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为什么日本要往海底填那么多的煤炭

大力的钢笔
大意的寒风
2023-01-01 01:18:41

为什么日本要往海底填那么多的煤炭?

最佳答案
寂寞的星星
潇洒的柜子
2025-04-20 03:30:19

日本往海里填煤炭是在进行资源储备,担心以后的什么时候出现资源短缺。

如果你去过日本,你会发现日本许多沿海地区都有浮标。这个地区的水下是日本人用混凝土箱密封的煤。他们为什么把煤沉到水里?他们疯了吗?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这种客观的自然状态在日本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日本港口每天进出大量船只,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山西和东北地区的优质煤炭。

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有进口我们的煤。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用巨大的混凝土盒子将煤炭密封起来,并储存在海里。据统计,他们这些年储存的煤炭相当于一个中型煤田。这不是最令人震惊的。日本几乎没有煤田。他们买了煤,慢慢地储存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中国的几倍。此外,与煤不同,木材没有用完。它可以再生、切割和再植。几年后,它又变成了木头。

但日本人不这么认为。他们严禁伐木。很多木材是从中国进口的。北海道札幌港的许多船只来自大连,装载着来自中国东北的原木。站在札幌的制高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甚至在卸货的港口岸边。那些比原木还粗的树仍然完好无损地矗立着。一辆木材车经过一排排茂密的树木,被运到他们的城市。

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有一天资源短缺,储存的能源将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日本人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确实值得我们一些国民深思。

最新回答
碧蓝的小刺猬
体贴的大树
2025-04-20 03:30:19

...日本国土面积小,又发现世界资源紧缺,想囤积一批煤炭,以后转手赚钱。然则没地方堆。

就全填海里了。。以后等世界资源危机的时候,再卖掉。试图以此来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这方面,日本人是非常能YY的。

疯狂的钢笔
刻苦的冰淇淋
2025-04-20 03:30:19
要是真的有这个进口消息的话,肯定是中国卖给日本。日本都没多少矿。

不过估计这事现在已经不太可能。

2007年3月2日 中国停止向日本出口煤炭,日本人只有从其它国家进口煤炭了。

日本曾多次从中国进口煤炭,但不是直接用,而是封存起来作为战略物资。运煤的船到了日本海岸边就直接用水泥把煤封死填在海底关于”日本用煤炭来填海“事情,感兴趣的请阅读这个网站:

http://oshiete1.goo.ne.jp/qa703836.html

大意的月饼
包容的野狼
2025-04-20 03:30:19
大秦铁路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铁路通道,运输的煤炭绝大部分通过秦皇岛港运往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余去往天津、河北、东北等方向。日本是个煤炭资源匮乏的国家,向中国购买煤炭是其必然,从没听说过拿煤炭去“填海”的说法……

平常的自行车
清脆的蓝天
2025-04-20 03:30:19
什么叫做大量出口

那些是往南方运的

南方缺电煤而光靠京广京九这些本来就已经超负荷的南北动脉来承运根本不现实

那些煤是到港口然后船运到北仑之类的南方港口直接进电厂的

往日本出口煤炭?

日本压根就不搞燃煤电厂全日本连燃煤锅炉都没几台的要煤干什么?

还有

须知煤是一种不易保存的物资尤其见不得水和盐,煤填到海里见到海水这煤就算废了,这种浸过海水的煤填到锅炉里先不说燃烧不畅了(那是肯定的),根本就是等着炸锅炉的

日本人既没有现时的用煤需求也没有未来的需求,他买这煤炭干什么?当全日本都是傻子?

矮小的西装
忧虑的香氛
2025-04-20 03:30:19
填海造地 从名称上很容易的可以看出无非就是将陆地上的土壤挪到海里 虽然说着简单但实际上属于一项比较伟大的工程 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沙土作为原料 其次还要有大量的人力和必要的工具 像日本 总觉得自己的国土太小已经实行了填海造陆政策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于用什么技术防止一些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 将沙土装载到一定大的容器内 是沙土不会轻易的被冲刷掉但也许国家会有更高级和先进的技术来完善这类伟大的工程

