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现在买什么股票最好

缓慢的小蘑菇
光亮的白羊
2023-01-01 00:08:08

现在买什么股票最好

最佳答案
缥缈的手机
忧伤的绿茶
2025-04-05 08:56:11

1工商银行ICBC( 成立于1984年,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上市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万科地产VANKE( 始于1984年,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之一,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3中国石化Sinopec(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中国两大石油巨头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4招商银行( 于1987年,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的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享誉国际,中国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5中国平安( 始于1988年,股份制保险企业,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中国石油CNPC( 世界500强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7中国神华( 世界500强企业,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特大型能源企业,世界大型煤炭经销商,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8中国银行( 成立于1912年,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十大银行品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9中国联通( 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WCDMA网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10中国国航( 于1988年,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知名(著名)股票品牌名单(2015):含十大股票品牌 + 五粮液,茅台MOUTAI,民生银行,宝钢BAOSTEEL,长江电力,中国人寿,建设银行ccb,中铝,苏宁电器SUNING,农业银行,中关村,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保利地产,中国建筑cscec,招商地产,格力GREE,中信证券,广发证券GF,青岛海尔,乐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东方财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新回答
含糊的唇膏
优美的菠萝
2025-04-05 08:56:11

摩根大通公司简介

摩根大通的总部位于纽约,它为3000多万名消费者以及企业、机构和政府客户提供服务。该公司拥有7930亿美元资产,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是投资银行业务、金融服务、金融事务处理、投资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的领导者。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Co)为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

*大通曼哈顿公司于1799年由为纽约市供水的曼哈顿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为全国商业和工业贷款的领先者,并在六年之中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

*J.P.摩根公司早先作为一家英国的商人银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亲在伦敦建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公司对包括美国钢材、通用电器以及美国电话电报等一些知名企业最初的建立构造及融资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团是一家以伦敦为基地的全球性投资银行集团,其亚洲业务均以怡富名义运作,而怡富证券则是于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该地区首家投资银行集团。

合并后的摩根大通主要在两大领域内运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义下为企业、机构及富裕的个人提供全球金融批发业务;二是在美国以“大通银行”的品牌为3千万客户提供零售银行服务。其金融服务内容包括股票发行、并购咨询、债券、私人银行、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私募、资金管理等。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630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 5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自1998年以来,由摩根大通担任主承销的股票在上市后股价走势表现突出,一周后股价平均上涨17%,一个月内平均上涨27%,三个月内平均上涨37%。公司在全球拥有9万多名员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务。摩根大通亚太总部位于香港,在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23座城市,拥有8500名员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来亚洲股票和股票相关发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来,公司为亚洲公司主承销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过150亿美元的资金。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简介

加拿大永明金融于1865年注册成立。永明金融集团人寿保险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公司历史悠久,成立于1871年,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在金融服务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自1998年以来,永明人寿连续三年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加拿大永明在世界各地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广泛的储蓄、退休、养老金、人寿和健康等保险产品和服务,主要业务遍及加拿大、美国、英国和亚太地区,在世界二十多个重要市场设有办事机构,积极开展业务。

加拿大永明金融是主要的国际金融服务机构,为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各类理财及保障的产品和服务。现时与其合作伙伴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发展业务,当中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香港、菲律宾、日本、印尼、印度、中国及百慕达。至2005年12月31日,永明金融集团管理的总资产为3,870亿加元(即约25,740亿港元)。

永明金融公司于多伦多(TSX)、纽约(NYSE)及菲律宾(PSE)等地的联合交易所上市,其交易代号为「SLF」。

永明金融在香港的顾问和分销伙伴超过2,300人,客户人数则约42万。

加拿大永明金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在金融服务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光大集团是中央管理的固有重要骨干企业。2003年两强联合成立了光大永明人寿公司。公司以诚信正直以客为尊追求卓越创造价值为公司训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大力发展公司业务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简介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是2000年9月29日由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组成,于2003年1月成立,资本金1兆5409亿日元,为世界金融集团之首。在三菱东京金融集团和UFJ金融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合并前曾是日本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集团。集团公司拥有1200名职工,在人员规模上也是日本金融控股公司中最大的。

