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认真的小蘑菇
俏皮的星星
2022-12-21 22:53:38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最佳答案
幽默的抽屉
彪壮的白昼
2025-04-09 02:47:57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最新回答
飘逸的微笑
传统的乌龟
2025-04-09 02:47:57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会大步前进,有望取代燃油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1、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有更高期待。这也倒逼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变革,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协同创新,让中国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2、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瞄准技术制高点,企业要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下功夫,推动品牌建设,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能源车

甜蜜的黑米
凶狠的小蝴蝶
2025-04-09 02:47:57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1、整体补贴退坡,其中在300km续航以下的车型不再有补贴;

2、建立价格门槛,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3、鼓励“换电”,拥有“换电模式”的车辆不受价格门槛的限制;

4、申报数量要求,车企若申报补贴,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达到10000辆;

5、使用者要求,非私人用户(营运车辆)不可拿足额补贴(70%);

6、2020年4月23日至7月22日为新政过渡期。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留胡子的学姐
优秀的大地
2025-04-09 02:47:57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无奈的小蚂蚁
深情的薯片
2025-04-09 02:47:57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特斯拉的性价比车型Model 3的刹车系统频繁出问题,给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未来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多元化发展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蔚来”、“小鹏”、“理想”将在不同领域占有市场,而我国本土的传统车企也将顺应汽车发展的趋势,逐渐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同时,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电子化程度更高,为我国汽车自动驾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31.1万辆,根据往年数据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前瞻预计未来我国汽车销量将以每年6%的增速进行增长,到2026年我国汽车新车销售量约为359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销量按2025年的20%来推算,约能达到718万辆左右。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雪白的心锁
过时的超短裙
2025-04-09 02:47:57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连一席 郭双桃

事件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 引导新能源 汽车 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是未来10到15年行业最重要的指导文件 。对于此次《规划》的政策精神我们解读如下。

解读

1 鼓励核心技术攻关,强调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产业深度融合

强调跨产业融合。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认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的初衷在于降低 汽车 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从而促进 汽车 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此次《规划》认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成为 汽车 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更加强调支持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丰富了关键核心技术内涵。 2012版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侧重于电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关键材料与集成系统的研发、生产。本次《规划》进一步丰富了新能源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既包括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也包括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等整车集成技术。智能网联与整车集成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

未来十年,新能源 汽车 将从单纯交通工具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将对产业价值链产生深远影响。 车载芯片领导者Mobileye(已被英特尔收购)预测,到2025年智能 汽车 搭载的传感器、车载芯片、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综合成本将达到5000-6000美元,占整车成本的15%左右。 汽车 电子巨头英飞凌预计,随着自动驾驶从L2级向L4/L5级过渡,对应单车半导体价值将从2020年160美元增长至2030年970美元,增长超过6倍。

2 以快充为主、建设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发掘城乡市场潜力

强调快充在公共充电网络中的主体地位。 2019年底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此次《规划》修改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一方面,《规划》强调了快充在未来公共充电网络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中仅提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充电使用场景,而在《规划》正式文件中则重点提出建设城乡公共充电网络。

未来随着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地区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仍集中于限牌城市,据交强险数据统计,2015至2020上半年我国限牌地区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占比分别为58.6%、59.8%、49.2%、47.6%、47.4%、50.8%,整体占比有所下滑但仍维持在50%左右的高位。今年以来工信部、农村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通过车企主动让利的形式促进乡镇农村地区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旗下售价2.98-3.98万元的宏光mini EV上市首月便取得了1.45万的销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成为车型单月销冠,充分证明高性价比车型在城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支持

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推广力度。 《规划》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包括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则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涵盖了国内新能源 汽车 主要市场。

虽然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更新比例目标由100%略有下调至80%,但考虑到《规划》要求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具备较强的示范效应,因此预计此举将有效促进全国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动化。根据中国能源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出租车渗透率仅为5.5%,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仅为2%左右。

4 总结:顶层设计出炉,行业站在起点、开启新周期

此次《规划》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等方面做了整体部署,为行业中长期 健康 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结合今年新能源 汽车 的市场表现来看,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销同比出现下滑,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逐渐恢复,行业供给端新车型不断上市,行业产销正在快速恢复。根据合格证数据,9月份国内新能源 汽车 生产14.1万辆,环比提升29%、同比提升86%。

