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龙江省是煤炭资源大省,查明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序第11位,占全国2008年已查明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2464.03亿吨的1.7%,其中炼焦用煤在全国排序占第七位,占全国2008年炼焦用煤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870.88亿吨的3.2%。当年,全省煤炭生产矿山企业已达1340家,与上年同比上升19.1%;占全省矿山企业总数据的31.5%。其中大型21家、中型22家、小型721家、小矿576家。根据2008年度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资料,当年煤炭采掘工业销售产值达400.9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了155.31亿元,提高了63.2%;主营业务收入可达473.0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了216.08亿元,提高了84.1%。
煤炭产销量及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当年全省原煤产量为9676万吨,与上年同比减少了389.1万吨,下降了3.9%。原煤可供量为8009.4万吨,与上年同比下降了0.4%,占消费量的71.5%。消费量占原煤生产量的115.8%。当年进口原煤2.5万吨,进口量与上年同比下降了78.6%;出口原煤13.2万吨,出口量与上年同比增长了38.9%。国有重点煤矿把调整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条摆上战略位置,龙煤矿业集团进一步完善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实施的11个重点项目中,双鸭山矸石热电厂改扩建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宝清煤电一体化、东荣四矿项目正在申请矿权;七台河向阳矿、鹤岗矸石热电厂改扩建已完工,进入试生产阶段;龙洋焦电项目基本建成,年设计生产96万吨焦炭,发电2.1亿度,生产煤焦油4.5万吨。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异地资源的开发。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签订了开发巴彦宝力煤田的意向性协议;各分公司加大煤炭废弃物和伴生资源的利用,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双鸭山分公司新建两座净化水厂,加快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双鸭山分公司新建两座净化水厂,加快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新建粉煤灰水泥厂,用燃后煤矸石生产水泥,实现了变废为宝。鸡西、鹤岗分公司新建了瓦斯发电站,在瓦斯利用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七台河分公司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和空心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东部煤电化基地被国家列为全国7个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以四大煤城为例,2001~2005年煤炭企业欠缴矿产资源补偿费情况如表4-16、4-17、4-18、4-19所示。
表4-16 2001~2005年七台河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表4-17 2001~2005年鸡西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续表
表4-18 2001~2005年双鸭山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表4-19 2001~2005年鹤岗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其中收缴率按:实缴额/(应缴额-待减免额)× 100%计算。
《黑龙江省实施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省、市(行署)、县(市)所得矿产资源补偿费,分别纳入本级预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省级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以及矿产资源监督管理费和市(行署)、县(市)地矿主管部门补助经费;市(行署)、县(市)所得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本级地矿主管部门行政经费。”根据黑龙江省绥化、七台河、鸡西三市的不完全统计结果,2005年用于管理及业务支出的经费占收取补偿费总额3037.313万元的28.13%,为854.54万元,管理费用总额比2001年的548.41万元增加了306.13万元,比例则由2001年的76.65%下降了48.58%。根据本次调研征求建议的结果,地方矿管部门希望能够提高用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经费补助比例,便于更好地开展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41个工业大类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非金属矿采选业
6、开采辅助活动
7、其他采矿业
8农副食品加工业
9食品制造业
1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1烟草制品业
12纺织业
13纺织服装、服饰业
1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家具制造业
17造纸和纸制品业
1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医药制造业
23化学纤维制造业
2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8金属制品业
29通用设备制造业
30专用设备制造业
31汽车制造业
3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5仪器仪表制造业
36其他制造业
37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要点:
1、分析往年煤炭行业情况
2、根据往年情况和现状进行预测分析
实例: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产量下降,国际煤炭贸易萎缩,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替代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亚洲地区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的煤炭消费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1、2020年全球煤炭产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到2019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到79.21亿吨。2020年,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初步测算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巨大打击进一步导致煤炭产量有所下滑。
2、美国煤炭产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煤炭产量增长的有3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其余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产量最大的中国,全年产煤量为38.4亿吨,同比增长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于四季度产量的快速回升,全年产煤7.41亿吨,同比增长0.8%;而美国的煤炭产量跌破5亿吨,仅产煤4.89亿吨,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3、俄罗斯煤炭出口逆势增长
从出口情况来看,IEA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4.36亿吨。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煤炭贸易造成较大影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预测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亿吨。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亿吨,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亚,预计全年出口煤炭3.61亿吨,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在下半年中国强劲煤炭进口需求的拉动下,全年出口煤炭1.93亿吨,同比增长1.7%。
近几年俄罗斯煤炭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明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欧是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西欧国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罗斯出口西欧的煤炭量快速萎缩,出口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煤炭量达1460万吨,比2019年同期的1090万吨增长了33.9%。俄罗斯政府层面也将加快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煤炭出口向东部转移的步伐,积极拓展亚太区域煤炭市场。
