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舍建筑有哪些基本要求?
鸭舍的基本要求是防寒保暖,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便于饲养管理,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一般,我国大部分地区鸭舍朝向最好是南偏东或偏西不超过10°,以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避免西晒太阳的影响;鸭舍屋顶多为双坡,舍内鸭舍面积以能适应生产规模为原则,做到既能充分利用,又不过于拥挤;鸭舍结构一般可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南方地区可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北方地区可采用全封闭式。
一个完整的平养鸭舍包括鸭舍、陆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1.5~2∶1。肉用仔鸭舍可不设陆上和水上运动场。
(1)鸭舍 鸭舍一般分为育雏鸭舍、育成鸭舍、产蛋鸭舍或种鸭舍和肉用仔鸭舍四类。四类鸭舍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可以遮阳防晒、阻挡风雨、防止兽害。鸭舍面积视鸭群大小而定,一般宽度为8~10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但不宜超过100米。将鸭舍分隔成形状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单间,以便于鸭群在室内转圈运动,而不宜把鸭舍分隔成狭窄的长方形,因为狭长形的鸭舍在鸭进舍作转圈运动时,极易拥挤,践踏致伤。
①育雏鸭舍 分平养雏鸭舍和网养雏鸭舍。不论何种方式,一般屋顶须设隔热层(如天花板),墙壁要厚实,以利于保温。寒冷地区北窗要设双层玻璃,室内安装加温设备,并有稳定的电源。为便于调节舍内空气,克服通风和保温的矛盾,育雏鸭舍地面面积与南窗面积的比例为8∶1,北窗为南窗的1/2,南窗离地面高60~70厘米,并设气窗,北窗离地面高1米左右。鸭舍地面要铺水泥或三合土,地面向一边或中间倾斜,以利于排水。窗上安装铁丝网,以防兽害。每幢育雏舍以容纳1000只雏鸭为宜,为了便于保温和管理,育雏舍应隔成几个小间,每间的面积为20米2,可容纳20日龄以内的雏鸭200只,20日龄后的仔鸭100只。
平养育雏舍:雏鸭直接养在地面上,舍内隔成若干小区。一般在南墙设有供温设施,北墙设置宽1米左右的工作道,工作道与雏鸭区用围篱隔开。靠走道一侧有一条排水沟,沟上盖铁丝网,网上放饮水器,使雏鸭饮水时溅出的水通过铁丝网漏到沟中,再排出舍外,以保持育雏舍的干燥。
网养育雏舍:网养雏鸭舍比平养雏鸭舍卫生条件好,干燥,节约垫草和能源,雏鸭生长好,但投资费用较大。该方式以平地或凹坑的房舍为基础,舍内建造架空的金属网或漏缝的竹条木板作为鸭床,网眼或板条缝隙的宽度为13毫米左右。地面必须是水泥地面,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便于清洗。网养育雏舍又分高床和低床两种,高床的网底离地1.8米,清粪操作较方便;低床网底离地0.7米左右。
②育成鸭舍 鸭育成阶段生长快,生活力强,对温度的要求不像雏鸭那样严格。所以,育成鸭舍的建筑比较简单,只要能遮挡风雨、室内保持干燥、冬季可以保温、夏季通风良好的简易建筑,均可用来饲养育成鸭。一般育成鸭舍的地面都是泥地,但正规鸭场在建筑育成鸭舍时,最好还是用水泥地面,并向一侧倾斜,放饮水器的地方要有加盖铁丝网的排水沟。
③产蛋鸭舍或种鸭舍 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双列式各鸭舍必须具备两边都有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但冬天结冰的地区不宜采用双列式。单列式鸭舍冬暖夏凉,较少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故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种鸭舍的防寒隔热性能要优良,舍顶要有天花板或加隔热装置,屋檐高2.6~2.8米,窗与地面面积的比例为1∶8,南窗的面积可比北窗大1倍,南窗离地高60~70厘米,北窗离地高1~1.2米,并设气窗。为使夏季通风良好,北边可开设地脚窗,但不用玻璃,装铁条或铁丝网以防兽害,寒冷季节用油布或塑料布封住,以防漏风。单列式种鸭舍走道在北边,排水沟紧靠走道旁,上盖铁丝网或木条,饮水器放在铁丝网上,南边靠墙的一侧,地势稍高,放置产蛋箱或厚垫干草,供种鸭夜间产蛋之用。
④肉用仔鸭舍 肉用仔鸭舍的要求与育雏鸭舍基本相同,但窗户可以小些,通风量应大些,且应便于消毒。肉用仔鸭采用笼养和网上平养时,房舍可适当高些。
