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6%;煤炭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

糟糕的狗
安静的店员
2023-01-01 00:50:36

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6%;煤炭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

最佳答案
温柔的可乐
勤奋的狗
2025-04-19 05:34:12

Ⅰ、(1)固体煤经处理变成气体燃料后,不仅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运输,

故答案为:燃烧效率高,变成气体后,燃烧充分,运输方便等; 

(2)①③④为燃烧反应,所以放热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②;

(3)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其热效应相同,则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相同,

故答案为:C;  

(4)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④,则能量为E1=E2+E3+E4,故答案为:E1=E2+E3+E4;

Ⅱ.(1)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32g固体硫完全燃烧放热296.8 kJ,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6.8 kJ?mol-1 ,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6.8 kJ?mol-1 ;

(2)图象分析可知,图象中表示的是1molSO2和0.5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molSO3,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H=501KJ/mol-600KJ/mol=99KJ/mol,2mol二氧化硫全部反应放热198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8 kJ?mol-1 ,

故答案为:2SO2(g)+O2(g)?2SO3(g)△H=-198 kJ?mol-1 ;

Ⅲ.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391kJ、946kJ,化学反应为N2+3H2=2NH3,反应的焓变=946kJ+3×436kJ-2×3×

391kJ=-92KJ/mol,则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 kJ?mol-1 ;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热

92KJ
3
=30.7KJ,

故答案为:-92 kJ?mol-1;30.7 kJ.

最新回答
犹豫的雪碧
昏睡的季节
2025-04-19 05:34:12

1.煤炭资源的储量和产量

我国煤炭资源储藏丰富,煤种齐全,分布广。2013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48×1012t。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8.7×108t,接近世界煤产量的一半。我国煤炭储藏和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与现有区域经济布局呈逆向分布,形成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局面,长距离运输给煤炭生产和分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石油资源的储量和产量

我国属于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全国已探明673个油田,2013年,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为33.7×108t,石油产量为2.1×108t。

3.天然气资源的储量和产量

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2013年,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64×1012m3,天然气产量为12.09×1010m3,其中常规天然气产量为11.77×1010m3,煤层气和页岩气产量分别超过30×108m3和2×108m3。

4.铀矿资源的储量和产量

我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国家。探明的铀矿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铀矿探明储量为16.61×104t,居世界第10位,能够满足我国中短期的核电发展需求。

5.水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我国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按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重复使用100年计算,水利资源约占我国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40%,在我国常规能源中仅次于煤炭,居第二位。总体上看,我国水利资源西部多,东部少,相对集中在西南地区,并且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的干流。

2013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2.8×108kW,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2.4%,年发电量为8963×108kW·h。

6.风能、太阳能的分布和利用

考虑到实际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等因素,初步估计:我国可利用的陆上风能储量约8×108kW。陆上风能主要分布在“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可能达到500W/m2以上;近海可利用的风能储量有2×108kW,共计约10×108kW。截至2013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3107×104kW。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很大。截至2013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942×104kW。

7.地热资源

我国多年来地热能直接利用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据估计,在地壳表层10km的范围内,地热资源就达12.6×1023kJ,相当于4.6×1016t标准煤,超过全世界煤经济可采储量热值的7万倍。

8.生物资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资源丰富。根据《2013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约为7.2×108t,约折合3.6×108t标准煤,可用作清洁生物质能相当于约2.2×108t标准煤;林业剩余物中的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实物量约为7760×104t,折合4400×104t标准煤,薪炭林等所产薪柴的实物量保守估计为4800×104t,折合2700×104t标准煤,两者合计约为1.25×108t,折合7100×104t标准煤,林业剩余物可利用量3600×104t标准煤;禽畜粪便理论资源量约为13.4×108t,约折合5600×104t标准煤,可利用量2800×104t标准煤;工业有机废物可利用量1600×104t标准煤;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可利用量1300×104t标准煤。

哭泣的鼠标
飘逸的酸奶
2025-04-19 05:34:12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形成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2013年,我国原煤产量36.8亿吨,如此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扰动和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巨大,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尤为重要。

煤炭资源分布集中,部分省份资源开发强度过大。煤炭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南和安徽等省(自治区),6省(自治区)基础储量占比合计占全国的76.2%。从主要省份的储量和产量占比看,内蒙古、陕西、安徽和甘肃4省(自治区)煤炭资源产量和储量比例不匹配,特别是甘肃省储量约占全国的1.5%,而产量占全国的8.5%,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图1-26)。2012年,全国煤炭采区回采率约为79%。

图1-26 2012年主要省份煤炭储量及产量占全国比例

资料来源:全国矿山调研统计数据。

入洗率逐年提高,洁净煤生产规模增加。2013年,全国原煤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0.8%;入洗原煤21.7亿吨,入洗率62%。从2010年以来煤炭入洗率总体稳步提升,2013年全国煤炭入洗率比2010年提高了8%。煤炭产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入洗率的稳步提高,说明我国洁净煤生产规模在增加(图1-27)。

