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潇洒的大树
殷勤的月亮
2022-12-31 23:55:28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最佳答案
优雅的路人
酷炫的铃铛
2025-04-05 04:56:46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新能源车企掀起涨价潮,而从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来看,似乎短期并未影响终端消费热情,不过后续影响仍有待时间验证。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1

短期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继续上涨。从部分车企的终端反馈来看,价格上调并未对他们的订单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焦虑下的订单”。

清明节小长假结束之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个头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

4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当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计交付超过3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7.7%,环比增长0.5%。

4月5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当季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8.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23%,环比增长7.6%。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它们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目前,行业尚未发布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但从这些头部企业的表现来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爆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面临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等压力,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车企先后多次宣布涨价,不过一轮又一轮大幅的涨价并未对今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产生明显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抢订潮”。

在油价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被看好。4月6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涨价基本不会对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带来影响。汽车流通领域人士、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上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已达30%

3月销量的持续回暖是支撑一季度整体销量向好的重要因素。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0.5万辆,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18.8%,占一季度整体销量的37%。

实际上,4月以来,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3月份及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与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增速放缓相比,3月各家车企交付量环比均大幅改善,多家车企创下业绩新高。

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在刚刚过去的3月,小鹏汽车交付1.5万辆,同比增长202.1%,环比增长147.6%;理想汽车交付1.1万辆,同比增长125.2%,环比增长31.1%;蔚来交付9985辆,同比增长37.6%,环比增长62.9%。

近段时间刚刚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也交上了相当靓丽的成绩单,哪吒汽车交付1.2万辆,同比增长270.5%,环比增长69%;零跑汽车首次月销破万,同比增长908.9%,环比增长192.8%。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3月份交付达20317辆,同比增长189%,也创下了品牌销量新高。

各大新能源车企3月销量上涨,一方面是之前既有订单以及春节假期期间累积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当前的市场认可度空前提升。当然,3月销量也有一定特殊性,作为一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份,往往本身就是车企冲销量的关键时间节点。

不过,2022年的3月也有些特殊。有接近汽车流通行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新车销量中占比已达到30%左右。这个“非官方数据”尚未得到证实,不过如若属实,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小拐点。

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高,不仅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自身的增长有关,也与燃油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有关。据他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传统汽车品牌销量普遍有一定下降。

二季度销量或仍将保持高位

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销量整体依然乐观。

分析指出,尽管车企仍然面临缺芯、原材料及整车价格上涨等多重不稳定因素,但新能源汽车仍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双碳”战略、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规模化使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形成互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快速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还将保持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

乘联会也预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约为22%。

短期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继续上涨。从部分车企的终端反馈来看,价格上调并未对他们的订单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焦虑下的订单”,据称,某造车新势力曾在3天之内就接下了过去一个月的订单量。

孙少军则透露,过去销量不怎么火爆的大众ID系列,上周的付费咨询量在显著增加。“这波涨价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重新被用户关注。”他分析,油价的上涨让更多用户开始选择和接受新能源汽车,而从总体供应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并不算多,车源仍为紧俏,短期内订单并不会受到涨价影响。

实际上,很多车企在调价的基础上,也会通过同步扩大权益等方式维稳新增订单的表现。以一汽-大众旗下的ID系列车型为例,其近期推出了2022款全新车型,多款车型涨价5400元,但也升级了诸多配置,例如对A柱面料优化、增加车侧镀铬饰条和仪表台缝线、在车内增加顶棚USB接口,等等。

从车企的角度,他们更不希望调价之后销量下跌。孙少军告诉记者,即使订单短暂地受到影响,车企也会想尽办法去冲销量,因此就算有下跌,也不会在第二季度。

有券商分析师也称,鉴于调价导致的部分用户需求前置,叠加留存订单,预计产能以及供应链情况仍为短期内交付量爬坡的主导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整体格局也将更为明晰。上述接近汽车流通行业的人士认为,今年整体汽车市场并不乐观,在这样不确定性加强的行情之下,市场会呈现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更多用户涌向比亚迪和特斯拉,市场“两超多强”的格局会越来越显著。

