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9个绝美的小众古村落,青砖黛瓦,炊烟袅袅,适合小住小几日
春风十里柔情,春景一片画意,
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绝美古村落,
在烟雨斑驳淋漓中苏醒,
色彩愈发微妙而意境丰富,
宛若一幅幅古朴的江南水墨画卷。
01 苍坡村
始建于公元955年,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国师李时日设计的,有八百多年 历史 。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笔架山、墨池、砚台、笔街、纸村,整个典雅村落就如同文房四宝,静居山水。
坐标:温州永嘉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
02 车前村
深藏海拔900米的群山之中,常年矗立云雾之中,层层叠叠梯田加黄墙黛瓦的古村。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自“2013车前国际摄影大赛”后,这个隐匿于山中的村落,才渐渐为人所知。如今随意每幢房子前,都有拿着单反创作的摄影师们。
坐标:丽水遂昌县大柘镇,距镇上9.5公里,9公里盘山公路
03 车盤坑
一个已有480多年 历史 的古村落,因全村村舍沿溪而建,环绕两山之间,形如车盘而名。传统的坚守留下醉人风景,车盘坑人不但保留下满村的梨树,还完好保留着村后100多亩古树林,宛若深山佳人,天生丽质、风华绝代。
坐标:丽水市龙泉市车盘坑村
04 大柯村
这里空气清新,生态完好,黄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于山坡梯田间,形成独特的明清浙南山区古村风貌。因为是有名的摄影创作基地,走在村里的路上,偶然遇见老人家,见我们这样带着相机前来的,会熟门熟路地告诉我们最佳拍摄点在哪。
坐标:丽水遂昌县蔡源乡,县城西南50公里处
05 埭头古村
始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古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古村以陈氏大宗到卧龙岗为中心区,分布着陈氏宗祠、积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庐等古建筑。山环水绕,田地肥美,环境清幽,风光旖旎。
坐标:温州永嘉县大若岩镇东向6KM
06 独山村
乌溪江畔古村落,以天马山独立于东岸而得名。明代,该村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遗存的明代建筑群,闻名遐迩,昔日的古街、石碑坊及塞门、塞墙,延续并保存着 历史 文化脉络,素有“明代一条街”之称。
坐标:丽水遂昌西南焦滩乡,距县城48公里
07 芙蓉村
始于唐代末年,是楠溪江古村落中年代最久、最负盛名的。村庄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走在小路上环顾四周,仿佛一个古老未醒的梦缠绕在房前屋后。
坐标:温州永嘉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
08 公盂村
公盂村旧名贡盂,最早有记载是在明代。
四面奇峰环绕,梯田层层叠叠,老村散落其中。这现只有15户人家居住,徒步2小时才能到。这里不通公路,部分路段没有手机信号。原始的泥路和石阶,是上山唯一的一条路。正因如此,这里保存着最原始的风貌,以及最为可贵的宁静。
坐标:台州市仙居田市镇公盂村
09 高迁村
高迁建于元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四合院式的建筑一个连着一个,白墙黛瓦,窄窄的弄堂宅院、门堂,巷道深深,很有江南的韵致。在门堂里、窗棂上随处可见的雕刻,做工十分精细,或古拙、或飘逸、或简、或繁复,无一不恰到好处。
坐标:台州仙居县白塔镇,毗邻神仙居景区
10 管山村
隋朝时,天台宗五祖灌顶大师来此传经,后人为纪念而将此地命名为“灌山”,俗称“管山”。1000多年 历史 的古村落, 历史 文化遗迹到处可见,颇具规模的“井”字形古民居保存完整。单体四合院古民居零星地点缀于幢幢新楼之间,古祠堂虽稍有破损,但格局、风貌基本保存完整。
坐标:台州仙居东南部,距离县城3公里
11 河阳古民居
至今留存着1500余间明清古屋、15座古祠堂、6座古庙宇、一座清代大桥……虽无徽州明清建筑气派,但胜在原汁原味:马头墙巍峨高耸,诗词壁画比比皆是,青砖黑瓦的明清小院屋墙斑驳。
坐标: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
12 花冈渔村
门前大海屋后青山慢悠悠。
渔村有150年 历史 ,位于五岛沿线中部,四面环海,岙口众多,景观优美。两百多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石头房,显得古朴典雅,充满浓厚海岛渔村村落的气息。
坐标:温州市洞头县元觉乡花岗村
13 林坑古村
700年 历史 ,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
民居都有100年以上的 历史 ,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过200年。造型玲珑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古朴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谐统一;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让人不知身处何处。
坐标:温州永嘉县黄南乡东北向3KM
14 平田村
坐标:丽水松阳四都乡平田村,距松阳县城12公里
15 胜坑村
