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老用户来谈谈江铃新能源E200,开空调和不开空调用电量的差异,及冬天和夏天的差异?
作为一个提车六个月的车主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吧,由于用车时间不算长也不是汽车专业的,所以只能谈谈个人是主观感受,有失偏颇的地方请见谅。
首先谈谈开空调这个问题吧,本人8月份跑了一趟南昌-抚州往返,从南昌出发的时候车子因为车子只有80%的电,加之是提车后的首次城际长途。硬是忍着8月份的酷暑天气,不开空调从南昌到了抚州。地图上标的是123km,实际仪表盘上的里程从续航199km掉到了74km,基本上和地图上标的差不多,所以得出结论这个车子标的里程还是挺准的。有了这一趟的摸底,回来就放心多了,在抚州住了一晚充满了电,第二天一路开着空调从抚州回南昌,还是123km的距离,这次仪表上的里程从252km掉到了130km,基本上是实际里程的1.1倍多一点,所以得出结论夏天开空调基本上是不开空调耗电量的1.15倍。冬天制暖的空调没尝试过,估计得再加一个点,达到1.25倍。
再来说下冬天续航里程变短的问题,由于生活在南方,今年又是个暖冬,目前为止最低温度也就5度左右,所以并没有感受到电量的明显变化。估计在南方最大的缩短量也就相当于夏天开空调吧。
以上,纯属个人用车感受,不喜勿喷!
纯电动轻卡的四个缺点如下:
1、续航里程较短。
10~15万级的电动轻卡续航里程标定值多为300公里左右,但测试续航是在空车以及理想的环境中,所以重载后在真实路况中的实际续航也减去1/3。
也就是说大部分纯电轻卡行驶200公里既需要充电,续航里程限制了这种车只适合进行周边城市的中短途配送,不过快递行业以泡货居多能够适当延长续航。
2、充电时间长。
轻卡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基本在100kwh以上,使用380V快充桩也要2小时左右才能充满,慢充会超过10小时。
物流园一般会有配套建桩,合理规划出车时间能够正常用车,如果不是定点定线的配送而是在终端送货的话便利性是大问题。
3、核载质量受限。
4.5吨以下的货车免双证所以电动货车也会尽量满足这一标准,而电池组本身就有很大的重量,磷酸铁锂电池的重量又高过乘用车使用的普通三元锂电池。电动货车的整备质量要高于一般的柴油动力轻卡,所以核载质量也会略小一些,拉泡货没问题但做大件配送的话比较吃力。
4、换电成本较高。
虽然磷酸铁锂的循环重放次数很大而且制造成本也低于镍钴锰之类的三元锂电池,但是以100kwh左右为例更换一组也要数万元;在车辆普及阶段会有一些小车企为合作商提供电池的终身质保,如果没有这项保证的话也许5~7年后更换一组电池的费用要比这些年来节省的油费更高。
以上四点是电动轻卡作为物流车的明显缺点,唯一的优势是新能源绿色牌照额货车在绝大部分地区不限行,对于刚需用户而言是不得不选,但快递园区一般在城郊所以并不受影响。
做城市内点对点的配送可以选择电动轻卡,做城市点对点的话不建议考虑,除非有些品牌能对电池组提供超长的质保时间。
是否值得选择可以参考以上标准,商用车的理想形态应该是REEV增程式电动汽车,以极小的电池组和极小排量的发动机,即实现了超短途或者场地内短途纯电接受开支、又能实现长途续航有极低的油耗、关键是换电成本倍数级下降,只有REEV轻卡量产后才是新能源货车的春天。
刚刚过去的8月份应该是大众ID家族最好的单月表现,南北大众4款车型合计7023台,而论单款,每一款都在乘联会免费数据榜单的15名开外。
而这种市场表现也并不是大众的专利,二级豪华的凯迪拉克、沃尔沃等未进化完全,高喊激进电气转型口号的BBA也没有在销量和财报上做太多贡献,无论EQ、e-Tron还是i家族,均是如此。
那么,属于TA们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
“慢热”,确实够慢的
没有太多意外,特五迪蔚小理在8月份再一次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单款车型1-8月累计销量榜单也被蔚来ES6截止在了24034台。
当然除了这些“名声在外”品牌之外,埃安、欧拉、奇瑞甚至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哪吒都有不错的收获,同比增长率不破100%都不好意思拿来说事。
而在新能源榜单建立之初到现在,不见踪迹的大众、BBA以及两田+日产三剑客的销量确实有些不够看。
传统巨头官方们给出的解释倒也直接,一说是芯片短缺,新能源产品在其内部要给销量占比更高的传统车型让路,一说则是产能需要爬坡,这个时间通常在3-6月不等。
种种因素累加,新车在市场上自然会有“慢热”型的增长态势,只不过,热得过于慢了一点而已。
为何“巨头”们这次崴了脚?