不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多新玩家和产品。随着更多主流用户涌入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也将发展得更为完善和充分,上述人士预计,在8万以下、35万元以上的新车市场,也将迎来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2

4月初,多家车企一季度产销数据出炉,在此起彼伏的涨价潮中,新能源汽车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一季度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传统车企亦表现不俗,比亚迪3月份新能源车产销量更是突破10万台,创下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4月6日晚间,小康股份发布月度产销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480辆、7451辆,同比增幅分别为123.53%、164.69%;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7391辆、14200辆,同比增长296.87%、207.43%。其中主力车型赛力斯单月实现销量3160台,同比增长13倍,一季度累计销量为5044台,同比增幅约12倍。从车型占比来看,小康股份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3成。

同日,力帆科技产销成绩单出炉,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产销1010辆、5530辆,同比增幅达8.6倍、50.68倍,且产销量环比呈逐步上升态势。目前,力帆汽车在售的车型均为新能源车,之所以产销数据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部分由吉利汽车生产。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的转型力度颇为激进。据产销数据,公司3月份单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28.75万辆、28.63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倍,其中纯电动与混动车型各占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一季度燃油车销量仅为5049辆,同比大减89.78%,且3月份燃油车产销均已归零。

作为广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实力,3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89%。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小理”内部出现分化,小鹏、理想均保持高增长,蔚来增幅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哪吒、零跑等二线新势力车企迎头赶上,月销量均突破万台。具体来说,小鹏、理想、蔚来3月份交付量分别为15414辆、11034辆、9985辆,同比增幅分别为202%、125.2%、37.6%;哪吒、零跑3月交付量为12026辆、10059辆,分别跃升至新势力排行榜第二、第四。

当然,也有部分车企出现销量下滑情况。以极氪汽车为例,3月交付1795辆,环比下滑38.5%。公司表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与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预计4月交付量明显回升。

涨价潮影响几何?

近期,在锂电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压力下,新能源车企掀起涨价潮,而从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来看,似乎短期并未影响终端消费热情,不过后续影响仍有待时间验证。

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动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多家造车大厂纷纷公布燃油车停售时间表。4月3日晚间,比亚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将全面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此前北汽、长安均把燃油车停售时间定格在2025年;长城汽车则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80%;

国际车企方面,大众集团宣布将于2035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目前旗下大众、奥迪已停止内燃机研发;福特将从2030年开始在欧洲仅销售电动乘用车;本田汽车未来逐步提升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占比,并在2040年停产燃油车;丰田汽车近年来也加速电动化转型,表示至2035年旗下雷克萨斯品牌只销售电动汽车。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汽车涨价和疫情的影响预计在5-6月份有所体现,但在燃油车油价持续上涨和优惠幅度持续收窄的负面作用下,预计汽车消费将转向以电动车为主,车型的持续升级和消费者内心接受电动化是最强的驱动力,涨价不影响中长期需求,仍然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回升。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3

面对近期新能源车市场出现的较大价格波动,不少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他们都希望购买到一个“未涨价”状态下的订单,以规避由此带来的购车成本增加。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这个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万能的“黄牛”面前,不过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据悉,一些人通过销售“未涨价”状态的新车订单,每单就可轻松赚得上万元的好处费。由于市场过于火爆,甚至出现了一个新兴名词:转单费。

新车订单成为市场硬通货

“特斯拉Model Y的未涨价订单转让,意味着你可以用27.6万元的价格购买到该款车型,比官网优惠4.09万元,现在买到就是真的赚到。”在某二手互联网交易平台,一位重庆网友发布了一则新车订单交易信息,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在短短几十字的产品描述背后,有多位想要购车的'消费者在留言区咨询。