南宋右相杜范之侄杜浒率领台州四千精兵,跟随文天祥抗元复宋。失败后,杜家村人纷纷扶老携幼,远走他乡,其中一支避祸至此。700多年来,村民们沿溪以石头筑屋,以石块铺路,以石条造桥。嶙嶒的石头,经过风雨的打磨,岁月的销蚀,不少已成断壁颓垣,有的只留下了一堵外墙,还依稀保留着昔日的轮廓。
坐标:台州临海市小芝镇,市区东向41公里
16 五裏嶴村
在上世纪80年代,央视曾在此拍摄渔村专题片,石屋即享有盛名。这里的石屋浑然天成,屋咬山,山抱屋,有的干整重叠,有的突兀而了,高低有序,极富节奏感,构成一个迎风搏浪的石雕群体。充满浓厚海岛渔村村落的古朴气息。
坐标:台州温岭市石塘半岛五里岙村
17 下樟村
下樟史称云坞古村,有千年 历史 。
坐落“双龙飞瀑”顶端半山坞坳之中。“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描绘了这里田园风光的无限意境。村内天然景点连绵不绝,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
坐标:丽水龙泉城区西北向6公里处
18 西坑村
这处清代古村落海拔700余米,四面环山,古民宅特色浓郁。因独特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呈现一副云蒸霞蔚,龙腾虎跃,变幻莫测之仙境。这里的云雾负氧离子爆表,闻起来有新鲜蓝莓的甜味,它们不仅能看,还摸得着。
坐标: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西坑村
19 巖下村
《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浙江最美的五个古村落之一。
坐落巍峨险峻的百丈岩下幽谷中,石头垒筑而成石屋依山傍水,呈点状散列,被山间林海所环绕。
别具一格、浑然一体的石屋、石桥、石道、石磨坊用材简洁,古朴粗犷。
现存的石头屋有200余,古民宅28处,最老的四合院已有300余年。
坐标:丽水缙云县壶镇镇东向15公里
在古镇
青砖黛瓦,炊烟袅袅
推窗即画卷,别有一番风趣
注:本文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
21.李宅村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 黑瓦覆盖着低矮的平房,与小洋楼间交叉着 历史 的光影,让人看的津津有味,连连称奇。
22.诸葛村
浙江兰溪诸葛镇 诸葛八卦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们都渴望一片净土,和煦的阳光照耀着青石板路,路上行人寥寥,穿行其中甚是惬意。古村落里有烂漫田野、青砖古巷、老屋旧物,还有说不完的故事传说,正是浙江深藏着这众多绝美的古村落。
23.遂昌·独山村——书香世村墨香传承
位于浙江省遂昌县城西南40公里处。数百年前的明朝年间,独山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世村。世易时移,繁华归于平淡。就像如今,清香四溢的独山村隐于山中,村民们种着茶叶,养着溪鱼,一派祥和宁静。时间冲不淡的,是溢满小山村的一股浓浓书香。
24.淳安·芹川村——小桥流水画景
位于淳安县西南的浪川乡境内,距县城千岛湖镇45公里。全村的地域特征独特,村口古樟参天,进村沿着曲折蜿蜒的小道,沿途美景醉人。一座座小桥跨溪而架,一幢幢古民居沿溪而筑,溪畔杨柳倒垂,“小桥流水”的古朴风情如 历史 画卷般韵味深厚。芹川古民居属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建筑,村内至今有古民居约300幢,建筑风格较为独特,不仅建筑物内有雕梁画栋,而且还有其他民居少见的水榭、楼阁、戏鱼池等。
25.泰顺·塔头底古村——如虹似梦的世外仙境
塔头底村位于泰顺县雅阳镇,是一个有着300多年 历史 的古村落。据记载,清康熙己未年(1679年),季德重、季德立兄弟两人游经塔头底,“观其山川秀丽,竹苞松茂”,于是移居此地。从此,经过季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个四周环山的盆地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村落。
26.桂峰·黄林古村——悠悠水乡古韵犹存
黄林古村坐落在桂峰乡西部大山里,该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晚清建筑近百间,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在瑞安极为罕见。村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排布着100多间青瓦石墙的老房子。这些老木屋,层层叠叠,都坐北朝南,有的七间联体,有的九间联体,最大的十间联体,错落有致地沿半山腰分布,村间小道均由卵石铺成。石头砌的墙,石头铺的路,满是石头。历经风雨洗刷,石墙色彩斑斓,像一幅幅油画。
27.龙泉·下樟村——千年世外桃源
下樟村距浙江省龙泉市龙泉城区6公里,史称云坞古村, 历史 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具有一千多年 历史 的文化古村落。那里生态环境优异,天然景点连绵不绝,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有白云飞瀑、七星潭、古樟、古民居等。该村 历史 名人较多,文化底蕴浓,村风、民风淳朴。
28.武义县·俞源村——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
属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俞源太极星象村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名胜古迹众多。古屋、古桥保存完好,木雕、砖雕、石雕精美,巧夺天工。始建于南宋的洞主庙,是远近闻名的圆梦胜地。村口设一占地达8公顷的巨型太极图,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密切融合,是古生态文化的经典遗存,是考察、观光、游览的首选之地。