该集团下辖4大金融机构,其中有瑞穗银行、瑞穗法人银行和瑞穗信托银行等三家银行,还有瑞穗证券公司。

瑞穗银行主要是个人银行业务,但由于日本已经可以混业经营,所以也代理个人投资信托、金融债和个人保险业务。瑞穗法人银行则经营企业年金、法人业务和银团贷款业务。瑞穗信托银行过去只可以经营长期金融业务,现在也可以经营个人银行业务和房地产业务,如土地信托、不动产买卖中介、不动产评估、住宅销售服务等。

瑞穗证券公司除传统证券业务外,还开拓新型业务,如下属有日本投资环境研究所、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理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等。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简介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苏黎世)创建于1872年,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家跨国性的保险公司。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是以保险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其全球网络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遍布北美、欧洲、亚太、拉丁美洲和其它市场。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是财富杂志(Fortune)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前100位的企业。在2006年最新公布的榜单中排名第63位。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的财务实力建基于稳健及专注的业务发展策略,获得标准普尔“A+”评级。

1998年苏黎世集团与英美烟草金融服务公司合并,组成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并先后成功地合并了British American Financial Services(旗下包括有产险的Eagle Star、寿险的Allied Dunbar), 以及美国的Farmers等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机构,使本集团更加壮大,成为世界最著名十大金融保险集团之一。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拥有下述知名品牌与公司:联合邓巴、鹰星集团、农夫保险集团、苏黎士集团,特莱尼德等,总资产4240亿美元,保费收入490亿,客户3500万,雇员70000人。苏黎世金融是一家居世界领先地位、获国际公认从事金融保险服务的全球性集团,核心业务为非寿险、寿险、再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具有全球化的实力和技术及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使该集团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家真正立足于全球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