对于当前这种现象,师兄更愿意将原因归咎于“先入为主”和“固守过去”这两点之上。
前者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特斯拉、比亚迪以及小鹏、蔚来等品牌已经是买纯电动必看的那一类,如果预算不够,Aion、哪吒、欧拉甚至是零跑、哪吒等也都是不错之选。
相比之下,ID.等一众传统阵营,除了情怀和品牌价值,似乎在消费者普遍印象以及产品本身闪光点上,都占不到太多便宜。
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对产品本身的辅助。
就比如,造车新势力和一些传统 汽车 纯电新品牌,早已不按传统4S店的模式进行销售。
特别是特斯拉,每一次降价虽说都是对老用户的伤害,但透明的价格体系以及快速回落的生产成本,是传统车企还没有勇气能够做到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销量不振只是表象,现在下结论说时代已变,仍然为 时尚 早了些。
毕竟是经历过数十年市场竞争和冲击留下来的胜利者,传统车企并不会单纯的因为动力系统的迭代和营销模式的转变而失去一个时代。
就拿大众来说,单论产品,其表现并非比一众新势力差到哪去,只是后来者的身份让这群对其印象并非特别深刻的年轻人仍需一段时间熟悉。
其次,财大气粗的传统车企做产品迭代和升级的速度往往是新势力无法骐骥的,试问大众从第一台ID.4到现在多款车型齐上阵,哪个新势力品牌能做到?
结束语:
不管谁有怎样的看法,闹闹腾腾的2021年就只剩下三个半月的时间,谁成王谁败寇大抵已经有了基本结论。但显然,新能源 汽车 对传统燃油动力的取代仍旧处在成长期,20%新能源新车占比仍未实现,鹿死谁手悬而未决。所以,接下来新一轮的竞争,要比现在更为激烈,也更为精彩。
经过系统的了解,不得不说特来电的充电理念真的很先进,为很多城市带来由充电桩带动充电网、充电网带动新能源汽车之间数据联动的新体验,这也让特来电在新能源充电行业成功立住脚跟。所以随着现在技术的不断发展,特来电凭借着对产业前瞻性的布局和研发的执着,收获一大批忠实老用户一点也不奇怪。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补能问题仍然令人头大。目前,充电平台分散、找桩难、充电体验差、充电安全等一类问题始终存在,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营造一个完善的补能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新能源车企与特来电等第三方服务商进行合作也逐渐成为新的趋势,通过多种互联互通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优惠的充电权益以及更方便的充电体验。
前一阵看到过一些数据,特来电充电桩已经覆盖了全国350座城市,作为一个青岛人,当在各地出差看见特来电的身影时,都会跟身边的朋友介绍特来电是青岛的企业,并且在心底涌起一股自豪感。
当然,特来电在全国部署建设充电桩充电网的同时,也没忘记关注青岛本地的经济发展。近几年特来电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凭借自身的优势,为青岛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听特锐德内部员工说,基本每年都会有校园人才引进计划,会尊重你的就业意向匹配适合你专业的工作岗位,个人觉得还是很人性化的,很有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
特来电深耕行业多年,用技术和产品论证了充电桩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在特来电充电桩在新能源充电市场的大规模普及,也吸引了政府对特来电的支持,为其拨发国家专项计划资金,足以可以看出社会及政府对特来电这样有技术实力的大型企业的重视程度。其实现在青岛的大型企业并不在少数,想要突出重围成为大众关注且重视的一个企业真的非常不容易。你也可以百度下。
去年在上海买了房,终于圆了一个大的梦,虽然距离市区有大概10多公里吧,上班交通稍微有些不便,这边还没有地铁,我上班是开荣威的550,上的沪牌,19年年底的时候准备家里置备一辆SUV车型,老婆也可以上下班开车,她在医院上班,搬到新家后都是打车走的有空的话我会送一下,实在不划算,买eHS是因为名爵也是上汽旗下的品牌,我有所了解,就是感觉名爵的车都比较好看吧,刚开始看的时候eHS还没有上市,因为想买新能源车型办个绿牌,只有个纯电的EZS是SUV车型,HS还是燃油版的,正考虑的时候就听销售说eHS要上市了,这是真巧了,而且是混动车型,我其实暂时不想要纯电车的,说白了还是续航担心吧,看看车吧~
eHS的外观是靓仔版的存在啊,走在路上回头率是很棒的,当然也跟这个哥本哈根蓝的颜色有关我觉得,鲜亮鲜亮的。
和燃油版的HS相比运动气质一点不少,该有的运动包围还是有的,除了这个颜色不挂绿牌还真不容易看出来呢。
车四周下部都有塑料运动包围,轮眉,侧裙这里尤其好看又有防护作用,我的550就被挂过侧裙下部。
车尾银色的护板,车底也有不错的护板保护,排气是双边单出的真排气哦。
要说区别HS也就是这个卡钳不是红色的,HS高配才是红的,还有这轮毂,也是eHS专属的。
打开发动机舱,里面很紧密,左边是1.5T的发动机右边是电动机,还要特殊的专利技术,绕组技术的电机,两个都是上汽的产品,我是老用户了,机舱内电瓶被移到了后备箱下面。
内饰和HS一样的,但是这个颜色可没有,外观内饰这颜色搭配明显就是告诉你这代表着未来、环保、科技等等吧,或者干脆叫北欧风格也行吧我觉得。
内饰受到老婆大赞,说比什么宝马都好,到处都是软质皮质的包裹,看这个铭牌多有韵味。