29.桐庐·深澳村——水上的民国时光
深澳位于桐庐县深澳镇,深澳古村因其水系而名,古村濒应家溪而建,申屠氏先人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深澳的村落水系是一个独立的供排水系统,它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五个层面立体交叉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系,充分调控地面和地下水资源,将饮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并使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反映出一种对水资源利用的环保意识,而且在实践中解决了溪流洪水和地下水泛滥对村庄造成的危害。
30.掌起·任佳溪村——古韵遗风里的盛世田园
地处慈溪市掌起镇东南部辖区面积8.6平方公里,由原上宅、下宅、湖墩三村合并而成,因溪水清冽美好,故后又称任佳溪。村南群山起伏,开合处汇成条条小溪。任佳溪源自东南的大岙底溪坑与西南的石洞溪坑,溪坑在村头汇合后于村中心一折,向东流入灵绪湖。
31.开化·高田坑村——气质独特的原始村落
高田坑村坐落于海拔600多米的山上,是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的一个自然村。是开化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村落,也是长虹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古朴的泥土瓦墙,神奇的古廊桥,原始的次生林,一幅原生态景象。
32.桥墩·碗窑古村——僻静恬淡的龙窑山居
碗窑古村落,位于桥墩镇碗窑村。该村清代青花窑址保存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村周围山脚及下垟一带,烧制产品有碗、盆、盏、杯、瓶等,窑床设施和产品烧制、装饰等颇具瓯窑特色。村落中至今仍保留着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吊脚楼更具畲乡风格,顺坡拾级而筑,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
33.屿头·布袋坑村——沉寂中的古朴村落
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内,民间传说中的弥勒佛——唐末至五代时僧人布袋和尚曾游方到此,村民即将村庄命名为“布袋坑村”。先民依溪筑居的习惯延续至今,也一直保持着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乡建筑风格。年深月久,顺山势蜿蜒而上的灰瓦石墙,似乎已与这里的溪山林木融为一体,留存着最原始的传统村落风貌。
34.洞头·花岗村——门前蓝海屋后青山慢悠悠
花岗村位于洞头县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四周依山傍水,村庄建筑错落有致,别具风格。花岗村主要以渔业生产为主,现有小作业渔船26艘,运输船3艘,渔家旅馆1家,渔家餐馆3家,因整个渔村房屋建筑主要以石头结构为主的特点,极具浓郁海岛风情,2003年被洞头县人民政府定位为渔家古村落予以保护。
35.文成·梧溪村——如诗歌般恬静的生活
梧溪村,是一个位于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山谷里的小村。溪流过境,“梧溪桥”凌空横架,犹如彩虹,把东西两庄连成一体。在这宁静安详的小山村里,住在传统的旧式庭院之中,闲时坐在舒适的木摇椅之上,亦或疲倦枕卧在古樟浓阴之下,任凭蓝天白云如流水,唯尔独步闲庭中,泡上一壶好茶,听着清风轻拂墨香四溢的宣纸,看着长满青苔泥墙角落芭蕉摇曳身姿,在一片恬静中舒展你的双臂,尽情呼吸带有泥土香味的空气,徜徉在此。
36.浦江·田后蓬村——山水之畔有人家
田后蓬村座落在县西北部,浦江西部山区,毗邻桐庐,他们以种植桐子、茶叶、山玉米、养蜂为生。逃难来的朱姓人家,如今40多户,因为远离尘世,仍保留着农历12月24日过小年的习俗,讲一口地道的南京话,被誉为浦江的“南京村”。村周山林密布,山涧清流淙淙,清闲怡人,好山好水好生态。在当地溪流小姑源的尽头,背后就是当地第一高峰朝天门,也因为路窄,几乎与世隔绝,可以说是迷你版的桃花源。
37.汤溪·岩下村——百丈幽谷间的隐逸村
汤溪镇岩下村(又名岩下曹)位于金西开发区,属于黄土丘陵地貌与岩溶地貌。境内有省级风景区九峰山,有浙派风格岩石奇形怪状/天工开物式的奇峰-山坑坞,有碧波荡漾,平如镜、水如银的深潭-岩下水库!岩下境内农耕地与丘陵用地各占一半。境内经济作物有水稻,棉花,草梅,甘蔗,茭白,马铃薯,饭薯,玉米,大豆,柑橘,胡柚等等,山地上有杉树,松树等植被,森林履盖率高。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们都渴望一片净土,和煦的阳光照耀着青石板路,路上行人寥寥,穿行其中甚是惬意。古村落里有烂漫田野、青砖古巷、老屋旧物,还有说不完的故事传说,正是浙江深藏着这众多绝美的古村落。
东阳华厦大酒店( 旅游 局挂牌四星酒店)推荐:
红烧东坡肉
中国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村落隐藏在山水之间,自然展现着独特的美丽。
这些村落或宏大、或秀美、或以山水泽润心灵。
本期一起来盘点中国十大最美古村落,看看您一共打卡了几个!
1.白哈巴
白哈巴,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最集中的一个村子,号称 中国西部第一村、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之一 。
