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安徽淮南动力工程学校简介

俭朴的毛巾
淡然的便当
2022-12-31 23:34:08

安徽淮南动力工程学校简介

最佳答案
潇洒的小土豆
大意的凉面
2025-04-05 08:56:13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是国家公办普通中专学校,兼设有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淮南动力技工学校。学校座落在淮南市中心,占地一百余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实验、实习、生活等现代化设施齐全,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为淮南市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和“文明学校”。学校一次性通过安徽省合格中专评估,并经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经贸委评审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和“机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确认为“苏州高新区技术工人培养输出基地”。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动手能力强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为已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开创了多元化办学的发展模式。学校根据市场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的培训,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特别是学校与芜湖工业区、合肥海尔集团、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四局六公司、淮南平圩电厂、苏州工业园等地建立了广泛的就业基地,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确保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依托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国资委500强企业之一,年产值达三十亿元。2007年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八届焊工大赛就设在负有盛名的中化三建和安徽动力工程学校举行。该企业发展后势强劲,产值利润屡创新高,新增员工由动校招收,历年来从我校录取毕业生6000人。学校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所,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就业准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学校办学正规,教学严谨,毕业生分配正规企业,毕业后月平均收入在1400元左右。

地址:安徽淮南泉山

E-mail:net730@sohu.com

电话:0554-6426441

最新回答
认真的音响
阳光的蓝天
2025-04-05 08:56:13

淮南二中迁校址时间是2013年5月。

2013年5月,淮南二中从淮南市田家庵老城区整体搬迁到山南新区。为二中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要。搬迁后的淮南二中,软、硬件均将全面得到提升,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并扩大新生招生规模,为提升淮南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淮南市原有省级示范高中6所,其中有4所集中在田家庵老城区,因此,从老城区搬迁1所示范高中到山南,对促进新区发展,让更多的淮南子弟能够上二中学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市委市、政府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顺应人民需求的德政之举、惠民之举。

淮南,古称州来,安徽省地级市,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地处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淮南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淮南市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淮南市,总面积5533平方公里,辖寿县、凤台县2个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5个市辖区以及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共8个县级行政区;下设19个街道、58个镇、13个乡,共90个乡级政区。截至2020年11月30日,总人口3905109人。

淮南市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开展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肉类、蔬菜、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副产品供应。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落实“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光亮的芝麻
冷艳的柚子
2025-04-05 08:56:13

我为大家带来了淮南优秀中专学校名单,请小伙伴们接着往下看吧。

淮南都有哪些中专

淮南女子职业学校

淮北市烈山区高级职业中学

淮南市文汇女子职业学校

桐城中华职业学校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淮南市潘集区职业教育中心

六安市南山职业中专学校

淮南科贸学校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

淮南市交通中等专业学校

寿县兴华职业高级中学

寿县振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全椒县职业教育中心

郎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动力工程学校

石台县职业教育中心

淮南女子职业学校

淮南女子职业学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省教育厅备案全省首家专业从事高端女性教育的学校。一、办学思想:让每一位淮南女子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充满自信的生活,体面的就业,可靠的保障,提升幸福指数。二、办学定位:努力建设现代淑女的殿堂;创设女性精英的摇篮;做好女子学生的娘家。三、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大气、才气、秀气、灵气的一代高素质、高收入、高端服务的淑女型人才。

淮南科贸学校

淮南科贸学校是经淮南市教育局批准、安徽省教育厅备案的学校。多年来,学校特聘江苏优秀的校长、采用江苏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实现“零学费”中专入学、大专毕业、高薪就业的学业链带。

为充分整合办学资源,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2018年6月淮南科贸学校成功入驻安徽省首批六所技师学院之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级技工人才培训基地--安徽淮南矿业技师学院,开启淮南科贸学校发展的新征程。

以上内容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淮南中专学校名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俏皮的野狼
纯真的耳机
2025-04-05 08:56:13
1.淮南工业学校

2.安徽动力工程学校

3.安徽医药技工学校

4.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5.安徽淮南卫校

6.淮南经济技术学校

7.新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8.淮南文汇职业中专

9.凤台县高级职业中学

10.淮南商贸职业技术学校

11.淮南求实职业学校。

知道的就是这些

害羞的犀牛
落寞的蓝天
2025-04-05 08:56:13

安徽理工大学挺好的,学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院士28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理工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唠叨的篮球
哭泣的小熊猫
2025-04-05 08:56:13

“安徽理工大学现有三个校区之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淮南市,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特别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3]

学校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先后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2000年,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高贵的薯片
无聊的大白
2025-04-05 08:56:13

淮南化校是原化学工业部安徽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的简称,是原来直属于中国化学工业部的国家重点中等专科学校。

学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成立于1958年,主要是为中国化工建设行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主要专业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仪表、安装、机电、经济管理等。其毕业生大部分战斗在化工建设行业的第一线,如:各大化学工程建设公司。后并入安徽理工大学。

扩展资料

安徽理工大学发展史:

1、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2、1971年,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学校。

3、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理工大学

机灵的酒窝
调皮的冰淇淋
2025-04-05 08:56:13
安徽理工大学在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学校。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包容的荔枝
漂亮的小馒头
2025-04-05 08:56:13
一、安徽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安徽理工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本部校区地址为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北校区地址为淮南市田家庵区、西校区地址为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路。

二、安徽理工大学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 合肥工业大学 ,1971年与煤矿有关的学科专业等整建制迁回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大部迁至山东泰山后,留下部分组建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职工近2000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1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2人。学校还有一支由4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1人,海外院士1人。拥有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重大项目团队3个、重点项目人才团队2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6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获批2个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榜上有名,其中6个学科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4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万余名。恢复高考后的本科毕业生中,彭苏萍、袁亮、陈湘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学校首批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全国99所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两年在全省就业动态监测体系测评中获第一名。学校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100》排行榜榜单中位居全国第58名。学校是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高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00余项,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学生中有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