4、亚洲地区进口消费需求强劲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是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同比增长1.5%;印度进口煤炭2.18亿吨,比2019年减少300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12.4%;日本进口煤炭1.74亿吨,同比下降6.8%;韩国进口煤炭1.23亿吨,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实现正增长,其他国家和地区煤炭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为-27.3%。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煤炭进口需求占据主要份额,并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泰国、越南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依旧能保持逆势增长,市场潜力较大。
5、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欧美市场,绿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量,全年煤炭消费量下降21%;欧盟国家煤炭消费量下滑幅度更大,欧盟27国2020年煤炭进口量下降32.7%。
在亚洲市场,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煤炭消费量还有增长潜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进口量均实现正增长,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虽然都出现下降,但疫情稍有缓和后,马上加快了燃煤电厂的建设步伐。
从整体来看,全球范围的煤炭出口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
工业企业是指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劳务)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工业企业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直接从事工业产品(或工业性劳务)的生产经营活动;
2、拥有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的物质资源和场所;
3、在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
扩展知识:企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概念,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产物。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不会产生现代企业组织的。
更多关于工业包括哪些行业大类,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371ab16158225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18-07-01 20:42 来源: 经济日报客户端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
而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6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7.6亿元,同比增长22.7%。
如果把今年的27298.3亿元与去年的29047.6亿元相比较,绝对值减少了1749.3亿元,增速则放缓了6.02%。这是一个小学生都能计算出来的结果,为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却是“同比增长16.5%”?这一次,究竟是国家统计局因为统计失误“闹笑话”,还是其故意数据造假“糊弄人”?
统计样本库并非一成不变
要搞清楚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究竟是如何统计的?
从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所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也就是说,统计部门在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时,只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纳入样本库,其余企业则被排除在样本库之外。
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的标准,每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样本库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具体来说,有些企业过去虽然不在样本库里,但上一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则下一年度就会纳入统计;有些企业在上一年度虽然是样本库企业,但当年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2000万元,甚至是关停破产,则在下一年度就会被剔除出样本库。
在这一动态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较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注(吊)销企业等变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服务业企业改交增值税且税率较低,工业企业逐步将内部非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剥离,转向服务业,也使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有所减小。这部分工业企业中,有的可能面临从规模以上企业中剔除,有的则需要对去年的利润数据进行相应的扣除。
正因如此,不同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是不同的。2011年为32.6万个;2012年为34.4万个,2013年为37.0万个,2014年为37.8万个,2015年为38.3万个,2016年为37.9万个,2017年为38.5万个。在不同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也不相同。今年前个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372698,而在去年前5个月,这一数据为378959,比今年前5个月多了6261个。
“样本库的频繁变化,主要受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变动的影响。造成这一数据变动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统计师刘昕说。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通过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也在进一步规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对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剔除。另外,统计执法检查发现,近年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越来越普遍,部分企业违反统计制度,将下属跨地区法人企业包含在本企业当中进行统计,造成同一法人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行业间,被重复统计。因此,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统计部门就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跨行业重复计算进行了剔重。
一年来的样本库有何变化?
那么,在工业企业的样本库中,这一年来究竟有哪些企业被剔除,又有哪些企业被添加进来了?有人说,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围永远是企业中相对优秀的企业,不优秀的已经被剔除名单。真的是这样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样本库的动态的,样本的调整是常态化的,是有进有出的,不存在所谓的‘优胜劣汰’。”刘昕说。
根据记者梳理,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全国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退出数量最多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纺织服装服饰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退出了3534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退出了596家。
钢铁和煤炭企业的退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的持续推进是密不可分的。2017年确定的煤炭行业1.5亿吨以上、钢铁行业5000万吨左右、煤电行业5000万千瓦的去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均已超额完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随着去产能的持续推进,钢铁和煤炭领域的规上工业企业个数或将进一步减少。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以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减少,既有上游成本压力加大,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利润变薄的因素,也与我国持续不断地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有关系。
此外,也有一些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例如,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企业个数由2017年5月末的20753增加到今年同期的23458,增加了2705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单位个数增加了760个;汽车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403个;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382个;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291个;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企业单位数增加了148个。
利润数据该怎么比?
