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树的种子
假苹婆 (学名: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别称七姐果、鸡冠皮、鸡冠木、山羊角、红郎伞、赛苹婆及山木棉等,为梧桐科苹婆属半落叶乔木植物。由于假苹婆结果的期间与中国“七姐诞”相近,故称为七姐果。亦有人用苹婆和假苹婆的果实作为“七姐诞”的祭品,花期4-5月。假苹婆常长于山谷溪旁。在中国境内,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南部、中南半岛及云南的南部,亦为香港原生植物。于泰国、缅甸、越南及老挝等地亦有分布。
是假苹婆的一种。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苹婆属别名:鸡冠皮 山木棉 假苹婆 狗麻 火索木 鸡关木 鸡冠麻 鸡冠木 鸡盱 假苹婆 九层皮 米当 磨龙麻 磨龙珠 赛苹婆 赛苹婆 山羊角 小红鞋 亚娘鞋 个则王 假萍婆
呆在山上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口渴或肚子饿的时候,如果周边有成熟的野果子,便可以摘些野果子充饥或解渴,以下这些野果都是大众比较熟知的,一起来看看你吃过多少种?
【野芭乐】
野芭乐学名番石榴,别称鸡屎果,多见于两广,其它南方地区也有分布,是农村很常见的1种野果子,味道香甜、口感爽脆。
【野李子】
野李子,又叫山李子,学名:李。多生长在山坡疏林、路旁或灌木丛中,成熟果实味道甘、酸,口感脆甜,可生吃,也可以腌制或泡酒后食用。
【野樱桃】
野樱桃也叫山樱桃或毛樱桃,果实红彤彤的非常诱人,味道酸酸甜甜。
【野山楂】
野山楂别名黑褐梨、小叶山楂、红果子、南山楂,成熟果实可以生食、酿酒,制作果酱、山楂干、山楂片等。
【野杨梅】
野杨梅可以生食、酿酒或制作成杨梅干、杨梅酱、杨梅蜜饯等,还能用作赤褐色的食品或纺织染料。
【水蒲桃】
水蒲桃又名水番桃、蒲桃、响鼓、水石榴、香果、风鼓,成熟果实能摇晃出声音,味道脆甜中带着玫瑰清香。
【野桑椹】
野桑椹又叫桑果、桑椹子、黑椹、乌椹、桑实、桑枣,成熟果实紫黑色,可以生食、酿酒,还可以入药。
【板栗】
板栗又名魁栗、风栗、栗、锥栗、毛栗,是著名的坚果之一,味道香甜、肉质粉糯。
【九层皮】
九层皮学名苹婆、别称六旺子、凤眼果、鸡冠子,种子需煮熟或煨熟再吃,味道略似板栗。
【野葡萄】
野葡萄别名蛇葡萄、山葡萄,可生食或用于酿酒,不过,近年来已经很少见了。
【野蓝莓】
野生蓝莓别名都柿、笃斯、嘟嗜,学名叫欧洲越桔,成熟果实味道酸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生食、酿酒、浸酒、还可以制作成果脯、果干等加工食品。
【海棠果】
海棠果也叫胡桐、呀拉菩,成熟果实香气馥郁、酸甜可口。
【山丁子】
山丁子学名山荆子,别称山定子、林荆子、幼苗常用作海棠果、苹果等树苗的嫁接砧木,果实可生食、酿酒或制作成果脯。
【野柿子】
野柿子别名山柿、油柿,个头较小,未成熟果实用来提取柿漆,成熟果实可食用,晒干后的野柿子美味甘甜,非常可口。
【茅莓】
茅莓又名虎姆、蛇泡簕、三月泡、国公、红梅消、红泡,成熟果实可以生食、酿酒或酿醋,味道酸甜多汁。
【毛冬瓜、猫卵子】
毛冬瓜别名山蒲桃、白洋桃、毛花羊桃、白毛桃、白藤梨,一般在暑假的时候成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野果。
【秤砣子】
一串一串的红彤彤的秤砣子,是农村小孩子眼中最美味的零食,也是城里人羡慕的山珍野味,学名五味子。