寂寞的小虾米
洁净的鱼
2025-04-05 08:56:11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生存手册》,是本书,很好的。 沙漠探险常识要进入沙漠地区旅行,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尽量多地了解有关的信息,包括路途、有特点的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特点、动植物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有关水源的信息:在你的旅途中哪里有绿洲哪里有水井与水坑,哪里有季节性河流且什么季节有水。一定要根据这些信息事先做好详细的行动计划。 如果一旦因车辆故障或迷失方向等其他原因而在沙漠中遇险,该怎么办? 水 在沙漠里求生的机会有多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能否补充水和保护自己避免阳光暴晒汗水大量流失。 如果你已远离了已知的水源,如何才能找到水? 一、可以在干枯的河床外弯最低点、沙丘的最低点处挖掘,可能寻找地下水。 二、沙漠植物的根部含有一些水分,可以挖出榨取汁液饮用。 三、由于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度差别很大,可以采用冷凝法获得淡水。具体方法是地上挖一个直径90厘米左右,深45厘米的坑。在坑里的空气和土壤迅速升温,产生蒸汽。当水蒸气达到饱和时,会在塑料布内面凝结成水滴,滴入下面的容器,使我们得到宝贵的水的这种方法,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沙漠地区,一昼夜至少可以得到500毫升以上的水。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蒸馏过滤无法直接饮用的脏水。 四、还可以根据沙漠中的动植物来寻找水源。 大部分的动物都要定时饮水。食草动物不会远离水源,它们通常在清晨和黄昏到固定的地方饮水,一般只要找到它们经常路过踏出的小径,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寻找,就可以发现水源。 肉食动物可以从它们的猎物体内得到水分,所以它们可以较长时间内不饮水,固此肉食动物活动的区域不一定能找到水。 肉食性鸟类如老鹰和水鸟类可以很长时间内不饮水。所以看到它们不一定周围有水。 沙漠和干旱地区,看到爬虫类动物时,不能表示周围地区有水。因为它们很可能靠吸取露水或从猎物身体内得到水分,可以长期不喝水。 发现昆虫是一个很好的水源标志。尤其是蜜蜂,它们离开蜂巢不会超过6.5公里,但它们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规律。大部分种类的苍蝇活动范围都不会超过离水源100米的范围,如果发现苍蝇,有水的地方就在你附近。 如何才能保持身体内水分不流失? 根据已知的实验结果我们知道一般人在缺水的情况下,如果一直在能遮挡阳光的地方休息。在气温48度上能坚持两天半,在21度下能生存12天。 如果被迫要行走到安全的地方,能走多远,完全要看有多少水了。如果没有水,在白天气温48度的情况下,采取白天休息夜里行军的方法,可以走40公里。如果必须在白天阳光暴晒下去,则超不过8公里。在同样条件下,如果有2公升水,则可以走56公里,并坚持3天。如果每天有超过4.5公升的水,存活的机会才会大幅度增加。 ●为了防止身体内水分的流失,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多休息,少用力。 ●勿抽烟。 ●尽量呆在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阴凉处。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做一个遮挡阳光的东西。 ●不要直接躺在燥热的地面上。 ●尽量不要吃东西,或尽量少吃。因为身体在缺水的情况下,会从各个器官组织中吸取水分来消化食物。 ●千万不要喝酒,酒精也必须从身体的各器官中吸取水分才能分解。 ●不要用嘴呼吸。用鼻子呼吸且不要多说话。 在长时间没有水喝,最终终于找到水时,千万不可拼命大口猛喝。快要脱水的人如果猛喝水,将会导致呕吐,而使体内失去更多的水分。 衣物 在沙漠中遇险,千万不可脱去衣物,衣服不仅可以防止皮肤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还可以有效地保持身体的水分流失。最好穿着宽松的衣服,让身体和皮肤之间保持一层隔热的空气。注意最好将头和脚都遮盖起来。 遮盖物 如果是白天在沙漠中遇险,首先要采取措施找一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躺下来休息。可利用岩石的突出部分和干沟的岩壁所提供的阴影迅速躺下休息,等到天黑以后再想办法。 火 在沙漠中,火和烟既是醒目的信号又可用来烧煮食物或夜间用来取暖。在沙漠或干旱地区灌木和杂草都是很干燥易燃的,可以用来做燃料,动物如骆驼等的粪便也可用做燃料。如果找不到天然燃料,可以用容器装入沙土掺入一些汽油和机油,点燃后也可燃烧很长时间。 食物 在沙漠里,炎热的天气肯定会影响食欲,不要勉强吃东西。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身体的热量,加速体内水分的流失。消化任何食物都要消耗体内的水分,如果缺水,最好不吃食物或只吃含有水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有一点,在沙漠地区,食物极易腐败,任何食物要争取尽快吃完。千万不可吃变质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健康 ●在沙漠里,极度干燥或暴晒会引起许多疾玻●持续大量排汗会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损失而引起抽筋。 ●排汗和衣物的摩擦会导致汗腺堵塞,使身体长痱子。 ●过热而导致的痉挛会引起热衰竭。 ●便秘和小便疼痛也很常见。 