未来随着零部件成本下降、智能网联技术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 汽车 产品竞争力将持续提升,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从“政策驱动”真正迈向“市场驱动”。

恒大研究院“新能源 汽车 百年大变局”系列研究

9、《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报告:2020》,2020年9月22日

8、《充电桩:新基建,迈向新能源 汽车 时代》,2020年8月21日

7、《大众 汽车 电动化转型研究》,2020年7月10日

6、《宁德时代研究报告》,2020年6月30日

5、《特斯拉研究报告》,2020年2月7日

4、《全球新能源 汽车 发展报告2020: 汽车 百年大变局》,2020年1月14日

3、《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报告:2019》,2019年12月19日

2、《中国动力电池发展报告:2019》,2019年11月10日

1、《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报告:2019》,2019年9月22日

靓丽的长颈鹿
优美的银耳汤
2025-04-09 02:47:57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为4.32%。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206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

纯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燃料类型,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从五种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来看,柴油车平均碳排放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燃料类型,汽油车平均碳排放次之,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碳排放明显低于柴油车和汽油车。其中,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最低,为146.5gCO2e/km。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电网清洁化、电池碳排放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

具体来看,对纯电动车减排贡献最大因素为电网清洁化,在不同情景中贡献在10%-50%之间材料效率对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也很重要,可降低纯电动车4%-13%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发展,动力蓄电池碳排放的对纯电动车碳减排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使用能效与电网清洁化两者共同作用于纯涤电动车燃料周期的碳减排,且随着电网清洁化的程度加大,使用能效的减排效果趋于降低。在不同减排措施中,生产能效的作用最不明显,主要由于其在纯电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重较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包容的电话
兴奋的蜜粉
2025-04-09 02:47:57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引导新能源 汽车 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会议传达的内容来看,主要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二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三鼓励加强新能源 汽车 领域国际合作;四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支持。

那么国常会通过这一利好政策将带动哪些新能源 汽车 行业细分领域?又有哪些企业将直接受益?

四大要点支持新能源发展

《规划》文件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公布了意见征求稿,从公布内容来看《规划》提到的四大发展方向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在《规划》文件中,对于未来5年、15年的新能源 汽车 有较为明确目标规划,譬如: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5%左右,到2035年国内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

此前,受财政补贴退坡、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出现下滑。随着复工复产完成、利好政策不断出现,新能源 汽车 市场开始加速回暖。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8月,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拉动产业升级,推动新能源 汽车 数量增长。从上述举措来看,技术攻关旨在实现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攻克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加强充电站换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车的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推动新能源车的国际企业在中国更快发展,实现更好的行业高水平产品普及。

此次《规划》提出的以上四大要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 汽车 支持方向不断在调整,但仍是持续支持。

恒大等车企迎重大利好

此次《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新能源 汽车 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也是先于其布局发展的车企潜力释放的大好机会。而在近几年中所有新入局的企业中,恒大可以说是准备的最为完善的。在《规划》鼓励的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充电桩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恒大 汽车 已经完成整体布局。

其实细看恒大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从设计、生产、销售再到后期使用上的全产业链布局。首先,从2019年起,恒大便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与战略合作,先后掌握了整车研发制造、3.0底盘架构、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最为核心的技术。

与此同时,还与EDAG、AVL、FEV、MAGNA、IAV全球五大 汽车 工程技术龙头联手共同研发,除已经亮相的恒驰1-6共六款车型外,还有八款总计十四款的车型正在有序研发当中,并且在新能源车关键技术上,有着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除了在核心技术方面,在产品设计上,恒大 汽车 也力求“全球化”,已经亮相的恒驰6款车型,也都由国际顶尖大师进行设计。为了精益求精,也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颜值”的日益苛刻,恒大甄选了顶级设计大师的方案,层层筛选出30位大师的50个方案,15个设计方案。这当中不乏曾设计出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奥迪等畅销车款的大师。

