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汽车资讯∣东风标致新5008上市;新款奔驰GLS正式上市

欢喜的乌龟
优雅的乌冬面
2023-01-31 19:34:55

汽车资讯∣东风标致新5008上市;新款奔驰GLS正式上市

最佳答案
火星上的钢笔
老实的睫毛膏
2025-04-21 08:47:10

◆ 新款奔驰GLS正式上市 售价108.30-136.02万元

新款奔驰GL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8.30-136.02万元。作为新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配置进行了升级。据了解,新车全系增加前排座椅记忆、电动调节方向盘+记忆、外后视镜记忆、前排手机无线充电。

◆ 东风标致新5008上市 售17.87万元起

2023款东风标致新5008上市,新车共推四款车型,采用官方直售模式,售价17.87-23.37万元。新款车型本次进行了部分优化,取消1.6T车型、全系搭载1.8T+8AT动力组合,并且使用了全新盾形狮标。

◆ 北京:2025 年前氢能汽车力争破万辆

据北京发布,为推动交通领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2023 年前,北京市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3000 辆;2025 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 1 万辆。此外,2025 年前,北京市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 74 座。

◆ 蒙迪欧科技旗舰版正式上市 售价21.88万元

蒙迪欧科技旗舰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售价为21.88万元。据了解,新车基于ST-Line版本车型打造而来,并针对配置进行升级。外观上,新车在车头、发动机盖、车侧以及尾厢盖配备有原车拉花,进一步提升了该车的年轻化质感,同时个性化属性得到升级。细节上,新车还配备有家族化样式的进气格栅,两侧还有LED光源头灯点缀。

◆ 四川: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川省印发《四川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加速各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创新运营模式,探索与商业地产、居住社区管理单位等相互合作的发展方式,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服务;探索除充电服务外的增值服务,实现充电综合业务盈利。

◆ 东风风行雷霆正式开启预售 预售价14万元起

全新东风风行雷霆正式开启预售,新车预售价为14万元起。据悉,新车将提供两种续航版本,分别为430km和630km。外观部分,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进行打造,车头上有网格点阵式布局的进气格栅,凸显出该车的视觉效果。而在车头两侧,还有LED光源组成的头灯点缀,进一步提升该车的夜间辨识度。

◆ 贵州:加大新能源汽车促销力度

贵州六部门印发《贵州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加大新能源汽车促销力度,合理引导消费者低碳乘车、用车,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推动健全农村运维服务体系。

◆ 奇瑞无界Pro上市售8.99-11.29万元

11月23日,奇瑞新能源为我们带来又一款精品纯电小车——无界Pro。无界Pro共有两个不同续航版本的五款车型,301km续航三款车型售价8.99-9.99万元,408km续航两款车型售价10.29-11.29万元。

◆ 新款AMG C 43轿跑上市 售价64.74万元

新款AMG C 43轿跑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一款车型,售价为64.74万元。作为年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配置进行了升级。配置部分,新车提供几何多光束LED大灯、自适应远近光灯、19英寸轮圈、感应开启后备厢尾门。此外,在智尚套装选装包上,可升级19英寸AMG铝合金轮圈、AMG高性能座椅和AMG碳纤维、铝件内饰。

◆ 新款AMG GLA 35正式上市 售价43.98万元 配置进一步提升

新款AMG GLA 35 4MATIC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售价为43.98万元。据悉,新车保留了老款车型的设计风格,并针对配置进行了升级。配置部分,新车搭配主动制动辅助系统、倒车影像等功能,并有360摄像头等配置供选装。

最新回答
聪明的黄蜂
疯狂的吐司
2025-04-21 08:47:10

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满足美好绿色出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6月17日,作为拉动汽车消费一揽子举措的活动形式之一,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首站在江苏昆山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苏州市人民政府、新华日报社、江苏省电力公司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交汇点新闻、国网江苏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承办,汽车纵横全媒体、京东集团协办。

据悉,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将在原有宣传基础上,重点加强线上宣传和展销等配套活动,除各参与企业组织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还有懂车帝、阳光财险、平安租赁和途虎养车等四家单位提供战略支持。线上将与知名媒体合作开展新能源下乡车型的网联展销活动,并通过与抖音等平台合作,对下乡活动进行专属流量扶持,同时下乡新能源汽车车型将纳入政府部门组织的 “双品网购节”活动,配合活动进行促销宣传。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江苏昆山站)正式启动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知名媒体等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郭守刚副司长、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石晓鹏副厅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副秘书长、商务部南京特办邵斌处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马建伟处长、安徽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徐文章总工程师、苏州市人民政府范建青副秘书长、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蔡恒一级巡视员、省商务厅郁冰滢二级巡视员、省能源局吴爱琴副局长、新华日报社黄建伟副总编、理想汽车柯言副总裁、京东集团江苏省公共业务叶扬总经理等嘉宾共同登台启动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下乡”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点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郭守刚副司长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进行致辞,他表示:“农村地区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条件,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能够提升农村的交通安全水平,带动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助力农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郭守刚副司长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开展两年以来,通过先后在山东、江苏、海南、四川、云南、重庆、湖北、广西等8省市成功举办的13场专场活动,已对相关下乡车型销量产生推动作用,累计销量达142.6万辆,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市场的常规情况,为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随着活动在前期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拓宽,以及活动范围扩充到三、四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下乡也面临全新的发展形势。“希望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从昆山首站开始,能为更多区域的汽车消费带来新的活力,提振信心,加快发展。”对此,郭守刚副司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丰富活动形式,希望在各省市区政府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利用线上展厅、云端展、车展直播卖车等新模式创新思路,保持与消费者的互动联系,扩大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宣传力度和范围;二是针对乡村市场加强特色服务,鼓励车企研发更多适合农村市场交通场景需求的车型,同时加快售前、售后网络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障工作;三是提升参与活动产品的质量,对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方面,要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农村市场具有独有的特征特点,尤其需要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出更多适应乡村使用功能和场景的产品和服务。“中汽协会将协同政府、行业机构及相关企业一道,在产品宣传、售后服务、基础设施、商业新模式等领域持续助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使用环境,有效推动新能源乡村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