只要随时注意遮盖好头部、身体和手脚,白天呆在阴凉处休息,太阳落山后再出来活动,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 沙漠植物种类: 沙漠中可吃的东西 肉苁蓉 大犀角 芦荟 秘鲁天伦柱 百岁兰 蒙古沙冬青 管花苁蓉 绿之铃 金琥 红皮沙拐枣 生石花 中间锦鸡儿 盐生苁蓉 仙人掌 白刺 泡果沙拐枣 巨人柱 泡果沙拐枣 胀果甘草 光棍树 花棒 新疆沙冬青 河西菊 红皮沙拐枣 短穗柳 紫杆柳 沙棘 斑锦变异 长穗柳 沙葱 河西菊 佛肚树 白麻 沙漠玫瑰 罗布麻 胡杨 梭梭 裸果木 斑纹犀角沙漠植物品种介绍: 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 (Forsk) Balfer Roem et Sehult) 夹竹桃科,小乔木。叶长匙形,集生枝顶。花玫瑰红色,大而美丽,观赏花卉。 斑纹犀角(Stapelia variegata Linn.) 萝摩科。茎多汁肉质,棒状,具四棱;叶退化成短棘刺;花具褐色斑纹。观赏植物。 大犀角(Stapelia gigantea N. E. Br.) 萝摩科。茎长,棍状,具明显四枝;叶退化;花大型,五裂,内面具褐色细条纹。花形奇特,极具观赏价值。 绿之铃(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on) 菊科,草本植物。茎长,垂悬,或平卧地面;叶肉质,纺锤状,圆球状,可贮存水分;花生枝顶。沙生耐干旱植物,常盆植作观赏植物。 仙人掌(Opuntia cochinellifera (Linn.) Mill.) 仙人掌科植物: 为了适应干旱沙漠生活条件,植物体呈多汁肉质,以贮藏水份;叶形成针状,以防水份大量蒸发。这些植物称为仙人掌植物。仙人掌植物原产美洲或非洲,国内大量引种,少数逸为野生。作为观赏植物仙人掌品种繁多,许多珍贵品种已成为人们桌上崇物。 沙漠植物室又名仙人掌和多浆植物室,面积1200平方米,栽植及展示仙人掌类及多浆植物种及品种1000余种。仙人掌类植物的特征: 原产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仙人掌类植物,常具有在干旱季节休眠的特性,雨季来临时,它们迅速吸收水分重新生长,并开放出艳丽的花朵。它们的叶子变异成细长的刺或白毛,可以减弱强烈阳光对植株的危害,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使湿气不断积聚凝成水珠,滴到地面被分布得很浅的根系所 吸收;茎秆变得粗大肥厚,具有棱肋,使它们的身 体伸缩自如,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 时能够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 温的作用。气孔晚上开放,白天关闭,减少水分散 失。茎秆大多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食物。通常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正是这些形态结构与生理上的特性,使仙人掌类植 物具有惊人的抗旱能力。 广义的多浆植物(又称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及景天科,大戟科,萝摩科,百合科等50多个科的部分植物,它们多数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植物的茎、叶肥厚而多浆,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全世界共有多浆植物1万余种。 大戟科的多肉植物有几百种,都含有毒的白色乳汁,能提取有效的药用成分,还是提取碳氢化合物的能源材料。主要分布于南非和纳米比亚的干热砾石荒原中的番杏科,全科都是多肉植物,有将近2000种之多。叶片肉质化程度高是其共同特征,生石花、露子花等均属番杏科。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分布范围广泛,莲花掌、伽蓝菜、瓦松、景天、青锁龙等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姿态优美,是重要的观赏植物。龙舌兰科中有8-10属植物都是多肉植物。其中,原产美洲的龙舌兰属和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的丝兰属植物是重要的纤维,极耐腐蚀植物;还有一些种类是酿酒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光棍树( Euphorbia tirucalli) 大戟科多浆植物。原产非洲的热带干旱地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和作用。因其树形奇特,无刺无叶,被人们称作"光棍树"。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 佛肚树 (Jatropha podagrica ) 大戟科多浆植物。 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 肉质灌木,茎干基部膨大呈卵圆状棒形,犹如佛肚。6-8片盾形叶簇生枝顶,花鲜红色,具长柄。 百岁兰(Welwitschia bainesii) 百岁兰科古老的裸子植物。原产西南非洲沙漠。成年的植株终生只有一对长达2-3米的大型带状叶片, 是叶片寿命最长的植物。据记载最老的百岁兰寿命达2000多年,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千岁兰"。 芦荟(Aloe spp.) 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原产非洲,约有200种,大多可供观赏或药用。芦荟具有惊人的修复受损组织的能力,使伤处自然痊愈;芦荟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人体皮肤组织生长;芦荟的汁液具有灭菌、消炎的作用,正是这些药用功效和美容价值使芦荟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美容、护肤、防癌等制品。 