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压铸铝合金零件的粗糙度多少?
1、铝合金压铸成型工艺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3.2~6.3
2、压铸件尺寸公差依据国标GBT1804-M选取,公差等级一般按5级选取。
铝合金压铸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1、力学性能: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规定。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单铸试样的75%。东莞铝合金压铸,铝合金压铸。
2、压铸件尺寸: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中的规定。铝合金压铸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规定执行,如有特殊规定和要求,须在图样上注明。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应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
3、表面质量,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规定。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以及任何穿透性缺陷,以及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
铝合金压铸类产品主要用于交通信号灯外壳、拉手、渔轮配件、户外锁、电器产品、通信器材、厨具配件、摩托车散热器及喇叭罩、LED灯外壳、照相机器材、散热片、汽车配件、电子通讯器材、电子游戏机外壳等行业,一些高性能、高精度、高韧性的优质铝合金产品也被用于大型飞机、船舶等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中。
铝压铸件是一种压力铸造的零件,是使用装好铸件模具的压力铸造机械压铸机,将加热为液态的铝或铝合金浇入压铸机的入料口,经压铸机压铸,铸造出模具限制的形状和尺寸的铝零件或铝合金零件,这样的零件通常就被叫做铝压铸件。
如果是新模具的话粗糙度在6.4左右吧,旧模具就难说了,同时也要看
润滑材料
的使用情况。一般铝合金热挤压后表面都不是很光亮的,经过T4+
T6
热处理后再进行抛光或机加工的。
消失模铸件尺寸精度可达CT7至9;加工余量最多为1.5至2mm,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的费用,和传统砂型铸造方法相比,可以减少40%至50%的机械加工时间。消失模铸造工艺与其他铸造工艺一样,有它的缺点和局限性,并非所有的铸件都适合采用消失模工艺来生产,要进行具体分析。主要根据以下一些因素来考虑是否采用这种工艺。
1、增强机床的刚性。
为提高机床的刚性,尽量缩短主轴套筒伸出长度,必要时需拆除工作台档板,升高工作台。同时应避免使用过长的刀具,在工程许可的范围内缩短刀具在弹簧夹头的伸出长度,增加弹簧夹头的夹持稳定性,保证刀柄与弹簧夹头接触面之间,在夹紧状态下有足够的接触刚度。
此外,增大铣刀直径(10mm以上),有助于切削系统刚性提高。通过以上措施,使机床和切削系统的刚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振纹明显减少。
2、合理调整加工余量。
通过实验发现,在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增加一道半精加工的工序,将精加工余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0.06~0.10mm),对提高精加工的表面质量有较明显的效果。
3、确定适合本机床的精加工铣削方式。
在逆铣时由于其切削厚度为由小到大均匀变化,切屑是从加工表面向未加工表面方向剥离,切屑中热量向工件散发过程受到刀具的阻碍。而顺铣时,切削图形变化较为剧烈,切屑是从未加工表面向已加工表面方向剥离,切屑中的热量可以较为顺利地散发到已加工位置。
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机床刚性较差的情况下,采用顺铣与逆铣相比,可减少振动,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在编制加工程序时,应采用顺铣方式。
4、选择和制作合适的刀具。
(1)刀具的选择。
铝合金为典型的塑性材料,宜采用前角和螺旋角较大的铣刀,以获得锋利的切削刃。这对提高精加工表面质量的效果是明显的,不过这种刀具在市场上难以获得,需要专门设计和订做。
但即使是采用普通的铣刀,精加工用刀也应采用新刀,以保持刀刃锋利。一般认为:高速钢刀具红硬性较差,而P类硬质合金则因其TiC含量较高,Ti与Al元素的化学亲合性较强,。 较易产生扩散磨损。所以,宜选用K系列硬质合金作为加工铝合金材料的刀具材料。
(2)增加铣刀的齿数z。
选择刀刃数大(4以上)的铣刀能减小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但由于弹簧夹头的夹紧范围是直径小于16mm的直柄铣刀,铣刀的齿数z也难以再增大。此外,还要考虑内腔轮廓形状对刀具直径的限制。
如果是铝合金压铸件如果不能抛光处理的话,同样建议用喷砂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改善外观。
1)铝合金属于易加工材料,适合高速切削加工,因此车削速度要选得高一点;
2)铝合金材料熔点较低,300度左右,最好使用切削液,对于精加工宜选乳化
型减摩切削液或低浓度的切削油;
3)铝合金切削加工时塑性大,容易粘刀形成积屑瘤,易变形,切削力要小,精
加工时可选择锋利且导热性优异的金刚石刀具。