显然,巨大的乡村市场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7-12月,下乡车型实现销售35.8万辆,同比增长了80%,明显高于行业增速;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比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高约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良好的市场预期正吸引更多车企积极响应。据了解,本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参与企业及车型在2021年活动基础上再次扩大,除了比亚迪、哪吒、上汽通用五菱、欧拉等原有汽车企业,新增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诸多企业,甚至连合资品牌企业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也参与其中,参与企业总数达到了26家,车型共计70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随着参与企业增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车型覆盖面以及车型质量均获提升。“部分企业推出了适合农村使用的电动商用车、厢式货车等车型,来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此外,许海东还表示,更多线上平台的支持也是今年活动的亮点。例如,汽车资讯平台懂车帝已上线“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app专题页面,当前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全部品牌车型售价、补贴等相关信息均已更新。

多项配套活动有序展开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选择在昆山首发,是对苏州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充分肯定。“当前,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为平台,组织新能源汽车进县乡、进园区、进机关等‘三走进’,推进车辆销售、充电设施、金融服务、维修保养、优惠政策、电商直播等配套服务‘六下乡’,将在全省开展 10 场以上巡展活动,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同时,我们还将开展‘看见江苏汽车’品牌宣传推广,加强新能源汽车的供需对接。”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

作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昆山站的同期活动,昆山市还在江苏省“苏新消费”促消费活动品牌基础上,于今年6月-9月举办“苏新消费”2022昆山夏季购物节系列活动,并将提振汽车消费作为今年活动主题之一。据昆山市人民政府陈丽艳市长介绍,在本次“苏新消费”2022昆山夏季购物节期间,昆山超百家商超综合体、汽车4S店,共合计推出近千项优惠促销举措。此外,昆山还将发放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用于扩大汽车消费,覆盖全市各大汽车消费企业,满额可享1500-3000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昆山市人民政府陈丽艳市长

同期,为推动新能源下乡活动的深入发展,在启动仪式现场各方领导的见证下,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熊斌谦与京东集团江苏省公共业务总经理叶扬举行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订

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支持以及行业企业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定会深入基层城镇,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三四线城市及村镇市场的发展,拉动内需,促进内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中国经济繁荣稳定。随后,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还将在湖南、四川等地的多个县区举办若干场活动。

落寞的汉堡
着急的飞鸟
2025-04-21 08:47:10
在今年2021红杉(参数丨图片)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称:新能源汽车方方面面的性能,全面地超过了燃油车。这句话用来给大家打消顾虑正合适。其实类似的话,在业内早就是共识了,只是普通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这里面有消费者认知达不到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和一些传统燃油车企刻意的误导,抹黑新能源车有关。

关于新能源,普通消费者误区有多大?

1、以为新能源就是电动车,那不是玩具吗?比电动自行车多俩轱辘就叫新能源了?

反驳:在你眼里,火箭就是大号的窜天猴吗?

2、电动车,那是有钱人的大玩具。游乐园里碰碰车那不都是电的吗?小时候都坐过无轨电车,拖大辫子的那种,现在电车不就是把辫子剪了吗?

反驳:典型的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你没吃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香。

3、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一个电池好几万,换电池的时候,省多少油钱都得搭进去!

反驳:你可以买电池终身保的产品,换电池一分钱不用花。

4、真混动,不插电!又得加油,又得充电……

反驳:真太监,不好色。你想插,你有那功能吗?插电式混动是比HEV(日系双擎)多了外接充电的功能,可以当纯电车跑,不外接充电和HEV一样。相当于加强版。

5、我这又不限号,又不需要绿牌,那都是大城市没办法才买的。

反驳:第一,现在不限不代表以后不限,第二,哪怕没有新能源相关政策,同价位插混也要远优于燃油。

6、插电式混动,两套动力,故障率肯定高。

反驳:第一,电机没有磨损,不会积碳,也不需要保养,坏的概率极低,电池有衰减,但是可以终身质保。事实上,很多品牌三电系统都终身质保了。第二,你比单细胞生物也复杂,谁更高级呢?

7、插电式混动,说电车跑不了多远,说油车还背这个大电池。

反驳:纯电80Km,够绝大多数人在市区通勤使用,不出远门不用油。去年疫情没出去,我一箱油真的用半年,过年前为了洗车加的油,到了孩子放暑假出去自驾才加第二次。而作为油车使用,因为避免了起步、怠速的油耗浪费,哪怕不充电,也要比燃油车省油。更不要说现在的DM-i了,插电式混动兼具了纯电和燃油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短板。

8、续航焦虑!油车没有续航焦虑!