也有一些读者质疑,国家统计局在发布数据时,用的是“同比”。所谓“同比”,就是今年的数据和去年同期比较,为何结果不是-6.02%,而是16.5%?
其实,计算“同比数据”,不仅仅是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而是要与同样本、同口径的同期数据相比,这样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看出趋势变化。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样本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在此情况下,要计算得出“可比口径的增长率”,就不能简单地把今年的统计结果与去年的统计结果相比,而是要把今年的样本数据,与今年样本的上年数据相比较,才能得出“可比口径的增长率”。
为此,国家统计局会要求进入样本库的企业在报送当期数据的同时,也要上报上一年度的同期数据,以便进行汇总比较。举例来说,A企业在2017年没有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库,它的2017年数据在原来的数据库中是缺失的。今年,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规模以上”的标准,则其在填报数据时,不仅要填报今年的数据,也要补充填报去年的数据。反之,如果B企业去年在样本库中,而今年因为去产能而被关停,则在今年数据采集中,统计部门就应该将B企业数据从样本库中剔除。
经过这样的补充或剔除,国家统计局不仅拿到了样本库中企业的今年当期数据,也拿到了去年的同期数据,这样就可以进行“可比口径的增长率”计算了。
按照这一方法,2018年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总额是27298.3亿元,这些样本企业在去年同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是23427.0亿,而非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9047.6亿元。把27298.3亿元与23427.0亿元进行比较,很自然就会得出16.5%的增幅。
企业利润为何增长?
也有人提出,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明明减少了6261个,为什么利润反而增加了3871.3亿元?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每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各不相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企业的个数多,实现利润总额就一定多;企业的个数少,利润总额的规模就一定小。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继续降低;企业杠杆率也有所降低,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显著;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企业在去产能中被淘汰出局,一大批“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趋于减少。
而且,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业利润增加,同时还带动了中下游行业的利润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利润数据,与其他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1-5月份,财政部发布的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9%,其中,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重点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均高于收入增长幅度。从资本市场看,一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为23.6%。
也有人认为,16.5%的利润同比增速,反映的是健在、存活下来企业的盈利情况,这必然会高估整体工业的盈利能力,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是否会产生误导?
“如果有高估的情况,就会有低估的情况。”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在经济下行期,规上企业的数量可能有净减少,这时候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比较健康的,因此可比增速可能会高估整体的利润状况。在经济上行期,有新建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或者是有原有企业经营状况好而升级的情况,所以上行期的可比增速出可能会低估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且,不管是规下企业入规,还是规上企业降级,都有上期的可比基数对应,其实对增速的影响并不大。(林火灿)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白宛松
相关稿件
关于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的说明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
图表:2018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
2018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
图表:2018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
1至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驻外机构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扩展资料: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战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产业
湘潭县云湖桥镇四处煤碳厂企业地址位于湘潭县云湖桥镇石井铺村,所属行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要生产农机配件。
生产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
近年来河南煤炭产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第一,煤炭产业结构日臻完善,基本形成了以煤为本,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2007年,非煤产业销售总值达到870亿元,超过了煤炭主业收入。第二,河南煤炭的经济效益飞速增长,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5亿元。第三,安全状况显著好转。第四,产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07年,河南省煤炭产量达到了1.89亿吨,连续27年居全国前三位,同时,单井平均生产能力提高至25万吨/年。
2007年1-11月,河南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2,063,508.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1%;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17,341,178.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3%;累计资产总计145,361,531.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53%;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4,952,917.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75%。
2008年1-11月,河南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1,221,530.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1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92,236,998.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41%;累计资产总计199,303,437.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5,519,000.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52%。
河南煤炭工业发展前景良好,预计到2012年,河南省内要新增资源储量:煤炭100亿~150亿吨。在省外、境外建立一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通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使矿产资源供应量能够支撑原煤年生产能力达到2.2亿吨。
中国投资资讯网 2009-2012年河南省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