资料图片

事实上,这仅是市场私下新车交易的冰山一角。《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该二手交易平台发现,“随时匹配车辆”“无需多等待”“最快一周提车”等转让字眼随处可见,对于着急购车的人而来说,一辆“未涨价”状态的新车订单颇具诱惑力。

对此,消费者王若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感慨道:“涨价过后,方知未涨价新车订单的可贵。”

今年以来,汽车企业纷纷上调新能源车产品售价,叠加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下滑以及车企优惠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车价格上涨的滋味。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车企都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产品价格。比如特斯拉8天之内3次涨价、比亚迪(002594)旗下10余款车型价格上调等消息充斥着汽车市场。

作为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厂家,孚能科技高级副总裁张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今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得到缓解,明年年初原材料紧缺状况将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构成新能源车产品价格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车整体价格出现下调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原材料上涨波及程度较广,所以在短时期内,新能源车价格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车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新能源车产品价格越是充满不确定性,新车订单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车市场未能恢复正常前,“未涨价”状态下的新车订单格外受到市场追捧。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影响众多消费者购车计划的新能源车涨价潮,却成为了“黄牛”眼中获取利润的时机。一位倒卖车辆订单的“黄牛”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你不买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市场根本就不愁卖,价格没有可谈余地。”

消费者低价购车难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新能源车价格集体上涨背后,原本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背后交易成了这次产品涨价潮的最大赢家。”比较了解最近一段时间车市情况的消费者蔡旭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多位“黄牛”表示“拥有订单就是最大资源”,在苦苦等待购车的消费者面前秀起了“肌肉”。

蔡旭东表示,这些“黄牛”完全是抓住了消费者想要购买价格优惠车辆的心理。

据了解,目前“未涨价新车订单”的转单费普遍以万元起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与网友“啊烤炉”交谈中获悉,其转让的2022款Model 3车型未涨价订单价格为23.59万元,在保证可以落户的情况下,至少要花费3万元的费用购买这个订单,且不包括订金费用,他才同意转让。

据悉,目前Model 3车型市场售价为29.1万元,若消费者选择这一方式购车,在减去给卖家的3万元转单费用后,实际优惠则为2.51万元,优惠幅度低于给“黄牛”的价格。

实际上,转单费用往往是根据车型热销程度和市场定价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市场售价越高的车型,因为受众人群较少,所以转单费用也更便宜。比如,网友“你好胖子!”售卖的Model Y未涨价订单,由于产品售价较高,市场售价优惠近4万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万元的转单费即可成交。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车价格上调,主要是受整体市场供应链环境影响进行的调整。上涨的费用并非放进了车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担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支出。与此不同的是,市场上未涨价订单的定价并无规律可循,完全是由销售者自身心理价位所决定。

“销售订单的交易者本着只要比现在市场价格低,手中订单就有吸引力的原则进行销售,即便只低1万元,对于想要购车的消费者仍然是不小的优惠,所以他们会将大部分差价空间作为‘好处费’。”崔东树说。

制定规则才是根治乱象关键

其实,在汽车销售领域,“黄牛”现象由来已久。越是市场热销车型或因特殊原因市场出现抢购行情时,“黄牛”表现就越是活跃。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调查长城汽车(601633)坦克300时发现,北京部分长城汽车4S店对于消费者私下交易订单的行为表示默许。而正是来自车企和汽车经销商的默许,才给了汽车“黄牛”市场生存空间。

据记者了解,为了抑制“黄牛”现象,回应消费市场关切,汽车企业也在纷纷“出招”。

近日,特斯拉推出“不转卖承诺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需要签署这份承诺函,承诺自提车365天内(以第一次开票日期为准),不将任何车辆向任何第三方过户转让或实际转让,违反承诺的在7日内按每台违约车辆的开票价20%的金额支付违约金, 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

特斯拉公关部负责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该规则主要针对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陆续购买多台车的人,对常规消费者没有影响。

