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油漆、涂料的区别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最开始都认为油漆和涂料是一样的,我们不了解二者的区别,很容易弄错,其实二者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无论是成分还是使用效果,而涂料的整体效果远远不如油漆,但是油漆也有很多的弊端,你是否也想了解涂料和油漆的区别呢?涂料和油漆的区别 你是否清楚呢?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涂料,油漆和涂料的区别又在哪里?
什么是涂料
简单来说,涂料就是用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或装饰或绝缘、防腐等特殊功能的等功能的固态涂膜,它可分为液体或固体两种材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涂料一般由四种基本成分:成膜物质(树脂)、颜料(包括体质颜料)、溶剂和添加剂。
根据涂料中使用的主要成膜物质可将涂料分为油性涂料、纤维涂料、合成涂料和无机涂料按涂料或漆膜性状可分溶液、乳胶、溶胶、粉末、有光、消光和多彩美术涂料等。它起到保护、装饰、标志及其他特殊作用(如电绝缘、防污、减阻、隔热、耐辐射、导电、导磁等等)。因此,在工农业、国防、科研和人民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油漆
油漆则是指以有机溶剂为介质或高固体、无溶剂的油性漆的总称。
早先总料都是用植物油和天然树脂加工而成历以通常叫做油漆。随着工业的发展,涂料品种日益增多,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许多新型涂料已不再含有油的成分。这样油漆这个名词就显得不够确切了。因此,现在把用于涂装物面的各种材料统称为涂料,油漆只是涂料中的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高分子合成树脂的广泛应用,使涂料产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准确的名称应为“有机涂料”。
其实,油漆是属于涂料的一种,只是油漆原材料采用桐油和生漆,而涂料,是根据英文翻译而来coating products 。而且,由于现代油漆几乎不再使用桐油和生漆做为原材料,因此再叫油漆,就不合适了。
涂料和油漆的区别
A、早期的油漆大多以植物油为原料,所以就命名为油漆,但现在合成树脂将完全取代植物油,油漆的表观特征是液体的,不能涵盖固体涂料,再以油漆命名不合适,就改为涂料。
B、简单的说涂料可涵盖固体的粉末涂料和液体的油漆,但是油漆就只能是液体的油漆,不能等同于涂料,涂料一词可全部覆盖行业的各类产品。
C、现在市场上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使用范围较广,特别是水性漆为主的建筑涂料在我国涂料总量中占到约38%,但是水性涂料和油漆在化学性能上有本质的区别,产品的性质差异也很大,所以这类材料也被称为涂料。
水性漆与油(性)漆应并列为液体涂料中两大不同系列。
因此涂料的可分为三大类:油(性)漆、水性漆、粉末涂料漆(可流动的液体涂料)包括油(性)漆及水性漆。
以上便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油漆与涂料的区别,相信你们对这两种东西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果你也在犹豫不知道要选购哪种材料,不妨多听一下专业人士的建议。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涂料和油漆的区别想必大家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大家,大家应该详细地去了解了解,这样的话以后就可以用得上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了。
油墨的定义: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的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
涂料的定义:
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固态的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
两者的区别:
涂料是水性的,可以用水溶解,油墨则是油性的,只能用比它轻的有机溶剂溶解。
广义上涂料和油墨是相似的,都是由树脂连接料(油墨)或者叫基料(涂料)、颜色、助剂等组成。区别应该在应用的用途上,用在印刷行业的叫油墨,相对来说油墨更为精细,而涂料主要是为了保护有时也兼顾装饰的作用。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
2.油墨和油漆是按用途区分的,油墨是用来印刷需要的图案、文字的(也有特例,比如光油),油漆是用来涂敷在物体表面提供装饰、保护或其他特定功能的。油漆是传统的叫法,英文名PAINT,涂料范围比较大点,可以称做COATING。涂料还包括水性涂料,粉末涂料什么的,而油漆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溶剂型涂料
通常所说的油漆是以油溶性材料为黏合剂的涂料。
通常所说的涂料是以水溶性材料为黏合剂,用于墙面的涂料。
油墨也可以理解为涂料,只是它主要是以显色为主,并不是以提供某种保护为主。就像示温涂料是以显示温度为主一样。
染料一般是用来染颜色的,布的颜色比如一块红布,偶尔也在油墨里用。
涂料就很好理解了,就是粉刷外墙等的。
颜料是有色的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但是并非所有的有色物都可作为有机颜料使用,有色物质要成为颜料,它们必须具备一下性能:
1)色彩鲜艳,能赋予被着色物(或底物)牢固的色泽
2)不溶于水、有机溶剂或应用介质
3)在应用中易于均匀分散,而且在整个分散过程中不受应用介质的物理和化学影响,保留他们自身固有的晶体构造。
4)耐日晒、耐气候、耐热、耐酸碱和耐有机溶剂。
与染料相比,有机颜料在应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染料的传统用途是对纺织品进行染色,而颜料的传统用途却是对非纺织品(如油墨、油漆、涂料、塑料、橡胶等)进行着色。这是因为染料对纺织品有亲和力(或称直接性),可以被纤维分子吸附、固着;而颜料对所有的着色对象均无亲和力,主要靠树脂、粘合剂等其他成膜物质与着色对象结合在一起。染料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先溶于使用介质,即使是分散染料还是还原染料,在染色时也经历了一个从晶体状态先溶于水成为分子状态后再上染到纤维上的过程。因此,染料自身的颜色并不代表它在织物上的颜色。颜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溶于使用介质,所以始终以原来的晶体状态存在,因此颜料自身的颜色就代表了它在底物中的颜色。正是因为如此,颜料的晶体状态对颜料而言十分重要,而染料的晶体状态就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染料自身的晶体状态与它的染色行为关系不密切。染料与颜料虽是不同的概念,但在特定情况下,它们又可以通用。如某些蒽醌类还原染料,它们都是不溶性的染料,但经过颜料化后也可以用作颜料,这类染料称为颜料性染料,或染料性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