反驳:油车也有续航焦虑,没有加油站你试试?开到无人区去你试试?真正没有续航焦虑的是马车,遍地都是草,随时能补能。电车现在跑长途的确存在短板,不过新能源不仅仅是电车呀,插电式混动,能加油能充电,长途和油车一样。甚至到了没有加油站的地方,只要你有220V家用电,它就不会趴窝。

这些言论,基本上都是在我的评论区看到的,其实在此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大家对新能源的认知能低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妨想一想。

本身对新能源汽车并不了解的普通消费者,他们是如何知道电池衰减的问题的?又如何知道电池的价格,一个电池包好几万?而丰田、本田在国内推混动的时候,为什么没人提电池的衰减问题呢?想一想?双擎卡罗拉也是有电池的,电池也是会衰减的,而且换一个电池确实2万多,明码标价。那时候为什么没人说日系的HEV混动有这个问题?

电池衰减的确存在,换电池的成本真的很高。不过,比亚迪早在2015年(或许还早)就承诺电芯终身质保,我作为第一代唐车主,身边至少有不下20人换过电池,而且是免费换的,一分钱没花。电芯终身质保的事情,有多少人知道?

即便有人知道,后面还会跟一句:自然衰减不保,到时候你就哭了——我哭什么啊?刚说完,我身边不下20人换过了。

另外,琢磨这句话:真混动,不插电。那时候好像是15、16年的样子,市面上混动基本上就两种,唐、秦的插电式混动,和不能充电的丰田双擎,主要是卡罗拉、雷凌。这句话给消费者造成的误导是巨大的,潜台词似乎是——插电式混动既要加油又要充电,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插电式混动是可以用油,边走边充电的,各方面都要比HEV混动强。其实看卡罗拉双擎和卡罗拉双擎E+的价格就知道技术、成本上的差距了。卡罗拉双擎指导价13.58万,双擎E+20.78万。

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又是给补贴,又是上绿牌免购置税的。那么是谁在说新能源汽车的坏话呢?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新能源的内幕与现状:

聊点你们不知道的吧。

2015年,唐一代上市,2.0T发动机,零百加速4.9秒,全时电四驱,工信部油耗2L,关键是,这车卖20多万!假想一下,如果你是某田,某众,某驰的高层,你怎么想?

这些跨国车企,大集团,他们会没有市场信息部?新上市这样一款车,他们的高层会不知道?比亚迪唐的资料送进总裁的办公室,这帮人是不是得骂街?

要知道,当时能达到零百加速4.9秒的车,都得V6,甚至V8发动机,售价没有低于100万的!衡量汽车价值的最重要的标的物就是动力,现在一个4.9秒的车卖20万,你让我们这些传统车企怎么玩?——我说各大车企瑟瑟发抖你信吗?

我没看见这些高层掉头发,睡不着觉,但是可以想象。哪怕你是卖包子的,你这边一块钱一个素的,两块钱一个肉的,从你爷爷那辈儿开始卖,卖到现在,安安稳稳地赚钱好几十年了,斜对面突然冒出来一个,一个肉丸的大肉包子一块钱6个,就问你慌不慌!这是常理。

这事也不是我凭空猜测,2018年,唐二代上市,当时的大众总裁第一时间跑到上海来试驾,一个是大众集团的CEO,叫马蒂亚斯·穆勒,副驾驶的叫海兹曼,是亚太区的总裁。这哥俩在大众集团算是级别最高的两个人物了,来试驾比亚迪,还超速了,你说他们慌没?

另外,当年10月8日出关数据显示,日本某著名车企从中国进口了六辆比亚迪唐,你猜他们买回去干嘛了?

在2015年,全世界就只有比亚迪在做插电式混动,而现在呢,你看看正经造车的车企,谁家旗下没有插混车型?别说BBA了,宾利保时捷也有插混。注意,从第一台唐上市,到现在只有6年,6年的变化有多大?未来6年会怎样?那正好是你一个用车周期。

你不敢买新能源车,为什么车企敢造?真的只为了所谓新能源积分吗?不是,是因为他们不敢不造!不造就被时代淘汰了!所以,现实是,那些传统车企一边忽悠着你们别买新能源,一边自己抓紧时间研发新能源转型。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样?

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类,纯电、插电式混动、增程式和氢能源。

氢能源,或者说氢燃料电池是伪命题——是不是觉得氢才是终极能源呢?又被人洗脑了。这玩意会有人推,因为这里面有利益,不光是掌握着大部分氢燃料电池专利技术的日本,也包括某些能源企业——你们都用电就没人加油了,他们就没钱赚了。如果推氢能源,加油站还可以改成加氢站,懂了吧?

氢燃料电池本质是增程式,只不过普通增程式(类似于理想One那种)用油发电,它是用氢发电而已。氢的确是清洁能源,只生成水,无污染——酒精燃烧还只生成水呢!酒精用秸秆就能造出来,是可再生资源,要比氢安全,成本也更低。所以说,氢能源就是伪命题,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就连现在日本,第一批氢能源汽车也当纯电车在用,为什么?加氢多贵啊!

增程式:简单说,就是发动机发电,用电驱动车辆。看似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应该更浪费才对,其实这样转化一次,可以让发动机以恒定的高效率区间发电,而电机的效率都在95%以上,损失的并不多。对比燃油车,有怠速、起步富油状态的高转数等工况,还是相对省油的。另外,电池一般还可以外接充电,能给实现市区零油耗,纯电形式。