小鹏汽车则对产品订单均进行身份证实名关联,签订合同前均须核实身份信息,之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如有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蔚来汽车实行订单实名制,不支持私下转让。如果购车人被质疑为转让订单,有可能会无法成为该车的首任车主,购买者将无法享受主机厂官方仅针对首任车主提供的维保、充电等售后保障权益。

崔东树表示,只要车企和经销商对此类现象加以重视,制定更完善的新车购买规则,“黄牛”就没了生存空间。

最新回答
繁荣的火车
满意的微笑
2025-04-05 04:56:46

特斯拉有订单半年被炒到2.5万元

特斯拉有订单半年被炒到2.5万元,记者发现,在二手交易平台、贴吧、论坛上出现了很多“倒买倒卖”特斯拉订单的信息,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特斯拉有订单半年被炒到2.5万元。

特斯拉有订单半年被炒到2.5万元1

近期一份“限制消费者转卖车辆”的网传文件,让特斯拉又一次引发关注。根据网传的《不转卖承诺函》显示,签署文件的消费者需要承诺提车后365天之内不将任何车辆向任何第三方过户转让或实际转让,违反承诺,则在7日内按每台违约车辆的开票价格20%的金额支付违约金,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的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

并非所有消费者都需要签署这份文件,上述文件提到,仅面向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消费者,而特斯拉有合理的理由与该消费者本人确认采购车辆的目的和使用用途。

针对此事,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了特斯拉方面,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有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确有此事”。

重庆盛世文辉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普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双方买卖合同已于交付货款和交付产品履行完成。补充协议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的规定,作出了限制和排除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应属于无效条款。

尽管特斯拉未就此事公开发声,但特斯拉限制消费者转卖新车的意图,被认为是打击“黄牛”的一种措施。作为一家采取直销模式的电动车企,特斯拉打击“黄牛”背后,是其对控制新车价格体系的执念。

新车涨价催生“黄牛”

2021年以来,受疫情以及供需影响,电动汽车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传导为电动车整车涨价。据统计,近五个月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五次调涨车型价格。今年3月,经过最新一轮调价,Model 3入门车型价格已增至27.99万元。在此背景下,针对特斯拉订单的转卖行为开始频发。

3月23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闲鱼上看到,有用户以2.5万元的价格转让2021年9月的Model 3入门车型订单。该用户在平台上称,他彼时的下单金额是23.5万元,比目前官网价格便宜4.49万元。该卖家的订单尚未交易,平台上显示已有买家愿出1万元购买订单。

然而,由于特斯拉官方禁止转让订单,“黄牛”要想直接将订单信息更改为其他人,难度很大。据了解,除了直系亲属等极特殊情况,特斯拉订单无法直接转让。

因此,网传的“特斯拉订单转让”转让的标的其实并非订单,而是新车。一位Model 3订单转让卖家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买家购买了他的订单之后,需要在该订单交付时与他一起提车,提车后他会尽快过户给买家,整个交易是当面完成的。

这意味着,购买Model 3订单的车主,实际上最终获得的`是一辆新车成色的“二手车”。对此,上述买家表示,特斯拉汽车的质保在车辆过户转让时也一并转让,特斯拉目前对首任车主基本没有什么额外优待,所以后任车主也基本不会损失售后权益。

实际上,在原材料涨价潮之下频繁涨价的不止特斯拉一家车企,而且出现“黄牛”行为的品牌也不止特斯拉。但从风险以及收益来看,涨价次数最多的特斯拉无疑是现阶段“黄牛”的最佳目标。

从成本上看,特斯拉首次付款时只需要交1000元定金,即便后期订单卖不出去砸手里,“黄牛”的损失也只有1000元。从收益上看,特斯拉在一众电动汽车品牌中涨价最频繁、不同时期价差很大,而价差越大意味着“黄牛”越有利可图。