活力的大碗
狂野的柠檬
2025-04-20 03:30:19
秦皇岛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煤炭输出量约占全国沿海煤炭输出量的70%以上,在保证我国北煤南运和煤炭外贸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港口现有陆域9平方公里,港口水域61平方公里,锚地54平方公里,港口岸线6275米,其中生产用码头岸线总长5516米。 港口所属共6个装卸公司,分布在东西两港区。东港区:第一装卸公司,主要从事原油装卸业务;第二装卸公司、第六装卸公约经营煤炭装卸业务,拥有新煤码头一、二、三期泊位现代化的专用设备。西港区:第三装卸公司经营煤炭装卸业务。第四、五装卸公司,均为杂货装卸公司,四公司以进口为主,五公司以出口货物为主并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 据1990年统计,秦皇岛港拥有生产用泊位24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后位22个。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秦皇岛港新建深水泊位17个,其中2~10万吨级煤炭泊位10个,5万吨级石油泊位1个,1.5~3.5万吨级杂货泊位6个,形成以新开河为界的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输出为主,西港区以进出口杂货为主的新格局,新增设计年能力1亿多吨,其中煤炭9220万吨,石油500万吨,杂货350万吨。目前,港口生产泊位总数已达到2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 港口锚地分为东锚地、西锚地、油轮锚地3处。锚地与码头的距离为3到7海里。锚地底质为泥沙,水域广阔,水深条件可满足本港作业各吨级船舶锚泊要求。全港共有5条航道。西航道:方位130°~310°,水深11米,宽100米,进入甲、乙、丙、丁等码头作业的船舶,经由此进出港;老航道:方位172°~352°,水深9米,宽100米,是大小码头的通道;东航道:方位191°~101°,宽120米,使用水深13米,是煤一、二、三期各码头和油码头配套航道;煤三期码头航道:方位215°~035°,宽120米,水深13米,进出煤三期码头船舶经此航道与东航道相通;主航道:方位160°~340°,宽120米,水深13米,东港区5万吨级重载船舶进出港均经由东航道与主航道相连。港口码头航道设施具备3万吨级杂货船和5万吨级散货船(煤、油)的通航条件。 港口航道和港池内共设置浮标31个,岸上导航叠标5组。灯塔位置为39°54′24N″/119°36′26″E。 现全港仓库、场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堆存容量373万吨。 港口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34台,其中煤一期13台(含翻车机3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3台)、煤二期11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2台)、煤三期10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2台、取料机3台、装船机3台)。煤三期的各种机构设备功能最大,其中翻车机每台时4800吨,堆料机每台时4800吨,取料机每台时6000吨,装船机每台时6000吨。 港区铁路线路总长167公里,共设置10个分区调车场。 港口辅助工作船舶17艘,功率3.01万千瓦,其中拖船12艘,2.67万千瓦。 秦皇岛港的年吞吐量,1978年为2218.6万吨。“六五”“七五”期间,每年平均以500万吨的速度递增,一年上一个台阶。“八五”期末的确995年达8382万吨,其中煤炭6488.1万吨,石油1208.4万吨,杂货688.5万吨。“九五”头三年,年吞吐量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约为1978年的3.6倍,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1990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45.1万吨。主要货种煤炭为5188万吨,占74.7%(其中外贸煤炭1187.4万吨,占总吞吐量的17%);石油1285.1万吨,占18.5%;杂货472万吨,占6.7%;化肥42.4万吨,占0.6%。 1991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36.3万吨 。主要货种煤炭为5429.4万吨 ,占75%(其中外贸煤炭1311吨,占总吞吐量的18%);石油1254.9万吨,占17.3%;杂货552.1万吨 ,占7.6%;化肥38.6万吨 ,占0.5%,2010年为2.5亿吨,其中煤炭2.1亿吨。 目前,西港区戊巳码头工程已被国家列为九八年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建设7个杂货通用泊位,年通过能力300万吨,到2001年底完成。东港区拓宽10万吨级航道工程,以及配套的原油码头改造,将于1999年底完成。该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发挥煤四期工程10万吨级泊位的能力,适应船泊大型化需要,适应我国进口原油的形势需要。同时,利用10万吨级航道施工泥沙,实施填海造陆工程,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石油、液体化工小区10万吨级矿石码头。最近,西港区正在进行杂货码头改造和航道、港池拓宽、浚深工程,到今年年底,将西港区3.5万吨杂货泊位改造成5万吨级泊位。

妩媚的高山
甜美的小天鹅
2025-04-20 03:30:19

军舰岛(Gunkanjima)是日本长崎县505个无人居住的岛屿之一,距离长崎约15公里。1887 年至1974年,这座岛上有个煤矿,曾有人在此居住。军舰岛最显著的特征是遭废弃的混凝土建筑和周围的海堤。军舰岛以日本工业化时期岛上的煤矿及其开矿活动闻名。三菱公司于1890年购买了军舰岛,开始对其进行开发,目标是从海底挖煤。三菱公司1916建设了日本第一个大型混凝土建筑——一排排公寓,在为不断增多的工人提供安身之所的同时,保护岛上设施免遭台风破坏。

1959年,军舰岛整个岛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公顷835人,居民区人口密度为每公顷1391人,是有记录以来世界上最高的人口密度之一。随着20世纪60年代日本国内石油代替煤炭,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各地关闭煤矿,军舰岛的煤矿当然也不能幸免。三菱公司在1974年正式宣布关闭军舰岛上的煤矿,今天那里人烟稀少,光秃秃一片,这就是该岛也被称为鬼岛的原因。日本政府已经开放了前往军舰岛的旅行,而且每年游客众多。

“军舰岛”因海底蕴藏优质煤炭,1890年被日本三菱公司买下,经过多次填海扩建,发展为当时日本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人口最多时达到5300人,人口密度是当时东京的9倍。1974年煤矿关闭,岛上所有居民撤离,这里成为一座无人岛,2009年被当地政府开发为观光项目。根据日本外务省战后公布的资料,近4万人在二战期间被强征至日本,其中3700多人在三菱公司旗下的各工厂煤矿强制劳动,造成722人死亡。今年7月初,日本8个县的23处工业遗址“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打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多个遗址曾强制劳役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的数万劳工,造成大批劳工死亡。

在世界文化遗产审议的过程中,日本承认“违反本人意志,征用朝鲜半岛等地大量劳工在恶劣环境中劳作”并承诺将采取一定措施在遗产介绍中提到“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