鸭场除了鸭舍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建筑,如饲料加工厂房、孵化场、各种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粪污处理场所等,这些建筑要求布局合理,而且各种房舍的比例应合适,尽量减少非生产性用房。
(2)陆上运动场 陆上运动场是鸭休息和运动的场所,面积为鸭舍的1.5~2倍,用砖、水泥或三合土铺成。陆上运动场的地面必须平整,略向水面倾斜,运动场面积的1/2左右应搭有凉棚或栽种葡萄等植物形成遮阳棚,供舍饲饲喂之用。陆上运动场与水上运动场的连接部,用砖头或水泥制成一个小坡度的斜坡,水泥地面应有防滑面,延伸到水上运动场的水下10厘米左右。
(3)水上运动场 种鸭舍必须具有配套的水上运动场,供种鸭交配、洗澡之用。水上运动场可利用天然沟塘、河流、湖泊,也可用人工浴池。如利用天然河流作为水上运动场,靠陆上运动场这一边,应用水泥或石头砌成;人工浴池一般宽2.5~3米,深0.5~0.8米,用水泥砌成,不得漏水。洗浴池设在运动场的最低处,洗浴池和下水道连接处可修一个沉淀井,以利于排水,并将泥沙、粪便等沉淀下来,免得堵塞排水道。
鸭舍、陆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需用围栏把它们围成一体,根据鸭舍的分间和鸭分群情况,每群分隔成一个部分。陆上运动场的围栏高度为50~60厘米,水上运动场围栏高出水面50厘米左右,深入水下1米以上。育种鸭舍的围栏应深入到底部,以免混群。
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形式,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最常见的就是农业光伏温室大棚。此种模式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方向。
光伏农业概念
广义上讲,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它以薄膜太阳能设施农业一体化并网发电站为核心,集薄膜太阳能发电,农业光电子工程应用推广,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加工和综合利用,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交流推广,人才培训、观光农业、农产品物流等功能于一体。光伏农业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可以说,光伏农业是一场实现农场变工厂、田间变车间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光伏农业前景
我国是农业设施大国,已建成的农业设施总面积410.9万公顷,其中塑料大棚占46%,日光温室占25%,小拱棚等占29%。农业设施面积已持续增长三十余年,近年来增速放缓,但过去已建成的农业设施大部分已年久失修,进入改造和翻新阶段,未来光伏农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首先,光伏是国家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分布式光伏是其重中之重。将设施农业与分布式光伏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开拓光伏市场在农业领域的蓝海,也可以提高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增加业主收入。
同传统农业相比较,光伏农业的土地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耐候性强,对农业高效规模化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并且可以应用在高附加值的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领域,为业主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将来畜牧业的发展也将由粗放型向现代化和集中型转移,高科技管理的猪牛羊鸡鸭舍,让牲畜和家禽有了很好的生长空间,由于一次性的高投入,屋顶装设分布式发电设施,成为畜牧业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可以实现园区的节能。渔光互补项目也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应用模式之一。
其次,国家正持续大力支持光伏扶贫工作,已正式将光伏农业纳入光伏扶贫范畴,建立国家统筹、地方配套、银行支持、用户出资等多种资金筹措机制,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
光伏产品应用
■太阳能杀虫灯相比于传统农药,太阳能杀虫灯最大的好处是取代农药或少用农药,可保证食品安全。
