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木箱裁板,经常需要将胶合板的两个对边裁成45度斜边, 有没有效率高的木工机械设备?
你这种工艺比较简单,用双端铣可以一次性加工成型,效率比你这种高很多。用两边各有一把槽锯,一把切断锯和一把铣刀的那种六个头双端铣就可以了,比如广东锐亚机械就有这种设备,但是可能在国内价格相对贵点。也有一些没有封盖的,这种相对便宜,想省点的话,可以选择这种。
胶合板是什么呢?到底胶合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胶合板是由原木旋切成单板或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薄板材。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排列胶合而成。因此有三合、五合、七合等奇数层胶合板。
从结构上看,胶合板的最外层单板称为表板,正面的表板称为面板,它是用质量最好的单板材。反面的表板称为背板,用质量次之的单板材。而内层的单板材称为芯板或中板,用质量最差的单板材组成。
2、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箱等作用材。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层数一般为奇数,少数也有偶数。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胶合板类型有三合板、五合板等。胶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
以木质材料为主体生产人造板的机械设备。大体分为原料制备、干燥、切削加工、施胶、成型、加压、拼接、中间运输及贮存、检测、质量控制和表面装饰等类型。
简史
中国的人造板机械设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开发和提高3个阶段。
①起步阶段(1949~1962年)这一阶段主要标志着中国人造板机械设备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除胶合板在1949年前有少量生产外,湿法纤维板是在1958年末办起来的,技术水平低,只有少数厂勉强维持生产。1958年还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刨花板车间。50年代后期先后从瑞典、联邦德国引进了湿法纤维板和挤压法刨花板生产设备,还引进了一部分胶合板主机设备。当时,中国人造板工业生产水平尚低,人造板机械设备的发展刚刚起步,开始生产性能较为简易的胶合板和纤维板设备。
②开发阶段(1963~1978年)这个阶段中国的人造板机械设备由进口过渡到自行设计和制造,由单机生产发展到成套设备的开发。1963年以后,中国已注意人造板机械设备的技术开发,一批林业机械厂定向生产人造板设备,并建立了人造板机械的研究、设计机构,开始批量生产旋切机、削片机、热磨机、热压机等单机设备。1963年开发了年产2000吨湿法纤维板成套设备,以后经改进又定型为66型、76型。同时又建成了年产5000吨湿法纤维板和年产8000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以及干法纤维板、软质纤维板、三聚腈胺贴面板生产线。
③提高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陆续引进了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人造板表面装饰等成套设备,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是1979年前从未有过的。这些设备大部分是工业发达国家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采用的,技术先进,人造板的品种和机型齐全。在这个阶段开始组织技术力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如年产30000立方米平压法刨花板成套设备,也开始在制造人造板机械设备方面,如年产50000立方米平压法刨花板成套设备进行国际合作。中国还在小型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表面装饰板设备进行了技术开发或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且受到国外注意,开始少量出口。
趋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满足人造板工艺技术和新产品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模压制品、重组木、复合木、无胶技术、无机胶粘剂人造板等,其机械设备的发展更需要突破传统模式,以适应新工艺、新产品的需求。②新技术促进了人造板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控制的原木检测定心上木系统、单板缺陷自动剪切线、高温测湿仪和各种范围的连续测湿仪、无损检验技术等。③开发新的机械设备,将注目于以实现节约原材料(木材和胶料等)、降低能耗为目标。如动力压辊旋切机、无卡轴旋切机、蒸汽注入法热压机和干燥机自动控制系统等。④适应人造板工业原料的变化。随着森林资源所能提供人造板原料中,人工林小径木的比重将大幅度增加,人造板工业的原料范围还要扩大到农产品剩余物和草本纤维植物,人造板机械与设备必然会有相应的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