增程式的技术并不算先进,但是对比燃油车,优势依旧明显。它也有不足之处,虽然没有里程焦虑,但是因为发动机不能直驱车辆,所以高速时只能拉高电机转数。而电机在高转数情况下,效率会明显下降,所以高速行驶时,纯电车并不省电,而增程式在高速时油耗也没什么优势。不过,增程式仍旧不失为取代燃油车的一种入门级技术路线。或许,在不久之后,加上两档减速器的增程式,会是缺少技术储备的传统燃油车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插电式混动:插混细分的技术路线也有很多,不过总体就亮点,第一,和大部分增程式一样,可以外接充电,在市区短途实现纯电行驶。第二,在长途时,它和增程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动机可以直驱车辆。增程式不是混动,它全程叫增程式电动车,因为油和电泾渭分明,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插混是明显高于增程式的技术,像是比亚迪的DM-i,增程式只是其中的一个模式,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发动机直驱,,可以让电机和发动机一起提供动力输出,发动机驱动的同时带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增程只是其中的一种。而长城、吉利、奇瑞的DHT也是类似的结构。

另外一种路线则是DM-p,属于强混。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变速箱。如比亚迪的唐、汉DM,即便电池拆下去,车辆依旧可以当纯燃油车行驶,而DM-i之类的结构,需要电机来变速,电机或者电池出现问题,则会失去动力。

插电式混动对比同价位燃油车的话,没有缺点!没有缺点!没有缺点!为什么比亚迪DM-i敢喊出颠覆燃油车的口号?因为人家把DM-i做到了燃油车的价位,以秦PLUS DM-i为例,零百加速7.9秒,不充电油耗3.8L,充电零油耗,算家用电的用车成本一公里几分钱!大部分纯电行驶,哪怕发动机启动也几乎感受不到。动力之平顺,乘坐之安静,燃油车望尘莫及!

纯电更容易理解了,就是电机驱动,电池供电。在续航里程之内,一切都好说,哪怕是十来万的纯电车也有50万的平顺、静谧。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补能困难,存在续航焦虑问题。

注意!我们不要只看到新能源的缺点,却对传统燃油车的缺点视而不见!我列举几个燃油车的缺点,你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为什么推荐新能源了。

1、用车成本高:小车百公里8个油,还别堵车,SUV百公里10个油很正常,拥堵路况十二三个打不住。7元一升油,百公里少说60块钱。对比DM-i,充电算欺负人了,百公里几块钱的用车成本,比坐公交都便宜。就说不充电,用油,轿车3.8L,SUV4.4L,省了一半还多吧?

2、动力差:最起码同价位动力差。10万你买个1.5L自吸,十几秒都是它。秦PLUS DM-i零百7.9秒。也有国产燃油的“小钢炮”,影豹啊、奕炫MAX、名爵5、名爵6,在10万价位能进8秒真没几个。到了20万级别,燃油车撑死2.0T,瑞虎8鲲鹏版、F7X,6.6秒算最快的了,轿车有领克03+高功率版,5.9秒,还得手动模式。汉DM,轻轻松松4.7秒,中大型轿车,落地比03+还便宜。

3、易积碳:燃油车积碳是难以避免的,其实混动一样会有积碳,但是,因为发动机可以长期处于经济效率区间工作,比燃油车起步、怠速等恶劣工况要好得多。还因为有纯电模式分摊里程,保养周期也更长。

4、噪音大:你有个发动机在那,NVH在好,也会有声音。而电机有天然优势。当然,电机有细微的电流声,有人会受不了,这个因人而异。

5、不环保:这就不用多说了,否则国家也不会大力推广新能源,限制排放。当然,会有人说用电不环保,火力发电什么的。这个也是被丰田章男洗脑了,你觉得制氢不用电?火力发电最起码可以集中治理,而马路上一人一个排气管怎么治理?而且电车充电大部分都在夜间,正好可以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6、寿命短:不是车的寿命,而是使用的寿命,排放政策日益严苛,国六之后是国七,国八,车辆不强制报废,但是排放政策能限制你不让上路。而新能源绿牌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7、动力响应慢:燃油车再平顺,你油门下去,也是机械传动,需要响应时间。而电机的响应是瞬时的。这也是很多人开了电车就不愿意开油车的原因。

买什么新能源?

四大类,氢能源直接pass,我说了,那是坑,信不信由你。纯电、插混和增程式都可以选。

增程式是相对落后的技术,不过落后也比燃油车强。技术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使用落后技术的车企——它的技术储备和实力也抢不到哪去,所以我并不是太推荐。现在增程式有理想ONE和岚图FREE,这两者我更推荐岚图,因为电池终身质保,而且不是三缸发动机。

纯电局限使用场景,如果你并没有长途需求,超过300公里就飞机高铁了,那纯电可以买。再比如上下班代步,那几万元的纯电车远要比小微型燃油车强得多。

如果家里就一台车,而且还想出去自驾,建议不要选充电。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插混是最好的选择。有人会说,插混是过渡技术——提前反驳一下,是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过渡技术?是燃油车向纯电的过渡吧?那燃油是什么技术?淘汰的技术!那买纯电?要过渡到的那种纯电,和现在的纯电不是一个概念吧?纯电是不成熟的技术。所以,现在是过渡期,过渡技术是最适合你的。

比亚迪的DM-i,越便宜的性价比越高,都可以买。唐、汉DM现在是3.0,可以买但是不着急的话还是建议等等4.0的DM-p。长城柠檬DHT插混也出来了,先是玛奇朵PHEV,摩卡新能源也预售了,价格比比亚迪DM-i略高,但是一样可以买。远超同价位燃油车。像是吉利雷神智擎DHT Pro,奇瑞鲲鹏DHT、长安IDD,发布了都值得关注一波。绝对比燃油车强,就看价格了。

