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动力工程学校简介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是国家公办普通中专学校,兼设有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淮南动力技工学校。学校座落在淮南市中心,占地一百余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实验、实习、生活等现代化设施齐全,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为淮南市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和“文明学校”。学校一次性通过安徽省合格中专评估,并经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经贸委评审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和“机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确认为“苏州高新区技术工人培养输出基地”。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动手能力强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为已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开创了多元化办学的发展模式。学校根据市场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的培训,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特别是学校与芜湖工业区、合肥海尔集团、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四局六公司、淮南平圩电厂、苏州工业园等地建立了广泛的就业基地,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确保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依托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国资委500强企业之一,年产值达三十亿元。2007年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八届焊工大赛就设在负有盛名的中化三建和安徽动力工程学校举行。该企业发展后势强劲,产值利润屡创新高,新增员工由动校招收,历年来从我校录取毕业生6000人。学校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所,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就业准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学校办学正规,教学严谨,毕业生分配正规企业,毕业后月平均收入在1400元左右。
地址:安徽淮南泉山
E-mail:net730@sohu.com
电话:0554-6426441
我为大家带来了淮南优秀中专学校名单,请小伙伴们接着往下看吧。
淮南都有哪些中专
淮南女子职业学校
淮北市烈山区高级职业中学
淮南市文汇女子职业学校
桐城中华职业学校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淮南市潘集区职业教育中心
六安市南山职业中专学校
淮南科贸学校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
淮南市交通中等专业学校
寿县兴华职业高级中学
寿县振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全椒县职业教育中心
郎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
石台县职业教育中心
淮南女子职业学校淮南女子职业学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省教育厅备案全省首家专业从事高端女性教育的学校。一、办学思想:让每一位淮南女子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充满自信的生活,体面的就业,可靠的保障,提升幸福指数。二、办学定位:努力建设现代淑女的殿堂;创设女性精英的摇篮;做好女子学生的娘家。三、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大气、才气、秀气、灵气的一代高素质、高收入、高端服务的淑女型人才。
淮南科贸学校淮南科贸学校是经淮南市教育局批准、安徽省教育厅备案的学校。多年来,学校特聘江苏优秀的校长、采用江苏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实现“零学费”中专入学、大专毕业、高薪就业的学业链带。
为充分整合办学资源,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2018年6月淮南科贸学校成功入驻安徽省首批六所技师学院之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级技工人才培训基地--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开启淮南科贸学校发展的新征程。
以上内容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淮南中专学校名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挺不错的。学校100%推荐就业,并且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邀请多家企业进校,学生可自主选择就业单位。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和安徽省德育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有规模较大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新地驾校,训练车辆300多辆,年培训学员10000多人。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4人,专职教师8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0人,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34人。
以上内容参考:安徽电气工程学校官网——学校简介
2.安徽动力工程学校
3.安徽医药技工学校
4.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5.安徽淮南卫校
6.淮南经济技术学校
7.新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8.淮南文汇职业中专
9.凤台县高级职业中学
10.淮南商贸职业技术学校
11.淮南求实职业学校。
知道的就是这些
安徽理工大学挺好的,学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院士28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理工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