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能源利用率最大的是什么能源?
小水电是能源回报率最高的优质能源
通过对能源回报率研究所获得的一些重要结论:
1)水力发电的能源回报率最高。水力发电的能源回报率在205到267之间,通过建造水库的试为利用水力发电,回报率是205,径流式水电站的能源回报率是267,这一结论是Hydro Qubec通过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水电设施近百年来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后面获得的。我国小水电大多数为径流式电站,因而其能源回报率是最高的,是目前所有可利用能源中最优质的能源。
2)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风电的能源回报率为39, 也是令人满意的,由于考虑到风能的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人为地对风电的回报率进行了适当的修正,总的看来,风电的利用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利用风能发电的电站。
如果电力是来自一些林木废料的话,那么生物质能的能源回报率为27, 也很不错,但如果种植树木作为薪水炭林主要是为了发电的话,那么其能源的回报率就很低,大约为5左右,因为砍伐这些树木需要就必须减少从生物持能源到发电厂之间的环节。此外,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能源回报率只有9。 因此从整个能源系统工程考虑,对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需要慎重考虑。
3)矿物质燃料发电的能源回报率是相当低的,一般为11到21之间,其中煤是为11,油电为21,天然气发电为14,核电为16,而且,这种能源利用方式在未来十多年里还会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矿物质资源储备基本耗尽,开采矿物质常常需要到十分边远的地区或海底,投资成本将不断上升,基考虑 到一些其他因素,人们会到较远的地我获得矿物质,如这已使得美国的煤炭运输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主要是人们对美国西部地区低硫煤的需求不断上升造成的。
远期来看,矿物能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拜谢放是不利的。对煤炭的脱硫增加了电厂的成本,如果排放量交易开始全面实施的话,购买脱硫和降低成本煤炭产生二氧化碳等设备就要耗费大量资金天然气是唯一可以继续推广利用的矿物质能源。由于采用了高效率汽轮机,上述的不利因素部分被抵消的了。
集中式光伏项目投资回报率好。
1、光伏电池板提供清洁的绿色能源。在使用光伏电池板发电期间,不会排放有害的温室气体,太阳能光伏是环保的。
2、太阳能是大自然提供的能量。
3、太阳能可以在任何有阳光的地方使用。
4、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正在快速降低,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降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在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具有非常有前途的未来。
5、光伏板,通过光电现象,以直接发电的方式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成本相比,光伏面板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很低,可以忽略不计,光伏面板没有机械运动部件,破损需要的维护要少得多,光伏板完全静音,完全不产生噪音。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就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对促进新能源发电产业 健康 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观点。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新能源发电将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力。”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
据今年1月底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 社会 用电量的29.8%。
“在规模化应用的过程中,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已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说。
张天任认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网,增加清洁电力供应,既有利于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也有利于助力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促进能源低碳转型。
不过,快速发展中也有不足之处。
“在我国全 社会 用电量稳步增长、新能源发电量再创新高的当下,仍存在不利于产业可持续 健康 发展的问题。”张天任认为,新能源发电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推动其 健康 有序发展。
“由于上网电价执行各地燃煤基准价而且偏低,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急剧下滑甚至亏本。”曹仁贤说。
张天任则提到,部分地区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不足,例如风电装机集中的“三北”地区远离负荷中心,难以就地消纳,电网发展滞后。另外,新能源电力发展目标调整频繁,各层级各专项规划不能有效衔接,出现了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脱节、新能源发电与电网规划脱节等问题。
他还谈到,新能源发电行业恶性竞争加剧,目前的项目开发方式往往将新能源资源配置给并没有意愿长期持有运营项目的主体,甚至滋生了一批专门做资源转让信息介绍的中间商。
如何推动新能源发电产业 健康 发展,代表们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在新能源上网电价方面,曹仁贤建议,根据各地区光伏电站度电成本加合理收益核定新建项目保障性收购价格,每年核算1次,有重大变化适时核算调整,和各地煤电价格脱钩。
他还建议,加快推进绿电交易市场走向成熟,适时建立配额制的强制绿电交易市场,释放绿电供需双方发展潜力;尽快建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价格机制。
“建议尽快出台储能专项规划,推动落实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设施的支持政策……确保新能源送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张天任表示。此外,他提出应加强区域内各省级电网互联,有效缓解部分区域较为突出的调峰压力;调整国家财政补贴支持方式,促使产品合理定价,避免恶性竞争等。
一、强在规模化、机械化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的特点就是经营规模化,作业机械化,因而经济效益很高。