同时,市场上的此类产品已经具有时控、雨控、光控、全天候智能化管理等功能,除了普通电源产品外,有些高科技公司还开发出一体化野外太阳能照明杀虫灯、室内便携式照明杀虫杀蚊灯等产品,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
■新型太阳能生态农业大棚这种技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及新型纳米仿生态转光膜技术综合嫁接到传统温室大棚上,达到增效增收的效果。
■太阳能光伏养殖场这是将现代清洁能源工程与传统养殖事业相结合,在养殖场屋顶建设光伏电站,用以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养殖业并提供绿色能源的一种全新尝试,同时其推广和普及也能在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新型农村太阳能发电站这是一种以村为单位分享光伏发电系统的创新型商业尝试,在每一个村庄建设一个光伏电站,服务三农。考虑到太阳能发电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发展空间,未来这类产品将大有可为。
■太阳能污水净化系统现在,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污水是其中一大问题。太阳能污水净水系统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电能后再有效地运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没有二次污染和能耗转移。
■农用太阳能小产品如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马灯、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照明灭蚊灯等。这些产品可为偏远的无电、缺电地区的农民提供极大的生活便利。
圈养屠宰更快,更省心以前种地后养鸭的农民基本都是圈养的,特别是农忙的时候,根本管不了鸭子,每天只要喂鸭子就行了,田里很忙,根本管不了鸭子。毕竟放养鸭子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容易因为一些意外而遭受经济损失。而且放养的鸭子很容易在外面产卵,导致农民要么苦苦寻找,要么放弃这部分收入。鸭子是放养还是圈养各有优势,需要考虑。但是对于圈养的鸭子来说,这些问题是不存在的。活动范围比较窄,没有地方藏东西。每天吃鸭蛋或者存个篮子卖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圈养鸭比放养鸭屠宰速度快。饲料搭配得当,肉长得更快,经济效益效率更高散养鸭更好吃,价格也更高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是放养模式,主要来源于有钱人对“原生态”的追求。
美好的生活过后,自然会有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原生态健康的绿色食品是现在很多人关心的焦点。农村养鸭相对于养殖场的鸭子,在价格、成本、养殖效率等方面基本没有优势,最大的优势是更贴近自然。因此,放养的鸭子是市场上更“高档”的产品,价格更高,可以吸引注重生活质量的人购买。散养鸭运动多,肉质更紧实,吃起来口感口感更好,甚至羽毛也会更亮更漂亮。但是由于生活比较原始,放养的鸭子长肉比较慢,屠宰时间相对较长。
夏季放养时,需要选择室外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一般避开晚上11点至4点。冬季放养时,最好选择温度较高的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3点。
如今,温室养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养鸭技术。鸭在温室养殖时,可以适当放养,这样可以使鸭更健康。备货的时候,也有技巧。比如冬天会更冷。养鸭的时候,可以以后让它们出去。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室外温度会比较高。夏天室外温度高,但是早上会凉快一些,早上可以早点放出来。避免从上午11: 00到下午4: 00放养,以免中暑。
鸭棚鸭粪怎么处理?
1.养鸭场的鸭粪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鸭粪经过沼气发酵后,可以产生廉价方便的能源沼气,发酵后的残渣是优质的有机肥;
2.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在草、鳊鱼、鲤鱼等饲料中可使用一定比例的鸭粪,可降低饲料成本30%左右;
3.鸭粪作为肥料,是一种富含氮、磷、钾的优质肥料,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鸭棚怎么消毒?