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 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墨西哥中部干燥、炎热的热带沙漠地区。茎圆球形, 单生或丛生,高1.3米,直径80厘米或更大。球顶密被金黄色锦毛。刺金黄色。钟形黄色的花着生于球顶部绵毛丛中。 秘鲁天伦柱也是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南美洲东南部海边的干湿季气候地区,它的花是白色的。 生石花 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 所有种类的泛称。属名来自拉丁词lith(石头)和opsis(外观),指这类植物有高度发展的"拟态" ,外形酷似石头。原产南非及西南非洲多石卵的干旱地区 。为防止食草动物的啃食,进化成石头模样。无花时远观犹如一堆"碎石",开花时节,花色艳丽,犹如一床巨大的花毯。极为奇特。 巨人柱(Carnegia gigantea) 仙人掌科植物。原产美国亚利桑那州等地。本种以挺拔高大著称,其垂直的主干高达15米。重达数吨,能活200年。茎干具有极强的储水能力。一场大雨过后,一株巨大的巨人柱的根系能吸收大约一吨水。 斑锦变异,有些仙人掌类植物体内"侵入"非绿色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斑锦变异"。它使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更加奇异多彩。这里便是用最常见的斑锦变异品种:绯牡丹、胭脂牡丹,黄菠萝组成的彩色瀑布。 河西菊多年生草木,菊科单属种,生于沙地,仅产于甘肃、新疆等省区,为我国特有种,具观赏价值,可用于固沙. 红皮沙拐枣 优良固沙及观赏灌木,产于新疆,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泡果沙拐枣 优良固沙及观赏灌木,生于砾石荒漠、沙地及固定沙丘,产于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蒙古和中亚有分布。 罗布麻 多年生草本,生荒漠河流 两岸,产于中国西北各省区,中亚 也有分布,为优良观赏、饲用、药用和纤维植物. 沙棘 沙棘是我国药用植物宝库中一种珍贵的植物。沙棘油是从沙棘果中提取的珍贵植物油。长穗柳(Tamarix elongata) 沙葱(Allium mongolicum) 紫杆柳(Tamarix androssowii) 短穗柳 (Tamarix laxa)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 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白麻(Poacynum pictum) 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 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 河西菊(Hexinia polydichotoma)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wwalskii) 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沙漠动物种类: 骆驼 蜥蜴 响尾蛇 沙漠的穴居动物:过穴居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动物,典型的代表为跳鼠,其中最常见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它们喜欢在沙丘上挖洞居住,所以又有“沙跳”之称。体长约130~140毫米,共同的特点是后肢特长,足底有硬毛垫,适于在沙地上迅速跳跃,在风沙中也能一跃达60~180厘米。前肢极小,仅用于摄食和掘挖,而不用于奔跑。尾巴一般极长,有些种类的跳鼠尾巴末端有扁平的长毛束,就像“舵”一样,能在跳跃中平衡身体、把握方向。它们的头与兔子极其相似,耳朵很长,鼓室泡很大(利于听觉),眼睛也大。这些特点能够使它们顺利地在夜间作长距离的跳跃。由于沙漠中植物稀疏,并多为灌木而多刺,在这样的环境中,跳鼠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食物条件的限制,促使跳鼠营非群聚生活,夜间出来活动,长距离地觅找食物,有时一晚可以奔跳10公里之远。夜间,在沙丘的灌木、半灌木丛中,用灯光照射,就会很容易发现跳鼠的频繁活动,跳鼠的明亮眼睛在窥视着你,或者在你面前很快地跳过,使人感到沙丘戈壁的确是跳鼠的乐园。漫长的冬季,它们则以蛰眠而渡过。跳鼠是沙漠景观所产生的具有特殊生物形态的动物,能够与骆驼媲美。 作为沙漠中穴居动物代表的啮齿类动物,还有多种沙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柽柳沙鼠、大沙鼠等,它们均营群居生活,全年活动,但冬季活动减弱,以贮存饲料为生。大沙鼠体长超过150毫米,耳短小,耳长不到后足的一半。后足掌密毛,尾粗大,几乎接近体长。主要生活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的荒漠和半荒漠的灌木琐琐丛生的沙丘和沙土地,食琐琐的肉质、多汁的叶子;有惊人的筑洞能力,洞群往往连成一片,洞道密集,能贯穿整个沙丘或地面。长爪沙鼠与子午沙鼠栖息范围较大,亦常见于干草原地带的沙地。上述啮齿类动物大都具有沙黄的体色,便于在沙漠中掩蔽。即使在夜间活动,它们这种与背景相同的体色也是有利的。水源的缺乏使它们都有依赖植物中汁液维持身体水分代谢的特性。沙漠里的小动物,除穴居的啮齿类外,还有一些小的爬行类动物。最多的是沙蜥和麻蜥,特别是在沙丘地带,甚至每走几步就可碰见一个。沙丘上的许多小而偏的开口,就是它们的洞穴。它们具有一种特殊的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它们的身上没有汗腺,在各种高温环境下,都不会出汗;眼睛具有防风的眼帘;遇烈日,它们还会爬上灌丛以躲避沙面难忍的炎热。这些沙栖蜥蜴(俗名“沙和尚”)在沙地上活动非常敏捷,遇敌可潜沙而遁。沙漠狐 沙漠鼠 沙蛇 沙漠中生存的常见动植物基本就这些了,特点:植物耐寒、生命力顽强 动物:体型较小、多为啮齿类、蛇、蜥蜴等