执着掌控价格体系

在新车价格体系的问题上,特斯拉曾跌过跟头。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2013年刚进入中国时,投机者和“黄牛”造成了市场需求“极高”的假象。后来,当投机者取消了订单,库存就增加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投机后遗症”恢复期一直延续到了2015年。

在此之后,特斯拉对于第三方转卖新车的行为,一直持反对的态度。2020年7月,某商户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推出Model 3的万人团购活动,并宣称“万人团价¥251800”。与官网新车价格相比,团购价优惠达4万元。对此,特斯拉当时警告称,未与相关商户或拼多多有任何合作,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随后,双方的“撕扯”开始波及消费者。2020年8月,一位抢到拼多多团购名额的武汉车主表示,在从特斯拉官网下单且付款后,特斯拉以“违反订购条款中明确约定的禁止转卖条款”拒绝交车,并取消该消费者的订单。后续特斯拉、车主、拼多多几方又就此问题进行了多轮博弈。

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特斯拉打击第三方转卖新车的行为,既是为了维护新车价格体系、保障直销渠道正常运营,也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二手车保值率。

对于此次网传《不转卖承诺函》,有部分消费者在网络发言中表示理解特斯拉的行为,称此举有助于打击“黄牛”,但同时认为特斯拉并不应限制后续购买该车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的条款并不认可。

谭普表示,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限制条款免除自身相应的责任。若据此拒绝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消费者签署了不转卖承诺的文件,特斯拉要想落实文件中的规定,还需要持续关注相关车主后续的动态才能达成。谭普表示,企业如果要收集消费者信息,也必须征得消费者同意。如果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企业仍然要承担责任。

特斯拉有订单半年被炒到2.5万元2

“找到一个合适订单,给茶水1000元~2000元。”近日,来自山东的二手车从业人员徐进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徐进此处所说的订单,多为来自年前的特斯拉低价订单,他要收的Model 3后驱版订单预算在26万元(补贴后)以内,Model Y后驱版则预算在28.5万元(补贴后)以内,交车地点最好在山东省内。

目前,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后驱版补贴后售价为27.99万元,与上述预算相差近2万元;Model Y后驱版补贴后售价为31.69万元,与上述预算差3.19万元。

“我们大量收Model Y订单,有多少要多少。找到就拿钱,就这么简单。”徐进告诉记者,他在招相关中介,中介甚至都不用等到订单车卖了,找到谈成就能拿钱。

不仅徐进如此,记者发现,在二手交易平台、贴吧、论坛上出现了很多“倒买倒卖”特斯拉订单的信息,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一方面,“黄牛”先收购此轮涨价潮之前特斯拉订单,这些订单往往需要加3000元~20000元不等的转让费;另一方面,二手车商陆续挂出了“全新一手车”的出售信息,这些车的售价往往高于其收购价格但略低于当前特斯拉官方售价。

涨价潮催生新生意?

特斯拉调价频繁已算不上新闻,而其调价所根据的“成本原则”也已深入人心。去年以来大宗商品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的趋势,以及今年新能源补贴的退坡,均为成为特斯拉涨价的理由。

去年7月底,Model 3标续版价格来到历史最低位23.59万元。去年11月初,Model 3标续版下架,取而代之的是Model 3后驱版,标价来到25.09万元,紧接着,该价格又上涨至26.57万元。去年底,Model Y后驱版价格经三次上调也上涨至30.18万元。

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调价频率更是让网友直呼买车买成了“理财产品”。

3月10日~17日,特斯拉在8天时间内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了三轮上调。其中,Model 3后驱版上调1.42万元,Model Y后驱版上调1.51万元。在去年11月前下订的Model 3“入门款”与现在相比差价高达4.4万元,即使是更改为后驱版后,最高差价也高达2.9万元。而在去年11月24日前下订的Model Y后驱版与现在差价3.62万元。

当然,今年这轮新能源汽车涨价潮不只包含特斯拉,今年3月以来,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40余款电动车宣布涨价。