而为了保证产品生产的品质,恒大 汽车 在上海、广州的生产基地已全线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并且全面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据了解,两座生产基地均装配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全面达产后能做到每分钟生产1辆车,而这甚至在许多传统车企中能够与之比肩者也为数不多。未来3-5年,恒大 汽车 基地年产能将达到100万辆。除此之外,恒大 汽车 还计划在瑞典等海外国家同样布局工业4.0生产基地,力求达到全面国际化。

另外,在新能源 汽车 核心的动力电池技术上,恒大更是将原韩国SK电池研究院原院长李浚秀及其团队挖角,作为世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SK的技术毋庸置疑。根据规划,其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动力电池,将在明年下半年正式亮相。

针对此后的车主用车上,恒大 汽车 也提前准备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用车痛点,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了“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并与碧桂园、万科和融创三家地产巨头签订服务合作协议。据恒大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和四大房企签约,国网恒大的智慧充电业务将迅速覆盖目前全国5468个社区、872万户、约3100万业主,从根本上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

可以说,从入局开始,恒大的一系列动作均有着相当程度的前瞻性,也站在了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前端,在此次《规划》的发布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并且恒大 汽车 的动作,也引来了股市上最直接的反馈。 在刚刚过去的9月底,随着恒大拟登录科创板等消息的放出,4天内,恒大股价从低点13元涨至19.7元,大涨50%。有业内专家表示,恒大有可能凭借其全产业链的实力,复制特斯拉股价暴涨的神话。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参考下特斯拉的市值与产品等就能做出对比。截至10月10日,特斯拉市值已达3.14万亿港元,而恒大 汽车 的市值仅为1772亿港元,与前者相比仍处于估值洼地,想象空间巨大。未来随着恒驰量产上市,恒大 汽车 有望迅速抢占市场,向市值万亿的新能源 汽车 巨头冲刺。

执着的小海豚
大气的冬天
2025-04-09 02:47:57
《规划》部署的5项战略任务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排在首位。辛国斌介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规划》部署,要构建新型产业生态。辛国斌说:“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规划》还部署,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合作。辛国斌表示:“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同时还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关于远期目标,辛国斌说:“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203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无奈的奇异果
独特的火车
2025-04-09 02:47:57
近日,在中国 汽车 产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正在进行2021年-2035年新能源 汽车 发展规划的编制。这个规划主要是面向2035年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着力突出四化,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共享化。

其实,国家一直在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源于希望实现弯道超车的愿景。特别是2015年开始,政策不断的发布。2015年3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 汽车 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新能源车不限行、不限购。2015年5月,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作为重点发展领域”。2015年7月,发布《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 汽车 实施方案》,明确公务用车“新能源化”。2015年11月,发布《电动 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力争2020年实现全国集中式充电桩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新能源 汽车 500万辆。

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下,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推动基础充电设施的迅速发展。因此这个行业是一个大的圈子,影响的是一整系列的上下游产业。

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 汽车 有着电力驱动,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其次,由于石油资源是有限资源,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方式,才能提前应对未来能源的紧缺。

最后,在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理念大行其道的当代,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桩的加速布局,新能源 汽车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将以经济、环保等特性席卷整个 汽车 产业,加速改变居民、政府的出行方式和习惯。发展行业,可以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

其实,2021年-2035年新能源 汽车 发展规划总体的思路就是三个方向。

1、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核心,兼容各个技术方向。其中包括纯电动,油电混合,燃料电池等等的方向,都是并行发展的。我们知道,相比于纯能源,油电混合受欢迎的量还是更多的,多方发展,才能有利于行业的良好发展。

2、激发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当初的发展,一辆车可以获得两份补贴,可以造成了一开始的乱象。现在补贴正在的减少,正是考验车企的时候,需要进行提质降本,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上面存活下来。

3、走出一条更高质量高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刚刚也说了,当时候发展新能源 汽车 行业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弯道超车。引导行业良性发展,更好的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共享化。

虽然现在补贴减少,对于行业的发展是有短期的困难,但是,这个也是长期有利于行业发展的。

2021年-2035年新能源 汽车 发展规划正在编制,这是变革新趋势,着力突出四化,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共享化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