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铝合金的流程是怎样
铝合金压铸件电镀枪黑色工艺
铝合金压铸件毛坯→毛坯检验→机械抛光→汽油或三氯乙烯除油→凉干→上夹具→化学除油及碱腐蚀→温水清洗→冷水洗→流水中清洗→酸蚀→水洗→流水中清洗→浸H·S·F溶液→水洗→流水清洗→镀光亮镍(最好带电入槽)→水洗→流水中清洗→5%H2SO4溶液中活化→水洗→流水中清洗→镀枪黑色→水洗→流水中清洗→化学钝化→水洗→流水中清洗→烘干(5~10分钟)→下夹具→检验→浸漆或喷漆。国内枪黑色电镀工艺大都是锡镍合金镀层,也有锡钴合金镀层。其镀液有3种类型:氟化物型、氰化物型、焦磷酸盐型,从环保安全考虑,我们选择焦磷酸盐型枪黑色电镀工艺。
针对传统铝及铝合金前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了改良。新型铝及铝合金的前处理工艺流程是: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或浸多元合金)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碱蚀、酸蚀、活化工艺是新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的关键。新工艺几乎适合所有牌号的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可制得完整、均匀、结合力良好的电镀层。
2、电镀装挂,要保持通电良好,受镀面无遮挡,注意尖端效应和屏蔽效应的影响
3、电镀前处理,要结合产品材质考虑前处理工艺,多种处理方式结合。
4、电镀工艺:根据产品材质考虑打底层,根据产品最终效果选择镀层结构和各个层的厚度,不同镀槽间清洗干净防止污染。
5、电镀后处理,要将产品清洗干净,烘烤后应无水痕,对于阴极性镀层一般需喷油加以保护(镀铬层除外)
合金材质的东西可以电镀。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合金是可以进行电镀的。
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主要与待镀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挂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制品,如汽车的保险杠,自行车的车把等。滚镀适用于小件,紧固件、垫圈、销子等。连续镀适用于成批生产的线材和带材。刷镀适用于局部镀或修复。
电镀液有酸性的、碱性的和加有铬合剂的酸性及中性溶液,无论采用何种镀覆方式,与待镀制品和镀液接触的镀槽、吊挂具等应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
扩展资料:
铝合金电镀的原理:
电镀需要一个向电镀槽供电的低压大电流电源以及由电镀液、待镀零件(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装置。其中电镀液成分视镀层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属离子的主盐,能络合主盐中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用于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缓冲剂,阳极活化剂和特殊添加物。
电镀过程是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经电极反应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在阴极上进行金属沉积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包括液相传质、电化学反应和电结晶等步骤的金属电沉积过程。
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
通电后,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在有些情况下,如镀铬,是采用铅、铅锑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阳极,它只起传递电子、导通电流的作用。
电解液中的铬离子浓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镀液中加入铬化合物来维持。电镀时,阳极材料的质量、电镀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搅拌强度、析出的杂质、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适时进行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镀(工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合金(有色金属结构材料)
区别如下:
1、处理方法不同
电镀是将待电镀材料作为阴极,与镀层金属的相同的金属材料作为阳极(亦有采用不溶性阳极),电解液为含有的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阳极与阴极间输入一定的电流。
阳极氧化利用化学或电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种含有该金属成份的皮膜层。作为阳极的金属材料在特定的电解液中通过外加电流使其表面形成膜层的一种材料保护。
2、处理对象不同
电镀方法处理的对象主要是金属与非金属的表面处理的方法。最常使用的电镀金属为镍、铬、锡、铜、银及金等。
阳极氧化处理则是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大多数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都可以在适宜的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3、处理原理不同
电镀是由于电荷效应,金属阳极离子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得到电子而沉积在待镀材料上。同时阳极的金属溶解,不断补充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
阳极氧化是利用铝合金其易氧化之特性,藉电化学方法控制氧化层之生成,以防止铝材进一步氧化,同时增加表面的机械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阳极氧化
1、喷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涂装(喷漆或喷塑)前喷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对附着力提高有一定贡献,但贡献有限,不如化学涂装前处理。
2、着色:对铝进行上色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铝氧化上色工艺,另外一种是铝电泳上色工艺。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种颜色,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学仪器零件常用着黑色,纪念章着上金黄色等。
3、导电氧化(铬酸盐转化膜):用于既要防护又要导电的场合。
4、阳极氧化法:阳极化处理法是利用直流电、交直流电的电解原理,在工件或制品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增加抗蚀能力并使外观漂亮的方法。
5、电镀处理法:电镀处理法,是把工件作为阴极,把形成镀层的材料作为阳极,把两者都放在有电镀液的槽中,然后通以直流电或交直流电,使形成镀层的材料离子化并从电镀液里跑向工件表面,牢牢地结附于其上形成不同厚度镀层的方法。
6、浸润处理法:先用除油液清除净铸件或制品上的油污,然后用25-30℃的温热水冲洗干净,进行保温。然后放入浸润器内并加盖密封,抽真空到0.7-0.8MPa,保持65℃左右的温度,再把已配好的浸润剂注入浸润器内。
浸润8-10h后,通入经过干燥的压缩空气,使其内的压力保持在0.4MPa左右,再保持8-10h,最后放气取出铸件或制品进行风干。
方法2、用到氰化物电镀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