持续不断的涨价所产生的差价让“黄牛”嗅到了商机。记者发现,在这轮以成本上涨驱动的涨价潮中,“倒买倒卖”现象并不仅限于特斯拉,小鹏、哪吒等品牌也均存在,只不过从目前来看特斯拉的交易量是当中最大的。这或许是因为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而言,特斯拉同时具备销量不错、二手车保值率较高、调价较频繁、订金较低等特点,这些让其成为“黄牛”最好的标的。

日益恶化的“加价”

据记者调查,在多平台上转让的低价特斯拉订单,多为去年10~12月间的未交付订单,有部分是个人消费者因为客观原因选择放弃,而涨价后其也能从中赚个差价。

一位来自上海的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准车主李放向记者表示,其今年1月份顺利拍到牌,已经买了丰田车,这个订单中间谈好了一个买家,销售都确认3月底提车了,但又被跳单了。

另一位上海的准车主也告诉记者,他选择转卖订单原因是不方便充电再加上其所在单位不让特斯拉汽车进入。

还有另一部分低价订单则是“黄牛”在出让。有分析称,“黄牛”在原材料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判定特斯拉势必会根据成本涨价而选择上调售价,从而提前下单“蛰伏”,而其提前下订的成本并不高,特斯拉订金只需要1000元。从目前来看,其收益率并不低。

在没有降价的征兆前提下,不少特斯拉订单转让费随着车辆价格的上调还在不断上涨。

徐进也向记者指出,虽然现在转让特斯拉订单的很多,但往往开的转让费也很高,这个“茶水费”并不好拿。

记者联系到一个来自山东青岛的特斯拉准车主,其在某二手平台上挂单3919.99元转让裸车价28.07万元的Model Y,但当记者私聊时,其又表示转让费为9000元,如果卖不掉就自己留用。

另外,李放在3月初上架订单时标注转让费为6000元,目前也已涨至9000元。

记者还发现,上海的某二手平台一个卖家,在2月20日以转让费5000元卖掉了一个特斯拉Model Y的订单,其在3月13日又上新了一个Model Y的订单,但是转让费加到了10000元。

多方设限仍无法遏制

让这门生意不断火爆的原因除了涨价潮导致的差价外,还有买主能尽早提车的因素。

3月22日,特斯拉官网显示,Model 3后驱版交付周期为20~24周,Model Y则为10~14周,而在各大平台上的转让订单中,记者所见的最迟4月底也能进行交付。

但事实上,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买主虽然能以更便宜的价格和更短的时间拿到“新车”,但是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不少转卖订单的卖主和二手车商都向记者表示,除了直系亲属外,特斯拉官方不允许直接转订单,所以他们转卖订单的操作方法是带着买主一起提车,在新车交付后马上过户给买主,也有二手车商先垫资拿车,后找买主过户的情况,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算是二手车了。虽然特斯拉二手车保值率比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高,但对买主而言也已经有所贬值。

为了规避上述过户手续,记者发现,某二手平台上还出现了专门针对特斯拉的转单服务。该平台上一位出售转单服务的卖主向记者表示,其所谓的“转单服务”就是“更名”,更名后就跟自己下的订单一样,免去了过户这一步,其转单服务费收2999元。

记者从特斯拉一位内部人员处获悉,这种“转单服务”是不合规的,一旦被查出要被辞退。

作为直营模式的“坚守者”特斯拉而言,其显然也不愿看到转卖订单现象的存在。

在《特斯拉汽车订购协议》中,记者发现特斯拉重点标出了“禁止转卖”的要求,其指出,特斯拉直接面向最终客户销售汽车,对于任何其认为目的是为了转卖的订单或者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订单,特斯拉有权单方面解除该协议。