最后注意:不管是插混、增程式还是纯电,一定买电池终身保的!除非你富到可以把车当玩具的程度。

繁荣的大树
顺心的身影
2025-04-21 08:47:10

新能源车的产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增涨不快,所以竞争特别激烈。

特斯拉变相降价引起了多方关注,让人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其实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早就出现端倪。随着汽车行业的改革,新能源汽车想要占据汽车市场的主流,但燃油汽车还没有完全退出市场,而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纷纷推出,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饱和状态,各大品牌只能想尽办法占据市场,拉拢客户。

特斯拉以前是新能源车的龙头,而且是进口的大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想购买这个品牌的汽车,但随着国内比亚迪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推出,现在国产新能源车也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与,特斯拉平分天下,使特斯拉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出现了降价的情况。

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还因为市场需求量增长不快,供求关系不稳定不平衡。很多品牌商生产出了新能源汽车以后不能及时销售,会出现汽车的积压,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品牌商很着急,于是会想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促进新能源车成交,但国内现在新能源车的市场还不是特别完善和成熟,很多地方不方便充电,人们依然喜欢燃油车。

国内多数车主还是喜欢燃油车,虽然新能源车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没有获得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有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政策,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能落地实施燃油车退出市场,那个时候新能源车的竞争应该会变小一些。

火星上的盼望
酷酷的鞋垫
2025-04-21 08:47:10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5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

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64.3万辆,同比去年5月增长6.3%,环比增长9.4%,而这可是自18年7月以来22个月后的首次批发正增长,属实比较难得。

销量的增长得益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种促消费政策的出台,大量的购车需求得到释放,同时促进了市场的稳步回暖。

不过,相比于汽车市场整体的向好发展,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依然比较挣扎。

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7.02万辆,同比下降25.8%,环比4月增长19.5%。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31%;纯电动的批发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27%。

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是因为去年1-6月份,新能源市场仍处于上升期,且受国六即将实施的影响,去年5、6月份的销量基数较高的原因。

当然,新能源销量环比依然延续了增长的态势,且增长幅度略微提升,这不失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同时也与我们分析4月份销量时的推测一致。

那么5月份新能源销量还有怎样的特点,6月份新能源销量会如何变化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骑绝尘的特斯拉

尽管新能源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出彩,但是特斯拉的表现却是非常亮眼,5月特斯拉新能源销量第一,达到11095辆,在新能源市场中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它第一次月销量破万,3月份时,特斯拉便取得了10160辆的销量,月销破万令人惊叹。

只不过在4月份的时候,它的月销量又迅速回落至3635辆,环比降幅64.2%,大起大落看得人瞠目结舌。

对于特斯拉月销再度过万,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属于正常的情况。因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订单较为平稳,产品层面它也处于有序生产、衔接的状态中,特斯拉凭借强大的产品力,赢得了中国消费者较高的认可。

特斯拉的销量变动可能与其价格调整有关,5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调整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其补贴前售价从32.38万元降低至29.18万元,降幅9.88%,加上现有的2.025万元的补贴,到手价将降低至27.155万元。

售价再创新低,销量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再加上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也于5月下旬开始交付,特斯拉5月份的销量也再创新高。

再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品牌5月份交付3436辆,自3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实现环比增长。理想汽车5月份销量为2148辆,环比下降18%,似乎受到了“自燃起火”事件的影响。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与理想的销量已经属于前列,但是与特斯拉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们知道,补贴新政新增设了“30万元补贴门槛”,但是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通过降价,已经不受补贴门槛的影响,而蔚来因为“换电模式”的原因,也可以继续正常享有补贴,只有理想汽车处境较为尴尬,如何调整售价来降低补贴新政的影响,或许是它该考虑的。

特斯拉国产被寄予厚望,人们认为它能够发挥出“鲶鱼效应”,带动国内新能源市场更加快速的进步。

事实也确实如此,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在不断壮大完善,国内新能源车企为了能够生产下来也在不断进步。

但与此同时,国产特斯拉不仅刺激了“小鱼”长大,同时也吞没了很多“小鱼”,很多新能源车企形势较为严峻,大有被淘汰的风险。

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力,推出更具实力的产品,才能够在这个日益复杂的新能源市场中存活下来。

▍依旧可期的新能源

促销费,特别是促进新能源市场的消费,已经成为刺激汽车市场的主要手段。

两会过后,先是北京市表示将在8月份新增两万个新能源指标,供给无车家庭,随后天津市对于购买新能源小客车的消费者,给予2000元汽车充电消费券。

直接的经济补贴,无疑能够更好的刺激新能源市场,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3-5月这三个月期间,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释放,一直以来持续环比增长的态势将有可能被打破,如何寻求增量是接下来车企需要考虑的。

并且,6月份气温较高,消费者看车热情较低,这对于新能源市场提高增量是一个不利的影响。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此前频发的自燃事件,也会影响消费者选择纯电动汽车的积极性。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理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而纯电动汽车由于其化学特性,自燃后危险性更高,也更加引人关注,因此更需要将其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为此,工信部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工作会议,强调了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命门,只有安全性得以保障,新能源汽车才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

6月8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根据车辆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降低车辆起火风险。

这足以见得,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重视,逐渐健全的安全标准规范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正在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则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的选择新能源汽车。

另外,鉴于补贴新政的过渡期会在7月22日结束,届时将有很多车型的补贴减少或者被取消,也许不少消费者会赶在补贴过渡期结束前购车。

再考虑到各地市促消费政策的直接刺激,6月份的销量保持稳定应该不是难事,随着8月份北京2万新增新能源指标的释放,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新能源市场都相当值得我们期待。

值得警惕的是,去年补贴退坡后引起的新能源寒冬已经说明,新能源市场对于政策仍有很大的依赖性,眼下的促消费政策对新能源销量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促消费政策结束后,新能源市场如何维持稳步的发展,或许也是相关部门接下来需要考虑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致的心锁
羞涩的早晨
2025-04-21 08:47:10

随着疫情不断得到控制,国内的汽车行业正在逐步恢复。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49.2%,环比2月增长4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仍然低于去年同期,但销量也已经在不断恢复了。

销量的增长与车企的销售渠道也分不开,此前由于线下受阻,车企都在探索线上卖车的新途径。

在进入4月以后,国内疫情有所缓和,居民可以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出门从事正常的工作活动,也让很多线下店铺得以重新火热起来。

那么作为目前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的线下渠道恢复的如何了?是否已经及时开业了?客流量和销量情况与疫情前相比有何变化?