【野桃子】
野桃子一般指没有经过嫁接的毛桃,这种果实个子小,长相也不好看,但味道倒也酸甜可口。
【野枇杷】
野枇杷又叫山枇杷,相对于种植的枇杷来说,它会显得更小个,但味道绝对不输于种植的枇杷。
【野山桔】
比种植的桔子小很多的1种野生的山桔子,成熟果实味道微酸中带些苦味 ,可以腌制后食用。
【马泡儿】
马泡儿又叫小野瓜、小马泡、马包、香瓜蛋儿,味苦微甜,小时候多数拿来玩。
【黄栀子】
黄栀子,又称栀子、山栀子,可煮水或泡茶饮用,水煮后的汁液可用于食品染色,是1种天然的食品染色剂。
【麦冬子】
麦冬子即麦冬的果实,这种野果子应该比较少人吃,味道并不怎么样,但是吃了也并没什么坏处,是可以食用的。
【火棘】
火棘果被人称作救军粮,是饥荒年代的人们可以拿来充饥的食物,它还是1种观赏性极高的植物,可以制作成盆景或用于园林绿化 。
【地枇杷】
地枇杷又叫野地瓜、地果、地胆紫、地石榴、地瓜子、地瓜榕等,味道香甜。
【地梢瓜】
地梢瓜别名山角、地瓜儿、小丝瓜、马奶奶、老瓜瓢、沙奶、羊不奶果,食用未成熟的嫩果,口感清甜脆嫩。
【癞葡萄】
癞葡萄别名金癞瓜、红娘瓜、金铃子、金粒子,是1种与苦瓜长得非常相似的植物,主要是吃瓜内的红瓤。
【海葚子】
海葚子是1种可食用的浆果,成熟果实紫黑色,美味多汁、口感酸甜略咸,可加糖做成特色美食(糖包)。
【猫儿屎】
猫儿屎别名猫屎筒、猫儿子、猫屎瓜、鬼指头、矮杞树,成熟果实紫蓝色,可生食和酿酒,味道甜丝丝的。
【松子】
松子又叫松实、果松子、海松子,是1种常见坚果,东北、云南的松子可以食用,而中原等一些地方的松子只用来入药。
【酸角】
酸角又叫甜角、九层皮、印度枣、罗望子、酸子、酸梅树,可生食或制作酸角糕、果脯等休闲食品。
【橄榄】
橄榄又叫青榄、红榄、白榄、黑榄、山榄、青果、青子、谏果等,有青、黄、黑等多个品种,果实可腌制食用,果仁可生食。
【榛子】
棒子又叫尖栗、山板栗、棰子,是1种营养丰富、口味良好的干果。
【毛荔枝】
毛荔枝又叫韶子、红毛果、红毛胆,学名红毛丹,味道与荔枝很像,中国只有西双版纳有野生红毛丹,其它地区的均是种植的。
【山刺玫】
山刺玫是野蔷薇的果实,成熟果实可以生食或用于制作饮料、果汁、果酱及果酒。
【杨桃】
杨桃又称五敛子、洋桃,农村常见的有甜、酸两个品种,甜杨桃只是味道稍带甜味,其实还是酸的,可生食或渍制成干品。
【霹雳子】
霹雳子又叫白凉粉果,是白凉粉的制作原料,根茎入药,名叫石骨风。
【苦子果】
苦子果又叫山茄子,嫩苗可以作砧木用来嫁接茄瓜苗,果实用火烧熟后与米椒、蒜泥等食材制作成调味料,也可以将果子用油煎熟后直接食用。
【山蒲桃】
山蒲桃又名羊屎果、羊咩屎、野冬青,味道清甜可口。
【野柠檬】
野柠檬指的是没有经过嫁接自然生长的野生柠檬,这种柠檬个头较小,味道也比种植的柠檬还要酸。
【野木瓜】
野木瓜又叫乌藤、沙藤、拿藤、木莲、七叶莲,果实一般切片晒干入药。
路线:基地—鸡冠山—基地
任务:
1)观察新元古代地层与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关系。
2)观察新元古界石英砂岩中的交错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
3)观察表生矿物海绿石的特征,了解海绿石的指相意义。
4)观察正断层及地堑构造。
预习内容:
1)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2)花岗岩特征及其描述。
3)沉积岩特征及其描述。
4)断裂构造。
No.19
位置:鸡冠山南坡通往鸡冠山的路上。
意义:新元古界与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
2)沉积地层的宏观特征。