美国地域辽阔,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美国美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奠定了基础,其家庭农场在美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近十年来,美国的农场规模一直在变化,大规模农场在逐渐增加。
而大型农场的出现,使得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更加方便,也更容易获得利润,资本回报率高。而规模化的经营方式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美国在这两方面可以说是优势明显。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
目前,美国的农业生产除烟草、水果等外,其余各种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入库整个过程都是机械作业。这无疑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说,美国农业强就强在规模化、机械化。
二、强在发达的农业科技
科技在美国农业生产应用中十分广泛。目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农业生物新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就目前而言,美国有130多所农学院,56个州农业试验站,57个联邦与州合作建立的地区性推广站以及农业合作推广机构3300多个,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9600名农业科学家,1.7万人左右的农技推广人员。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1200家主要服务于农业领域不同性质的科研机构,其服务项目主要有承接委托开发、转让科技成果等。
同时,美国农业相当重视生物技术的应用,现在转基因植物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点领域,在这方面,美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所以说,发达的科技是现代农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
三、强在高投入、高产出
美国的农业整体投入都是比较高的,但是相应的,农业的产出也很高。
尤其以科技和资金投入为主,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针对前期现代农业发展中产生的土壤流失、地力衰竭、遗传多样性减少、能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美国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和生态农业。
大中型农场中推广使用沼气能、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这一系列的投入都是美国对农业的高投入,也正是因为这些高投入,美国的农业才能获得高产出。
为此,美国的农业吸引了大量投资,投资额从每年上亿美元上升到几十亿美元。现在,农业已成为美国投资者青睐的一个行业。
所以说,美国农业强就强在高投入和高产出带来的高融资。
四、强在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种重要的支农服务方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服务。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是多层次性的,主要有国家层面的政府系统,也有社会层面的合作服务机构及私人公司等系统。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且服务内容与形式上十分全面且质量很高,政府视农业服务为其职责与任务,农业合作组织以农业服务为根本宗旨,私人公司及企业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自己的经营相结合,在为农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不同层次的服务主体提供的服务涵盖了农业生产及加工销售的全过程,从产前生产资料的供应,到产中科技服务、融资服务、信息服务,到产后的加工、销售、流通服务是面面俱到。
这使美国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高效的服务相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均可以得到相应的满足,农业生产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说,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的保障。
五、强在高补贴
美国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几乎所有的大宗农产品都被纳入了农业补贴的范围。
2000年,美国农民净收入总额547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直接补贴,补贴额占收入的47%。
2001年,美国对农业各种形式的直接间接补贴总额是953亿美元,进入农场主口袋的占农场农业总收入的11%,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补贴。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美国政府财政吃紧,奥巴马政府决定削减农业补贴。
但联邦政府2010年的各项农业直接补贴仍高达270亿美元,2011年为233亿美元,2012年的财政预算则为238亿美元。
这些巨额补贴无疑为美国农业发展输入了新活力,也激发了农场主们做农业的信心。
六、强在资源的利用合理
美国根据农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
可靠,光伏发电是一个新能源项目,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的,像风力发电一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这主要是针对大面积的项目。这也是一个推广项目,投资大,见效慢,节约了发电资源。
光伏发电就是让光子照射到金属上,然后通过金属把能量吸收转换成太阳能电池。而太阳能是目前取之不竭的再生能源,清洁、可靠、可以长期使用。
未来趋势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
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9月3日,新能源材料概念股高开低走,指数至收盘下跌约4.654%。
锂电与光伏两大核心板块无一幸免,其中宁德时代跌至486.5元,跌幅1.42%;赣锋锂业跌至180.33元,跌幅6.87%;捷佳伟创更惨,今日跌幅达到8.07%,股价报收164.55元,市值在9月蒸发超百亿。
让人不解的是,股价的持续下跌,似乎与企业发展与市场前景关联不大。在刚刚发布的年中报表中,如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在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上均呈现出翻番增长态势;而新能源赛道,更是国家重点布局的领域,市场景气度毋庸置疑。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该现象的发生?