图1-27 2005—2013年全国煤炭资源入洗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2013年,全国90家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7.7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5%,同比增长5.6%;90家大型煤炭企业入洗原煤8.15亿吨,同比增长3.7%。全国前10家企业精煤产量6.94亿吨,占全国90家大型企业洗精煤产量的85%(表1-3)。

表1-3 2012年和2013年前10名企业精煤产量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专栏1-3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煤矿采区回采率

1.井工煤矿

薄煤层(小于1.3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1.3~3.5米)不低于80%;厚煤层(大于3.5米)不低于75%;对于采用水力采煤技术的井工煤矿,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的采区回采率分别不低于80%、75%和70%。

2.露天煤矿

薄煤层(小于3.5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3.5~10.0米)不低于90%;厚煤层(大于10.0米)不低于95%。

(二)原煤入选率

煤炭矿山企业的原煤入选率原则上应达到75%以上。

(三)煤矸石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煤炭矿山企业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煤矸石以及与煤共伴生矿产资源。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也要对煤层气、黄铁矿、镁、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指标要求。其中煤矸石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均应达到75%以上。

煤矸石利用率波动不大,未来还有提升空间。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我国井工采煤的煤矸石产出量很大,约占原煤产量的15%~20%。据煤炭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堆放的煤矸石约80亿吨,规模较大的煤矸石山2600多座。大量排放的煤矸石,不但压占土地,且矸石中的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经雨水淋溶后,还会污染土壤和周围水体。2012年,国内煤矸石利用率约为62%(图1-28),煤矸石的主要利用途径包括发电、制建材、井下充填、土地复垦、筑路、提取氧化铝、制作肥料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东部、中西部和东北部煤矸石综合利用分别达到90%、60%和75%。目前,我国矸石综合利用率在62%左右,距离规划目标差距不小,尚需进一步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

图1-28 2007—2012年我国煤矸石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总体稳定,其年增量大于利用量。粉煤灰主要是燃煤发电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每燃烧1吨煤可产生250~300千克的粉煤灰。2011年国内粉煤灰产生量达5.4亿吨,综合利用率68%(图1-29)。产生量和利用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0.6亿吨和0.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2.5%和9.8%,利用量仍不及增量(图1-30)。

图1-29 2007—2011年我国粉煤灰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图1-30 2008—2011年我国粉煤灰产生量与利用量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粉煤灰利用的途径较多。其中,用于生产水泥占41%,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占19%,用于生产粉煤灰砖占26%,用于筑路、农业和提取矿物等高附加值利用合计占14%。

专栏1-4 煤炭清洁生产与当前雾霾关系

2013年2月初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强雾霾是人为与非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元凶,其中燃煤占34%,机动车尾气占16%,其余来自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及其他。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与环保有关的三个目标均是约束性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下降17%,煤电二氧化硫排放系数每年下降12.4%,煤电氮氧化物排放系数每年下降15.1%。我国制定了严格的环保规划,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实现,恐怕还需要更细致的执行方案、更严格的监管制度以及政策和资金层面更多的支持。

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伦敦的烟雾事件是煤炭污染的典型代表。在那个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还不完善的时代,英国针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主要是“去煤化”。

从长远来看,为了人类在更清洁的环境中生存,清洁能源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选择。英国环境治理,对我们有前车之鉴,但同时,因时代的不同,我国治理环境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煤炭清洁利用理应得到提倡。

综合利用产值大幅减少,综合利用产值率也出现下降。2012年,我国煤炭综合利用产值为732.79亿元,同比下降22.89%,占全国总值的60.3%;综合利用产值率5.46%,同比下降29.91%(图1-31)。

图1-31 2006—2012年我国煤炭综合利用产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年)。

专栏1-5 甘肃窑街煤炭集团综合利用案例

甘肃窑街通过综合利用油页岩等共伴生资源,在海石湾煤矿实施了岩空留巷Y型通风连续开采技术,实现煤层连续开采,进一步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对煤炭开采共伴生的油页岩资源采用具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方炉炼油技术,实现综合利用;对油页岩炼化尾气混合后作为燃气发电燃料的实践应用属国内首例使用,初步实现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共伴生资源(油页岩)及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综合利用,形成了以煤炭资源高效开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为核心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体系。

能干的黑夜
优秀的洋葱
2025-04-19 05:34:12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29.65亿吨,同比增长12.7%,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共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9213家,共实现销售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1%。中商情报网研究显示:2005-2009年间中国煤炭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0.8%。“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煤炭行业将有一轮大的调整,产业布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今后的目标是稳定中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不适合开发大型煤矿的,将不再投资。与此同时,关闭小煤矿也将在东部地区展开。预计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方针:一是坚定不移地大规模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二是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三是继续加大小煤矿整顿关闭力度;四是加快煤炭铁路运输大通道建设;五是加快培育煤电路港一体化大型能源集团。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全球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煤炭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煤炭行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褐煤、焦煤、无烟煤、电煤、动力煤的开发利用情况。随后,报告对煤炭工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运输方式分析、综合利用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分析、投资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全面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煤炭未来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您若想对煤炭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煤炭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最权威的参考工具。

2010-2015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咨询报告下载.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