3)分析地层与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教学内容:
1)在通往鸡冠山路上的合适位置,远观鸡冠山的地貌特征:①从地形上看,鸡冠山的上部和下部之间有明显的突变,特征完全不同。上部的岩石成层性好,岩层形成直立的陡崖,说明岩石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岩层层面近于水平,如一顶帽子戴在鸡冠山顶上,状似鸡冠,故称鸡冠山;而下部的岩石却形成约45°的平直山坡。②从表面颜色看,上部岩石的风化面为褐黄色,而下部岩石的风化面为灰白色或浅肉红色。③从岩石的构造上看,上、下两部分岩石有很大差别,上部岩石成层性很好,层理发育,且近于水平,显然是沉积岩;而下部岩石不具成层性,没有层理,各向均一,显然不是沉积岩。④从植被来看,上部顶面生长的为草本、灌木,而下部山坡上以灌木和乔木为主,说明上、下部岩石的风化产物不同。
从上述观察可知,两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特殊的接触关系。地层的接触关系可分为整合与不整合,不整合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侵入岩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后,下降接受沉积,所形成的沉积岩与下伏侵入岩的接触关系也属于不整合接触,称为沉积不整合。鸡冠山的接触关系就属于沉积不整合接触,上部为新元古界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下部为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
2)在上山的路上,观察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 ),其特征为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浅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为石英(20%~25%)、钾长石(35%~60%)、斜长石(20%~30%)。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含量约5%)等。石英为他形粒状,粒径1~3mm;钾长石为半自形-他形,大小2~4mm,镜下观察,晶体发生高岭土化;斜长石为半自形-他形,粒径3~4mm,镜下观察,晶体普遍发生绢云母化,部分斜长石被钾长石、石英所交代,仅剩少量残留;黑云母呈鳞片状-不规则状,大小不等,一般0.1~1mm,多褪色变为白云母,少量发育绿帘石化。副矿物为榍石、磷灰石、磁铁矿等。次生矿物为白云母、绿帘石等。岩石风化强烈者,呈松散的沙粒状。区域上,由于长期遭受风化,钾长石、斜长石已变为高岭土,岩石风化面呈灰白色;同位素年龄为2486~2552Ma(U-Pb法,据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7),故该岩体形成时代为新太古代。
重点与难点:
1)确定不整合的依据。
2)不同岩性的风化特征及地貌特征。
3)岩浆岩类型的划分和岩石特征的描述。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
1)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征?
2)研究不整合的意义何在?
