其亏吨由铁路负责;其余均由发煤单位负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运输
1、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H₂、CH₄等气体,生成的气体可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气。
2、液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使煤和氢气作用,可以得到液体燃料,也可以获得洁净的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煤气化生成的CO和H₂(水煤气)在经过催化合成也可以得到液体燃料。用水煤气还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化合物。
3、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发生复杂的变化,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等。从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利用这些有机物可移制得染料、化肥、农药、洗涤剂、溶剂和多种合成材料。
扩展资料:
70年来,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煤矸石、矿井水、矿井瓦斯技术不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煤矸石大宗利用,中低浓度瓦斯利用,矿井水源热泵、乏风源热泵技术发展较快。
共伴生高岭土、油母页岩、高铝粉煤灰、硫铁矿、石灰石等综合利用产业化步伐加快。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入开展,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改善了矿区整体面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煤炭综合利用
煤灰露天存放时,要严格按照《煤炭作业规程》的存放要求,重点做好防风、防洪、防自燃工作: 1.防风:天气干燥时,遇大风会吹走一些细小颗粒,尤其是汽车碾压的煤场。强风会造成吨的损失。浇水可以有效解决煤尘飞扬的问题,起到环保的作用;
2.下雨天做好防汛工作:如果下太多雨,可能会冲走煤炭或造成货堆倒塌。如果煤场没有围栏,可以用装满煤的编织袋围起来,大约1米高,可以有效防止坍塌。此外,必须保持排水设施畅通;
3.防止自燃:防止煤堆自燃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和煤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的过度积累,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喷水降温是防止煤堆自燃最糟糕的政策。如果喷水不足,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如有可能,在煤场的煤堆内设置测温元件,以便及时控制煤堆的自燃 问题。 4.储煤区尽量避免其他散装货物,防止污染其他货物或改变煤质。
拓展资料:
一、煤是埋藏在地下的古老植物通过复杂的生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固体可燃矿物。 煤被称为黑金和工业食品。它是18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比以前低了很多,但毕竟煤炭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煤炭供应安全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影响煤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供求关系。
严格意义上讲,因为煤炭会直接影响到多个产业的正常生产,所以煤炭的供应量会直接影响到煤炭的价格,进而会影响到多种商品的成品价格。与此同时,煤炭的价格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用电的价格,因为很多地区依然在采用火力发电的形式。之所以很多地方的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地的煤炭供应出现了问题,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
一、山西的煤炭价格已经出现了小幅回落的行情。
我们都知道山西是煤炭的主要供给地,在煤炭的价格进一步暴涨的同时,山西地区的煤炭价格也在同步上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我们发现山西的煤炭价格已经出现了小幅回落的行情,有些地方的煤炭价格已经降价了100元左右。
二、影响煤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
这个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当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煤炭的价格自然会进一步上涨。当市场上的煤炭的供应量进一步提高的时候,煤炭的价格就会有所回落。之所以煤炭的价格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主要是因为和煤炭相关的各个产业的产能的调整。同时也跟煤炭本身的供应量有关系。
三、希望煤炭的价格可以进一步回落。
现在煤炭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煤炭的总体价格依然处在历史高位。冬季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地方也会进一步提高对煤炭的需求。如果想要在冬季稳住煤炭的价格的话,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煤炭的产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平衡煤炭的市场价格。总的来说,煤炭的问题影响到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希望煤炭的价格早日回稳。
煤炭不燃烧是可以分解的,常用的方法是煤炭的干馏。
可以产生焦炭,苯,焦油,煤气等物质,这是很成熟的工艺,进行了工业化大生产。
是煤炭的重要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