1、温室提前消毒。温室本身可能会有一些细菌,所以在鸭子进入之前需要提前对温室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2、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在养鸭场,经常有一些车辆或外来人员进入,可能会有一些细菌感染。所以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出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不要打扰。一般的消毒设备都有紫外线灯,效果也很显著,可以选择。
3.设备消毒。鸭舍内会有供鸭子饮用和食用的东西,需要定期消毒,还有产蛋箱和清粪设备,要及时消毒。熏蒸或消毒剂可用于消毒。消毒后,应将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以保证鸭子的健康。
4.及时通风。通风是防止细菌繁殖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是鸭舍,温度高的时候可以打开门窗通风,如果是温室,可以在顶部开一个通风口通风。
5.垃圾清理。如果鸭房里有一些杂草、鸭粪等东西,要及时清理,以保持鸭房的清洁。在鸭舍里,一些偏僻的死角里有死去的动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感染等风险,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清理工作。
养殖肉鸭省料的方法
饲养 品种要优良
品种优良的肉鸭,其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较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饲料的利用率高,同样的日龄、消耗同样多的饲料,其增重比退化品种的肉鸭要快得多。
环境温度要适宜
肉鸭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2℃~24℃,在此温度范围内鸭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饲料。因此要尽量创造条件,如采取冬季圈养,密封门窗,夏季搭棚遮阳等 措施 保暖或降温,以提高饲料报酬。
配合日粮要平衡
因为所有家禽都是“依能而食”,饲粮的能量水平高时,采食量就少饲粮的能量水平低时,采食量就多。所以肉鸭饲料中的蛋白质与能量比例要平衡,否则,饲料消耗增加,造成某些营养成分浪费。如饲粮低能高蛋白,则蛋白饲料作为能源消耗而造成浪费。
饲料要新鲜,保管要妥善
一是原料要新鲜。二是配合料要勤配,勤喂,饲料配好后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光保存,以避免饲料中的脂肪氧化,VA、VE遭到破坏。在饲料与地面之间置放一层防潮材料,以防止饲料板结、霉变。霉变饲料容易引起肉鸭中毒、拉痢等,从而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另外饲料库和鸭舍要注意防虫害、鼠害等。
及时出栏
肉鸭在40天~48天出栏较合适,因为这时肉鸭增重、饲料报酬已达到高峰,在50日龄后肉鸭增重下降,饲料报酬降低。
合理使用添加剂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是必需的,其他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对提高肉鸭的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也有很大帮助。如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多肽等,对提高肉鸭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饲料的形状和添加方法要合理
一般不要喂原粮,原粮粉碎,配合成全价料的粒度,可根据鸭子的日龄有所不同,但不宜过碎,否则容易飞散造成浪费。添料时不能图省事而一次添加过多。
料槽的构造和高度要合适 另外,平时应注意及时修缮料槽,以防止漏料造成浪费。
冬季养好肉鸭的 经验
1、育雏期长。进雏时室温需保持32℃,按每天降0.5-1℃计算,直至脱温需较长时间。
2、防湿难度大。雏鸭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潮湿环境使雏鸭消耗热能较多,病原体在环境中生存期也较长,使雏鸭感染患病的机会增加,不利于雏鸭生长。所以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育雏环境干爽。