3)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No.20
位置:鸡冠山234.5高地西南的鞍部。
意义:古风化壳及长龙山组与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沉积不整合观察点。
观察内容:
1)底砾岩、砂砾岩及石英砂岩。
2)古风化壳及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
教学内容:
1)新元古界长龙山组(Qbch):在鸡冠山—上平山一带仅出露该组中下部地层,厚约80m。底部自下往上为底砾岩、砂砾岩、中粗粒石英砂岩,分选性较好;下部为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中粗粒含铁石英砂岩;中部为中薄层中粗粒含铁石英砂岩夹薄层中细粒海绿石石英砂岩及少量紫色-黄绿色砂质页岩。地层产状近水平(265°∠5°~10°)。在长龙山组粗碎屑沉积岩中发育明显的粒序层理(图版Ⅱ-7)。
2)岩石观察及描述:含砾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风化面褐黄色,新鲜面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石英,磨圆度和分选性都很好,胶结物为硅质。在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上,底砾岩与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中粗粒含铁石英砂岩有较明显的差别。底砾岩,灰白色,砾状结构,块状层理构造,砾石成分主要为脉石英,含量约70%~90%,次圆状-圆状,大小2~20mm,分选中等,胶结物主要为硅质。
3)古风化壳观察及描述:在底砾岩之下发育一层厚5~10cm的灰白色古风化壳,界线不平整,高低起伏,结构比较松散,易碎,岩性主要为含砾粘土层。在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等方面,古风化壳与长龙山组底砾岩、石英砂岩有明显的不同。在镜下观察,古风化壳的岩性为含砾泥质结构,砾石成分为石英,含量10%~20%,大小2~5mm,次圆状-圆状;有少量长石残留,含量<5%,已发生强烈的高岭土化;基质成分主要为粘土质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发育白云母化、绢云母化,无定向性,基底式胶结砾石。在区域上,沉积不整合接触面之上发育新元古界长龙山组底砾岩,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厚度较小且有相变(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7),砾石成分为石英,分选性和磨圆度很好。在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的顶部见一层灰白色-褐色的粘土层,厚约2cm,结构较疏松,含少量的砾石,即古风化壳物质的残留。底砾岩和古风化壳的存在说明上、下两套岩石之间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约1700Ma)的风化、剥蚀作用。
4)观察之后,作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与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剖面示意图(图4-16,图版Ⅱ-8)。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
重点与难点:古风化壳的鉴别与不整合确定的依据。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
1)长龙山组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
2)沉积不整合说明了什么?
3)该古风化壳是由什么岩石风化形成的?
No.21
位置:鸡冠山234.5高地南约200m处。
意义:断层及沉积构造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波痕、交错层理的特征及研究意义。
2)初步认识海绿石。
3)正断层的特征。
教学内容:
从前一地点到该点的途中先观察正断层,然后观察沉积构造。
1)断层发育于新元古界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图4-17,图版Ⅲ-1),断层破碎带上部宽约40cm,下部宽为10cm,向下逐渐消失,破碎带内是一些浅红色的粘土、断层角砾,角砾成分为石英砂岩,呈菱形,棱角明显,具定向排列。断层面较平直,产状为240°∠55°。地层中的泥质粉砂岩(标志层)明显被错开,表明上盘相对下降,据此可判断该断层为正断层。根据断层带中菱形角砾的长轴与上、下盘断层面的交角也可以判断断层的性质,长轴与断层面所夹的锐角指示的方向为锐角所指断盘的运动方向,据此也可确定该断层为正断层。要求画断层剖面图。
图4-17 石英砂岩中正断层剖面素描图
2)波痕发育于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图版Ⅲ-2),波峰较尖锐,波谷圆滑,两侧谷坡对称,波脊线比较直且连续,组成波峰的砂粒较细,而波谷的较粗,局部含砾石。根据这些特征可知该地点的波痕是原始形态,而不是印模,从而说明所观察到的层面为上层面。最后要求学生测量波痕要素:波高、波长。
3)在陡壁处可见到石英砂岩中发育多种交错层理,有板状、槽状、楔状、羽状等(图4-18,图版Ⅲ-3)类型。通过对交错层理形态特征的观察,可以分析石英砂岩的沉积环境以及判断岩层的顶底面。要求学生画交错层理剖面素描图。
图4-18 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的交错层理剖面素描图
4)海绿石是典型的表生矿物,具有指相意义。它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氧化环境)的沉积物(如砂岩、碳酸盐岩)中,在深度为300~500m的近代海洋沉积的绿色淤泥和砂中也有发现;常呈暗绿至绿黑色,有的呈黄绿色、灰绿色;晶体呈细小的假六方外形,但极少见,通常为直径数毫米的圆粒状浸染体,分布于较疏松的石英砂岩(图版Ⅲ-4)或粘土质碳酸盐岩中;透明,通常光泽暗淡,性脆,硬度低(2~3);成分不定,含量变化较大,化学通式为K1-X(Fe,Al)2[Al1-XSi3+XO10](OH)·nH2O,通常K2O含量为4%~9.5%、Al2O35.5%~23.6%、Fe2O36.1%~27.9%、SiO247.6%~52.9%、H2O4.9%~13.5%,其中Mg(≤6.5%)、Fe2+(≤5%)和Na(≤0.5%)可分别替代Al、Fe3+和K。
海绿石含钾,可作肥料;纯净的海绿石可作染料;它还具有阳离子交换性能,可作硬水软化剂等。
重点与难点:
1)确定断层的性质。
2)根据沉积构造判断沉积环境及顶底面。
时间:90分钟。
思考题:
1)形成正断层的构造应力特点是什么?