带着这些疑问,车东西于日前走访了位于北京的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吉利新能源、上汽新能源、小鹏汽车、威马汽车、蔚来汽车和特斯拉的线下店,对新能源汽车的线下销售渠道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所有品牌已复工 多种措施保证安全

车东西第一站先去了位于昌平区北辰亚运村的汽车交易市场,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广汽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在这里都有线下店铺。

在到了该汽车交易市场之后,车东西发现,这里已经全面开始复工了,在市场的大门口,有检测人员对进入园区的人进行体温检测,在测完温之后,车东西就顺利的进入了该市场。

▲进入交易市场需要测量体温

随后在进入威马用户中心、小鹏汽车的线下店铺时均未再次进行测温。

由于疫情的影响,车东西从小鹏汽车的店员哪里了解到,小鹏汽车一直可以提供上门试驾的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官网上进行预约,之后小鹏汽车的服务人员会来联系顾客,双方约定好时间之后,小鹏方面会将车送到顾客家中并将车辆消毒后供车主试驾。

▲等待交付的小鹏G3

处在北辰亚运村的汽车交易市场的店铺对于进店的人员检测相对比较宽松,在市场门口测过体温之后,再进市场内的店铺仅需登记就可以了,不需要检查健康码和身份证,减少了对客流的阻力。

而在进入位于西三旗的比亚迪、上汽荣威、吉利新能源的店铺时,在每家店门口都需要进行测温和登记,而在进入上汽荣威的店内时,还需要顾客提供近十四天的行程信息,或者向店员展示北京健康宝的信息,等店员拍照之后才可以进入店铺里面。

▲比亚迪4S店

从车东西的走访情况来看,北京地区的新能源线下销售店已经基本上都开始正常营业了,除了进店需要戴口罩和进行测温,店内也会定时进行消毒。

▲4S店均要求顾客戴口罩进店

大部分店铺的营业时间都从早上9时到下午17时30分,而像特斯拉、蔚来在大型商场的体验店的营业时间则基本上跟商场的开放时间是同步的。

除此之外,线下店铺也没有进行明显的裁员,在威马的交付中心甚至还有年后入职的新员工,这些员工都已经在全勤上班了,疫情对于线下店铺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小。

二、客流量明显减少 车企促销力度加大

由于2月份,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发布 2020 年第 1 期个人和单位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通告,通告显示,本期有54200 人获得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线下体验店开启之后,也有很多民众开始进入店内实地体验各种新能源汽车。

尽管如此,多个车企的线下销售店的店员也告诉车东西,目前顾客的数量仍不是太多,平时很少有顾客前来看车,周末的时候人相对会多一点,在店内举办活动的时候,人会更多。

车东西在比亚迪的4S店时发现店内正在举行营销活动,顾客在当天下单之后,可以进行抽奖,店内也满满当当的摆满了礼物,而根据车型的不同也能够给顾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从现场展示牌子上来看,上午的活动中已经有25名顾客进行了预定。

▲比亚迪4S店内摆满奖品

车东西还注意到,比亚迪的4S店在举办活动的同时也在其官方的视频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此外,车东西在探访时发现上汽荣威也在进行举办活动,店员告诉车东西,这些活动将会持续到五一假期,现在在举办的只是第一场,在现场也可以看到有很多车主已经下了定金。

▲上汽荣威4S店内也在举办活动

此外,从现场可以看到,车主在购买秦Pro EV时,交1000元的定金可以抵扣20000元。

而吉利新能源则也提供了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吉利新能源的店员告诉车东西,现在在店里交付了3000元定金之后,可以抵30000元。

威马汽车在3月份也推出了一定的购车优惠方案,首付最低低至一万元,还可提供低息分期,不过这项优惠在3月底就已经结束了。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的情况类似,在3月份曾经提供过优惠政策。

▲小鹏G3此前的优惠政策

从走访中,车东西了解到,目前新能源销售店还主要是以线下销售为主,比亚迪会在其官方视频号上进行直播,但是直播时间并不固定,有活动的时候才会对活动进行直播,吉利新能源的店员告诉车东西,他们偶尔也会进行线上直播。

新造车公司都提供了上门试驾的服务,而传统车企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多,吉利新能源的一位店员表示,他们在疫情之初曾经提供过上门试驾的服务,现在随着疫情的影响开始减少,已经不再提供上门试驾的服务了。

三、新造车公司表现超预期 蔚来特斯拉很火

车东西在走访的时候,还发现新造车公司的店铺店客流量会明显高于传统车企的4S店。

车东西在进入威马的用户交付中心时,发现里面并不像车东西想的那般冷清,反而非常繁忙,几乎每一位销售顾问在为进店的客户介绍车型。

▲威马汽车用户中心内多名顾客在看车

在进入市场的时候,车东西就已经注意到了园区内有很多威马的车辆摆放在路两旁,库存非常充足,因而顾客在这里是可以直接提车的,在店内,车东西也看到了有部分顾客已经在办理购车的金融业务了。

