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电力消纳关于电力消纳的介绍
1、电力消纳:就是消化、吸纳。因为发电厂(无论是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电源)发电后送上网,电能无法方便地储存,不用掉就是浪费,所以就要将富余的电能经调度送到有电能需求的负荷点,这个过程就是消纳。
2、水电消纳,就是水力发电后的消化吸纳,我国水电发展较为迅猛,但是西部地区水电装机增长迅猛与水电消纳的矛盾,东部抽水蕾能增长缓慢与调峰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照突出。
电网消纳能力是发电厂(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电源)发电后送上网,电能无法方便地储存,不用掉就是浪费,所以就要将富余的电能经调度送到有电能需求的负荷点。
电力生产之后的消纳问题如今是非常突出,如何将电力从富余区域用特高压等技术运输到电力短缺区域,如何通过蓄能储能方式,解决光伏电站昼夜供电不均衡的矛盾,又如何将电力实现就地消纳,弹性匹配供需双方。
消纳可以说是未来新能源发展中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消纳的方式有储能技术、跨区域消纳、多能互补模式和需求侧响应4种。在区域电网建设上,未来可能重新规划电网区域,以电网区域性优化的方式来实现消纳。
电网运行安排:
1、电气设备一次方式安排,电网电气设备一次方式安排是根据发电机电网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安排包括发电机、线路/变压器。母线开关等设备的检修。也包括各种新设备的投运,这些电网的正常运行操作都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稳定计算分析,针对电网电气设备一次方式的改变电网调节器度运行人员需要进行电网控制断面的稳定计算分析,通常这种控制断面包括热稳定和暂态稳定二个方面,以二者严重的作为稳定控制断面制的潮流极限,便电电网调度运行人员控制电网潮流分布。
3、母线负荷预测。母线负荷预测功能是根据历史用电负荷情况,对未来用电负荷的预测。通常超短期负荷预测和短期负荷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本文中所采用的负荷预测通常为明日96点的负荷预测值或一击内短期贡荷预测,将这些母线负荷的预测值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发电计旬安全校核和供电能力评估的基础数据。
4、发电计划安排。根据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签订的发电合同以及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发电计划安非。确保有功率平衡,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
光伏消纳比例=光伏发电自用电量/光伏发电量。只有自用比例越高,消纳比例才越高。
所谓项目消纳比例,通俗讲,就是光伏电站所发的电业主自己到底用了多少。由于工商业电价较高,所以绝大多数工商业项目采用的都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自用比例——也就是消纳比例越高,通常投资收益率也越高。
因此,算准项目消纳比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能简单的1个数字就会影响上百万的收益。要注意光伏消纳比例不等于光伏年发电量/企业年用电量。
光伏发电量
光伏发电量与装机容量、当地辐照量等因素有关,不少工具都能辅助计算。光伏发电自用电量预估参考企业至少过去1年用电数据和当地辐照量(前10年的气象数据)来预估用电量。
其次,确定自发自用比例预测单位时间间隔,实时对比实际发电量与企业用电量,间隔越短越准确。综合考虑准确性与计算工作量,采用“每月同一时段为单位”是较合理的。(也有一些公司追求精确,以每天为单位。)
光伏发电指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通常系统主要由太阳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及配电设备构成,同时再加上监控系统、有功无功控制系统、功率预测系统、五防系统及无功补偿装置等辅助系统组成一套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是完成太阳能到电能转换的载体,光生伏特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分布式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
【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优点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却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国内自己使用的电池板还说的过去,不过大量出口等于污染中国,造福世界了,据统计,生产一块1m×1.5m的太阳能板必须燃烧超过40公斤煤,但即使中国最没有效率的火力发电厂也能够用这些煤生产130千瓦时的电——这足够让2.2瓦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发光30年。而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寿命只有20年。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
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目前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机会成本高。
④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
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二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100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四是可以发电用电并存。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