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板热压鼓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 鼓泡和局部脱胶
产生的原因:
1、 单板含水率太高或干燥不均匀
2、 涂胶量过大
3、 降压速度过快或热压温度过高
4、 树脂缩合程度不够
5、 热压时间不足
解决的方法:
1、 控制单板含水率在8~12%的范围内
2、 控制涂胶量符合工艺要求
3、 降压第二阶段速度应缓慢,热压温度应适当降低
4、 检查树脂质量
5、 适当延长热压时间
二、 胶合强度低或脱胶
产生的原因:
1、 胶液质量差
2、 涂胶量不足或涂胶不均匀
3、 陈化时间过长,胶液已干或陈化时间太短,胶未形成连续的胶膜
4、 压力不足,或温度过低,或热压时间太短
5、 单板毛刺沟痕太深,旋切质量差
6、 单板含水率太高
解决的方法:
1、 检查胶液质量
2、 注意涂胶量适中而均匀
3、 主要控制陈化时间
4、 适当提高压力含温度,或延长热压时间
5、 提高单板旋切质量
6、 控制单板含水率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三、 透胶
产生的原因:
1、 单板质量太差,背面裂隙过大
2、 胶液太稀或涂胶量过大,陈化时间过短
3、 热压的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
解决的方法:
1、 提高单板质量,减小背面裂隙深度
2、 提高胶液浓度,减少涂胶量,延长陈化时间
3、 降低热压温度或降低热压的单位压力
四、 芯板叠层离缝
产生的原因:
1、 芯板未整张化,手工排芯间隙掌握不准
2、 装板时芯板移动错位
3、 芯板边部不齐
4、 芯板边部有荷叶边或裂口
解决的办法:
1、 芯板整张化或涂胶陈化后再排芯
2、 装板时防止芯板错位
3、 芯板边部剪切齐直
4、 提高芯板旋切和干燥质量,防止荷叶边和裂口
五、 翘曲
产生的原因:
1、 胶合板结构和加工工艺不符合对称原则
2、 单板含水率不均匀
3、 温度、压力过高
解决的方法:
1、 注意遵守对称原则
2、 提高单板干燥质量
3、 适当降低温度和压力
六、 胶合板厚薄不一或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
产生的原因:
1、 每个间隔中热压张数过大
2、 单板厚薄不一
3、 压板倾斜或柱塞倾斜
4、 胶合板板胚厚度计算不正确或热压工艺中压力过大,温度过高
解决的方法:
1、 尽可能采用一张一压的热压工艺
2、 提高单板质量
3、 压机安装校正成水平
4、 调整板胚搭配厚度,调整压力和温度
七、 板面压痕
产生的原因:
1、 垫板表明凹凸不平
2、 垫板表面粘有胶块或杂物
3、 单板碎片或杂物夹入板层间
解决的办法:
1、 检查、更换垫板
2、 检查垫板、清理干净
3、 配胚时注意清楚
胶合强度低主要是胶的质量不好造成的。热压条件没有控制好,如热压温度低,压力不足,胶压时间太短也会出现这种缺陷。单板含水率过高,涂胶量不足,单板质量差,陈化时间太长或太短,也会降低胶合强度。鼓泡和局部开胶其原因是降压速度太快,胶压时间不足,单板含水率过高,涂胶时有空白点或单板上有夹杂物、粘污、或使用松木单板温度过高等原因造成的。胶合板翘曲是由于胶合板的内应力较大引起的。原因是表背板含水率不一致,不同树种单板搭配不合理、单板有扭纹、个别热压板温度不够、板堆放不平等。边角开胶造成这种缺陷原因是压板边角磨损造成压力不足,每个间隔里的板坯边角未对齐,装板时板坯放得歪斜受压力不均,单板边部旋切时压榨程度不足,胶接力弱,边角缺胶,胶过早干涸,压板局部地方温度低等。透胶原因是胶液太稀、胶量过大、单板背面裂缝太深、单板含水率过高、陈化时间和压力过大。芯板叠层和离缝其原因是人工用零片排芯时预留缝隙过大或过小,装板时芯板错位或重叠,零片边部不齐等。
按生产胶合板的树种和胶合板的幅面,根据工艺规定的单位压力计算出表压力,在装压以前调整好表压力。每块压板在装压以前应进行清洁处理,除去胶污和其他脏污,使压板平整光洁。板坯在运输和装压过程中不得串动,避免出现叠离和黑边现象。装压必须做到稳,准,快,在装压的同时,在卸板一侧应做好对压工作,即做到板坯位于压板正中间不偏斜,上下板坯对齐,对压也要做到稳准快。并将板坯中串动了的单板调整好。没有自动计时的压机,一定要记好时间,保证热压时间。压板要保证一次闭合,分段闭合会影响胶合质量。
比如4支油缸,每只缸径160mm,工作压力15MP
3.14*80*80=20096mm² 15=301440kg X 4=1205760KG
20096* 15=301440kg
301440* 4=1205760kg
就是1205.76吨
不同品种的胶合板对压机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普通胶合板、航空胶合板、塑料贴面板、木材层积塑料板、船舶胶合板的制造所要求的压力依次增大。
胶合板热压机按作业方式分周期式和连续两种,国内常用的是周期式多层热压机。它由三大部分组成:热压机本体、控制驱动部分(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加热系统。