3、育雏保温较难。冬春寒冷,进雏后1-2天内育雏室要保持32℃比较困难,中雏时也要18-25 ℃。如温度不足或有贼风,雏鸭易患感冒。需待雏鸭正羽长成后才有较好的耐寒能力。
4、运动场上积粪多。冬天,鸭多在运动场上休息。因此,场地上的粪便相对较多,加上气温较低,病原菌存活时间长,粪便挥发出的氨气也较浓,易影响鸭群生长和健康。所以,冬春季要勤清洁,多消毒。
饲养要点
1、挑选好雏苗。要选同一时间出壳,眼大有神,体态强壮,行动灵活,羽毛光泽,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脚蹼肥润,手摸挣扎有力,脚温暖,叫声响亮,泄殖腔收缩有力和湿润干净的雏鸭来养。弱小雏在育雏时往往由于相互叠堆而被压死。
2、过好育雏关。冬天育雏期长,特别要抓好1-7日龄幼雏期的管理。要有较宽裕的育雏房舍,加厚垫草,每平方米放20只左右,让雏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要提前做好加温工作,进雏时保持32℃,以后每2天降低1℃左右,直至脱温。温度的控制,以雏鸭不聚堆为原则。温度适宜,采食力强,个体均匀,增重快。养鸭人员需经常观察鸭群情况,对挤堆的雏鸭要将其赶散,每20-30分钟要赶1次。要注意通风换气,室内应无刺激性气味,防煤气中毒、氨气中毒。有阳光天气,要把雏赶到避风的地方放牧或晒太阳。要及时把个体较小、较弱的鸭挑出另群加强饲养,才能提高成活率和群体的均匀度。
3、采用网上育雏。由于网上育雏,易清洁,料水卫生,鸭与粪接触机会少。因此,鸭不易生病。待雏鸭在网上养育5-7天,身体强壮后便可以由网上放到地上进一步饲养。
4、提供清洁饮水。雏鸭出壳24-26小时要饮水,最好采用深井水或较温暖的自来水,可在水中投药防病。地上平养时最好采用流动水育雏。
5、注意饲喂卫生。饮水后1小时即可开食,开食后即可自由采食。不要突然变换饲料。喂料定时,不喂霉料,控制自由采食量,经常铲除料槽边角和底部的霉料(尤其是遇较长时间阴雨的时候)。
6、加强管理,防应激。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要给鸭创造一个平稳过渡的环境条件。晚上给予暗光,能采食又防鼠,最好有人看护。养鸭人员要经常接触鸭群,呼唤鸭群,对鸭群进行调教。放水逐渐适应,初次放水每次10-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白天放牧放水,晚上要把幼雏赶入室内或在运动场上分小群保温。以防晚上寒冷时,雏鸭长时间的堆压而造成死亡。给雏鸭播放音乐可以诱导放牧或回栏,也可以减少由声音造成的应激。另外,应注意灭鼠防兽害。老鼠、犬、黄鼠狼、鹰等会捕食雏鸭,造成鸭惊群和传播疫病。冬天田野作物已收获,鼠无粮即迁移,田野中鼠会大量聚集到牧场中来,应进行捕捉或毒杀。
7、充分利用阳光。冬天要充分利用阳光。冬天的阳光能增加体温,节约能源,增加食欲,杀灭病原,提高抗病力。最好利用避风场地放牧或晒太阳,可以减少雏鸭腿部瘀血,有利于鸭群卫生,也有利于增重。
8、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创造一个让鸭群食饱就睡觉休息的良好环境。
①清除鸭活动场地上的杂物,让活动场地充分暴露,通过阳光暴晒,达到消毒和清洁的目的。
②整理运动场,包括填平洼地,清除积水,修复下水斜坡。由于水浪和鸭、鱼等活动使土坡日渐冲刷或崩塌,不便雏鸭上岸采食。因此,下水斜坡需要经常加以修整。有人用红砖铺砌,效果良好(特别是坡度较大的斜坡)。
③勤清粪。积粪易造成运动场污染,影响鸭健康。要勤清粪,下雨前清扫,下雨后冲洗,保持鸭活动范围清洁干净。运动场最好选择或建成5-35度坡地,雨天不积水,易于清洗。
④降低放养密度。降低放养密度有两个途径。一是单位面积少养一些二是加大运动场地,自然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数量。
⑤及时收集动物尸体,把场中的死鼠、死鱼、死鸭等动物尸体及时投入尸井或深埋。
9、及时赶回失群鸭,让每只鸭都能及时食到饲料。
10、及时淘汰无价值的病、弱、残个体,淘汰时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11、注意防疫。特别要做好鸭肝炎、浆膜炎、流行性感冒和曲霉菌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不从外购入家禽及其产品。加强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尤其要加强鸭群和笼具的消毒,工作完成后立即对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