由于远离尘嚣,长久以来始终保持着古朴的民俗风情,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 这里的自然景观尤其是秋天,美不胜收。
最佳旅行时间: 6-10月
坐标: 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
2.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由5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是中国最大、世界无双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在这里,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服饰、饮食、歌舞等民风民俗世代相传,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 历史 与发展的首选之地。
寨子的尽头是一片田园风光,整齐的梯田,十分壮观。
交通: 从凯里洗马河凯运司乘至西江的班车,也可从雷山县乘班车至西江
坐标: 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
3.西递
西递村距今已有近千年 历史 ,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 历史 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有 “世界上最美的村庄” 的美誉。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200幢,地标即是村头三间四柱五楼的 青石牌坊 ,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最佳旅行时间: 春秋最佳
坐标: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
4.宏村
宏村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素有 “中国画里的乡村” 之美誉,因电影 《卧虎藏龙》 而闻名中外。
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的 “承志堂” 是黟县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 水圳、南湖、月沼 是村中的三处经典景观。
最佳旅行时间: 3-4月桃花、油菜花盛放,10-11月菊花满地,秋叶火红
坐标: 安徽省黄山市南麓黟县宏村镇
5.图瓦村
图瓦村,是从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 旅游 的必经之路,周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活着大约2000名图瓦人,图瓦人仍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
坐标: 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河谷地带
6.婺源
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多、完好的地方之一,被誉为 “中国最美乡村” 。
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 油菜花海 ,无疑是婺源最受游人欢迎的 旅游 资源。除了油菜花,秋天的婺源也是观赏 红叶 的最佳地点,古朴的建筑映衬下的红叶带给婺源入冬前别样的生机勃勃。
最佳旅行时间: 3-4月是婺源油菜花的花期,11-12月是婺源赏红叶的时节。
坐标: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7.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主要有 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泉州土楼 等土楼群。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标: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龙岩、泉州
8.菁口哈尼村落
菁口民俗村 是元阳境内保存完好的一个哈尼族自然村寨,这里充满了浓郁的原始乡土气息。
进入村寨,是哈尼人聚会的一个广场,在这里还能欣赏到哈尼族歌舞表演。周边是哈尼族人居住的蘑菇房,这些房子随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 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一 。
坐标: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
9.黎平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居民6000多人,被称为 "侗乡第一寨" 。
肇兴侗寨地处于两座山脉之间的谷地,村寨呈船形状,寨中房屋全部为干栏式吊脚楼,沿河而建。
寨内全部为陆姓侗族,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在此集会、社交、休闲。
坐标: 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
10.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县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曾被评为 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首 。