扩展资料:
要使胶合板的结构同时符合以上两个基本原则,它的层数就应该是奇数。所以胶合板通常都做成三层,五层、七层等奇数层数。
胶合板各层的名称是表层单板称为表板,里层的单板称为芯板;正面的表板叫面板,背面的表板叫背板;芯板中,纤维方向与表板平行的称为长芯板或中板。在组成腔台板板坯时,面板和背板必须紧面朝外。
国家标准规定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含水率指标为6%~14%。表面胶合强度反映的是装饰单板层与胶合板基材间的胶合强度。
国家标准规定该项指标应≥50MPa,且达标试件数≥80%。若该项指标不合格,说明装饰单板与基材胶合板的胶合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可能造成装饰单板层开胶鼓起。
浸渍剥离反映的是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各胶合层的胶合性能。该项指标不合格说明板材的胶合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可能造成开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合板热压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合板
2、胶合板的胶粘住钢板,再分:a、冷热脱不了(胶水未曾固化完全),b、热脱不了,冷可以脱(冷却工艺)。
3、胶合板表面形成(类似玻璃亮平面)镜面,吸附住钢板,可以用木条捅开(胶水配方及压型工艺)。
或者其它不脱模,这些细节找出来一起分享一下。
热压贴面机,双贴面热压机,单贴面热压机,特点:热压系统升温快,加热系统、导热系统轻精心分段设计,热耗能低、导热均匀;机构设地合理,配件加工精密度高,工艺参数调整范围宽,控制过程设计合理,能满足各种贴面生产的工艺要求。用途:贴面压机系列机型适用于中性家具厂或小型人造板二次加工(专业贴面)工厂,用来热压粘合家具板件、建筑隔断、木门和在各种人造板: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纤板、刨花板表面压贴各种装饰材料:装饰纸、装饰布、三聚氰胺防火板、金属箔、人造与天然薄木、天然薄木拼花;不可以用于单版干燥整平,彩色装饰木片的整平、定形。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对比一下。
是否开胶和热压与冷压的直接关系不大,无论是热压还是冷压都有可能开胶。
热压开胶的原因是与椴木胶合板的含水量或者胶水粘性有关,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越高开胶的几率越大,粘性越低,开胶的几率越大。
冷压开胶是和涂胶量有关,椴木胶合板面板涂胶量均匀时胶合强度就好。
椴木胶合板
长芯椴木胶合板
温度的作用
提供胶粘剂固化所需的能量;
增加木材可塑性,减小热压压力。 热压温度指热压板表面温度,而板坯实际的传热过程较为复杂。
板坯表芯层的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
芯层温度曲线分为5段:
T1段,板坯表层迅速升温,芯层温度无变化;
T2段,芯层温度迅速上升,直至水分开始蒸发;
T3段,芯层温度升至100℃;
T4段,芯层保持100 ℃,水分变为蒸汽,从板边排出;
T5段,芯层温度开始超过100℃,并逐渐升高接近热压板温度。 对于脲醛树脂胶,胶合板的热压温度105~120 ℃,刨花板140~205 ℃,中密度纤维板150~180 ℃。
对于酚醛树脂胶,胶合板130~150 ℃,刨花板与中密度纤维板170~195 ℃ 。
由3层或多层(一般为奇数)单板组合并使相邻单板的纤维方向垂直胶合而成的一种木质人造板。特殊情况下也有制成4、6层等偶数层的。胶合板由于具有幅面大、变形小、不易翘曲、横纹抗拉强度大、施工应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家具、车厢、造船、军工、包装及其他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应用。
简史
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埃及首次用手工锯切木材方法制成单板。600多年后,他们开始用单板作贴面材料来装饰宫廷家具。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人已掌握单板制造技术与胶合板制造原理。1812年,法国首先发明了单板旋切机,10年后,经过改进的旋切机已在工业生产中正式使用,性能日益完善,从而促进了胶合板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叶,德国建成了第一家胶合板工厂,开始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1914年以后,胶合板已成为一种商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胶合板生产发展极为迅速,设备不断更新,产品品种增多,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中国胶合板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但工厂规模很小,设备简陋。