2)交错层理表明什么水动力环境?
3)海绿石代表什么沉积环境?
No.22
位置:鸡冠山234.5高地西北约50m的陡壁上。
意义:汤河地堑构造观察点。
观察内容:远观汤河地堑的特征,并画汤河地堑剖面示意图。
教学内容:
站在陡壁上,观察该地区总体的地貌特征。鸡冠山与西侧的大平台遥相对应,两者之间为汤河河谷,河谷东北端宽,西南端窄,谷坡陡,汤河呈河曲状从东北流向西南。在大平台东坡有两个高度不同的台阶,它们上部(厚20~30m)的物质组成相同,为同一层位的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产状近于水平。虽然这两个台阶出现在河谷谷坡上,但它们不是阶地,其依据是在台阶上没有河流冲积物。两个台阶之间山坡的物质组成为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这样就出现了地层沿层面不连续,低台阶的地层顺层面和花岗岩相抵的现象,由此可推断在两个台阶之间发育一条断层。根据实地观察,该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约61°,上盘(南东盘)相对下降,为正断层(图4-19)。同样在低台阶与谷底之间也发育一条正断层。
图4-19 汤河地堑剖面示意图
(据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7)
1—冲积物;2—灰岩;3—石英砂岩;4—黑云母花岗岩;5—正断层
再看汤河河谷东南侧陡壁(即观察点的位置),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也构成两个不同高度的台阶,特征与大平台东坡极为相似。同样,它们也是由两条正断层错断石英砂岩而形成的,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约60°。这样,河谷两侧的4条正断层相向倾斜,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的岩块相对上升,构成汤河地堑构造(见图4-19)。
这4条正断层在平面上向南西方向收敛,向北东方向撒开(图4-20)。
图4-20 鸡冠山一带构造纲要图
(据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7)
重点与难点:地堑构造的剖面形态特征。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鸡冠山一带出露的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石英砂岩,为什么汤河冲积物下面发育碳酸盐岩(据钻孔资料)?(结合图4-19与图4-20进行解释)
2)正断层组合反映什么构造运动特征?
鸡冠豆(鸡冠刺桐)不需要烘干种植,一般做到随采随播,播前可适当浸种为好。
栽培要点:
一、播种繁殖
种子随采随播最好。
播前适当浸种,直接播于苗床,苗床土以疏松的沙壤土为宜,播后覆土以盖过种子的两倍高度为宜,注意喷水保湿。
10天左右就可出苗,1个月后待幼苗长至20厘米时进行移栽。
二、扦插繁殖
剪去半木质化枝条,长约20-40厘米,插于沙床或疏松苗床中,保持湿润。
约15天即可生根发芽,1-2个月即可成苗。
华南沿海地区常用长枝扦插,1-2个月后即可生根。
三、水肥管理
在春季定植,定植前应先下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定植后及时补充水分。
定植成活后,每季施一次有机肥料,并每个月浇一次500倍液的尿素水肥,以促进枝叶生长。
成株后每年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可保证其正常生长。
树干自然分枝低,在园林中可通过定杆抹芽,培植主干作小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