座椅是支持四项电动调节的,一体式的运动座椅很宽大舒适。
我就只拍了些细节哈,这是BOSE音响喇叭,一共9个,豪华品牌了,很多豪华品牌也都在用。
方向盘我比较喜欢,三幅平底方向盘,有个法拉利小按钮,是最强的运动模式按键,但是这个换挡拨片就不是换挡的了,是用来操作动能回收的。
ACC自适应巡航的拨杆,操作相对简单,就是拨动到速度按下然后微调了。
车载系统功能很丰富,有斑马娱乐系统,能看快手视频,高德导航,硬件连接,一些阿里应用,车辆功能也很强,很多配置,这是能量管理,不同工况下会有不同的动画显示。
电子换挡杆,女的肯定喜欢,操作很轻松,而且档次高,变速箱是个模拟10速的智能变速箱,eHS上的电控系统是很不错的,这个要用了才有体会哦。
这是个很棒的配置,空气净化器,家里有孩子老人太实用了,保证车内的空气质量。
后排腿部空间很大,都不用测,成年人都可以舒展自如的。
出风口都朝着后排,优先享受空调和净化器呵呵。下边还有2个USB,看平板啥的不用愁了。
中间座位有头枕这个我觉得很贴心,让中间座位有个实质的作用。
这个中央的扶手还有储物功能,做工细节都是很考究的,值得表扬的地方了。
后备箱容量大,置物帘平时拉着方面放电纸巾啥的,空间足够我们三口之家了。 混动车型嘛,光发动机就有169匹马力,电动机有122匹,综合动力291匹马力,加速确实很不错的,不过给我老婆开她的感觉是很安静呵呵,还有就是底盘滤震很好,遇到个大坑真的很从容,这车最好就是主用电,能降低费用,油箱加200多就满了,综合续航700多公里,没真正测过,还没跑过长途,市区应该5 6百的样子吧,还是不错的。
2022年1月21日,由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主办的开迈斯充电体验官沙龙(北京站)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众充?随行”充电体验空间巡展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北京总部隆重举行。本次沙龙活动旨在向新能源车主用户介绍开迈斯全面推动多场景下的充电解决方案与配套服务的升级等话题;诚挚邀请了北京地区的20余位新能源电动车主参加,同时这些车主正式成为开迈斯纯电之旅首批充电体验官。通过深度交流与互动,用户了解到开迈斯高速扩张的城市充电网络布局以及基于多样化充电场景用户需求而开发的新一代充电产品和服务;同时,带领各位体验官深入了解开迈斯聚焦家庭充电、公共充电、目的地充电、未来充电等360度全方位充电解决方案,以超出预期的满满收获与融创共识在北京圆满结束。
开迈斯充电体验官沙龙(北京站)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众充?随行”充电体验空间巡展 全体合影
智享充电新生活
共创充电新体验平台
新基建赋能,新技术利好,新需求共振。新能源变革势不可挡,未来充电桩的市场规模依然会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加成正比。为了更好地满足日益旺盛与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新能源细分充电桩赛道也将正式进入加速期,未来可期。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董奇志致欢迎辞,介绍开迈斯从精准建站到赋能新能源汽车出行,开迈斯将快速布局覆盖全国的超级充电网络,全面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推动电动绿色出行,不断深化互联互通和公桩认证体系,从而扩展高质量的充电服务网络。截止到2021年12月底,开迈斯已在全国80座城市上线超过600座超级充电站,已上线充电终端6000+个。同时,开迈斯也希望通过充电体验官系列活动,与新老用户朋友们保持沟通,一起启动充电新体验的共创平台;开迈斯将持续不断优化自身产品和服务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前沿科技发展,从产品、服务、创新和生态构建等多维度为纯电动车主的未来出行和美好生活赋能。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 董奇志先生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执行副总裁、董事会成员、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拓睿博士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巨大的转型和变革时期,实现可持续性移动出行体验将是全球目标。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独特的充电用户体验。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执行副总裁、董事会成员、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拓睿博士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快速、简单、方便的充电旅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移动出行体验。
2022年,我们将与CAMS合作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这意味着我们将提供更多样化的充电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对于不同充电场景的需求。我们正在积极塑造电动出行和电动车用户旅程的未来,为我们的客户节省宝贵的时间,让他们能更专注于美好生活。