12、及时上市。肉鸭冬天饲养期43-47天,体重可达3.1-3.4公斤为最佳上市期,此时肉鸭生长性能最佳,饲料成本最低。上市时最好全进全出。鸭群受应激后会减少采食量,甚至拒食,严重影响肉鸭增重和经济效益。所以,饲养过程中不能让其受惊吓,出售时应一次售完。
肉鸭夏养的关键措施
一、调整饲料营养和饲喂方式
1、调整饲料配方。鸭的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应适当提高饲料浓度,保证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
(1)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日粮能量,弥补因采食量下降而减少的能量摄入,而且还能有效地减轻热应激。(2)腔制蛋白质水平。为了减轻肉鸭降减蛋白质所带来的体增热负担,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应根据日粮中氨基酸盈缺情况添加必需氨基酸,保证氨基酸的平衡供给。(3)提高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在日粮或饮水中补加钾、钠及在饮水中加入碳酸盐均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此外在饲料中补加0.1%~0.5%碳酸氢钠能有效地减轻热应激反应。高温降低了鸭机体维生素C合成能力,所以每公斤饲料中应添加维生素C50~200毫克。
2、添加抗应激药物。针对鸭体高温下所表现的生理变化对症下药,如使用水杨酸、阿司匹林以降低鸭的体温,利用藿香、刺五加、薄荷等中草药制剂增加免疫、祛湿助消化,达到抗应激效果。
3、饲料要新鲜。减少每次从饲料厂购回的饲料含量,以1周左右用完为宜,保证饲料新鲜。饲喂时少喂多添,尤其是采用湿拌粉料时,更应少喂勤添。
4、调整供料时间。早晨可提早1~2小时在清晨4~5时开始喂料,晚上也应适当延长饲喂时间,这样可避开高温对采食量的影响。
二、控制环境条件,防止热应激
1、减少太阳辐射热。在开放型鸭舍的水、陆运动场上应架设遮阳棚,屋顶应加厚覆盖层。高温期间可在屋顶淋水或在屋内喷水雾化,并做好绿化工作。
2、加快鸭体散热。保证鸭舍四周敞开,加大通风量。给鸭饮清洁的自来水或冷水,采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动。夜间也应加强通风,使鸭在夜间能恢复体力,缓解白天酷暑的影响。
3、降低饲养密度。减少鸭舍内饲养数和增加鸭舍中水、食槽的数量,可使鸭舍内因鸭数的减少而降低总产热量,同时避免因食槽或水槽的不足造成争食、拥挤而导致个体产热量的上升。
4、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采用合理的饲养及饮喂方式,减少粪中含水量,防止高温下舍内高湿带来的危害:(1)增加鸭舍打扫次数,缩短鸭粪在舍内的时间。(2)水槽尽量放在鸭舍四周,以免肉鸭饮水时将水洒到舍内。(3)采用水、陆运动场的鸭舍应在陆地运动场搭遮阳棚,可使鸭嬉水上岸后,在陆上运动场多休息,待毛干后再进鸭舍,减少鸭在舍内排泄的机会。
三、防疫灭病做到位
1、加强疫病防治。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和疾病治疗工作注意鸭群采食量、饮水量及排粪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改变饲养方式。变地面厚垫料饲养为网上平养,杜绝肉鸭与粪便接触,以减少疾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
3、减少对鸭群的干扰。避免干扰鸭群,使鸭的活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鸭体热的增加。
4、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健全消毒制度,防止鸭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袭而造成抵抗力下降,防止苍蝇、蚊子孳生,使鸭免受虫害干扰,增强鸭群的抗应激能力。
禽粪一直被认为是制取沼气的好原料,据报导每千克禽粪可产沼气0.094-0.125m3。前进农场是全国沼气使用最大的一个单位,全场共拥有沼气地下发酵池105只,地面池
2只,池容量达5756m3;贮气罐55只,计1100m3;输气管道35KM,用户达1620