害怕的板栗
沉默的大侠
2025-04-05 08:56:11
应该是虎尾兰,而不是你说的那个名字,百度可以查到,可自己看一下: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C44uKYZJ6ZvzxK9KiIHBikPjldvnOS__w0DrdgqvpP_FfKvUGtBRQDrFRH70bva

谦让的丝袜
沉静的白猫
2025-04-05 08:56:11
去贴吧找找吧:

陈柳环:http://tieba.baidu.com/f?kw=%B3%C2%C1%F8%BB%B7&frs=yqtb

萝铃的魔力:http://tieba.baidu.com/f?kw=%C2%DC%C1%E5%B5%C4%C4%A7%C1%A6&frs=yqtb

满意的日记本
爱撒娇的手链
2025-04-05 08:56:11
写作文呀?... 淡水(fresh water)含盐量小于500mg /l的水。

人们通常的饮用水都是淡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目前,人类对淡水资源的用量愈来愈大,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地球上总水量的0.26%左右。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占全世界可用淡水量的54%。但淡水的污染问题却未完全消除。因此,保护水质、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依峰碱性生命液:天然的碱性水

酸碱平衡“食”之道

先做个小测试,你认为橘子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呢?

答案是:橘子是碱性食物。别看它味道虽然酸,但它在人体内进行分解代谢后,更增加了血液的碱性。同样的,有益于美容的醋味道也是酸的,可同样是碱性食品。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盐、钠盐和有机酸,它们在人体的代谢产物内高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所以蔬菜、水果被称为“碱性食物”。

酸碱食物列表

碱性食物: 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酸性食物: 肉、蛋、鱼、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米饭、面食、糖类甜食等。

酸碱平衡:“饮”之道

你家里喝的是什么水?天然水?纯净水?还是电炉烧的白开水?

不管是哪种,你都可以同样做个ph值测试,看看自己平时喝的水,是否弱碱性的健康好水。

依峰碱性生命液:天然的碱性水

常见饮用水列表

纯净水 纯净水之所以“纯净”,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除去了水中杂质和各种人体必须的矿物元素,它的ph值一般在5.0-7.0之间,偏酸性,有的甚至比酸雨还低。长年累月喝这种水,人会越喝越老。

加了矿物质的纯水 通过在纯净水里人工添加矿物质的方法,已经被许多饮用水产家使用。但有些产家通过添加氢氧化钠等化学品来释放钠钾阳离子,这样的水,其ph值甚至会比纯净水还低。

天然水 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0-8.0之间,呈弱碱性人体长期饮用,能够维持身体保持弱碱性。各种动物实验证明,天然水可以提高小白鼠对缺氧、疲劳的耐受力,增强机体抗氧化衰老的能力。

白开水 白开水的来源是市政自来水,因当地的水质不同而有不同的ph值。我们建议:在水烧开后要把壶盖打开烧3分钟左右,让水中的酸性及有害物质随蒸气蒸发掉。而且烧开的水最好当天喝,不要隔夜。

依峰碱性生命液:天然的碱性水

鑫晨水业的依峰碱性水凭借其“天然、健康、富含矿物质、小分子团、弱碱性、高活性”的特色,一直为消费者所熟知,是健康优质的饮用天然水。其水源地在帕米尔高原被称为“冰山之父”的慕仕塔格峰古冰川生命之精华。

依峰碱性生命液三大理念

环保理念:鑫晨水业的依峰碱性水从不使用城市自来水,每一滴依峰碱性水都有它的源头

自然理念:坚持水源地建厂,水源地灌装

健康理念:天然的弱碱性水,不添加任何人工矿物质。

在海运中,f.w. 淡水(fresh water)有专门的含义。常用来形容船舶在淡水中吃水多少英尺或公尺时的载货容积。例如,可以说一船在淡水中吃水26英尺时可以载货12500吨(12500 tonnes on 26 ft. f.w.)。

全球淡水资源状况分析

全球淡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水资源危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其严重性,全球范围内保护水资源的浪潮已经掀起,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虽然对水资源的保护并不尽如人意,但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社会、各个国家不懈的努力,通过国际合作,人类会解决好淡水资源问题。在水资源全球保护的背景下,同样面临水危机的中国,惟有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形成有效的水法体系,才能有效应对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淡水资源 全球保护 水法体系 碱性水 冰川水

地球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它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分布也不均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灌溉农业的扩张引起对淡水需求的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其千年报告中指出:“要减少发展中国家的疾病,拯救生命,任何措施都比不上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无论从淡水资源的数量来看,还是其质量来看,全球淡水资源堪忧,因而必须提高全人类的认识,达成国际共识,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在阐述世界水资源现状及其全球范围内保护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淡水资源的应然状态

地球上总的水体积大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5%是淡水,或者说只有0.35亿立方千米的淡水。大部分的淡水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或成为埋藏很深的地下水。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较浅的地下水盆地。这些水资源中可用的部分仅有20万立方千米――不足淡水总量的1%,仅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0.01%。这些能够利用的水很多都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进而为水利用带来了复杂的问题。