企业价值,决定市值
在刚刚过去的8月,股民盈利占比达到了67%,人均赚了1.95万。
钱从哪里来?在整个8月中,市场成交量日均超万亿。观察资金流向,锂电池、有色金属、光伏等几大板块,几乎占到了成交量的40%以上。大笔资金的注入,推动相关企业股价达到峰值,也让股民的钱包变得满满当当。
因此,9月的回落,虽导火索是央媒点名批评新能源相关市场存在炒作行为,表明“稳增长”依然是国家的主旋律。但 汽车 有智慧认为,其核心因素仍是企业资产价值的逐步回归。
一般而言,在股价创新高之时,便是“泡沫”产生之际。无论是近期被称为神股的迈为股份与金辰股份,还是过去一年中的特斯拉与蔚来等,均印证了这一定律,也说明了短期的股价严重透支了业绩预期。新能源板块更是如此,政策以及市场的双轮推动不仅让车企市值飙升,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集体爆发。经历了股价翻番的狂欢,今年包括特斯拉、蔚来以及比亚迪等车企的市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开源新经济基金经理崔宸龙也对此表示:“短期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今天的暴跌可能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光伏,锂电池板块的短期上涨速度过快,导致市场分歧加大。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内在价值增长决定了长期回报率,短期的风格比较难判断。”
没有同情,只有现实
除去企业自身因素外,A股市场也因环境转变而出现短期波动。自今年以来,新能源 汽车 上游供应链原材料涨价趋势明显,不仅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氢氧化锂的价格持续飙升,而且钢铁、有色金属等材料也一路走高,叠加行业竞争加速带来的影响,造成了大量下游企业如宁德时代、捷佳伟创等毛利率下降。
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相关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让企业营收不断上涨。但毛利率的降低,实则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也给资本市场提供了预警信号。
对此,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首席投资官助理王婧曾表示:“根据最近的行业景气观察,半导体为代表的板块出现较大的回调,跟行业景气度边际放缓有关,而新能源上游的持续涨价也引发了投资者未来制造环节盈利的担忧。”
另外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当下涌入新能源赛道、推动相关企业股价上涨的,更多的是机构抱团与游资行为,“热钱”成为了市场中的主导。而热钱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投机性。在央媒点名、新能源短期局势不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酿酒、保险、券商信托、银行地产等相对稳定的行业在9月纷纷迎来大涨,也成为了资本市场暂时的“保险柜”。
图为9月1日数据
对此,王婧也指出:“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专项债发行提速,使得市场的交易重心重回稳增长,地产、基建、消费、金融、农林牧渔等板块获得资金回流。”
逢低布局,是否合理?
“低位买入,高位卖出”,是每一个股民的终极目标。在新能源赛道受挫的当下,不少人虽看到了此中良机,却又担心抄底未遂而被套在涨停板上。
正如大家所看到一般,以长期而论,在加速落实“两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相关行业依然具备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在锂电、光伏以及半导体三大板块中, 汽车 有智慧认为,有望率先迎来恢复或许将是锂电池板块。
一方面,国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曾在今年8月,正式发布了《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明确提出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合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此基调下,以宁德时代、赣锋股份为代表的企业均提出了更大的产能目标,或将实现更高的收入与利润。
另一方面,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147.8万辆,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达到了 历史 新高。在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的助力下,锂电板块将给予资本市场更充足的入场勇气,造就景气度快速拉升的局面。
汽车 有智慧认为,虽新能源的基本面足够稳健,但如今其相关概念股正处于短期调整的窗口期。至于该期限会持续多久,还需进一步观察。
采写 | 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