在与店员的交流中,车东西了解到,这家店在新年过后就重新开放了,试驾的业务之类也早就恢复了,车主可以提前预约试驾,然后店员会将车辆进行消毒,然后提供给顾客。

▲道路一侧停放着大量的威马新车

此外,车东西在位于长安街上的NIO House也看到不断有顾客进来体验店内摆放的ES8和ES6这两款车。

▲蔚来每隔两个小时将会对车辆进行一次消毒

门外还停放着用来试驾的车辆,顾客需要提前跟店里预约,协调过时间之后,车主就可以进行试驾了,试驾前工作人员会对车辆进行消毒。此外,蔚来也支持上门试驾服务,这项服务蔚来一直都有在做,在疫情期间也多次提供。

正是在销售方面的不断发力和日渐成熟的品牌形象,蔚来汽车的销量也在不断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蔚来交付新车1533辆,同比增长11.7%,环比增长116.8%。

旗下车型ES6也保持了稳定的销量,自1月份起连续3月进入新能源汽车TOP榜前十,3月份累计销售1479辆,拿下了第8名,也是销量最好的造车新势力车型。

近日,蔚来还交付了新款的ES8,蔚来方面称其对2018款车型进行了188项升级,全新ES8还首次搭载了100kWh电池组,其NEDC续航里程更是达到了580公里,远超原来的425公里,全面弥补了老款车型的续航短板。

随着新款ES8的正式交付,蔚来的销量在接下来有可能会再上一层楼。

除了对国内车企的线下店铺进行走访,车东西还来到了位于颐堤港的特斯拉线下体验中心,车东西到达店里的时候,也有多位顾客在店内看车,这家店的面积并不大,内部仅有一辆Model X和一辆国产Model 3。店门外,也停了多辆特斯拉的车辆,顾客可以直接进行试驾。

车东西在走访时发现,多个车主都在国产Molde 3前面驻足,并由多个乘客上车体验,看的出来很大一部分乘客对于国产Model 3的兴趣仍然比较强烈。

▲特斯拉颐堤港店

不过Model 3的销量也确实对得起大众的期待,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已经连续三个月拿下了国内新能源的销量冠军,Model 3累计销售新车10160辆,比第二名比亚迪秦EV的5066辆的销量多出近一倍。

而在本月,特斯拉Model 3的长续航版本正式在国内上市了,这款车的NEDC续航将达到668公里,售价为33.9万元。根据官网消息,国产后驱长续航版Model 3预计将在6月份交付。此外,国产Model 3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也开启了预定,补贴前的价格为41.9万元。

随着这两个版本的特斯拉Model 3陆续进入国内,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特斯拉这条鲶鱼也将会彻底搅热国内的新能源车市。

不过,相对于新造车公司的火爆程度,传统车企的新能源4S店就稍微有点冷清了。走访过程中,车东西发现北汽新能源的4S店也已经开始了正常的营业,但是在车东西的走访过程中,发现店内的几乎没有太多的顾客来看车。

这可能与北汽新能源在营销手段上的创新有关,北汽新能源要求经销商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可直播、受众广的互动平台,为消费者进行产品介绍,将日常销售工作“搬到”网上。

此外,车东西在广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的店铺中也感受到了冷清,与吉利新能源相近的比亚迪和上汽都在举办营销活动,相比之下吉利新能源店中的顾客数量就比较少了。

四、销量远不如去年同期 五一或迎来高峰

在走访中,各个新能源汽车线下销量店的店员都未明确表明店内的销量情况,但据店员介绍店内的客流量明显低于疫情之前,且今年前三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可以推算出这些店内的销量应该远低于去年同期。

从车型的销量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新造车公司只有一款车在售,给客户的选择并不多。

而比亚迪目前已经则有多款车在售,从顾客预定的情况上来看,顾客对于比亚迪元EV和秦Pro EV的认可度比较高,这两款车无论从售价上还是口碑上都比较好,多名顾客都选择了这两款车,而比亚迪唐EV和宋EV的订购量则不算太多,这可能与其较高的售价有关。

▲比亚迪的订车榜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车东西还在列表上看到一位用户预订了一辆比亚迪汉EV,目前这款车还未上市,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潜在消费者了。

据悉,各个车企的提车周期都没有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车辆的交付周期跟疫情前基本上保持一致。

此外,对于已购车的用户,多个新能源汽车线下店铺的维修保养服务也已经恢复了,车东西在北辰亚运村的汽车交易市场看到,在疫情影响之初,车主可以提前跟店内的销售顾问联系,之后可以将车辆开到交易市场门口,店内销售顾问到门口将车开进去进行保养,然后再开出来交付给车主。

▲北辰亚市的防控措施

对于不方便进行保养的车主,多个车企也提供了延期保养的政策,据了解,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都向车主提供了延期保养的政策。

总的来看,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线下店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工作状态,这些店铺每天都会进行消毒,工作人员需要测量体温后戴口罩上岗,在疫情防护方面也做了很多准备。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再加上2月份放出的5万余个新能源牌照,北京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很可能会出现上涨的情况。

结语:北京新能源经销商已全面恢复营业

由于2月份,北京地区发放了5万余个新能源牌照,新能源车成了近期最火热的产品,因而各家店铺都很早就开始进行复工了,目前基本上已经实现了100%的复工率。

在3月份,受到疫情的冲击,很多店铺都出台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来促进销售,但进入4月份后,国内的疫情影响开始减少,这些线下店铺都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营业状态。