除此之外,前几日,特斯拉一封“不转卖承诺函”也在网上被曝光。该承诺函要求车主承诺自提车后365天内不将任何车辆向任何第三方过户转让或实际转让,否则要按每辆车价的20%支付违约金。

事后,特斯拉相关人员回应媒体称,该承诺函针对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陆续购买多辆车的人,对常规客户没有影响。

特斯拉的转单服务有更多限制,而小鹏汽车的转单服务则更为容易操作。近日,多位转卖小鹏汽车订单的卖主向记者表示,其订单是支持修改的,包括上牌人、车辆配置、提车地点等,不需要过户。

但小鹏汽车上海一体验中心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小鹏其实也只允许直系亲属之间转订单,如果(内部人员)违规操作修改订单,也是要被辞退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徐进、李放均为化名)

特斯拉有订单半年被炒到2.5万元3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特斯拉、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密集涨价,部分车型涨价幅度超万元,在部分平台上,有车主摇身一变,成为“黄牛”倒卖未调价前的车辆订单谋利。

对此,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鹏汽车的产品订单均进行身份证实名关联,合同前均需核实身份信息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如有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此外,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小鹏汽车还特地声明:小鹏汽车购车渠道全国统一,无法通过私人线上交易转卖进行操作。我们将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消费者因私人交易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小鹏汽车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遭遇订单倒卖的品牌不止小鹏一家,特斯拉、比亚迪的订单也是比比皆是。记者随后致电了特斯拉客服,询问有关订单变更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无法操作;在其官网的下单平台上,也明确注明了订单不可退款,不可转让。同时,记者也就此事与比亚迪的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截止发稿未收到回应。

目前,有部分消费者认为此举虽有助于打击“黄牛”,但同时认为厂家并不应限制后续购买该车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限制条款减轻或免除自身相应的责任。若据此拒绝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傲娇的枕头
专注的香水
2025-04-05 04:56:46

多年来生活在北京上海为主大城市的朋友都有着一大难题,那就是摇号难,车的首付攒够了开始摇号,全款都攒齐了牌照还没摇到手,让很多消费者苦不堪言,因此也诞生了专门买卖汽车牌照的黄牛。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政府推出了专门的绿色牌照,起初的几年,绿牌还比较容易到手,但随着购车群体越来越大,现如今绿牌也成为了香饽饽。

北京汽车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发力,众多北汽新能源车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与喜爱。不过和其他国产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吉利相比,北汽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快速赶上第一梯队,北汽也推出了一大重磅福利,买北汽新能源的新车ARCFOX αT就“送”一块北京绿牌,这样的劲爆消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具体的政策是这样的,首先,提供为期三年的绿标使用合约,其中首年年费使用,第二年第三年每年需支付1.2万元,三年共需支付2.4万元,每年平均为0.8万元。其次,这块绿标的指标方为“北汽恒誉新能源租赁”,该公司为北汽集团下属控股的国有企业,指标的性质为“非运营”,这样雄厚的实力能够让消费者放心使用,所有权有保障。再次,合约到期后,消费者可以自愿选择,可续可停,也能够及时过户,也可以提前解约,解约当年的费用按照每月1500元计算。最后,这块绿标需要押金,行业标准为2-5万元,目前为该政策的推广期,仅需要1万元,这项福利限前50名。

现如今,北京汽车新能源可以说是机会与挑战并存,ARCFOX αT集合了北汽集团上下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其产品力自然是没问题。但国内汽车市场里,仍有不少极具产品力的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因此北汽新能源此次推出的政策,可以说是正中很多消费者下怀,对于有购车打算但又碍于牌照问题的朋友来说,这样的政策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甜美的月饼
有魅力的小海豚
2025-04-05 04:56:46
不能。电动车合格证书是电动车的重要凭证,是电动车出厂的合格证,若电车没有该证书则不能证明该电车是否为合格电车。该证书是由电动车厂售卖电车时自带的,黄牛不能够代办该证书。且代办该证书属于违法行为,因其不具备检测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