户;日供气夏天1300m3,冬天1600m3,年供气46万m3以上(不含输送损耗)。现采用的产气原料主要是柠檬酸下脚料,辅以牛粪、酿造浆水等。目前这些原料是由南通、上海、崇明等地购进的,每年耗资35万元以上,是农场沼气化中一大负担,曾多次寻找原料新出路。百万只肉鸭场的建成,就能提供5000吨净鸭粪,这是沼气工程的福音。按每吨鸭粪产气100M3计算,就可满足全场用气的需要鸭粪经过沼气发酵,不仅能生产廉价方便的能源——沼气,而且发酵后的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
第二个方案:用作水产养殖的饲料。
据水产队实践,在草、鳊、鲤鱼等饲料中搭配以一定比例的鸭粪,可降低饲料成本30%左右。这是鸭粪再利用中最简便有效的出路之一。例如养殖水面为700亩,每亩塘以每年施用禽粪1吨为最适宜,可消耗百万只鸭场所产鸭粪的14%。
第三个方案:用作肥料。
鸭粪是N、P、K含量丰富、迅速见效的优质肥料,用于农田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农场种植业现代化生产情况下,能解决鸭粪的堆集、粉碎和机械撒施的技术,其应用前景和效果就会更显著。设想把鸭场定期收集的纯鸭粪运至田头堆场,用塑料薄膜密封,发酵灭蝇,于夏种、秋播前用机械粉碎,然后用施肥机撒施于大田,作为水稻和麦子的基肥。但这一方案没有发挥其再利用的作用。
据测定,一只鸭平均每天排出鲜粪100克,每万只鸭每天产粪达1吨。按肉鸭饲养周期50天计算,就要产出50吨。一个年上市量100万只鸭的鸭场,每年就要产粪5000吨。这些源源不断排出的粪便,是现代化禽畜场发展中必须探讨的问题。 目前,采用传统地面垫草饲养和舍外散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对粪便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垫草返田的方法上。将含有垫草的鸭粪堆沤发酵,而后作为腊肥施于麦田或用作稻田基肥。
传统的粪便处理方法,带来诸多问题:
1、需要大面积堆场;
2、需要大量垫草;
3、臭气冲天,蚊蝇孳生,污染空气,影响鸭场防疫;
4、鸭粪淋刷流淌,严重污染周围;
5、增加粪便往返运输量,影响经营效益;
6、鸭粪堆肥是农田的优质有机肥料,但传统的处理方法,使堆肥机械铺撒技术难广,不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如为图方便,就近农田施肥过多,则禽类中氮氧化物所产生硝酸盐也会造成水源污染。所以规模经营的养禽场必须要有相适应的现代化禽粪处理设备和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许多处理禽粪的报导,其中不乏成功的实例。对禽类的处理途径不外乎三种:用作能源、饲料和肥料。据测定,禽粪中含氮1.64%、磷1.54%、0.85%,是养分均衡、含量较高的有机肥;含有各种有机物25.5%,可作为能源原料;含粗蛋白质7.94%,其中蛋氨酸0.11%、赖氨0.43%、胱氨酸0.1%,可作用饲料。
规模化禽场的禽类处理,首先必须对传统的养鸭棚舍设施、饲养工艺进行改革,增加饲
养密度达到集约化生产,创造禽粪机械搜集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改革的途径可以设想为:
一是将开放式舍外散养改为关闭式舍内饲养。把鸭粪集中于棚舍内,便于搜集,同时又能减少冲洗污水的处理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饲养中由容器喂水或长流水给水改为全方位乳头式饮水。把传统饲养工艺的耗水量压低到20%以下,保持棚舍干燥,降低粪便含水量,是鸭粪机械搜集的重要前提;
三是由传统的地面垫草饲养改为全网板饲养。
目前,采用传统地面垫草饲养和舍外散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对粪便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垫草返田的方法上。将含有垫草的鸭粪堆沤发酵,而后作为腊
肥施于麦田或用作稻田基肥。
传统的粪便处理方法,带来诸多问题:
1、需要大面积堆场;
2、需要大量垫草;
3、臭气冲天,蚊蝇孳生,污染空气,影响鸭场防疫;
4、鸭粪淋刷流淌,严重污染周围;
5、增加粪便往返运输量,影响经营效益;
6、鸭粪堆肥是农田的优质有机肥料,但传统的处理方法,使堆肥机械铺撒技术难推广,不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
如为图方便,就近农田施肥过多,则禽类中氮氧化物所产生的硝酸盐也会造成水源污染。所以规模经营的养禽场必须要有相适应的现代化禽粪处理设备和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许多处理禽粪的报导,其中不乏成功的实例。对禽类的处理途径不外乎三种:用作能源、饲料和肥料。据测定,禽粪中含氮1.64%、磷1.54%、钾0.85%,是养分均衡、含量较高的有机肥;含有各种有机物25.5%,可作为能源原料;含粗蛋白质7.94%,其中蛋氨酸0.11%、赖氨酸0.43%、胱氨酸0.1%,可作用饲料。