淡水补给依赖于海洋表面的蒸发。每年海洋要蒸发掉50.5万立方千米的海水,即1.4米厚的水层。此外,陆地表面还要蒸发7.2万立方千米。所有降水中有80%降落到海洋中,即45.8万立方千米/a,其余11.9万立方千米降落于陆地。地表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每年约11.9万立方千米减去7.2万立方千米的差额)就形成了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大约4.7万立方千米/a。所有径流中,半数以上发生在亚洲和南美洲,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同一条河中,即亚马孙河,这条河每年要带走6000立方千米的水。

(二)淡水资源实际现状

1、水量缺乏

全世界约有1/3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消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10%。大约有80个国家,40%的世界人口在1990年代中期严重缺水(csd 1997b)。根据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淡水综合估计的报告,人类现在直接或间接利用着世界水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全球人均淡水可用量从1950年的17000立方米下降到1995年的7000立方米。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将会提高40%,其中17%以上的水将要用于满足人口增长说引起的食品生长。(世界水联合会2000a)。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灌溉农业的扩张是引起水需求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不视为水资源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的20年中,农业消耗了经济发展中的大部分淡水。规划者一直认为通过增加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控制水文循环,这样就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水量。

从传统上,修筑河坝是保障灌溉用水、水力发电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手段。世界上最大的227条河流中,已经有大约60%被堤坝、引流、运河等强烈地或者中等程度地切割,同时对淡水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影响(wcd 2000)。从增加粮食产量和水力发电等方面来看,这些基础设施的确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造价也非常之大。在过去的50年里,堤坝改变了世界河流的形状,使得不同地区约4000万-8000万人口迁移(wcd 2000),导致临近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2、水质下降

穷国与富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同样存在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有其自然来源,如含有有毒物质的泉、渗漏的油和由侵蚀产生的沉积物,但大部分关于水污染的讨论集中于影响到水质或其可用性的由人为引起的变化。城市和工业排出的有毒化学制品、污水、致病物、油、重金属、热污染、和放射性废物污染着河流和地下水。农业开发在解决世界食物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它也造成了水污染,由于大量使用肥料和农药水源受到污染。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相对比较严重。马来西亚的50条主要河流中,有42条正面临着“生态灾难”。在菲律宾,家用污水量占马尼拉的帕西格河总量的60%-70%,成千上万人不仅用这些水洗澡、洗衣服,还作为饮用水的来源。在中国,水污染问题也相当严峻。中国的44个主要城市中,有41个城市使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水源。

(三)水资源现状的影响

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当一个国家每人每年用水量低于1000立方米“基线”以下时,该国被认为可能要长期缺水,而许多地区已经存在着长期水缺乏许多大河的流量和水流时间几乎全部为人类控制,这对水族生物非常不利,导致鱼量的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全世界有十一亿人口,相当于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得不到卫生的水,有24亿人,即世界人口的40%得不到合格的清洁服务每天大约有6 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和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估计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所有疾病的80%妇女和女孩由于缺乏卫生设施往往受害最重

(四)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是水。” 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又进一步强调:“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淡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的用水速度已经超过了水的再生速度人类过度用水、水污染和引进外来物种造成湖泊、河流、湿地和地下含水层的淡水系统被破坏或消失很多国家的的淡水管理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脱节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

2000年3月大约有120个水方面的部长参加了在海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水论坛”,采纳了旨在取得世界水安全的宣言。宣言中体提出本世纪重要挑战如下:

满足基本需要:认识到获得安全的、足量的水和卫生设施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并且对于健康和幸福来说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特殊的水管理过程使得人们有权获得这些,尤其是妇女保证食物供给:通过更有效的移动和使用水及粮食产品,以及水和粮食产品更公平的分配,来加强食品安全,尤其是对于贫穷和脆弱的人来说保护生态系统:通过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分享水资源:通过可持续的河流流域管理或者其他正确的方法,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提高不同水使用者之间各水平上的和平协作和发展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如果是国界上的水资源或者是跨越国界的水资源,这种合作也可以在相关国家之间进行风险管理:针对洪水、干旱、污染以及其它与水相关的灾害提供安全措施水评价:以一种能够反映水对其所有使用者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的方式来管理水,逐渐为水服务标价,以反应他们供给的价值。这一方法应该考虑到穷人和脆弱群体的基本需求和质量精明的管理水:确保好的管理,以便在水资源的管理中涵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公众参与。