丹巴的山寨,把碉楼和寨房结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
丹巴山寨是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 甲居、聂呷、革什扎和巴底乡 最为突出,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远远看去,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坐标: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本期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旅行的小伙伴,记得加关注哦!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人口约1.4万人,现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这里已经被开发。
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它依然保留着壮族家园特有的原始风貌。
说来也可以理解,如今全民“乡村游”嘛,前阵子去过浙江、山东、福建的村子,每个村子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景区。这不,又到了广西的村子。
哦不,这里不叫村,叫“寨”。
这个壮家古寨,是一个颇有历史的古村落景点,一来到这里,就遇到了一件“难事儿”。
1
这件难事儿就是:我觉得这个村子真的不错,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指路。
它的名字叫做“壮家古寨”,但是我在地图上却搜不到它,导航也没有办法直接指向这里。
从这个古寨的地址的拗口程度就可以想象得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都活得是怎样一个“幽居”状态。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陇鉴屯……就这个地址,谁要不是在这儿住上它个把月,要记住这个村的名字,很难(捂脸)。
可就是这样一个记不住名字的地方,却是一个连绵千秋、饱经沧桑、见证过很多历史故事的边陲重镇。在它的隔壁,就是越南。
壮家古寨里的人文风情是很有趣的。
根据我的观察,壮族人好像女人反而干力气活多一点,男人就摆弄点儿很“秀气”的东西,比如打个首饰啊造个银什么的。比如,我们在壮家古寨吃了一顿很“壮观”的大餐,是由两个小姐姐挑着担子“甩”上桌的。
菜是很好吃的,鸡鸭鱼肉都是“寨子里的味道”,并不算稀罕,全民旅游,在异域他乡吃饭,吃得也未必是个味道,而是一种氛围。在这古寨里吃饭,当真是足够热闹,门口一面大铜锣,一个壮家女人当当当一敲锣,饭就被挑进屋了。我们也顾不上饭,全都纷纷掏出手机拍上了。旅行的“小虚荣”也来了,哈。你看,我见到了别人没见过的“新鲜物”,就这几段视频,足够朋友圈里“显摆”好几天了。由于这个古寨算是开发得比较成熟的,所以这里也有比较成熟的“产业”,就是制银。
银器有十分贵重的,也有相当便宜的。比如这个小姐姐身上的这一套配饰,是壮家的女儿出嫁才穿的,价值几十万。呀,这一套就是一栋房子啊!当然工艺也相当得复杂,费时费力费心,一身衣服,一个工匠师傅,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银器有生活用品,也有首饰,做工都很精细,就连杯子上面都刻画着栩栩如生的神龙。
忽然发现,这个壮家古寨里的“龙”,特别多。
这个古镇的名字里就有一个龙子:硕龙镇。
在历史上,这里叫做“锁龙边关24村”。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沧海桑田间,24个村子的命运各有不同。目前,这个壮家古寨是24个村子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是最古老的一个,也是原始风光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这里保留着几百年的老木屋,住着100多岁“网红老奶奶”,参天的的古树顶着巨大的“凉棚”,棚下高矮参差地,长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
村里的人对家门口的古树如数家珍。
看到一种高高的、结着果子的树,原来它不是柚子,而是百香果,热带的一种水果,内地是没有的,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它榨成的果汁。还记得第一次到台湾旅行的时候吃过一家网红百香果汁,至今念念不忘,没想到在这寨子里居然满村都是。
这里还流传着古老的壮家文化,少数民族的语言,你是否可以读得懂?这里的红心火龙果两块钱一个,可惜买了只能在当地吃,带不走。古寨的旁边有一条归春河,是那个著名的跨国景区,德天瀑布的发源地。
归春河岸边风景旖旎,一座界碑隔开中越两地。老街上新增了很多景点,借着德天瀑布的“光”,它们也很有的一逛。比如这老木棉景区的“百门阵”就很不错,青砖古石、风水玄学,每一道门,都是百家姓里的一个姓氏。这边是中国,对面是越南,到了广西的大新县才发现,德天瀑布,不只是一个瀑布,还是一个带动周边景区共同繁荣的支撑体。古寨的夕阳、夕阳下的界碑、界碑旁待嫁的壮族姑娘、姑娘家的特产……广西,原来这么美。
干栏式木楼是壮族的传统民居。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清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
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肜去,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
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