50年代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胶合板工厂。1956年前后开始合成树脂生产,促进了胶合板工业的发展。到了70年代,开始改进生产工艺,首先着眼于中板整张化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喷气式单板干燥机也在生产中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合板热压开始采用无热板工艺。至80年代,出现了“涂胶—配板—垫压”半连续化生产,随着合板预压工艺的应用,适应预压工艺、具有初粘性的脲醛树脂胶也得到了开发与应用。
胶合板树种
中国胶合板工业使用的树种,可分为用于旋切单板和刨切薄木两大类。①生产旋切单板的主要树种有水曲柳、椴木、黄波罗、柞木、荷木、杨木、楸木、桢楠、桦木、枫香、枫杨、丝栗、桤木、槭木、云杉、马尾松、云南松等。②生产刨切薄木的主要树种有水曲柳、黄波罗、柞木、核桃木、梓木等。此外,胶合板生产中还采用一些南洋木材和非洲木材,其中主要树种有柳安、阿必东、克隆等。
胶合板使用的胶粘剂
胶合板工业中常用的胶粘剂有蛋白质胶和合成树脂胶。也有使用少量橡胶类胶粘剂,一般制成压敏胶粘带使用。蛋白质胶中,皮骨胶用于制造修补单板用的胶纸带,其他蛋白质胶用于胶合板制造。合成树脂胶的种类很多,但用于胶合板生产的主要有脲醛树脂胶和酚醛树脂胶,中国以脲醛树脂胶应用最多。(见木材胶粘剂)
胶合板的性质
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质可用含水率、密度、胶合强度等说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普通胶合板的结构、含水率、质量三方面作出规定。结构:相邻层单板的纹理应互成直角;相对于中心层互相对称。含水率:应在12~14%之间。质量:成品应用矩形直边和明显的棱角;对于每一名义厚度,单板的最少层数应遵照有关规定。
中国胶合板国家标准规定:①含水率。Ⅰ、Ⅱ类胶合板含水率6~14%;Ⅲ、Ⅳ类胶合板8~16%。②密度。胶合板的密度大于同树种的木材;胶合时的单位压力越大,则胶合板的密度也越大;木材在高温下易产生塑性变形,热压胶合比冷压胶合压缩率越大,胶合板密度也越大。③胶合强度。Ⅰ、Ⅱ类胶合板,椴木、杨木、赤杨≥0.70兆帕;水曲柳、荷木、枫香、槭木、榆木、柞木≥0.80兆帕;桦木≥1.00兆帕;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云杉≥0.80兆帕。Ⅲ、Ⅳ类胶合板≥0.70兆帕。
如果测定胶合强度试件的平均木材破坏率超过80%时,则其胶合强度指标值可比上面规定的指标值低0.20兆帕。符合胶合强度指标值规定的试件数等于或大于有效试件总数的80%时,该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判为合格品。
胶合板的用途
由于胶合板具有很多优点,因此,胶合板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Ⅰ类胶合板主要用于航空、船舶、车厢、混凝土模板、包装以及其他要求耐水性、耐气候性好的场所;Ⅱ类胶合板主要用于车厢、船舶、家具、包装及建筑内部装修等方面;Ⅲ类胶合板主要用于家具、包装及一般建筑用途;Ⅳ类胶合板主要用于包装及一般用途。根据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纺织、电气等工业部门的特殊要求,还可生产一些供专门用途的胶合板等。
生产工艺
胶合板的表层单板称为表板,外观质量较好的那个表板称为面板,相对于面板的另一侧表板称为背板。纹理方向与表板纹理垂直的内层单板称为芯板,而纹理方向与表板纹理平行的内层单板称长中板。单板是用旋切、刨切、锯切方法制成的薄板。
胶合板的主要生产工序有:原木截断;原木水热处理;剥皮与木段定心;单板切削加工;单板干燥;单板剪切与修整加工;涂胶与组坯;预压与热压;裁边;刮光或磨光;检验、分等及包装等。
趋势
①胶合板工业现在面临木材资源短缺、材质下降等问题。因此,今后胶合板生产势必大量利用小径材和低质材,大力开发利用速生树种,在工艺技术及设备上要有较大改革,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为实现高效利用小径材、短材、低质材,生产大幅面胶合板的目的,对单板纵接及合板纵接技术将有待进一步的改进。②以单板制成的产品主要将向装饰性方向发展。装饰贴面用的薄型单板,花色繁多的组合单板,势必将成为单板生产的主要方向,使数量有限的珍贵木材得到更高的使用价值,提高珍贵木材的出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