当今淡水资源问题已经不仅仅限于一国范围之内,面对挑战,应对的应是整个国际社会,包括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司企业还有个人等等。要减轻甚至消除淡水资源的危机就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通过全球努力来解决当代以至子孙后代的淡水资源问题。

二、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

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淡水问题的严重性。这段时间内,淡水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被广为关注,更加强调水的高效分配,兼顾淡水的公平分配与代际分配,认识到流域管理是有效管理淡水资源的关键,认识到所有利益有关的团体在水管理中的作用。全球范围内的淡水资源保护已经开始,联合国及其成员国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提出国际宣言,订立国际条约调整各国在利用淡水资源中的关系,规定各国保护全球淡水资源的义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个国家之间也为有效公平的利用与其有关的淡水资源,签订了诸多多边或是双边的条约或协定。但是因为缺乏一个真正的国际淡水资源管理实体,以及国家资源主权的负面影响,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一)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现状

1、淡水资源的国际保护

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的“赫尔辛基规则”是最早的和最经常被援引的关于淡水的国际文件之一。其中第4条提出的基本原则承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流域内的水。在公平利用原则之外,第10条还规定,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但是由于这一规则没有明确界定如何利用和消费水资源的问题,而没有约束力,所以一直受到批评。尽管如此,“赫尔辛基规则”还是被广为参照,并在其他的国际会议上得到发展。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宣言中,原则2--“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以及原则3--“地球水资源等的保护要加强国际合作,里约宣言更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解决全球资源短缺问题。这一方面说明国际社会对淡水资源危机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说明人类面临的淡水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了。

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水资源大会,并采纳了“马德普拉塔行动计划”(mardel plata action plan)。大会建议研究可以用来管理共享水资源的方法,制定共同的规划,实施协调水资源利用所必需的机制,并提出“关于共享的水资源的使用、管理和发展,各国应考虑每个国家的权利……以能平等的利用这些权利。”

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指出“地球生产非常重要的再生资源的能力必须得到保持,而且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加以恢复或改善”,这为全球淡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方向,而大会的行动计划则呼吁为防止淡水污染和保护整个水资源进行国际合作合作

(建议51-55)。此后,1982年内罗毕宣言和1992年的里约宣言也都重申对对淡水资源的保护。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影响深远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二十一世纪议程》在其第18章“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采用综合性办法”中专门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管理,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等做了详尽的建议和规定,以期达到满足所有各国在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方面对淡水的需求。

《二十一世纪议程》规定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种统筹规划必须覆盖所有各类的相关淡水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需要适当考虑到水的量与质方面。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依据构想是,水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水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物品和有价物品,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它的用途性质。

对国际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最为有力的当为《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律公约》。负责发展和编纂国际法的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1981年开始制定关于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的法律。1990年它通过了关于国际水环境保护的条款。1997年5月5日,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律公约》。这个框架公约包括四类条款: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第5-10条),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第11-19条和第29-32条),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第20-28条),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第3-4条)。公约规定,水道国应在其各自的领土内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利用国际水道,以使国际水道得到最适宜的和持续的利用,从而充分保护国际水道。此外,水道国应参与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利用、开发和保护国际水道,并有义务在保护和开发国际水道方面进行合作。各国有义务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防止对其他水道国造成重大损害。任何造成这种损害的国家应与受影响的国家进行协商,排除或减少这种损害,并在必要时,讨论赔偿损失问题。公约要求水道国保护、保全和管理国际水道及其水质,特别是保护水道的生态系统。公约倡导的措施包括:a. 确定共同的水质目标和排放标准,针对集中和分散的污染源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方法,确定应被禁止、限制或监控引入水道的物质的清单。b.保护水道的生物资源,应当是防治污染的目标。c.关于水道的管理,公约要求,建立共同管理机制。

国际淡水资源保护的高潮是2003年的国际淡水年。2003年3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世界水论坛大会,16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万多余人出席会议。根据《二十一世纪议程》有关条款规定大会决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会议就水危机的严峻性与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抑制的迫切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讨论议题包括水供应、水与气候、水与运输、水与文化的多元性、水与卫生设施、水污染与卫生、水与能源、水与食物、水与男女平等、水与环境、水信息与管理、水与扶贫等问题,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水和可饮用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