虽然这些店铺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营业状态,但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店内看车的顾客数量仍然不及疫情之前,还没有达到高峰期。

不过,眼下五一假期将至,乘联会预测,五一假期将会迎来一波购车高潮,目前多个店铺已经在为五一假期造势了,北京新能源车市的第一波购车或将会出现在五一期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冷静的裙子
羞涩的时光
2025-04-21 08:47:10

我认为应该从新能源汽车企业自身找出路,同时还要从政策角度出发保护优质车企,这样才能让市场保持高景气状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来看,两者并没有出现矛盾冲突,而且新能源汽车也没有出现产能过剩的状态。其销量下滑的很大原因并不是消费者难以承受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而是其产品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燃油车,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要从自身找原因,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在薄弱环节上有新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销量。

应该从新能源汽车企业自身找出路 

很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是因为补贴的力度不够大,造成消费者一直在观望的状态。其实从本质上看,价格并不是主要决定因素,而是新能源汽车在性价比上不具备优势,质量一般且电池的耐用性较差。针对此现象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从自身找出路,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汽车保值率,让其在性能上跟燃油车相媲美,然后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稳定性。不然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应该从政策角度出发保护优质车企

除了新能源车企要从自身找原因,有关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关注优质车企。因为相关的补贴政策虽然可以短时间内促销,但是无法长久吸引消费者,这就需要利用相关政策去保护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给予创新和研发技术方面的支持。这种做法能淘汰一批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用良币驱逐劣币的方式筛选优质车企。继而让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重振,并缩小与燃油车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去提振市场。

故意的雨
甜美的戒指
2025-04-21 08:47:10

3 月3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 年。证券机构指出,国内疫情缓解以及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销量,以中国和欧洲为首通过补贴及排放考核的双管齐下,将倒逼车企加速电动化,预计2025年全球渗透率将达到16-17%。

文/蜡笔新

图/来源网络

在行业的翘首期盼下,中央的“棋子”终于落定,超出预期的政策又一次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暖意。

3 月3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为促进汽车消费,一是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 年。二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三是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 月1 日至2023 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崔东树表示:这些政策的核心是推动环保升级,改善环境,同时有力的促进未来汽车市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尤其是推动新能源车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股票应声而起

美股周二巨幅震荡,低开后一度全线转涨,临近午盘又再度转跌,随后震荡下行,尾盘跌幅扩大,截至收盘,美股全线收跌。其中,道指跌410.32点,跌幅为1.84%;纳指跌74.05点,跌幅为0.95%;标普500指数跌42.06点,跌幅为1.6%。

本次中央层面的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是个不小的利好,受此利好影响,美股新能源汽车股纷纷大涨,成为美股“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截至收盘,特斯拉股价涨4.36%,报524美元。蔚来涨2.58%,报2.78美元。

同时,今日国内新能源车板块放量拉升。北特科技、越博动力、斯达半导、继峰股份等9股涨停,当升科技、泉峰汽车、利欧股份等涨幅居前。

在去年6月实施新能源补贴退坡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大幅下滑,导致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0%至120.6万辆,是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来销量首次呈现负增长的一年。

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历了“八连跌”,2月受疫情冲击更是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951辆和12908辆,同比分别下滑82.9%和75.2%。

疫情影响下的汽车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新能源汽车产业承压加剧。业内人士认为补贴政策的延续有利于稳定汽车消费、保证产业健康运行。

崔东树表示,本次政策实施新能源补贴持续的政策会拉动2020年产量达到160万台,同比增长23%;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持续增长有很好的贡献。尤其是欧洲新能源高速发展,转型很快,中国必须跟上国际步伐。

他还强调道:“车企应该坚定新能源转型的线路,努力推动传统车向新能源转型的方向。”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更是在微博上表示:“我相信这肯定是最近最大的政策利好,感谢政府!刚好我们认为2022年会是智能汽车的拐点开始,无缝接驳。”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曾提出到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左右,到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700 万辆,2019 年国内销量为120.6 万辆,未来5 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而此时国家出台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2年时间,表明国家进一步坚定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

提振汽车消费利好接踵而至

自2月以来,国家多次释放出提振汽车消费的信号。2月16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中央精神,呼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而进入3月以来,在疫情日益缓解之际,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应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接踵而至,纷纷落地。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3月23日,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指出,稳住汽车消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等措施,组织开展汽车促销活动,实施汽车限购措施地区的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3月26日,商务部在线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又再次提到促进汽车消费,尤其单独提到促进新能源消费。商务部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目前已有山东、吉林、海南、佛山、广州、珠海、深圳、杭州、南昌、湘潭、长沙、长春、宁波等省地市出台了具体政策,通过购车补贴、放宽限购、以旧换新等形式刺激汽车消费。

例如,广州3月4日出台恢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今年3月至12月底,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

除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优惠之外,汽车限购政策的松绑也是地方刺激汽车消费的主要形式。截至目前,深圳、广州和杭州在今年已相继出台政策推进放开限购进程。

2月28日,深圳出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新增汽车指标放号。深圳在去年6月出台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

广州3月4日发布的《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也明确指出了要加快推进落实去年新增的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

杭州又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2020年一次性增加小客车指标的配置公告》中宣布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

东吴证券指出,国内疫情缓解以及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销量,以中国和欧洲为首通过补贴及排放考核的双管齐下,将倒逼车企加速电动化,预计2025年全球渗透率将达到16-17%。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