现场受邀前来的北京区域的新能源车主,即日起正式成为首批开迈斯纯电之旅充电体验官,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执行副总裁、董事会成员、开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穆拓睿博士、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董奇志、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中心充电与能源事业部负责人刘霄宇和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COO)王蕾为现场车主们颁发开迈斯智享纯电之旅充电体验官认证书。据悉,未来开迈斯充电体验官系列沙龙活动将在多个新能源核心城市举行,让纯电车主朋友们更好地乐享充电生活,感受开迈斯充电带来的全新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和服务体系。
颁发开迈斯充电体验官证书
智享由我身,启境随我心
开迈斯充电路书(北京)首发
北京作为开迈斯智享纯电之旅充电体验官的首站,同样也是开迈斯布局充电网络的核心城市之一,目前开迈斯充电网络已布局北京重要核心商圈、生活圈、地标周边和写字楼密集区域等等,包括天坛、鸟巢水立方、故宫等北京共17个地标和国贸CBD、海淀中关村、望京SOHO、三里屯和西单五大北京核心城区充电生活圈,城区范围内达到5公里内必有1个充电站,不用担心充电难、找桩难,随时就能乐享开迈斯贴心舒适的充电服务,为首都用户朋友们日常无忧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快充的充电补充方式,开迈斯为旅途中较长时间停留的用户提供目的地充电方案,开迈斯在本次沙龙首次发布了开迈斯充电路书(北京),推出了开心探索——自由自在·美好海岸之旅、开心时光——大开眼界·快乐亲子之旅和开心假日—— 雅俗共赏·胜友如云之旅三条经典旅游路线,助力股东方车主和广大新能源车主们2022随心而充、随心而动,提供全新的充电路书生活服务,让客户享受到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出行体验,携手构建未来可持续能源供给的新生态。
开迈斯充电路书(北京)
本次沙龙互动环节《开迈斯情报局》,通过充电小技巧、有奖问答和新品展望三个环节再次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不仅带来了在开迈斯场站日常充电所需要用的的核心技巧和充电APP最新升级功能介绍,还让在场的体验官们更全面了解新能源补能趋势和充电前沿产品,让车主朋友可以从容安心地使用开迈斯充电桩进行补能,不仅满足多种出行场景补能需求,也提升纯电动车主出行的每一次充电效率和体验。
《开迈斯情报局》
本环节还展示了开迈斯未来创新充电产品,为解决用户因充电时间长而带来的电动汽车体验问题,开迈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HPC大功率充电产品,可为车辆提供最高单枪360kW的输出功率,能让车辆在充电10分钟,实现能让车辆在充电10分钟,实现续航300公里。HPC新一代的大功率充电系统,最高输出电压达1000V,能同时满足ID.4,ID.6等400V平台车型和Audi e-tron GT、保时捷Taycan等800V平台车型的充电需求。并根据不同车辆充电需求自动匹配车辆最大充电容量,为每辆车找到最适合的充电场景。
开迈斯新一代HPC大功率充电产品
同时,为了让更多纯电动车主充分享受充电科技带来的赋能与价值,开迈斯未来充电解决方案也将首次与车主朋友见面。协作机器人自动充电解决方案,为高端用户专属提供从预约充电停车位到充电完成的全自动充电服务,可应用于开迈斯公共充电地面、地下场站和品牌场站。再一次带给现场开迈斯充电体验官们极大的惊喜与震撼。
开迈斯协作机器人自动充电解决方案
企业简介
开迈斯,随行随充
更懂纯电车主的补能需求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星星充电和江淮汽车于2019年5月16日合资成立。自成立之初,开迈斯就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为助力所有纯电动车主出行战略,围绕着充电核心痛点,致力于提供给所有出行的新能源车主们最优充电路径规划和服务生态。
开迈斯总部三叶草办公中心
据悉,目前开迈斯规划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标准化阶段、数字化阶段、智能化阶段。目前,开迈斯已经完成充电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第一阶段,正处于标准化到数字化建设的过渡阶段;2022年,开迈斯将全面进入创新科技智能化阶段。所有这些努力,就是为了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不断完善与创造美好的充电体验,让用户充分享受充电科技带来的赋能与价值,助力新能源汽车稳定发展。
(更多合作详情,请关注开迈斯官方微信公众号)
垂询请致:周维根
邮箱:weigen.zhou@camsnetec.com电话: 181519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