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切木皮如何打包
旋切木皮打包步骤:
1、木皮加工必须有原木才行,工厂把从外地运来的原木进行截剖。
2、确定好剖切方案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木方放入蒸煮池进行蒸煮。
3、刨切木皮,将蒸煮好的木方放到刨切机上进行加工。
4、将刨切好的木皮进行烘干,保证含水量大约在8%-10%。
5、将刨切好的木皮切边,切掉木皮两边的毛边,按规格堆放在一起。并贴上码单便于计数。
6、将木皮打包,四周用木条或木板夹紧,以免在运输过程木皮出现头尾破裂。
刨切薄木制造工序
通常,加工天然薄木的是采用刨切的方法。其工序流程如下:
原木→截断→剖方→软化(汽蒸或水煮)→刨切→烘干(或不烘干)→剪切→检验包装→入库
以下仅介绍其中三个重要环节: 原木进厂后,首先要按照所需长度截成木段,而后再剖制木方时,必须根据原木直径、木材纹理和木方在刨切机上的固定方法选择锯剖方案,使刨切的薄木宽度不小于有关要求。
方案合理不仅出材率高,而且制得的径切薄木多,弦切薄木少,所得产品装饰价值高。不同径级的原木要采用不同的锯剖方案。图中的粗实线为锯剖线,箭头方向是刨刀的刨切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直径小于400mm的原木通常采用锯剖方案B,而直径为400~800mm的原木则多采用锯剖D和E。采用这些锯剖方案生产薄木时,出板率高,薄木质量较好,刨切机效率较高。 木方经过蒸煮(即水热处理)以后,木材的可塑性增加。提高木材塑性的最有效方法是将温度和含水率这两个因素同时配合调整,即提高木材的温度同时又增加木材的含水率。这就是实际生产中通常用饱和蒸汽或热水对木方进行蒸煮处理一水热处理的原因所在。
首先,木方放入蒸煮池时,应按树种,木方规格分别进行;水温最好保持常温,并缓慢升温,以免因热应力导致木方开裂。升至 40℃以上时,更应放慢升温速度;蒸煮过度也会降低薄木质量;蒸煮池应经常常清除树脂、树皮、泥沙,并经常换水,以减少木方污染;蒸煮处理后的木方应及时放入刨切机前的贮木温水槽中,保温在40~50℃范围(随树种和薄木厚度而定)。下表列出了几种木材的蒸煮基准,仅供参考。 干燥后含水率一般要求在8%~12%为宜,薄木干燥设备有连续作业的滚筒式干燥机和带式干燥机以及间歇作业的干燥室。干燥室是老式干燥设备,很不经济,但干燥质量较好。应用最广泛的是滚筒式干燥机。比较簿的薄木,特别是厚度小于0.4mm的薄木,必须采用带式干燥机。
木皮切削方式
横切:涡纹;纵切:直纹;斜切:山纹
科技木皮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是:原木旋切工段→漂泊染色工段→单板烘干工段→三维重组工段→成品木方→成品刨切工段→打包分等段。
在国外,
科技木皮一般被称为“美化木皮”、“重组木皮”或是“组合木皮”,其实说的都是同一类材质。
(1)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不同含水率、不同厚度的,应尽量避免在同一窑内烘干。
(2)堆垛时应保证垛堆平稳,上下垂直,防止倾斜倒塌。相邻垛堆应保证同一层面平直,循环气流能够平稳顺利通过板材间隙,利于湿热交换。
(3)堆垛时应注意窑内的仪器安全,避免碰撞。在垛的上端压放混凝土块,防止垛材表层变形,无混凝土块时,可在垛的上面放置2—3层质量较差的板材代替。
木材含水率测点的选择,须保证试板能够代表整个窑内板材的含水率,一般以较高含水率板材为测试板材,放置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根据烘干窑的技术指标,较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窑内空间,保证窑内风速均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