规模化禽场的禽类处理,首先必须对传统的养鸭棚舍设施、饲养工艺进行改革,增加饲养密度达到集约化生产,创造禽粪机械搜集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改革的途径可以设想为:
一是将开放式舍外散养改为关闭式舍内饲养。把鸭粪集中于棚舍内,便于搜集,同时又能减少冲洗污水的处理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饲养中由容器喂水或长流水给水改为全方位乳头式饮水。把传统饲养工艺的耗水量压低到20%以下,保持棚舍干燥,降低粪便含水量,是鸭粪机械搜集的重要前提;
三是由传统的地面垫草饲养改为全网板饲养。
根据农场实际情况,大瀛鸭鸭公司年肉鸭饲养量发展到百万只后的禽粪处理,可以设想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用作生产沼气的原料。
禽粪一直被认为是制取沼气的好原料,据报导每千克禽粪可产沼气0.094-0.125m3。前进农场是全国沼气使用最大的一个单位,全场共拥有沼气地下发酵池105只,地面池2只,池容量达5756m3;贮气罐55只,计1100m3;输气管道35KM,用户达1620户;日供气夏天1300m3,冬天1600m3,年供气46万m3以上(不含输送损耗)。现采用的产气原料主要是柠檬酸下脚料,辅以牛粪、酿造浆水等。目前这些原料是由南通、上海、崇明等地购进的,每年耗资35万元以上,是农场沼气化中一大负担,曾多次寻找原料新出路。百万只肉鸭场的建成,就能提供5000吨净鸭粪,这是我场沼气工程的佳音。按每吨鸭粪产气100M3计算,就可满足全场用气的需要.
鸭粪经过沼气发酵,不仅能生产廉价、方便的能源——沼气,而且发酵后的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
第二个方案:用作水产养殖的饲料。
据我场水产队实践,在草、鳊、鲤鱼等饲料中搭配以一定比例的鸭粪,可降低饲料成本30%左右。这是鸭粪再利用中最简便有效的出路之一。我场共有养殖水面为700亩,每亩鱼塘以每年施用禽粪1吨为最适宜,可消耗百万只鸭场所产鸭粪的14%。
第三个方案:用作肥料。
鸭粪是N、P、K含量丰富、迅速见效的优质肥料,用于农田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农场种植业现代化生产情况下,能解决鸭粪的堆集、粉碎和机械撒施的技术,其应用前景和效果就会更显著。设想把鸭场定期收集的纯鸭粪运至田头堆场,用塑料薄膜密封,发酵灭蝇,于夏种、秋播前用机械粉碎,然后用施肥机撒施于大田,作为水稻和麦子的基肥。但这一方案没有发挥其再利用的作用。
新能源电子厂待遇比很多厂都好,吃住条件都可以,宿舍有空调,干净卫生。工作环境也比较好。一般普通也有五千左右了。而且管理比较人性化。什么节假日或者员工个人的生日,厂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或者小活动。所以新能源电子厂还是比较好的。
工作是倒班性质,比较累。而全是全副武装的,帽子,衣服,鞋子都是一套。但长期在里面做事,对身体不太好。
地面平养方式是将雏鸭饲养在铺有洁净垫草的地面上。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雏鸭活动范围广。缺点是雏鸭能直接接触粪便,不利于防病;需要经常更换垫料,劳动强度大;浪费能源。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环境温度低,育雏时需要将雏鸭生活区域的温度升高到30℃以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据实验测定,在冬季室外环境温度为2℃时,在鸭舍内,距离地面0.5米高处的温度达到31℃时,垫料上面(约距离地面0.1米)的温度只有26℃。如果将距离地面0.1米处的温度由26℃提高到31℃,在普通修建的鸭舍中,需要增加30%的热源。
网上平养方式是将雏鸭饲养在距离地面0.5~0.7米的网床上。养鸭用的网床可以是木架结构、金属结构或竹架结构。要求网床坚固,表面平整,网眼大小适中,雏鸭在网上活动畅通无阻。其优点是饲养密度比地面平养大,雏鸭不接触粪便,有利于防病。但夏季雏鸭的生长速度往往比地面平养慢,饲料浪费稍多。
笼养方式是将雏鸭饲养在一定结构的笼中。饲养雏鸭的笼子可以是2层、3层或4层。层间距应大于0.5米,以利于通风换气。其优点同网上饲养。由于鸭的采食和饮水习性不同于鸡,其笼养效果往往不如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